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抚脊安慰:“夫人有这等见识,真是难得。现在一时也急不来,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我先写封国书去金国,让他们善待二帝。咱们的实力越强,他们就越客气一些。想来女真蛮子也不敢太过分,可得考虑考虑他们自己的后路呀。”
赵茹是徽宗之女,钦宗之妹,也是自己的妻子,二帝的消息于公于私都需让她知道,至于其他军国机密,那是不便让她们参预的。刘通每常告诉她们保守机要,提醒她们不经意间往往泄漏了机密,误了大事。二人玲珑剔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中一清二楚。
五二 梁山定策
岳飞率部抵达梁山,晁盖、吴用的义军将弟兄们接入水寨。晁盖有一千来人,在济州、兖州一带活动,与河北、山东各地义军互通声气,或掠敌粮草,或骚扰敌军,济州、兖州的金军几次进剿,却因山路崎岖,不习水战,奈何义军不得。郓城义军对于金军来说,是块鸡肋,剿之无功,弃之为患。
公孙胜、杨奇虎跟晁天王他们都是老相识了,老朋友见面那是热闹得很呵。晁盖一拳打在公孙胜肩头,笑道:“好小子,都当上将军了。”
公孙:“我给大哥带来好消息,朝廷对山东众位英雄也有委命,咱这就请岳将军宣布。”
岳飞:“我宣读朝廷任命,承制命晁盖为东路前军指挥,吴用为指挥参谋,对统制以下有临机决断权。亟以抗战大业为重,效命东路军中,逐胡虏出中国,光复国土,匡扶社稷,造福黎民。”因不是皇帝的委任,故称“承制”,晁、吴二人领命逊谢。经过商酌,其余将士亦有相应的任命。
晁盖、吴用:“我们没立多少功劳,真是受之有愧。”指挥之职乃上将之衔。
公孙胜:“大哥和学究之才远在小弟之上,小弟忝任将军参谋,岂不羞煞我也。”众皆哂笑。
岳飞:“元帅曾言,晁天王和吴学究有大才,而且享誉山东,委之以重任,必能聚拢河朔豪杰,大振民心,晁指挥和吴参谋的成就远不只此。”
吴革:“刘元帅知人善任,晁指挥、吴参谋前途不可限量。”
晁、吴:“多谢各位大人美言,我等定当尽心竭力,协助岳将军共抗鞑虏,不负朝廷和元帅的嘱托。”
是日,梁山水寨喜气洋洋,新老官兵一同庆贺二军会师和荣任新职。其中,吴革、杨奇虎升任副指挥,王伦、台宗隽、宋忠升任统领,朱贵、刘唐、白胜等人为统制。
翌日,岳飞、公孙胜召集众将议事。公孙胜:“今日我们又坐到了一起,以前这梁山上有个白衣秀士王伦,今天在座的有个特种兵将军王伦,那可是天渊之别呀。”此王伦非彼王伦也,大伙甚觉有趣。
岳飞:“咱们的王将军是大名鼎鼎的英雄,也是山东俊杰哟。”王伦很是自豪。
岳飞接着说道:“不久之后,刘元帅将统率大军发起反攻,金贼的末日不远了。为了统筹大局,元帅派遣我等二百余人东出河朔,与河北山东军民一同抗战,牵制金军的行动,策应西线的战略反攻。如何壮大我军力量,打击金寇,已有几个方策,如何付诸实施,请大家来核计一下。”
公孙胜:“东路军的几大方策:一、依靠乡亲父老,实行抗战。二、聚拢官兵和义军,拓展我军实力。三、倚靠山地、水洼,开展流动作战,等我军实力强大后,再与金军打阵地战。四、建立根据,生产粮食和军械,支持前线作战。”
接下来分析敌我态势。
台宗隽:“目前金贼势力较强,金军占据了河北的城镇和山东要地,山区和偏远地带,正是我们转圜之地。山东境内,金军向二个方向推进:一是西面,已攻占济南、兖州、济州(山东巨野),正向单州(山东单县)进犯;二是东面,已攻占滨州、淄州(山东淄博),正分兵袭取青州、潍州(山东潍坊)、莱州。”
宋忠:“完颜宗辅屯驻济南,统辖河北、山东二个战区,同时直接指挥山东的作战;西面,完颜宗辅会同大名的移剌古合围兖州、济州,以迪虎进攻单州,有南下徐州和东进沂州(山东临沂)之势;东面,以马五进攻青州,完颜阇母进攻潍州、莱州,下一步将进袭登州(山东蓬莱)、胶州。”
吴用:“咱们山东的中部是山地,四周是平原,东边还有大海。平原适合骑兵作战,金军都是骑兵,我军缺少马匹。平原旷野,一双脚板可跑不过四条腿的畜生,但是山地里头,四条腿的战马却不如二个脚板灵活。眼下敌强我弱,咱们建立根据,生产军械和粮食,最好的去处是山区。沂蒙山多产煤铁,莱芜地处山东腹地,鞑子势力难及。以前汪国机大人曾在那里挖煤炼铁,现在有了火器师和炼铁的师父,等咱们攒够了军火器械,就可以大摇大摆杀出去啦。”
岳飞:“现阶段主要打运动战、游击战,我们倚仗地利,时不时摸到平原、城镇打他几仗,打了就走。等咱们兵强马壮之时,就出去跟他们打大战、打阵地战,让鞑子们来得了,去不了。”
晁盖:“摸清敌情,出奇兵偷袭,我军有很多便利。乡亲们是向着我们的,义军也会提供帮助,获取敌情、找人引路,问题都不大。”
公孙胜:“河北那边的义军情形如何?”
晁盖:“去年冬天以来,南下的金军回兵河北,一面加紧攻城略地,一面围堵河北义军。王彦将军上了太行山,金氏兄弟以及河北豪杰四方游动,金胜胡哥俩有几次来济州梁山歇脚,眼下他们的处境比较艰难。”
吴用:“金翠花、陈韬夫妇也已经进入山东境内,他们领着一部义军协助王波、林冲转战淄州、青州,说不定正在哪个地方跟金贼兜圈子呢。”
接着研究具体计划并分派任务,晁盖、吴用负责联络河北、山东义军,台宗隽、宋忠负责联络各地官兵,传檄河朔诸部,昭示西北的抗战主张和东路军的方针政策。晁盖、吴用仍在济州活动,加强水军,以梁山以中心,向四周扩展,主要是向北、向西发展。岳飞率部进入沂蒙山区,搭建东路军指挥机构,建设根据地。晁盖义军纳入了正规军行列,有了朝廷委任,名正而言顺,又有任命统制以下的决断权,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晁盖豪气干云,吴用足智多谋,二个一文一武,是最佳搭档。岳飞给晁盖留下五十个西北骨干,其中有十个军事教官,十个特种兵,十个火器兵,二十个器械兵。这些骨干,都是西北尖兵,他们协助梁山整顿军纪、训练兵马,教导器械的使用和制作,推动晁盖的部队早日向正规军迈进。西北来客都是铁骨铮铮的壮士,无一不是个中高手,业务能力强,兢业精神一流。特种兵的忍耐力、搏杀力、攀爬越野能力,火器兵制作、使用火箭和土炸弹的能力,器械兵制作箭弩、挖设陷阱的能力,让晁盖、吴用眼界大开,又不禁大为叹服。
五六 针锋相对
公元1127年,靖难元年七月,西北政府发布讨虏檄文,昭告天下,号召中原民众团结起来,驱逐鞑虏,光复河山。西北军兵分二路,南路以吕将为主帅,兵十万,出应州、浑源,进攻广灵、蔚州(河北蔚县)。北路,刘通自任主帅,兵十二万,出大同、丰镇,进攻云内、天德(内蒙古呼和浩特)。邓肃、戴智、方铁山、刘仲偃等人则驻守太原大本营,主揽朝政,筹措粮草,居中策应。
北路军越过长城,往大同北面的丰镇进发。前军指挥金翠花领三万人为先锋,刘通自领九万大军随后跟进。过长城时,种师中叹道:“记得上次北伐,咱们一路高歌,弹指间辽西已下,何其快哉。这回元帅亲率大军,出塞剿贼,咱们一鼓作气,打到辽东去,端了女真鞑子的老巢。”
安尧臣:“上回我在辽西行走,听得刘大人《北伐》之诗,大快人心。胡蛮不识天兵至,雄师铁马踏辽关,闻其慷慨之音,已知我军必胜。这回刘大人新作《满江红》,更是气壮山河。”
安尧臣所说的《满江红》原本日后才会出现,刘通提前将它推了出来。此词是否岳飞后期所作,后世之中仍存争议。
刘通:“北伐是针对已故的辽国,咱们这回是为了洗刷国耻,发的是哀兵,定当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飞将军自重宵入,横扫千军如卷席,这次的军事行动可称之为‘雷霆’。”
杨震:“横扫千军,荡除敌寇,大丈夫之志也。咱们这次有备而发,定斩粘罕的狗头,再挥师东进,誓擒女真贼首完颜晟。”
刘锜:“元帅自领大军去会粘罕,那是抬举他,谅他三头六臂,亦无所施其计。”刘锜是原西北猛将刘仲武之子,时年三十,现任后军统领之职,随北路军出战。
刘通:“粘罕是完颜晟的臂膀,出任左副元帅,我们打败了粘罕,就相当于砍掉完颜晟的左臂,让他四肢不全。”长我军志气,灭敌人威风,此为用兵之常法。“粘罕手下有几员大将,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完颜蒲察、完颜乌鲁、完颜斡鲁,这些都是沙场老将,皆非易与之辈,咱们还得小心应付。”
姚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河东、陕西之兵身经百战,绝非弱旅。我军铠甲轻便坚固,刀枪箭弩优于金军,更有火器助阵,三军将士早就茆足了劲,誓灭女真鞑子。”众将皆和之。
刘通:“无畏无惧,正是男儿本色,我威武之师,必能克敌制胜。”
初秋七月,天气开始转凉,北路大军行进在蒙古高原之上,旌旗飘飘,战马嘶鸣,不久进抵丰镇。刘通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敌之策。
安尧臣:“我军按既定计划,分为南北二路,南路进击河北,北路进袭丰州、云内(二处大概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和呼和浩特地区)。北路军的目的有二:一、切断西线金军的联络通道,将金军分成南北二半。二、寻机歼灭北部之敌,再回师东进,合围东面之敌。”
刘锜:“南路军东出蔚州,给河北的撒离喝施压,粘罕岂能无动于衷,他有二条路可走:一、增兵蔚州,给撒离喝鼓气。二、与我对攻,或驱兵南下,以围魏救赵之策,迫我军撤回防守。”
姚雄:“丰州、云内的金军必有所动,与其以我就敌,不如驱敌就我。我军屯驻丰镇,以逸待劳,敌动则我动,敌不动我再动。”
杨震:“屯驻丰镇,扼其南下咽喉,金军若要增援蔚州,要么绕道东面的奉胜州(河北涿鹿一带),劳师费神;要么强攻丰镇,打通南下之路。要想从丰镇过去,可没那么容易。”
徐徽言:“金军亦有可能弃蔚州不顾,自云内南下,攻我云州、朔州或是府州(陕西府谷),我军暂屯丰镇,可进可退,敌军一动,我军乘隙而进。”
金翠花:“扫清丰镇外围,进逼凉城,威慑天德,逼粘罕出战。”此为敲山震虎之策。
众将商议之后,决定先攻取东面的阳高、天镇,西面的天成、凉城,同时探查敌军动向,作好二手准备。议毕,刘通点将,分配任务:
“金翠花。”
“在!”
“你领兵二万进攻阳高、天镇,可伺机北上兴和(内蒙古境内),但不可过分深入。”
“遵令!”
“徐徽言。”
“在!”
“你领兵三万进攻天成、凉城。”
“遵令!”
“姚雄。”
“在!”
“你领兵一万到丰镇北面游弋。”
“遵令!”
“安尧臣。”
“在!”
“你负责探查敌情,随时报告。”
“遵令!”
“李逵、史进。”
“到!”
“你俩协助金翠花进攻阳高、天镇。”
“遵令!”
“刘锜、孙昂。”
“到!”
“你俩协助徐徽言进攻天成、凉城。”
“遵令!”
“张确、朱昭。”
“到!”
“你俩协助姚雄北上巡弋。”
“遵令!”
北路军调兵遣将的同时,镇守天德的完颜宗翰(粘罕)也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分析了宋军的军制、军力、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商讨应对之策,讨论还是满热烈的。
粘罕:“宋军兵分二路,一路攻我蔚州,一路攻我丰州。此次宋军来势猛恶,宋军究竟有多少人马,战力如何,我等该以何策应之?“
完颜希尹:“南路宋军号称十五万,北路宋军号称十八万,恐怕是在虚张声势,据细作探报,二路宋军在十万之数是有的,确切数目,尚不明了。”
完颜娄室:“二军相持以来,西路宋军趁机大整军务,除了在河东、陕西、陇右征召青壮,还招揽不少河北、河南的散兵与民兵,从中挑选精悍士卒入伍。川中宣抚使李宪遣三万精卒北上,协防熙河兰湟一线,遏阻西夏的进攻。按估算,宋军所增加的精兵至少有六万,如果加上散兵民勇,可能十万出头。”
刘通组建政权之后,业已任命不少地方要员,其中李宪为西南利州路、梓州路、成都府路宣抚使。
完颜斡鲁:“按此测算,西路宋军少则三十万,多则四十万。如今宋军军制已改,新立秦王刘通在秦川经营多年,数十万兵马指挥如一,上下相通,远非东路宋军可比。”
完颜乌鲁:“西路宋军原为宋国劲旅,还算有点战力,这几年的调理整治,战力又有提升。其最为精锐的劲卒约六万,该部军械优良,配置火器,战力不亚于我大金精锐。其余宋军,亦是悍勇斗狠之徒。”
完颜宗隽:“这个刘中明,每每离经叛道,花招甚多。单以鼓舞士气而论,又建纪念碑,又发檄文,又开追悼会;这些不算,还向民间借钱,许诺将来或以所占之地折抵,或为他们开矿经商提供便利,官军庶民因此愿意出钱出物,竞相取悦朝廷。军卒则固定粮饷,论功行赏,伤亡皆有抚恤,将来还能获得土地,是以西北宋军不惜以性命相搏,能打硬战。”
完颜宗隽所说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刘通的战争理论是利益论,要让国家与民众都能获利,维此,战争才有持久的动力和无尽的潜力。战争若是只有支出而没有收获,不但国库空虚,对民众更没有好处,这样的战争是没有前途的,只能是短命的失败的战争。当然,利益的考量是综合政治与经济二种因素,不单纯以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考虑。军职的高低一部分参照秦制,以军功的大小晋升职务,一小部分特别委任,这部分的比率是固定的,不得任意变动。
完颜希尹:“刘通奉行精兵之道,养兵之资绝非小数目,在西北宋人看来,从军是条出路,能到前方参战的都是精挑细选的士卒。他们出战的军卒虽不会多,但战力不容小视。”
完颜斡鲁:“宋兵再强,亦是有限。我大金国猛士如云,无一不是劲卒,辽国百余万大军,转眼即灭。我东路十万儿郎,长驱南下,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擒宋皇,逐康王。我西路猛安谋克勇士,同样力敌熊罴,定能战而胜之,一举挫败宋军图谋。”
粘罕:“老虎不发威,还当是病猫,好歹拿出点颜色给他们瞧瞧。宋军既想阻止我军南下,又想夺我丰州、云内,想得倒美。哈哈,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完颜娄室:“敌进我进,他不让咱们南下,咱们偏要南下,他们能来,咱们也能去。”
完颜希尹:“宋军大部北上和东出,河东、陕西兵力空虚,我军趁此南下,深入敌境,给他搅个天翻地覆,秦晋之地粮草丰足,正是我骑兵用武之时。”
“哈哈,咱们在他肚子里头大闹一场,搅他个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