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鸦片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鸦片战争-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回来发现皇上已经一飞冲天了。”
    说话间两人到了离颐和园不远的地方,林则徐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叫声,这声音高亢激昂充满阳刚之气,惊的四周的飞鸟扑腾腾起飞后便不敢落地。林则徐四处张望,只看见青山绿水间一座大兵营,在树林中隐隐约约,一队整齐的队伍穿行在林中,不时传出一阵喊叫。
    旁边的英和见惯不惊,向林则徐笑道:“元抚前面便是讲武堂,皇上闲暇时大都在这里面。等开了春,皇上打算御驾亲征回疆张格尔,这些天在来讲武堂的时间比平日多了一些。”
    林则徐听的皱起了眉头,向英和问道:“英中堂所说当真,要知道这刀兵无眼,皇上到了战场岂不令我等臣下担忧,何况朝廷上下有的勇武善战之辈,杀鸡焉用牛刀,何需皇上亲征!”
    英和点头说道:“军机处的人都联名上书劝阻皇上,现在皇上有些松动了,可事情还没有确定下来。”
    林则徐边走边说道:“这么久没见到皇上了,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变化。”
    等林则徐再见到刘寄时,他不觉微微有些吃惊,他差点以为面对的是另外一人,这还是前年离开京城时见过的皇上吗?
    本该是不惑之年的皇帝,显得只有而立的年纪,以前消瘦的皇上,面颊丰满了许多,炯炯有神的双眼涌动着漏*点。
    这是皇上吗?林则徐在心里迷惑了片刻。当皇上热情的双手伸过来握着他时,他才醒悟过来,赶紧要跪到地上去叩拜。
    “这就是元抚吗?”刘寄似乎刚刚运动了下来,脸色红扑扑的,额头微微冒着汗水。他一边拉着要跪下的林则徐一边向英和问道:
    “皇上没有猜错,这位便是林则徐。”
    林则徐被刘寄拉着他在也无法跪下,在惊骇皇上的力量时,林则徐不敢怠慢,连忙口称:“臣前江南道监察御史林则徐叩见皇上。”
    “免礼,元抚起来说话。”
    刘寄这一说,林则徐才直起了腰杆。
    仔细打量着眼前相貌堂堂的林则徐,刘寄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从小就被灌输的民族英雄,抗英勇士就站在自己的眼前,他浓眉斜插入鬓,双眼大而又神,一髻长须垂在胸口的五品官服前。刘寄禁不住口中念念的说道:“好!好!好!”
第五十章京师讲武堂
    京师讲武堂的射击场占地宽广,操场上进行射击训练的人排成横列面对着八十米远的一座峭壁,陡直的峭壁下整齐的插着一排木桩,每一根木桩上挂着三面靶子。
    林则徐奇怪的看着这些穿着绿色服装的士兵,这些人窄小的服装已经不能引起林则徐的好奇了。他奇怪的是这些士兵分三排列阵,第一列的人趴在地上瞄准着靶子,第二列的人则半跪在地上瞄着靶子,最后一列的人则站着瞄准靶子。
    他们手中的火器让林则徐觉得新鲜,当初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时,在军营中见过火枪还有抬枪,那些玩意儿和这些手中的火器明显不一样,没有那根需要点燃的火绳。
    “齐射、开火!”突然的一声喊叫吸引了林则徐,没等他准备好劈劈啪啪的一阵巨响惊了他一跳。林则徐只看到上中下三列士兵手中的火枪突然喷射出强烈的气劲,硝烟在闪现的火光后袅袅升起。
    刘寄看着林则徐震惊的表情笑了起来,他指着正在重新装填火yao的士兵们说道:“这是前装滑膛燧石火枪,葡萄牙商人、法兰西商人和英吉利商人都在争着卖给朕,现在朕已经让人仿制了,今后军队中的火器咱们自己生产,这些东西不能老买别人的。”
    说到这里刘寄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看着仍然在震撼中的林则徐说道:“元抚你猜怎么着,原来咱们早就有这样的武器了,早些时康熙爷和俄国人在雅克萨打仗,就缴获了这种武器。乾隆爷时从廓尔喀手中又缴获了一些。”
    林则徐正专心的看着士兵们将一块纸弹药咬破,从枪膛前很快的把弹药装填了进去,又把点火的击锤扳到位。听到刘寄的话,他点头说道:“皇上现在新军五镇和虎枪营都是用的这样的洋枪吗?”
    不等刘寄回答,英和哈哈笑道:“元抚你还没有看到过炮营操炮,打*炮的时候须白绵塞耳,站在近处地动山摇,好似天上雷公发怒。”
    “两轮射、开火!”英和的话音刚落,那边指挥射击的教官挥动手中的红色旗帜再一次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这次的枪响声明显不如刚才密集了,准确的说是分成了三次射击。林则徐看到最先是第一排趴下的射击,然后是跪着的第二排射击,最后是站着的第三排射击。当站立的射击完不久,趴下的人又开始新一轮射击了。
    林则徐忍不住说道:“妙,此法甚妙,如此可不间断的攻击来敌。”
    英和接过说道:“皇上给炮营重新设计的开花弹,那才叫妙。一炮一下,数丈方圆内弹片横飞,敌人难逃生路。”
    正说话间一名侍卫快步来报:“理藩院尚书禧恩求见皇上”
    侍卫刚把话说完,禧恩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讲武堂的林荫道上。侍卫难堪的看着刘寄说道:“在下无法拦住禧恩大人,他一定要闯进来。”
    刘寄心里知道这禧恩又来叨唠了,他无奈的向侍卫说道:“你下去吧!”
    果然禧恩还在路上便呼叫起来:“皇上不可改了祖制,圣祖在位时便下令满人要满语骑射,而今禁旅各营谁还懂得骑射,皇上的新军又有几个是满人,这些人老是训练烧火棍子,谁还懂得骑射。如此下去我大清的根本何在,满语骑射都成了一句空话。”
    刘寄已经很不耐烦和这个遗老遗少说话了,只是禧恩当初拥立道光有功,而刘寄知道自己在朝中已经有刻薄寡恩的名声了,所以刘寄现在处理事情都不愿轻易处罚对他有恩的王公大臣。
    刘寄沉下脸来对着禧恩说道:“辅国公是朝中重臣如何如此不懂礼节,在人多处吵闹。言语中又挑拨满汉一家,影响大清的安定团结。”
    被刘寄这么一喝禧恩声音低了下来,他跪在了刘寄的面前说道:“请皇上重新恢复我大清的劲旅,不要使用洋人的东西。”
    刘寄大喝了一声:“什么洋人的东西,禧恩你白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咱们中国人宋代就开始使用火器了,前朝的皇帝虽然不怎么样,可是火器使用的比现在还好。咱大清在攻打山海关前吃了多少火器的亏,和俄国人打仗也好和廓尔喀人打仗也好,那一国不在使用火器。好,既然你喜欢弓箭,朕就给你一把弓箭,让你和一个拿着洋枪的人对阵。”
    刘寄说到这里向讲武堂的教官招呼道:“马教官给朕派一名士兵过来,再给咱们大清的勇士禧恩大人找一把弓箭过来。”
    禧恩在怎么着也知道洋枪的厉害,他赶紧向刘寄说道:“皇上既然如此坚定,微臣也不好说什么,微臣告辞。”
    林则徐看着禧恩躬着背,寥落的身影在林荫中踽踽独行,似乎一下苍老十岁的模样。虽然有些理解和同情禧恩,可是火器的威力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半响林则徐向刘寄问道:“如果火枪兵被人贴近了搏斗,不是很吃亏吗?”
    刘寄笑了笑向教官说到:“让大家上刺刀,练习刺杀给林大人参观一下。”
    “得令!”这名在颈项上盘着辫子的教官十分利索,他扯着嗓门喝了一声随即转向跑到了士兵的面前大声吆喝道:“所有士兵起立,向右看齐。”
    等队列重整好了,他又连续下了几道命令,随着教官的命令这些学员兵分成了前后相距一密的距离排列开来。这时教官下了最后一道命令:“所有士兵上刺刀。”
    随着口令,只见士兵们从腰带上的套子里摸出了一把刺刀,套在了洋枪的前端枪管上。
    林则徐恍然大悟,他点着头说道:“好主意,这样即使敌军攻到阵前也不怕了。”
    英和亦点头说道:“这样的威武之师,天下谁人可敌。”
    林则徐有所感的说道:“只是要训练这样的军队,应该需要严格的纪律和大量的金钱才可能。”
第五十一章北方制造局
    为了保障新军的武器弹药,刘寄专门成立了直接隶属于中央控制的北方制造局。北方制造局原本计划落址在京师附近的天津卫,刘寄想到那里虽然方便海运,可是从海上来的进攻很容易丢失天津,所以把地址改在了离京师不远的昌平州。首任制造局办事大臣由陶澎提辖,副职由美国回来的林阿适担任。
    北方制造局分为东西两局,分别坐落在昌平东面的何营村和西面的玉皇庙。东局主要生产火yao、子弹,兼造步枪,西局主要制造开花弹、炮车和军用器具,所需要设备主要由林阿适负责从英国进口。
    刘寄视察这座工场时已经是寒冬时节,厂房和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为了保障来年大军征伐张格尔时弹药的供应,这里加快了工期的进度,在春节前赶完了工。
    前来迎接刘寄的除了当地的大小官员,还有驻留在这里的林阿适和一些下属官员。今天的林阿适穿着一身五品顶戴的官服,他的短头发已经蓄了起来,在脑后接了一条辫子,看起来已经没有多少洋味了。连磕头的姿势和地方上的官员也没有多大的差别了,倒是一口的客家味京腔听起来仍然那么浓厚。
    和刘寄随行的有主管制造局的办事大臣陶澎和负责这次工程的工部尚书包世臣。刚入了军机处的林则徐也同行在一起,林则徐对新鲜事务有一种常人不及的好奇心,也让他对这些东西比一般的士大夫更接受的快一些。这次随行,还是林则徐主动提出来的。
    在林阿适的引导下,浩浩荡荡的一行官员到了昌平东面的北方制造局东局,沿途有当地的八旗和绿营兵将围观的百姓隔离了开来。到达东局时,提前到达这里的侍卫和虎枪营的官兵已经站满了东局的大院,他们背着洋枪,腰间悬挂着佩刀,除了那些侍卫依然是黄马褂加红顶子,虎枪营的军服已经改为了绿色的上下装新式军服,头上的帽子也是一种绿色的布帽子。
    这样的装束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当大家迷惑的目光投向两名站在一丛绿树下的虎枪营士兵身上时,有聪明的人已经明白了这些绿色军装的妙用,这样的军装如果藏在树林中应该能够很好的隐藏起来。
    安装机器的厂房是一间木结构的建筑,走进空荡荡的厂房,刘寄又在为银子发愁了。这次从英国人手中购买机器,花光了内帑最近积攒起来的所有银两,也幸好年前抄了五位王爷的家,不然这机器算是买不回来了。
    缺钱的时候,刘寄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每年支出满、汉兵饷一千七百余万两是否值得,要是真把这些银子落到实处而不是用在养大批的“闲人”上,清朝的军费开支必定算得上世界前列,可讽刺的是世界前列的军费开支居然被后来的几千名英国士兵打的落花流水。
    看到刘寄神奇若有所思,林阿适以为皇上并不满意,上前小心的说道:“皇上对厂房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刘寄回过神来笑了笑,向林阿适问道:“律劳卑先生还要多久才能运到机器。”
    “打前哨的快马来报还有半个时辰,皇上到臣下准备的房屋中歇息一下,稍作等候便可。”
    “也好,朕去休息片刻。”
    *********************
    在刘寄开放五口通商以前,中国的对欧贸易限于广东一口。
    当时中国把有关对欧美各国人贸易的管辖权统统委诸广东官员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以及粤海关监督等,这些广东官员又把同欧美各国的贸易以及欧美各国人在广东行动的一切规制委诸垄断性“洋行”的“行商”们,同时令其承担全部责任。行商又把有关这些贸易和行动的规则的履行委诸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管货人委员会。
    从而,中国自然期待管货人委员会对于在广东居留地内的一切欧美人能有行政管辖权。这些委任,就其常态而言,范围极广,其性质莫如用间接统治乃至“承包”的说法表达更为合适。上级的监督权不发生作用,而几乎是听任下级恣意行事。但是,如因某种缘故,上级的关心一下集中到这个方面时,监督权就突然恢复,并以极严峻的态度出现。 这种制度可以说是由清朝方面以“天朝定制”为标准任意摆布,而清朝方面出于恩惠才容许外夷贸易。对于这种制度,即使是有了某种便利的东印度公司也并不满意。但是,对清朝方面进行强硬抵抗,反有因此而被拒于对华贸易之外、失去在对华贸易上的垄断之虞。
    刘寄下令五口通商,让中英两国商人自由交易,对此英国方面是持十分欢迎的态度,然而事情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波折,五口通商后广州十三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倒闭了五家,它们分别是丽泉行,西成行、同泰行、福隆行、东生行,这些行商实际上和东印度公司共同垄断了欧洲对中国贸易,没有这些行商,英国人不可能自己到中国境内购销货物,由于突然倒闭了五家行商,广东行商只剩下六家。而其他四处通商口岸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还没有形成同广州贸易一样的气候。
    正在这个时侯,几乎包括所有孟买大商人在内的44名印度商人署名的请愿书,送到了东印度公司管货人委员会处,接着又转交到英国商务领事律劳卑处。
    请愿书诉说了对下述情况的不满:1、由于洋行数目减少以及无故的禁止与散商交易,印度棉花的价格被不适当地压低;2、破产洋行都是背着外国商人的巨额债务破产的,其所负债务由出具过“联名保结”的其他行商分年归还。现在洋行破财其债务在无利息的情况下累积;3、作为偿还这些负债的财源,被课以行用(也就是向外国商人征收的行商的公积金);4、要求废除成为定例的规礼银(每有外国船只入口,一律征课)1950两;5、准许扩大与公行、散商的交易。
第五十二章厚厚的面纱
    昌平洲位于京师西北部,长城以南,军都山下,明代时这里升县为州并筑永安城以护陵寝。出昌平城东门,过护城河。有两条土道;一条是笔直朝东通向何营村,俗称东道;另一条是南向的大道通往朝凤庵村,俗称南道。在南道的北边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庙宇,名叫玉皇庙,庙中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新建的北方制造局南局就在玉皇庙的旁边,整个南局被连绵的护墙围了起来,横跨大路有着一坐楼牌上书“北方制造局”七个大字。
    公元1825年1月22日是一个冬季里难得的晴日,牌楼下等待的官员们享受着冬天的阳光,让等候变的愉快起来。当大路的尽头几辆牛车由黑点般大小变的可以辩识出来时,人群里一阵欢呼,有人叫道:“来了,来了,快去叫皇上起来。”
    随着黑点的靠近,慢悠悠的车队渐渐出现在古老的黄土路上。前头拉车的四头老黄牛进入了人们的眼帘,从它们喷着白气的鼻孔和艰难的步伐的里,人们可以察觉到车辆的沉重。
    刘寄出来时十几辆牛车已经停在了南局的大门口,门外的地上铺着一根根准备用来移动机器的圆木。那道高高的门槛看来要让抬机器的人感到很麻烦。十几个当地的大汉已经脱掉了外衣,领头的汉子辫子绑在额头,朝着手心唾了口领着人拥到了两人高的木箱下。
    在随行的英国技师的指导下,机器的搬运安装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带着律劳卑走到南局宽敞的会客厅内,林阿适充当了两人间的翻译。
    这是一间布置的很有中国古典风味的房间,屋里的家具和布局都让人感古色古香,当然这种风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