而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萧宝珩则成为“同心”号防护巡洋舰的任舰长,而这次出海却是他第一次执行任务,前几次出海,只是检修之后的海试而已
“真没想到……”
原本按照萧宝珩的计划,在这艘军舰完成第五次海试之后,他就会到京城,邀请那些同僚来江苏,加入江苏陆军海战队或者说是“江苏海上警备队”,自光绪末年,中国向日本学习海军以来,驾驶班二届皆业六十九名,管轮班一届毕业二十二名,可这些人和他们一样,大都是在陆军部任职,原因非常简单,他们不是闽系之人,所以海军拒绝接收他们
而萧宝珩则是因缘际会下,早在江苏陆军创办时,亦加入江苏陆军,也是韩武等人搜遍整个的江苏陆军,才从江苏陆军参谋部联勤部处搜出来的“海军军官”,不过也就只有这一名而已,就像现在,为了充实“同心”号防护巡洋舰,除去从陆军补充来官兵之外,他还不得不从船运公司借来一批水手,从商船学校借来十几名“军官”
虽说萧宝珩自己毕业于训练学习最严酷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而且是以优异成绩毕业,但是在“同心”号巡洋舰上干部多来自陆军,两个月前,刚刚开始进行海试,就闹了不少笑话一个月前,英国海军的“中国舰队”的“蜘蛛”号炮舰从扬子江驶往威海卫的途中,在连云港外海,与正在进行海试的“同心号”相遇
英国人喜欢搞些虚套子,花架子礼节,于是按照国际惯例鸣炮敬礼,而“同心号”毫无反应,英国舰长奇怪之下,前往“同心号”上拜访,又现该舰代理舰长——一个二十六岁的陆军军官,根本没有意识到要接待客人这英国佬饿着肚皮离开同心舰,还是按照规矩,在自己的汽艇尾部一个立正,抽出战刀,用标准的海军动作向同心舰行“撇刀礼”,他看到的不是还礼,而是一群水手如同看猴子一样的瞅着自己,把英国人气的半死
最后这场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打到袁世凯的面前,海军总长刘冠雄痛斥萧宝珩这帮手下连起码的海军礼节都不懂,不许他们穿海军军服,免得有辱海军名声,甚至要让他们把军舰交给海军
最后若非老袁怕因这件小事妨碍了他的“大计”,怕海军和陆军海战队的官司还会打下去,其实,萧宝珩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海军是个复杂的技术兵种,而“同心号”上却都是一帮陆军过来的旱鸭子,就萧宝珩一个明白人挑大梁,从训练到军纪都要手把手的教,为了能让他们尽快掌握军舰,他关心的只是训练,至于其它他根本忙不过来,连正常的训练都忙不过来,哪里来得及教习那些旱鸭子学什么的海军礼仪呢?
最后迫不得已,他才从商船学校借来十几刚毕业的菜鸟,充实进“同心”号,也就因为这,才避免了同样的笑话再次生,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迫不急待的准备前往京城等地,亲自拜访他的那些同学,以把他们拉过来,充实“陆军海战队”的队伍
可偏偏,这边刚买好车票,那边上海那边却出事了,而现在同心号正是驶往上海,当然不是武力示威,而是要去把经略使接回连云港
“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步”
!#
第363章 欲哭无泪的老袁
第363章欲哭无泪的老袁求月票
“5月2日,张园案,现在已经移交上海地方检察厅会同连云港地方检察厅共同负责,为确保案件得到公正之审察,应连云方面要求,所有涉案嫌疑人,具已移交连云方面最后上海地方又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认为,只有连云方面可以确保嫌疑人的安全
但于此,我们不禁要问,上海方面究竟在担心什么?或许两年前的“刺宋案”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
《大公报》民国四年5月4日《疑云》
国会重开、国会补选、重设国务院,正当全国对此翘首以待,国民无不认为中国富强稳定指日可待之际,国社党领袖、下任国务总理李子诚于上海遭遇刺客袭击的消息,却如一道惊雷划破的中国大地,
中国人,包括北洋团体内的重要人物,无不在私下里对“张园案”的卑劣行为深表关切,在私下里几乎是本能的,不少人都深知,这一次大总统怕是直的做过火了,人们开始变得惶恐起来
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但李子诚选择用武力说话,他和大总统之间的胜负可谓是五五之数,他们在通电抗议此次“卑鄙无耻的政治刺杀”的同时,无法谨慎的说道,在政治矛盾上中国已经付出的代价太昂贵了,在政治争端中所引发的内战之中,胜利者并不见得光彩,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民众,他们呼吁各方能以民众福祉为重,慎重考虑
不过他们在发出这种通电的同时,亦纷纷前往上海探望李子诚,他们要么是受袁世凯之托,前去探视伤势,要么是向李子诚表示慰问,而且借机输诚
同样也有其他人则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他们甚至呼喊着应当以枪炮重铸中国的政治秩序,但是他们除去发几句牢骚外,什么行动也未采取他们不过只是在报纸上抱怨说,“袁世凯把中国给毁了”
“袁项城这个渣滓给中国带来战争,这个卑鄙下流无耻的家伙,这个刽子手,正在把中国拖入灾难之中”
从5月2日“张园案”起之时,一时之间,袁世凯可谓是千夫所指,在中国,几乎每家报纸的每一篇评论,都愤怒地对“张园案”作出反应,有些人,破口大骂希袁世凯已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与此同时,各国驻华公使的反应同样极为强烈,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自华盛顿给外交部写信说,他“希望目前席卷整个中国的风暴能在可预见的将来平静下去,使我们得以再次工作,而到现在为止,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如袁世凯果真指使他人刺杀李子诚,那么美国必须要考虑抛弃同袁世凯的关系,刺杀案不仅在民间,同样袁政府内部甚至军队内亦引起强烈反弹”而在芮恩施的报告道,大部分中国人在此之前,在此之前一直对袁李联合政府充满期待,而现在刺杀案发生之后,连中央陆军的基层军官都变得怒不可遏了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一些基层军官对此表现的极为愤怒之外,甚至,在中央陆军高层,一些人也显得极为忧虑,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意味着袁世凯将选择暗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是个严重问题……近来,从总的气氛看,“张园案”使得中国人反对袁世凯的思想犹如火上加油眼下,对于美国而言,任何对袁世凯的支持都是不能考虑的”
而远在美国的威尔逊总统难得地对此进行的谴责在5月5日举行的闻会上,他向记者们宣读关于调停欧洲战争的进展时他提到了发生在中国的“张园案”,他说,“从中国传来的消息使美国的公众舆论深为震惊我本人也难相信,此事竟然会在20世纪的文明下发生,一个政府首脑指使刺客刺杀自己的政治对手美国将保持进一步的关注”
一夜之间,袁世凯成为了“公认的幕后指使者”,而作为“受害者”的李子诚受到全国的同情
“目前,李子诚经略使体内的弹头虽然已经取出,但是……”
在黄埔医院的闻会上,安仆这位黄埔医院最好的外科医生,向记者们通报着李子诚的伤势
在表面上安仆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可事实上,和黄埔医院,这所保安部建立的“秘密医院”一样,安仆的另一个身份却是保安部的秘密保安员,甚至于他那一流的外科技术,同样也是在保安部的帮助下学习的,只有在一些必要条件下,外科医生的水平才能得到最充分的提高,而他正是在那种条件下培训出来的医生之一
过去所接受的训练使得安仆可以像现在这样,面不改色的说出谎言,对于他而言,这不过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他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国民相信,李子诚遭到刺杀,并且身受重伤
“三发子弹,其中一发击中心脏,这是最为致命的一发子弹,所幸的是可能是因为子弹受肋骨阻挡,发生了偏转,由此才击中心脏,未对心脏造成致命伤害,另两枚子弹……”
向记者们介绍伤势的时候,安仆显得把握十足,事实上,三处枪伤的伤势无不经过严格的审察,甚至于借鉴了大量伤势鉴定,以确保不会被内行挑出可疑之处
事实上,不仅不能被内行挑出可疑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在未来同样会有人研究这个“改变历史”的刺杀案,所以一切必须要做到完美,而为了达到“完美”的等级,保安部的研究部门,甚至不惜用上百具尸体,射击数千发子弹,才制成了现在的这份完美的医疗报告
当然,对于这一切,外界无从得知,而作为主刀医生的安仆,现在所需要的只是照本宣科的,将这份完美的医疗报告出去
“……鉴于目前李子诚先生的伤势,可能引发的细菌感染,而目前国内和各国医疗水平,对于细菌感染没有任何有效的救治措施,所以,目前我们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不过,通过保安部门的勾通,我们得知目前亚大药公司正在加快型药物的研制度,而且国社党高层,也同意李子诚先生在必要时接受型药物试验,因此,院方的建议是同意,李子诚先生返回连云港接受救治,以确保其安全”
在闻会上,按照保安部的要求,安仆又为亚大药公司打了一个“”,而亚大药公司适时完成的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解决了一个“麻烦”,如何能让李子诚伤势“严重”,在获救后又不会引起外界的怀疑
一番简单的通报之后,安仆便离开了在医院大楼前方临时搭成的发言台,对于记者们争取恐后的问题,却是未给予任何回答
回连云港
这些记者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如此关注,原因非常简单,连云港是李子诚的大本营,他回到那里,也许是为了治疗,但谁知道会不会是为了兴兵呢?
要是为了兴兵的话,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南京,南京不是江苏的省会吗?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间,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在军事上南京一直被边缘化,尽管江苏陆军参谋部设于南京,但通常情况下,参谋长却出任的淮海经略使公署军事专员,这意味着江苏陆军事实上只是淮海经略使公署的一个下属分支机构,至于江苏,其不过只是挂名,或者说,承担些许军费
连云港,才是真正的江苏陆军大本营,一但李子诚到达连云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此时站于医院前草地上的记者们,隐约能够猜出答案
“同心号巡洋舰驶进吴淞口了,正在朝上海驶来”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记者中间传播着,一些心怯的记者手中的笔甚至随之跌落在草地上
难道战争真的要打响了?
“在这里我,作为英国驻上海领事领事团领袖”
在上海英国领事馆内,作为领袖领事、英国驻沪总领事法磊丝要获得李子诚将返回连云港接受治疗后,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国社党秘长张一麟提出见面要求
“我们对于发生在李子诚先生身上可怕事件,深表关注,同时我们坚决主张,必须要追查真凶,而且各国领事团愿意向贵方提供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
此时法磊丝的语气中依然带着不列颠式的傲慢,对于这位在辛丑年出任驻沪总领的英国爵士而言,在面对中国人时,他总会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过,李子诚从刚一来到上海,就惹的对其极为反感,原因非常简单,他没有按惯例来拜会领事团,其在上海的第一场演讲,便是“不收租界,绝不为人”的誓言,在李子诚遇刺的时候,他甚至还暗自高兴过,高兴之后,作为外交官,他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随时都有可能陷入战乱,而对于拥有大量在华利益、在华投资的英国而言,中国发生内战绝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但我需要仍需要提醒您以及国社党高层,这是一个需要镇静的时刻,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时刻面对严重危机,最容易出现的是惊慌失措、叫喊呼唤和各种骚动不安的情景,但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是深谋远虑否则,正常的进程就会被打乱,后果不堪设想”
或许是怕张一麟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法磊丝又强调道
“在这一事件中,英国对李子诚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会支持中国陷入内战或者分裂,出于英国的利益……”
不待法磊丝说完,张一麟却是冷冷一笑,接着便打断了他的话
“领事先生,请你明白一点,这里是中国英国的利益并不是我们中国人需要考虑的,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利益”
一声冷言之后,张一麟盯视着法磊丝却又突然把话峰一转
“内战或是分裂,这是任何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同英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我需要提醒领事先生注意的是,现在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彻底查清此案,二是确保李子诚先生的安全”
虽说对自己的话被打断有些不快,但法磊丝还是在深吸口气后说道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英国可以从香港请来最好的医生为李子诚先生提供最好的治疗”
“那么你们是否能够确保先生的身体无虑呢?”
张一麟的反问却让法磊丝整个人为之一哑,他根本就无法做出这个保证,他曾经向租界内的英国医生请教过,按照公布的伤势来看,李子诚的伤势非常严重,现在唯一能指往的就是“上帝保佑”,换句话来说,李子诚的生死,已经不再是现有医疗水平可以确保的事情了,现在让他作出这样的保证,他怎么可能作出来
可是在另一边,他却得到北京公使馆的指示,要求他尽量确保李子诚在上海接受治疗,至少在上海,内战的可能性会被降至最低,至少,不需要再考虑活着的李子诚,去策划一场他“不知道的”内战
“领事先生,希望您能够理解,我们认为,李子诚先生回连云港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一点不会因任何因素发生改变”
李子诚要回连云港
远在京城的袁世凯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足足沉默了数十秒钟,坐在椅上的他半呆滞的看着前方,看着居仁堂门外的景色,最后却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看来是战不可免了啊”
一声感叹之余,袁世凯却又是摇摇头,民二叛乱,他没有担心过,甚至在他看来,那还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让他名正言顺的统一中国,可是现如今,面对江苏陆军,他却突然没有了底气
成于练兵的袁世凯自然是个知兵之人,他当然知道中央陆军和江苏陆军之间的差距,否则也不会“忍气吞声”,也不会想用软刀子杀人,可现在“张园”一案,却让他所有的打算都落了空,只能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去打这场内战
可这场内战怎么打,现在民心在李致远那边,就是北洋中的一些人,看着李致远遭刺,也不由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觉,这次或是沦着他自己,估计都得三思,昨个能刺杀宋教仁,今个又刺杀李致远,明个没准这刺客的枪口可就对准他们了,这边人心乱着,那边人心恼着,除非他李子诚当真死了,否则袁世凯还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胜算
“不能打”
毫不犹豫的,袁世凯在心中作出这个决断,他很清楚这场仗难打,甚至根本就打不赢,即便是赢了,肯定也是惨胜
而且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