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之流放边塞-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什么”
  “玉姗可是你的亲生女儿”
  许氏忧心如焚,流泪站起,哽咽说“姗儿糊涂,都怪做娘的管教无方,你有气朝我发,消完气,赶快想办法找孩子,到时,我一定重重惩罚她,打断她的腿”
  “姗儿再不好,也是姓姜,她在外头丢人现眼,丢的可是姜府的脸。”许氏深知丈夫爱惜颜面,“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要打要骂,得先把她找回来。”
  姜世森仰脸,闭了闭眼睛,一声长叹,最终疲惫道“唉唉家门不幸,养出个不孝女,丢光了我的脸。”
  许氏抽泣拭泪,不敢吭声,生怕激怒丈夫。姜明诚小心翼翼地提醒“事不宜迟,趁二姐尚未走远,咱们是不是应该安排人手出去搜找”
  姜世森烦恼不堪,相当没好气,喝令“先把管家叫来为免家丑外扬,须得悄悄搜找。”
  “是。”姜明诚急忙去办。
  谁知,姜府派出的人手暗中连续搜找数日,却未能“抓回“姜玉姗,回府禀告
  “启禀大人,据查,二姑娘趁月初外出进香时,事先雇了一队镖师,离家当天清早,城门一开她便出城了,北上西苍。小的们追查至三百里外,陆续打听到对方住店的消息,但始终追赶不上。”
  “当啷“脆响,姜世森狠狠摔了茶杯,怒道“料想是她特地雇了镖师护送,熟悉路,脚程快。”
  许氏却稍稍放下心,松了口气,“幸亏姗儿机灵,既敢于表明身份,又懂得雇镖师护送如今咱们已经查清镖局,只要顺着线索继续追踪,迟早会找到女儿”
  姜世森对次女失望透顶,不耐烦地打断“明早我必须得启程,赶着于期限内巡视庸州,身为钦差,不敢辜负圣上的信任。玉姗的事儿,你同明诚商量着办吧。”
  “这、这“许氏欲言又止,眼睁睁看着丈夫一摔袍袖,大踏步走了。
  翌日清早,姜世森官袍笔挺,被随从簇拥着,登车出远门。
  又几日,消息称在都城六百里外的客栈拦下了二姑娘,她却拒绝回家。许氏心急火燎,决定亲自劝回爱女,姜明诚无法,不得不护送母亲。
  然而,母子俩扑了个空姜玉姗得知夏家尚未退亲,气冲冲,千方百计地逃脱,继续北上。
  许氏母子硬着头皮,一路追赶。
  于是,除了姜玉姝的小弟之外,父亲、继母、大弟、妹妹先后北上。
  七月上旬,赫钦久未下雨,烈日炎炎,暑气逼人。
  午后,庭院树上蝉鸣阵阵,房里十分闷热。
  “好闷热,估计要下雨了,希望下一次大雨“姜玉姝从庸州返回西苍之后,只路过时在家歇息三天,便赶去府城办差,日前才刚回家。她坐在榻沿,左手拿着团扇,弯腰,屏息端详
  榻上,五个月大的婴儿平躺,白白胖胖,身穿红色小褂,裤及脚踝,仅胸腹部盖着一角薄绸被,小胖手攥成小拳头,双臂举起并屈起,搁在自己耳边,正睡得香。
  天气闷热,他睡出一头汗。
  “唉,看烨儿热的“姜玉姝叹了口气,忙掏出帕子,轻轻为孩子擦汗,苦恼耳语说“我怕他着凉,又不敢打扇子。”
  “最近天太热了,大家都只能忍忍。”潘嬷嬷和奶妈邱氏埋头做针线,小声说“幸好快入秋了,忍忍吧。”
  姜玉姝无可奈何地颔首,目不转睛,无数次了,她仍是想笑,悄悄离开床榻,感慨道“烨儿的手脚总算修长了些想当初,他刚出生时,手举起来,几乎摸不到自己头顶,哈哈哈。”
  笑声刚落,榻上忽然响起“吧嗒“动静
  潘嬷嬷和奶妈立刻放下针线,老嬷嬷乐道“看吧,小公子睡梦里听见夫人笑他了,醒了”
  “啊“姜玉姝闻声转身,定睛一望
  婴儿睡醒了。
  他打个哈欠,先是挥动胳膊,小胖拳头无意识地捶席子,然后蹬了蹬腿,脚后跟跺席子。紧接着,一咕噜敏捷翻身,俩胳膊肘稳稳撑住身体,抬头,往外看,睫毛浓密纤长,奶声奶气咿咿呀呀,意思是要抱。
  姜玉姝迅速返回,扔下团扇抱起孩子,又亲又蹭,愉快问“醒啦哟,后背有点儿汗湿,得换衣服。”
  “快换了,小心着凉。”
  三人围着孩子打转,换衣服、擦汗、喂米糊等等,谈天说地。婴儿不哭不闹,无论喝奶或吃什么,一口气到饱,手一推或别开脸,即是吃饱的意思。
  “乖孩子,烨儿真乖。”姜玉姝凑近,母子蹭蹭脸,而后抱去榻上,柔声说“抱着太热,你在凉席上待着。”她找出绣工精美、式样各异的几个布老虎,塞给孩子,“来,玩吧我们一起玩,你喜欢哪个你先挑。”
  婴儿眨眨眼睛,眼睛黑白分明,水亮有神,揪起一个布老虎把玩。须臾,他被母亲逗得咯咯笑,时而翻身,时而下意识尝试爬动,十分灵活,惹人怜爱。
  与此同时赫钦县城外
  “姑娘,镖师说,此地距离赫钦县城不足十里了”
  两个丫鬟惶恐不安,小喜禀告“不出意外的话,天黑之前,肯定能进城。”
  小梨接腔“但不知郭家住在哪儿”
  赶路近两个月,姜玉姗瘦了一圈,面色憔悴,眼睛却有神,昂首答“具体我也不清楚,但从家书中得知,郭家已经在县里买了宅子,稍后进城,打听打听就明白了”


第153章 悔恨交加
  姜玉姝丝毫不知所谓的“异母妹妹“来了赫钦, 难得空闲, 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午后艳阳似火, 酷暑难耐。
  婴儿平躺, 挥手蹬腿, 被逗得欢笑, 一个翻身, 恰巧挨着,便扭头, “啊呜“一口咬住姜玉姝的袖子
  “哎,衣服不能吃, 无论抓住什么东西都朝嘴里塞“姜玉姝忍俊不禁,没敢使劲扯回, 生怕磨伤孩子幼嫩牙龈, 无奈问“怎么样袖子好吃吗”
  婴儿“唔唔“几声,本能地吮吸, 看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乖, 袖子不能吃, 快吐出来。”潘嬷嬷捏捏孩子白白嫩嫩的脸颊, 哄他松嘴。奶妈在旁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三人合力哄劝, 好容易哄得孩子松开嘴,却见俩小胖拳头紧握,攥住袖子不肯撒手。
  半晌, 大人不敢硬拽,姜玉姝无可奈何, 嗔道“算了,随他吧。这孩子,估计误以为在玩耍,咱们越劝阻,他玩得越高兴。”
  “哈哈哈“潘嬷嬷眉开眼笑,奶妈晃动布老虎,笃定道“趴着抬头久了脖子酸,待会儿他就玩累了,自己会松手的。”
  下一刻,半敞的房门被叩响,翠梅探头问“夫人”
  “进来。”姜玉姝提醒道“最近天气格外闷热,大中午出去逛,仔细中暑。”
  “煜公子想吃栗子糕,奴婢上街买了两斤栗子。顺道去了一趟布庄,挑了几块布。”小桃恭谨禀告。
  潘嬷嬷乐呵呵,打趣问“又置办嫁妆啊啧啧,从县里买到府城,从府城回来,又天天上街买东买西”
  “嬷嬷别老是笑话人家。”小桃脸羞红。
  姜玉姝打圆场,“吉日已择定,小桃九月成亲,眼下横竖闲着,是我叫翠梅帮她张罗的。”
  小桃和翠梅靠近,晒得脸颊红扑扑,各举着一个风车,走动时,样式不同的彩纸转动,鲜艳夺目。
  翠梅蹲下,平视婴儿,笑眯眯说“看,风车”
  “小公子,瞧,好玩么“小桃也蹲在榻前,朝风车吹气。
  色彩鲜艳的东西,还会转动,迅速吸引了婴儿目光。
  郭烨松开母亲的袖子,扭头,大眼睛里盛满好奇,右手肘撑住上身,左臂抬起,左手张开往前探,意思是想抓来玩儿。
  姜玉姝抱起孩子,让他靠坐自己怀抱。
  “小公子,来,看着啊。”翠梅憋足一口气,吹得风车滴溜溜转。
  婴儿眼睛极有神,眼巴巴的,身体前倾,抬手欲抓。
  “给“翠梅刚递过,姜玉姝忙阻止“不要给他,烨儿现在无论抓住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好吧。”翠梅只得缩手,与小桃轮流吹风车逗孩子。她们一个刚成亲不久,另一个即将成亲,皆盼望生个大胖小子,故由衷地喜欢亲近郭烨,想沾喜气。
  潘嬷嬷与邱氏收拾散落一床的大小布老虎,随口说“上个月买了好些风车插在窗口,五颜六色,咱们小公子可爱看了。结果,没玩几天,就被煜公子和宝珠拿去,全弄坏了。”
  姜玉姝正欲开口,突听门外传来懒洋洋地一句“煜儿弄坏什么东西了”
  众人一愣,同时扭头
  王巧珍站在半敞的门外,笑吟吟。
  潘嬷嬷猛地回神,顿感懊悔不安,忐忑望向姜玉姝。
  姜玉姝悄悄摆手以示安抚,若无其事答“嫂子来了坐。我们刚才在闲聊而已。”
  “聊什么呢“丫鬟推开门,王巧珍踱进房里,落座榻旁,顺手摸了摸侄子脸颊。
  姜玉姝正色答“老夫人十六过寿,菜色须得提前商议妥。昨天拟的单子,不知嫂子觉得怎么样”
  “我看了一遍,大体是没错的,已经交给管家了,寿宴规矩他们熟悉,家里今非昔比,把该改的地方改一改,就行了。”王巧珍慢条斯理道。
  家务,除非必须反驳,否则姜玉姝从不较真,爽快表示“我从未主持过寿宴,又要辛苦嫂子了,到时我跟着你,趁机学一学。”
  “哎哟,哪里我可不敢当。”王巧珍摇着团扇,抬高下巴问“你身为堂堂女官,办过不知多少差事了,岂会被区区寿宴难倒忒谦虚了。”
  姜玉姝抱着孩子,坦率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没操办过,确实不懂。”
  “你过阵子又得外出忙公务吧”
  姜玉姝摇摇头,“放心,再如何忙,也得等婆婆寿辰之后前几年,一家人两地分隔,我从未给婆婆做过寿,遗憾至极。”
  王巧珍把玩团扇,随手给侄子扇风,蓦地风扑脸,婴儿使劲揉眼睛,“当时一家子全是犯人,倒怪不得你。”
  婆婆大寿,不容儿媳妇怠忽。
  姜玉姝唯恐孩子着凉生病,悄悄侧身避开了,“老夫人大寿,虽然不能像从前那样热闹,但也有不少亲友要邀请,长平、县里、镇上、庸州,帖子早已派出去了,只不知到时能几人有空贺寿。”
  王巧珍略坐直了,掰着手指头,严肃道“长平那儿,穆伯父军务繁忙,十有**抽不出空,但他多半会派人祝寿。县官及其家眷,以及左邻右舍,估计都会出席。庸州嘛,实在太远了,弘磊身不由己,假如他告不着假,老夫人一定很失望。”然后,她眼神闪了闪,皱眉问
  “至于镇上你是指小蝶夫妇俩吗“姓廖的若是又来家里赖着,我还过不过日子了
  姜玉姝颔首答“嗯。上次我路过刘村时,得知表姐夫在村里私塾当先生,未免屈才了。所以我告诉他如果想当先生,县里有书院。但他另有打算,我就没勉强。”
  “益鹏有什么打算“王巧珍微笑。
  姜玉姝简略告知“庸州百废待兴,人才紧缺,他有意渡江去对岸闯一闯,正在筹划着。不过,老夫人大寿,他应该会来的。”
  哼,廖小蝶脸皮厚,请客容易,送客难。王巧珍根本不想请她,碍于表面礼节,咬着牙,附和说“沦落边塞,没多少亲友,小蝶夫妇俩若是缺席,老夫人必将失望透顶。”
  大人商议家务,郭烨无忧无虑,窝在母亲怀里,专注把玩布老虎。
  不知不觉间,蝉鸣停歇了。
  突然响起“轰隆隆“闷雷声,众人尚未回神,一道闪电亮起,天空“噼啪“惊雷震响
  婴儿毫无防备,吓得整个人颤抖,布老虎掉在地上。他睁大眼睛,懵懂循声扭头,望向窗外。
  姜玉姝不假思索,火速捂住孩子双耳,垂首紧张问“吓着了别害怕,打雷而已。”
  “哎呀,好大的风“翠梅等人急忙关窗。
  王巧珍欣然起身,拎着团扇往门外走,“总算下雨了这几天夜里,热得人睡不着觉。”
  狂风大作,先是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后暴雨倾盆,敲得屋顶瓦片乱响,天色渐从阴沉沉变得昏暗。
  傍晚城门口
  “驾”
  大雨未歇,镖头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率先入城,大吼“快,快点儿,找个客栈避雨”
  于是,镖师簇拥着,车夫不停扬鞭,马车奔进赫钦县城。
  “啊唉呀“乌云压城,车里一片昏黑,两个丫鬟被颠簸得左摇右摆。
  狂风暴雨,豆大的雨点打湿了窗帘,风一掀,把雨水刮进车内。
  姜玉姗右手抓住扶手稳住身体,左手抬袖遮脸,却仍是淋湿了,脸庞滴水,狼狈不堪,忿忿喝问“怎么赶车的我差点儿摔下椅子,稳着些”
  她的嗓音被风雨声盖过,无人理睬。
  其实,途中镖师几次挨骂,为了生计,并看在丰厚酬金的份上,忍气吞声。此刻纵使听见了,他们也会假装没听见,一边策马一边高呼“天爷,终于到了”
  “哈哈哈,到喽。”
  “这儿就是赫钦县城”
  暮色四起时,一行人入住客栈。
  惯例,姜玉姗与两个丫鬟同住一间上房,忙忙地叫了热水沐浴,换上干净衣裳,用饭时,两名镖师拍门
  “嘭嘭嘭“镖师粗声粗气,“姜老爷”
  “姜老爷“饥肠辘辘,正喝汤,险些呛了一下。
  丫鬟忙道“奴婢去问问。”
  “哼。”姜玉姗撂下碗,十二分地瞧不上,鄙夷嘟囔“一群莽夫,丝毫不懂礼仪,恐怕统统不会写斯文二字”
  少顷,丫鬟闩上门,颠颠儿返回,小梨欣喜禀告“姑娘,他们打听清楚了,郭家在广昌巷”
  小喜接腔,“听说离客栈不远,乘车小半个时辰就到,不如马上收拾收拾,去探望吧”
  “急什么”
  “本姑娘自有主张。”姜玉姗打断丫鬟,沉思片刻,她起身拿起菱花镜,对镜端详自己的脸
  廋了,晒黑了,憔悴,面色泛黄左眼尾竟然长出了两条细纹
  姜玉姗咬唇,“啪“地把菱花镜掼在桌上,深吸口气,淡淡说“不急,风尘仆仆的,我得歇息两天,缓缓神再登门探望,以免姐姐见了心疼。”
  她面色沉沉,眼神直勾勾盯着烛光,绝不愿灰头土脸地去见姐姐,而是一心想光彩照人地出现。
  光彩照人,究竟想照谁
  姜玉姗从未流露后悔之意,实则万分痛苦,简直悔青了肠子,悔恨交加她心里一直没放下郭弘磊,始终认为只有郭公子才配得上我,其余男人全是癞蛤蟆。
  作者有话要说
  姜玉姝你后悔晚了。


第154章 八方来贺
  两个女儿都已经在赫钦, 姜父与继妻、长子稍慢一程, 仍在路上。
  雨夜客栈
  许氏心神不宁, 在房里来回踱步, 长吁短叹。
  房门突被叩响, 仆妇禀道“夫人, 大公子从衙门回来了。”
  “哦“许氏眼睛一亮, 疾步往外走,一阵风般, 踏进斜对面客房,进门便迫不及待问
  “诚儿, 见到你父亲了吗他怎么说”
  姜明诚浑身被雨打得半湿,湿衣服撂在一旁, 刚换上干净中衣, 便系衣带边相迎,振奋答“见到了您坐, 别着急。”
  “怎能不急据驿丞说, 此地距离西苍不足三百里, 咱们一路追赶, 眼看要到赫钦了, 至今没抓住你二姐”
  许氏依言落座,愁眉不展,叹道“万万没想到, 为娘这辈子,竟有远赴边塞的一天。咱们一路尾随, 你父亲肯定非常生气,对吧”
  姜明诚系好衣带,坐在下手,苦笑颔首,“母亲所料不错。但父亲虽然生气,却也十分担心亲人安危,再三吩咐孩儿务必跟紧,入夜便投宿客栈,切莫擅自行动。”
  “人生路不熟,当然不宜擅自行动。”许氏听见丈夫关心亲人,不禁心里一暖,愁眉舒展,关切问“边塞水土与都城迥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