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御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御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增寿与燕王妃徐仪华是现在的王妃徐老夫人所生,在众多兄弟姐妹中,他们两个的感情最好,徐仪华未出嫁时,姐弟俩跟着一个老师学习,姐姐徐仪华人称女诸生,弟弟徐增寿也有个神童的美名。
    屈指算来,徐仪华嫁给燕王,赐封王妃已十多年,姐弟两个虽然聚少离多,但常有书信来往,感情不仅没有不生疏,反而更是彼此牵挂。
    此番接到消息知道燕王妃遇到刺客,徐增寿心中非常焦急,日夜兼程赶了过来。
    “姐姐。”一下马,徐增寿直奔迎了出来的燕王妃。
    “小南。”燕王妃也激动地迎向徐增寿。
    徐增寿出生在南京,当时叫应天府,朱元璋当了皇上后,将应天府改为南京,徐增寿也就有了小名:小南。
    不过这个小名,恐怕也只有燕王妃还这样叫他。
    望着拥抱在一起的姐弟,站在一旁的朱隶有些感动。
    在众多王府的深宅大院中,这样的亲情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的争夺。
    “你就是朱隶朱将军?”离开王妃,徐增寿走到朱隶面前。
    “末将朱隶,见过左都督。”朱隶跪下行礼。回到明朝别的还好说,就是这跪拜之礼实在让人郁闷,朱隶既不喜欢跪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跪他,遗憾的是朱元璋恐怕总是担心别人看不起他,故而明朝尤其注重礼节。左都督官居一品,比朱隶官大,又是中三王的四公子,朱隶理应跪他。
    徐增寿忙伸手拦住:“朱将军免礼,你舍命保护姐姐,本官甚至感激,姐姐书信中经常提到将军,称将军智勇双全,本官早有心结纳,大家都不要那么客气,本官排行老四,姐姐说你也排行老四,不如你称我四哥,我也像姐姐一样称你小四。”
    朱隶一愣,他一向听说过徐增寿礼贤下士,一点没有世子的傲慢神态,却也没有想到一见面,居然这样看得起自己,当下有些受宠若惊了。
    朱隶就是这样的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仗,你若摆起王侯的架子,我还真不买你的帐。
    看着燕王妃与徐增寿双双笑盈盈地看着自己,朱隶忙道:“保护王妃是末将的职责。左都督出身高贵,末将不敢高攀。”
    徐增寿脸一沉:“你这是看不起本官了,本官从姐姐的信里知道,你虽然只是个将军,也是个很狂傲的人,不论身份地位,你看不上的。一律不买账。”
    晕,这个王妃怎么什么都说呀。朱隶求助地望向王妃,见王妃仍微笑地站在一旁,心中有底,对着徐增寿躬身施礼道:“如此末将就逾越了,四哥,请受小弟一拜。”
    徐增寿哈哈笑道:“这就对了,来,小四,四哥随身也没有带什么东西,这个玉佩就算见面礼了。”说着将随身的一块玉佩摘下来递给朱隶。
    朱隶双手接了,虽然不识玉,也知道不会是普通的东西,这如果能拿到二十一世纪,说不定价值连城。
    “多谢四哥。”
    徐增寿爽朗地笑着,同燕王妃,朱隶一起走进客栈。
    朱隶心中暗叹,看人真不能看表面,徐增寿到底是徐达的儿子,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军人的豪放。
    到达南京的中山王府已经半个月以后的事,由于路上耽搁,三天后就是徐老夫人的寿宴。
    徐达的中山王府极为壮观,深得南方园林之精髓,园内布局合理,以石取胜,高低错落,最高峰极为峭拔,低处平缓有致,各处岩石似松柏、似凌云、神形兼备,鬼斧神工。
    为了筹备徐老妇人的寿宴,徐府的人忙得热火朝天,朱隶等人倒没什么事。到南京后,朱隶将自己将军府的人遣散,令他们自行回家探亲,新春后再回南京集合,一同返回北平。
    沈洁已拉着朱隶在南京的各个城门外转了两、三次,当然没有什么发现,其实朱隶一开始让沈洁到南京找聚宝盆,也不过是找个让沈洁随他来南京的一个理由,根本没指望真能找到什么。
    但沈万三到底有没有聚宝盆,朱隶倒是很感兴趣,
    坐在东华门外的一个小吃店里,朱隶和沈洁要了两碗云吞面,慢条斯理地吃着,据说,这东华门连着的一片城墙,就是沈万三当年修的,用的都是上好的花岗石,并用糯米为浆,外面还涂有石灰,称得上是铜墙铁壁。
    不是吃饭的时间,小店里的人不多,除了朱隶和沈洁,只有靠窗的一桌子坐了两个客人,一个是三十左右岁的书生,另一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
    “老板,南京的老人了吧。”朱隶又要了几个小菜和一壶酒,自斟自饮着,见店老板闲下来了,打着招呼。
    “是啊,小的是南京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老板闲的无事,乐得跟客人闲聊几句,聊得好了,也能赚几个回头客。
    “听说这一带的城墙都是沈万三出资修建的。”朱隶抬头望着门外的城墙。
    “是啊,当年皇上称帝,沈老板出钱出力,建了这一带的城墙,不止这里,南门那一片也是沈老板出资修建的。”老板抽了口自己卷的旱烟,烟雾环绕着他的周围缓缓升腾。
    “沈老饭真有钱,这样一大片城墙,得需要多少钱啊。”朱隶啧啧惊叹道。
    沈洁适时问道:“听说沈老板家中有个聚包盆,装金变金,装银变银,可真有此事?”
    “都是传说,谁也没有亲眼见到。”老板还有些见识,没有人云亦云。
    “如果没有聚宝盆,沈老板从事什么贸易,会有这样的多的钱?”朱隶给老板也拿个一个碗,倒上酒,老板也没客气,接了过来。
    “这话你问我,还真问对人了,我的一个远房兄弟,当年曾在沈老板手下干活,我知道他是个跑船的,经常出海。”
    “出海,你是说沈老板从事的是海外贸易?”这到让朱隶有些惊诧了,他了解的沈万三,除了一些民间传说外,就是倪匡笔下的聚宝盆,据倪匡笔下的“卫斯理”解释,聚宝盆真有,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所谓“立体金属复制器。”朱隶很喜欢看倪匡那种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文章,当时就是想到这一点,才把沈洁骗到南京来,不过喜欢归喜欢,他可没傻到相信。
    “这么说,沈老板真正的财源,是海外经商了?”沈洁也追问了一句。
    “这个小的并不清楚,小的也只是猜测。”
    朱隶认真打量了老板一番,这个年代,能想到海外经商的当然是奇人,如沈万三,但能理解海外经商,相信海外经商能挣大钱的,也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
    “朱……当今皇上重农轻商,所以沈老板晚年并不得志,万贯家产都捐给了皇上,还落得这种下场,也够凄凉的。”朱隶本想说朱元璋,还好知机得快,不然不把老板吓死,也得把自己吓一跳。
    都说人要点背,喝口凉水都能塞牙,朱隶倒不是点背,只是他注定会被吓一跳,没被自己吓到,却被别人吓到了。   

第033章 三元及第
    朱隶与老板正聊得开心,没注意靠窗那桌的两个人早以停止了他们之间的交谈,全神贯注地听着朱隶等人的对话。听到朱隶说皇上重农轻伤,那个三十多岁的人突然插言道:“农是国家之根本,而商人投机心太重,扶农抑商,方是稳固国家之途径。吾皇英明盖世,是百姓之福。”
    朱隶咋听外人答话,吓了一跳,以为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要知道这年头锦衣卫可不比克格勃、CIA差,等听明白了话,心中暗骂:
    马屁精!真是小农眼光,光靠土地能打多少粮,不经商哪来的钱,没有钱皇上也就是个穷皇上。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懒得争辩什么,跟这种没有学问的人说不清道理。当下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言语。
    没料到那两个人不知是对沈万三的事感兴趣,还是对朱隶和沈洁感兴趣,居然不待邀请,主动坐到了他们这桌上来,并且自报家门:学生许观许尚宾!
    朱隶一时没想到许观是谁,老板却是知道的,立马翻身跪下,称道:“小的不知是壮元大人光临,多有怠慢,请大人恕罪。”
    状元!朱隶与沈洁相对乐了,这才想起许观是朱元璋不久前才钦点的状元。这可开了眼了,见到状元,还说人家没学问,自己在人家面前可真没学问了。
    许观很客气地拦住:“老板请起,不必拘礼。”一句话把老板感动的差点没再磕个头。
    朱隶还不知道,许观可不是普通的状元,他就是大明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黄观,当时仍姓许,六年后才恢复本姓——黄。整个大明朝中连中三元的人只有两个。在中国的
    科举历史上,三元及第者也仅只有十五人。
    朱隶和沈洁连忙站起来,前者拱手道:“原来状元大人,状元大人不拘身份与在下折交,在下实在三生有幸。”
    许观也拱手道:“公子客气了,学生听公子和这位姑娘在谈论沈万三沈老板的事情,颇感兴趣,不请自来,见谅见谅!”
    朱隶忙道:“哪里哪里,状元大人请坐,这位小公子请坐。”
    许观坐下道:“还未请教公子和姑娘贵姓?”
    “在下姓朱,朱隶,隶书的隶,这位是沈姑娘。”沈洁客气地向两人微一点头。
    许观微笑回礼,那少年却盯着朱隶看个不停。
    “请问这位小公子怎么称呼?”朱隶见那位少年一直好奇的盯着自己,心中很奇怪:“难倒以前的朱隶认识他?”
    “小弟吕炆。”那少年微微一笑抢先说道。一旁的许观脸上闪过一丝诧异。
    “吕公子认识在下?”朱隶拿起酒壶给许观和吕炆倒酒,眼睛暗暗地观察着吕炆的表情,果然见吕炆略一迟疑,摇头道:“小弟未曾见过公子。”
    “不知公子的炆是文学的文,还是从火的炆?”朱隶拿起酒杯向许观和吕炆示意了一下,很随意地问道。
    吕炆没有防备,开口回答:“从火的炆。”待见许观一个劲焦急地向自己使眼色,才恍然察觉自己回答有误,脸微微红了。
    朱隶心中暗笑:小允炆你也太嫩了,两句话就被老子套出了底细。许观那是钦点的状元。书生一向心高气傲,对权势从不买账,对你却是很恭敬,可见你不是权势那么简单,这皇城里,不是权势就是皇族了,太子朱标温文尔雅,最受文人的尊重。吕炆,朱允炆的母亲姓吕,谁不知道,这也罢了,你偏要用你名字中的炆字,随口问你一句,你就承认是从火炆,明知道太子的儿子朱允炆是从火炆,普通百姓哪敢用这个炆。
    心中认定了朱允炆的身份,脸上却不动声色。不怪你听到我的名字多看了我眼,看来我的底细你也很清楚,不告诉我真实姓名,必然是想探探我的虚实了。好啊,你要跟我装,我就陪你玩玩。
    朱隶殷勤地劝着酒:“难得与状元大人和吕公子有缘,能在这里相遇,天色尚早,在下能与状元大人和吕公子把酒言欢,三生有幸,壮元大人、吕公子,请。”说着冲向老板:“老板,店里有什么好酒、好吃的,尽数给本公子摆上!”
    许观虽然是读书人,倒也不那么迂腐,举杯笑道:“学生小字尚宾,不要大人大人的叫,听着别扭,不嫌弃就称呼学生尚宾。”
    老板片刻又张罗了几个菜,都是乡野小菜,没什么贵重,倒清淡可口,另外拿出了一坛女儿红,泥封一开,香气宜人。
    “嗯,好酒!”朱隶吸着鼻子陶醉地赞了一声,捧起来给每个人斟上。
    许观端起酒碗闻了闻:“的确好酒,学生借花献佛,朱公子,沈姑娘,吕公子,请!”
    四只碗撞在一起,众人心思各异地笑了,心中最矛盾的恐怕还是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没有被朱隶看穿。
    朱隶心中好笑,故意有意无意间暧mei地对朱允炆笑了一下,弄得朱允炆一身的不自在。
    嘿嘿,让你骗我!
    “大人,这个……尚宾兄,”朱隶叫了一句,又嘿嘿改口。“尚宾兄很是支持当今皇上鼓励农桑政策。”
    “国家经历了多年战乱,正该休养生息,皇上鼓励农桑策略是英明决断,是安邦定国的大计。”许观见问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立刻兴致勃勃地答道。
    “那么尚宾兄对皇上对待沈万三的事情怎么看。”公然议论皇上的是非,大概除了沈洁这个不谙世事的傻丫头,也没有别人敢这样说了。
    许观和朱允炆俱是微微一愣。
    “天道有常,天行亦有常,事有反常即为妖。一介平民,却富可敌国,即为反常,即为妖,皇上将其发配云南,并无不当之处。”许观侃侃而谈,虽是恭维皇上,却并不违心。
    沈洁撇撇嘴:“有钱就是妖吗?何况沈万三的钱都拿来修城墙了。”
    “我觉得皇…。上这件事处理得有欠考虑。”出乎众人预料,对朱元璋的做法持反对意见的竟然是朱允炆。
    朱隶再次刻意地打量着朱允炆,朱允炆一定长的很像其父亲太子朱标,斯斯文文的,白皙的皮肤,明净的额头,一双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史书上说朱允炆儒雅俊秀,果如其言,不过听其言论,朱允炆对事情还是很有自己的主张的,连他皇帝爷爷的话都敢否定。
    这样的人,应该是个好皇帝,嘿嘿,既然穿越了,要不,小小改动一下历史,帮着朱允炆守守江山?朱隶心里嘿嘿笑了。
    “吕公子也觉得皇上做的不妥?不知吕公子对沈万三有聚宝盆一事怎么看?”沈洁绕来绕去,又绕了回来,看来朱隶对她说的聚宝盆一事,沈洁还真有几分相信。
    “这事当是坊间传闻,做不得真,我也听说过聚宝盆一事,也曾问过父亲,父亲也说子虚乌有。”朱允炆似乎对沈洁颇有好感,很认真地回答。
    沈洁皱皱眉头望向朱隶,见朱隶饶有兴趣的暗暗观察着朱允炆,桌子地下踢了朱隶一脚。
    朱隶明白沈洁是问他对朱允炆的回答怎么看,嘿嘿一笑,附在沈洁耳边轻轻道:“他爹是太子,他爹说没有应该是没有。”
    沈洁一时没反映过来,小声低估了一句:“太子?”不料这一声嘀咕声音虽小,却让同桌的人都听到了,许观和朱允炆的脸色都是一变。
    朱隶心中苦笑,这丫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装糊涂是不能了,看左右没有旁人,起身跪下道:“拜见皇孙。”
    朱允炆也装不下去了,连忙起身离座:“朱将军请起,朱将军智勇双全,允炆心中十分敬佩,此番护送燕王妃来京,一路上严谨的护卫,在京城内大肆传颂,皇爷爷说将军的护卫手段比锦衣卫高明百倍,还想召将军进宫详谈呢,只等许府王妃寿诞之后,就会召将军进宫。”
    晕,让我去见朱元璋那个老奸巨猾的暴君,我还想多活几年呢。朱隶对朱元璋的印象超差,这个能同甘苦却不能同富贵的人,杀起人来比踩死蚂蚁还轻松,见他真会折寿的。
    “皇孙过奖了,在下只是尽职而已,没有京城传得那样神奇,还望皇孙明察,转告皇上。”朱隶诚心诚意地奉承一句,如果朱元璋真能失去对他的兴趣,那是再好不过。
    朱隶却没想到,自己越是谦虚,越是赢得了朱允炆的好感,因而更多的在朱元璋面前提到了朱隶。
    “朱将军过谦。允炆本早想拜访朱将军,但想到明天就是许府的寿宴了,不方便提前拜访,本以为明天才能一睹将军的风采,没想到今天能与将军在此偶遇,心中十分高兴。允炆敬朱将军一杯。”
    嘿嘿,看样子这个未来的小皇帝还挺佩服自己的,要说,能避免三年靖难也不错,打仗,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要不然,真他妈的改改历史,辅助这个小皇帝做一辈子的皇帝?
    朱隶再一次YY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