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无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贤妃无良-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一会儿,慧妃娘娘着盛装进了寿德殿,她的身旁跟着三皇子妃还有明文郡主。三皇子妃因着其妹一事,面色憔悴不少,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脂粉来掩盖。
  虽然这次慧妃生辰她还是跟在慧妃左右,但是明显能看出慧妃和三皇子妃之间的关系生分了不少。
  楚乐清余光注视着两人,相较于上次她进宫见到慧妃娘娘和三皇子妃一同出现时的画面,她们之间如今的距离至少比上次多了三十公分。
  人与人之间相处随着关系的亲近,两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会逐渐缩短,当然也会因为关系变得生分而增加这段距离。
  就好比她和小冬。她第一次见到小冬的时候,两人间说话隔着大半个圆桌,即使后来去了密室,两人之间也是面对面坐着。但到后来两人讨论女儿家的闺蜜话时,她们之间的距离就近了些,再到刚刚,她们一同紧挨着进来这寿德殿。
  这是因为她和小冬的关系在时间的相处中发酵,变得越来越亲密。
  但是因为赵慕辞官,赵瑜入狱被发配边疆,赵家的势力迅速落寞。不仅如此,赵瑜的事亦造成了三皇子手下三个心腹大臣的反叛,三皇子妃在慧妃娘娘心中的价值不一落千丈才怪呢?
  慧妃娘娘已经走到了寿德殿的最左侧的偏位上,她的下首,坐着三皇子妃。明文郡主则是紧挨着三皇子妃而坐,她着了一件鹅黄色的衣裙,淡青色的短衫,衬得她肌肤如血,身材婀娜。
  楚乐清不自主的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胸前,那个…也还好啊,没和明文郡主差太多啊~
  小冬只在旁边看着乐清不断在明文郡主身上游移的视线,也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而后她抬头,对上楚乐清望过来的目光,两人一阵尴尬讪笑。
  “呵呵~”
  正笑着,殿外传来一阵高喊声:“皇后娘娘到!”
  闻言,楚乐清同小冬一起站了起来,准备起身迎接皇后。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慧妃眼里一闪而过的阴郁。
  可是那丝阴郁去的极快,待楚乐清眨了眨眼再望过去的时候,慧妃脸上只有若有似无一直挂在嘴角的微笑,还有微微上扬的眼角。
  楚乐清还欲仔细探究,耳边却传来殿内女子的行礼之声:“臣女(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楚乐清顺着身音,屈身行礼。
  皇后娘娘缓步走向了殿中主位,气质雍容华贵,眉目威严大度,好不端庄。
  许多官家的小娘子战战兢兢的低垂着头,不敢望一眼芳华。
  不知过了多久,殿中主位上传来慵懒中又不失威严的声音:“都坐下吧,今日是慧妃的生辰礼,咱们且不论宫中的规矩,都放开了玩便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选妃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殿中人哪有人会当真?
  女眷们纷纷落了坐,个个矜持的抿嘴笑着,眼神兀秃秃的盯着面前的桌几点心。便是当真有人说话,也是低声细语的和领桌交谈。
  楚乐清亦然,她端坐在桌几旁,目不斜视的盯着地面。
  但是自然也有那性子活泼些的人。
  “不如咱们来对诗吧。”一个身着桃红色短衫的小娘子说道。
  她这一说,周围的人都竟应和起来。
  坐在殿中主位上的皇后娘娘见状笑道:“即是喜欢,便对诗吧。就由你先来吧。”
  皇后娘娘抬手微微治指了一下,对先前提议的小娘子道:“你是哪个府上的?”
  穿着桃红色短衫的小娘子,看起来年岁不大,正是调皮好动的年纪,她起身雀跃的道:“会皇后娘娘的话,臣女袁柳。”
  “袁柳?”皇后娘娘细细打量了她一番:“远怀候袁岑是?”
  “回皇后娘娘,是臣女的祖父。”
  “哦~”得了准话,皇后娘娘看向袁柳的目光里多了一丝考量,她慈爱的笑着:“柳儿何时过得及笄礼?”
  “娘娘,”不知为何,袁柳的脸色微红,话语的音调也变低了许多:“柳儿还未及笄。”
  这时,袁柳身边的一位妇人起身,她对皇后娘娘福礼道:“臣妾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柳儿是墨帝一十三年生人,明年三月里才及笄。”
  此言一出,皇后娘娘脸上的笑容更甚,似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本宫瞧着柳儿与我甚是有缘。既如此,本宫就为柳儿这次的提议出个题。”说着,皇后娘娘淡淡的扫视了一圈殿中女眷们:“就以‘缘’字为题开始,柳儿,你先作吧。”
  柳儿朝皇后娘娘屈膝福礼,笑吟吟的开口道:“柳儿谢皇后娘娘恩典。”
  说罢,柳儿起身对着殿中女眷们道:“缘从何处来。天上亦人间?君子望日月。女儿叹离别。莫说不相思,只吟离人归。”
  袁柳一首诗毕,殿中其他娘子再看向她的眼神中便多了分警戒和嫉妒。
  楚乐清却目瞪口呆的看着她。这小姑娘这么小就懂得相思之苦了,原来古代人真的早熟?!
  楚乐清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袁柳已经对着众人解释起来:“这诗其实不是柳儿一人所做。往年这个时候,柳儿的哥哥们都已去了边关之地。留下大嫂、二嫂两人在京中守候。柳儿时常陪伴大嫂、二嫂,有次我们便一起闲话。无意间便作出了这首诗。虽然算不上佳作,但是柳儿心觉此诗表达了咱们齐国大多数女子的心声,故而斗胆念了出来…”
  袁柳语气一顿,继而对皇后、慧妃福礼道:“皇后娘娘、慧妃娘娘。臣女斗胆了,还请皇后娘娘、慧妃娘娘不要责罚。”
  楚乐清闻言,忍不住又看向了她。这女子果然与众不同啊!
  若是寻常人,应当都是会说请皇后、慧妃娘娘责罚。她却说不要责罚!
  果不其然,皇后娘娘“扑哧”一下就笑了,“你这丫头啊,倒是个古灵精怪的。本宫怎么会责罚你呢,本宫的长宁和驸马也是常年在边疆征战,你这首诗啊,倒是也合了本宫前两年的心境。慧妃妹妹更是体贴人,哪里会责怪小姑娘呢?是吧,慧妃妹妹?”
  皇后娘娘说着,含笑看向了今日过生辰礼的慧妃。
  慧妃笑容灿烂:“姐姐说的是,妹妹自然不会责怪小姑娘。况且,妹妹也觉得这小姑娘的诗做的极好。今日大家不论规矩、不论尊卑,都且大胆着玩乐就是。下一个该谁了?”
  袁柳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含着笑意,她道:“臣女谢过皇后娘娘、慧妃娘娘。”
  而后她转身对右侧的一桌人说道:“姐姐,请你以‘归’字为题,做下一首吧。”
  袁柳右侧,是一位气质娴静的娘子,她起身先是对皇后、慧妃福礼,沉吟片刻才出声道:“归风六月里,花开呈锦绣。富贵喜盈门,满院尽芳菲。”
  “…臣女不才,便以此诗恭贺慧妃娘娘您的生辰。”
  这就是一首应景的诗了,慧妃娘娘面上笑意终于有了一分真,她道:“有心了。”
  “……。”
  对诗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进行着,楚乐清在一旁却看得紧张。
  以尾字接成语她还能玩玩,接诗?!
  这也太夸张!太考验她的文化底蕴了!
  楚乐清僵着在那里:这事情发展的方向也太多变了,她可以不参加吗?
  可以假装透明人吗?
  或者,她趁人不注意遁走?
  楚乐清偷偷瞄了两眼周围,顿觉生命都变得晦暗无光,这一个个坐的井然有序,她起个身就会立马被发现,还谈什么遁走!
  叹口气,她转身看了看身旁的小冬,只见小冬一副淡然的模样,楚乐清不由诧异问道:“小冬,你的诗词怎么样?”
  小冬没有看她,伸手从桌几上拿了块点心放进嘴里,嘟嘟囔囔的道:“略懂一二,不算精通。不过对付这种玩乐的场合,还是没有问题。”
  楚乐清嘴角不由抽了抽:我天!还能不能愉快的做朋友了!
  “不过,”小冬又接着道:“咱们做不做诗无关紧要,皇后娘娘想看的是这些未嫁小娘子的表现。”
  楚乐清一听可以不用作诗,瞬间就来了精神:“这是为何?”
  “你不知道?”小冬终于转身看着她,眼神明晃晃的写着不可置信。
  楚乐清整个人都是懵的,她喃喃问道:“我该知道吗?”
  “这事早就在京中传开了,今日来慧妃娘娘生辰礼的小娘子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次宴会虽是打着为慧妃娘娘办生辰礼的幌子,实际上是皇上让皇后娘娘在这些适龄娘子中选择合适的女子。”
  “选合适的女子?!”楚乐清惊讶的看着小冬,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不会吧?”
  小冬点点头道:“没错,就是。”
  得到答案,楚乐清便探过头去,低声在小冬耳边道:“可是皇上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要选女子进宫?”
  听了楚乐清的话,小冬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她转头低声一字一顿的道:“是、为、七、皇、子、选、妃!”(未完待续。)
  ps:文中的诗纯属作者胡诌,水平不高,大家不要介意哈。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思

  楚乐清听言大囧,不自在的摸了摸头:“咳咳,这我真的不知道…不过,若是为七皇子选妃,那今日来的小娘子是不是太少了些。”
  楚乐清仔细瞧去,这宴会中的女眷倒是不少,可是真正未婚的小娘子也不过五六个而已,京中一大半的贵女都没有来。
  这不应该啊?
  堂堂的七皇子妃,怎么会只有这么几个人争抢?
  欧忍冬左右看了看,附在她耳边说道:“七皇子的风流在京中可是早有盛名,京中贵女们都避之不及,又怎么会上赶着进宫呢?”
  “避之不及吗?”楚乐清凝眉,望向了殿中那几位小娘子:“那她们莫不是不知道七皇子风流成性?”
  对七皇子,楚乐清并不太了解。隐隐约约,她还记得上次参加宫宴时曾看过七皇子几眼。
  只是时日飞逝,当日那几眼的印象早就变得模糊。
  风流成性?
  楚乐清想着外界给他的评价词,又忆起之前为倩影打探七皇子身边小厮时轩辕昊的态度,一时间摸不准这流言是真是假?
  小冬见她出神,捅了捅她的胳膊道:“想什么呢?你就别为这些小娘子操心了,她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七皇子风流,就算她们不知道,她们的父母也不会不清楚。但是,总有些不图名利、不贪权势的人家乐意和七皇子结亲,也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对七皇子芳心暗许呢。”
  小冬的话似乎暗有所指,楚乐清还想继续询问,对诗却已传到了她们这一席。她便及时打住了话头,专心听别人的诗。
  “…花共蝶两两相随。”小冬身边的一个身着浅蓝色短衫的姑娘低低念道。她微垂着脸,面颊上似有红晕。双手紧紧扣在腰间,楚乐清听着她的身音也有些发颤,看起来很是紧张。
  这小娘子作罢诗,便轮到了小冬。
  见小冬站起身来,目光自信。她却忽的紧张起来,目光不安的盯着大殿门口。
  其实楚乐清脑海里有很多有名的诗词,随便跳出来念一首。她可以打包票。定然会引起这殿中人的注意。
  可正如小冬先前所言,这场生日宴摆明了是寻找合适的小娘子,为七皇子选王妃。既如此。她又怎可太出挑?
  既如此,她就自己胡乱作一首吧。
  楚乐清暗暗祈祷,希望轩辕昊不会觉得她太丢人~
  “随笔伏案叹风雅,刀剑相陪斩淫、乱。巾帼奇女策谋论。男儿沙场抗仇敌。”小冬在在念这首诗的时候,将自己的内力蕴含其中。
  所以此时在众人耳中听来。诗句铿锵有力,带着血性。殿中不少女眷听罢都愣在那里,只觉得身体里有一股热流在翻腾,但又不知为何。
  坐在主位上的皇后娘娘、慧妃却听明白了小冬诗句中的意思。当然。二人的心思亦是大不一样。
  皇后娘娘大概是想起了她的女儿,长宁公主。面上一派与有荣焉的表情。
  她的长宁,和封战在外共抗敌国。岂不是巾帼不让须眉吗?
  慧妃的眼里却多了一份厉色,她状似不经意的扫了欧忍冬一眼。手关节却握的紧紧的,咯吱作响。
  她想到了萧沁语。
  巾帼奇女子?
  指的不就是萧沁语吗?
  慧妃和萧沁语没有什么过节。可是想到萧沁语,慧妃不免就会忆起敏妃。
  那个对一切都不上心,却总能得到一切的女子。
  慧妃每次想起她,便觉得心绞痛。
  尽管敏妃已经死了这么多年,可她依然是慧妃心头的朱砂,萦绕心头,久久不消。
  每一次想起她,慧妃心底便不自觉的升起一股恨意。
  这恨意侵入了她的骨髓,总能轻易撕破她所有优雅从容的伪装。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那年她生下成儿,却没得到皇上的一句安慰?
  还是敏妃生下孩子时,皇上脸上怎么也忍不住的笑脸?
  亦或是更早之前,她在第一次见敏妃时就已恨上她了呢?
  慧妃想了又想,终究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对敏妃的恨意却一日、日的生根发芽,这些年来仍然在茁壮成长。即便敏妃已经死了,这份恨也未曾消减半分,像是跟随她多年的习惯,怎么也改不掉一般。
  同样想到萧沁语的,还有明文郡主。
  她一直低垂着的头,在听到‘巾帼奇女策谋论’时抬了起来。
  明文朝欧忍冬的方向看去,目光毫无意外的憋见了一旁的楚乐清。
  巾帼奇女?!
  明文郡主低声嗤笑,荒唐!简直荒唐!
  她明明是令人唾弃的狐狸精!
  ……
  楚乐清不知小冬短短的一首诗,对殿中的几位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她只是惊叹,顺道为自己犯难。
  在小冬这么大气的诗后,她该如何接才好呢?
  就在这时,殿中忽然响起的掌声为她解了围:“好诗!”
  殿中众人闻声望去,便见墨帝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向来威严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并对旁边的萧老将军夸赞道:“不愧是萧家的人,儿媳也是这般的胆色过人!”
  萧老将军闻言,向后退了一步,叩首行礼道:“皇上金口玉言,老臣替二子萧珣及二儿媳谢皇上隆恩。”
  见萧老将军如此大的动作,墨帝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起来:“你呀,竟然也学会给朕下套了!”
  萧老将军未抬头,继续道:“老臣不敢,是皇上圣恩。小冬,快来谢过皇上。”
  凤栖大闹萧珣和欧忍冬喜堂的事,虽然当事人都不介意,可是外面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好的流言。萧老夫人心里也是多有不痛快,她是相信冬儿的,可是人言可畏,她们萧家好好的清贵人家,摊上了如此污名。
  饶是这流言是假的,萧老夫人看到冬儿也忍不住心烦。
  是以如今皇上不过随口夸了一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萧老将军却行了叩首之礼。
  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
  既然皇帝都承认欧忍冬是萧府的儿媳,那么以后萧老夫人便没有理由对冬儿发难。
  外面传道的那些流言也不攻自破。
  ***
  最近更新十分不稳定,再次鞠躬致歉。
  大家放心,从今儿起,作者一定会稳定更新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为何风流(1)

  皇帝都承认的人,怎么可能有不洁呢?
  那天那个人啊,肯定是存了心栽赃陷害…
  等皇帝的金口玉言流出宫去的时候,爱好八卦之人的口中必定会换上另一种说法。
  小冬当然听明白了萧老将军的意思,她作势就要走上前来,不料墨帝却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朕不反悔,礼就不用行了,萧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