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纪元1912-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想着第三师军变,**坡只觉眼前一亮,但是转瞬间,他又把眉头一皱,第八师不同于第三师,策反第三师容易,但第八师……
    闭着双眼,李子诚什么都没有说,有时候一些事情还是让人主动的好,**坡会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看他愿不愿意了。
    抬起头,望着闭紧双目的董事长,**坡隐约猜出董事长见自己的用意,恐怕董事长也希望自己能……尽管这件事不易,可……
    “董事长,如果策反第八师的话,可保兵事消弥于无形中”
    “嗯”
    睁开眼睛,看着**坡,李子诚点点头。
    “南山,我……”
    “董事长,我想去南京试一下”。

第17章 以资奖励

    第17章以资奖励(第二更!求月票!)
    “这个李致远啊”
    手一摸光亮的额头,袁世凯忍不住长叹一声,那话里的意思尽是欣慰、欢喜之色。
    “不费我一兵一卒,一弹一银,就把冷雨秋的第三师给拾掇了”
    感叹之余,袁世凯心下对李子诚的好感越浓厚起来。
    “我用一百万元,才换来黎元洪的支持,可李致远,不但解我之忧,还助我之力,李致远啊,李致远……”
    “大总统,那李致远无非也就是为私利,为自保,不得已而行之”
    知道大总统心情不错的梁士诒连忙开口说道。
    “大总统,您是知道的,这以孙黄为的逆党在上海“运动二次**”,威逼利诱谆劝商家助捐筹饷在先,其后又行以诡谋,意欲栽赃指责**通匪,以求兵进连云,扣李致远以索晌。而反观大总统您,早在两月之前,便颁布了一道文告,命令各地文武官吏保卫商民。如有匪徒借端扰乱,损害商人,惟该都督、民政长是问。而大总统您更是誓言将牺牲一切,以捍卫我无罪之良民也。”
    轻奉大总统一个马屁,梁士诒又继续说道。
    “大总统,这逆党行如前清恶吏,为似作乱匪徒,而大总统您却是商民之守,守商民之财利,更颁“提倡实业”之文告,营业自由,载在国宪,尤应尊重,两形之下,李致远岂不知何为乱党,何为大义,自当全力处之。”
    被梁士诒这般奉诚着,袁世凯只是端着茶杯轻笑着,安受着他的奉诚。
    “大总统,辛亥年间,各地举义,商民们曾经踊跃捐助军饷,支援**;而今除少数激进者外,大多数对孙黄所谓“讨袁”表示冷淡,更直接加以抵制,实人心之向背,大总统集民望于一身啊。”
    知道大总统今天心情非常不错的梁士诒,撇一眼袁世凯,随即的微微提声,用颇为激愤的声音说道。
    “现在全国上下皆看透孙、黄二人除捣乱外无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而大总统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中国无出其二。孙黄若敢另行组织政府,大总统自当举兵征伐之大总统,执天下之民意于一身,岂会惧那等跳墙鼠辈……”
    颇为得意的袁世凯抬眼看着梁士诒,笑着打断他的话。
    “好了,翼夫,这李致远立了大功,若是天下之商人,皆如李致远一样,忠于国事,中国又岂会不强”
    沉吟片刻,一抬眼,袁世凯又继续说道。
    “李致远这次是拒乱有功,中央自当传令嘉奖,嗯,翼夫,以你看……”
    沉吟片刻,想着给李子诚嘉奖,袁世凯倒是犹豫了起来,给什么嘉奖合适呢?
    “那就为李致远颁一枚勋章吧……这个……翼夫,颁什么勋章好呢?”
    “嘉禾”
    梁士诒似乎像是早就想好了似的脱口而出。
    “嘉禾?”
    袁世凯沉吟片刻。
    “翼夫,上次李致远回国后,咱们不是已经颁给他一枚一等嘉禾勋章嘛,这事……”
    沉吟片刻,袁世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合适,毕竟这次李致远可是立下了大功,嘉禾勋章无非就是名誉,可上次他回国的时候,一等大授嘉禾勋章早就授给他了,再拿一枚勋章去糊弄他,岂不寒人心。
    “翼夫,这保护商人也好,提倡实业也罢,一方面固然是国家展所需,而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为了收买人心,若是说那些商民们看到这立下拒乱大功的李致远,咱们就拿一枚勋章去糊弄,岂不就寒了天下人心,这到头来,岂不让孙黄二人讨了便宜,不行,咱们得大方点”
    大总统的话让梁士诒思索片刻。
    “大总统,这李致远运动第三师,肯定是花了不少银子,他是财大气粗,一星两点的,怕也看不上啊”
    梁士诒的话让袁世凯点点头,李致远到底有多少钱,和那摩根是什么关系,直到现在,他也不清楚,反正百儿八十万的那小子还真不在乎,勋章太轻,银子太少,这李致远帮了自己大忙,可却又留下个难题。
    “大总统,可记得张季直?”
    “嗯?”
    微微一愣,梁士诒怎么想起这个人了。
    “大总统,年初不是传令授张季直的通海垦殖公司1oo万亩淮南盐场官荒嘛”
    “翼夫,你的意思是……”
    袁世凯眼前微微一亮,给通海垦殖公司1oo万亩海门官荒,那是为了收买张季直,而那一百万亩则是任其放垦。
    “大总统,咱们能拨给张季直1oo万亩,就能奖给李致远1oo万亩”
    “翼夫,李致远可是做实业的,”
    提醒一句,袁世凯开始在心下思索开来,做实业只是一个借口,一时失查让李致远弄出了一个连云港已经尾大不掉了,若是再给他一百万亩地,这连云港可就……
    猜出大总统意思的梁士诒,开始皱眉思索开来,大总统是担心李致远得了1oo万亩地,把那连云港做的更大,对大总统来说,他需要考虑的事实,实在是多了点。
    “大总统,以士诒看来,李致远此次立功甚奇,若是奖励连云周边之劣地,未免会冷人心啊”
    虽说明白了大总统的意思,但梁士诒却未挑明,只是顺着大总统的意思,用“为他人着想”的方式加以“劝说”。
    “连云之地,近旧黄河,地质甚劣,以士诒看,不诺奖以淮南之地”
    梁士诒的建议只让袁世凯眼前一亮,这梁燕孙,当真是……心笑不语的袁世凯却端起茶杯故作思索状。
    “大总统,单是一个已经荒废的淮南盐场便有6oo多万亩草地,这些年放垦的不过百万之数,即便是含于张季直的百万亩和私垦之地,且尚余三百万之数,与淮北相比,苏北淮南地质甚佳,所以,还是从淮南盐场划拨的好”
    不待梁士诒把话说完,袁世凯用手指轻抚一下胡须,笑看着梁士诒。
    “你啊……准了,这件事就这么办了,不过……”
    沉吟片刻,袁世凯又犹豫一下。
    “李致远不是要办银行吗?这件事也准了他,另外……”
    “……世凯苟有欺天下之心,利一姓之见,罪在不赦”
    放下手中的电报,李子诚整整沉默了长达数分钟,这袁世凯,当真是真枭雄,而且是当世第一枭雄,单就是出手就是一百万亩的魄力,就绝非一般人所能及。
    “准于淮南盐场圈荒一百万亩,致远,咱们达了、达了”
    穆湘玥喃语着,几乎都有些语无伦次,一百万亩荒地,这就像是天上掉黄金一般,把他砸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就是一百万亩荒地嘛,可惜是在淮南,如果是在……”
    相比于穆湘玥,李子诚觉得可惜的到是那地离连云港太远,如果能挨着连云港的话……
    “致远,你不知道,你不懂,”
    出身棉业家庭的穆湘玥一直以来都非常羡慕张季直的垦殖农场,现在这一百万亩地像天上掉陷饼似的落在**的头上,他自然把这当成了机会。
    “致远,这淮南之地,绝非连云港所能相比,过去为盐场荒地,放荒数百年,虽为草荡,但地质甚佳,土肥水丰,现在各盐垦公司,主要农产为棉,棉为纺织工业之原,棉产丰则利必,这一百万亩地,若是植棉,一年可得五千万斤,仅一项,一年便可为公司获利数百万元,即便公司无意经营,只需实以机垦,次年即可售出,百万亩地,可得数千万元之多”
    此时穆湘玥不断的在盘着怎么把这百万亩地的潜力挥至最大,而李子诚听着他提到棉花时,眼前却突然一亮。
    棉花
    农业……
    突然,在飞机内现的一个货运集装箱在脑海中浮现开来,那是一个被自己一直忽视;甚至差点遗忘的东西。
    “这地,咱们要了而且……”
    双眼一抬,李子诚不无得意的说道,
    “咱们要在那建立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农场”
    “现代化农场?”
    对于这个词穆湘玥显得有些陌生,不过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李子诚总会不经间的吐出一些新名词。
    “对,就是现代化农场”
    抬起头直视着穆湘玥,李子诚肃声问道。
    “藕初,你知道对于中国而言什么最重要吗?”
    “嗯?”
    什么对于中国最重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史书云: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因此,国当以农为本”
    看着穆湘玥,吐出这一句最近学习国学书刚学会的一句话时,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后世的教训,在那个特殊时期中,为了所谓的展,国家通过强制性的工农业产品产品剪刀差掠夺农民财富,而且直到二十一世纪,工农业产品比价仍然不合理,而且这一弊端非常明显,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数亿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可以说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困扰中国整体方面的展进步,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最终,问题总归是问题,在后世是问题,在这个时候,更是问题。
    若是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

第174章 根本

    第174章根本(第一更!求月票!)
    若是这个时代的农业问题不解决的话,会生什么呢?
    想到这,李子诚起身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窗外的这座城市似乎越来越显出城市的风采,十几年后,这里将会成为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但是离开这座城市,走到中国的乡村呢?依然是一片落后、贫穷的地方。
    人们衣衫褴缕、面黄肌瘦、神情呆滞,而这些贫困交加的农民又是什么?
    是……
    边想边皱眉,皱到脸都绷成一团时,李子诚却根本不愿意朝下想下去,毕竟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于沉重了,太过于……
    “藕初,可以说,中国的问题根源就在农村,就在农民只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吐出这番话后,见穆湘玥仍然有些不解,神情凝重的李子诚便进一步解释道。
    “藕初,中国有四亿农民,咱们可以展实业,但是如果不能改变四亿农民的贫因,那么咱们中国即便是因实业而强大了,也只是一个跛足的勇士”
    跛足这是中国的问题,或许中国的gdp可以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如果农民的问题不解决,那么等待中国将会是……那是自己不敢,也不想去面对的未来
    “所以,咱们要建一个现代化的农场,国民农为本,农以种为本,而这个农场,不仅起到示范性农业的作用,同样,他还将变成一个良种选育基地”
    良种选育基地?
    对此穆湘玥并不是陌生,在美国时他所就读的学校中就有自己的试验场,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在那里进行良种培育。
    “你的意思是……”
    “咱们不仅要建农场,还要在农场内建农科学校,农业研究所,然后在那里引进西方育种技术,对西方良种进行本土驯化、对本国良种进行选育,培育能提高产量、抗病能力强的的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良种,最终通过农场的产量优势,向全国推广,如果我们能把小麦、水稻的亩产量提高两成,那么中国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两成”
    提到良种的时候,李子诚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那个航空集装箱,那些航空集装箱并不是所有的都打开了,像那个收货方标写着“profigen公司”的集装箱,货物种类标注着“种子”的集装箱,自己就未打开,那里面有什么种子?
    也许是水稻、也可能是小麦,但无论如何,那些种子是真正的划时代的种子,如果能够进行本土驯化,并适应中国风土的话,中国的农业很有可能提前数十年实现“绿色**”,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增加数倍,甚至十数倍,而随之增长的还有他们的收入。
    这才是一场真正的**,一场彻底改变中国的**
    想到到时中国的农村因此生的变化,笑容慢慢的在李子诚的面上浮现出来,农民有钱了,工业品的销量自然也就增加了,而工业品销量增加又会刺激商人投资实业,实业的展又会促进机械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展,而后两者……
    “到那时,困扰当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而我们……”
    像是生怕自己会吐露未来似的,李子诚沉默了下来,这是解决中国的问题,甚至改变历史的最佳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战争,不会有……尽管还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但是,问题总能慢慢的解决,先解决一个问题,剩下的再慢慢来
    手点着那份嘉奖之外的另一份批文,这是数月前**公司递交的请办“淮海实业银行”的批文,现在财政部不仅已经批下来了,而且还附赠了一份大礼——纸币行权
    机械制造、银行金融、再加上农业改良可以说,这一次袁世凯拱手把中国的“龙头”拱手交给了自己
    “藕初,这次咱们可真得要好好谢谢袁大总统所以,我准备再送他一个大礼”
    “大礼?什么大礼?”
    穆湘玥一愣,他准备送什么大礼给袁世凯?
    “等回头你就知道了”
    故作神秘的一笑,笑看着穆湘玥。
    “现在咱们还是好好筹备一下咱们的淮海实业银行,嗯,还有咱们的农场至于这份礼嘛……”
    很快,自己就能把那份礼物送给袁世凯了,希望他们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童子军像兄弟,肩并肩啦啦啦挺起胸,队伍齐声势雄,小旗飘啦啦啦广场中,军号响啦啦啦,鼓咚咚。今天是嫩苗他日作栋梁,我们的精神智仁勇,为社会服务对国家尽忠,这是我我们的目标,这是我们的光荣,童子小英雄……”
    清晨,在社区的街道上空,总会回荡着这《童子军进行曲》,在歌声中,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两人一排排成长队的儿童,无论男女儿童少年,身上穿着统一白衬衫,排成队列沿着人行道行走着,而在一些工人的房屋前,总会有两三个年岁各异的男生女孩站在那,他们看着远处,等待加入上学的队列。
    这些学生会按身高自觉排成长队,口唱着在学校中学的《童子军进行曲》以及其它歌曲,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
    早在去年,连云港便建成了第一批三所小学,但随着工人家属以及大量投商招聘工人以及来连云港谋生的拖家带口的普通市民的到来,连云港的小学在春节前后从三所急剧膨胀到36所,学生高达近7ooo人,因为学校直接建在在生活社区内,所以他们往往都是排队上下学。
    连云港的学校,不仅服装统一,连型也是统一的,男生一律理平头,女生要求短齐耳,正是“不把青丝竞短长”的掛面头,倒也显仪表威严。
    给人的印象怎么都不像少年老成的小老头,而是健壮活泼的小军人。在街上雄赳赳地走,唱起童子军歌,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