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被卖了还帮着数钱这句话领悟这么深!
钱家就是有钱老爹才有现在的家底,过的仅次于田村长家!
就是可惜了哥哥们,没有她爹这智商,要不钱家可就不止这样了。
钱老爹听了呵呵笑道:“我过来看看你家这稻田怎么往里放鱼。”
知道今天孙保财去拉鱼苗了,估计快回来了,这新鲜事他当然要过来看看了。
他过来时,看七丫头就算是干农活,也是找的阴凉地,对此不由笑了,他家丫头还是这么可爱!
孙保财说是七丫头张罗的稻田养鱼,这话他信一半吧。
毕竟孙保财不同意,怎么可能来实行呢。
在说敢这么干,孙保财心里肯定是有了几分成算才是。
看着远处的一亩稻田,不由眯起眼睛,他家可是有二十亩水田呢。
这事一开始他反对,后来仔细想过后,明白稻田养鱼这事要是真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水田收入翻倍,这个对农民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而大景朝的农民何其多啊!
收回心底的思绪,和七丫头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把家里刚刚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话落笑道:“等三娃子回来后,我问问他你哥哥们能干啥,要是有适合的营生,让他帮着介绍下。”
说不管能不管吗,能张罗的肯定帮他们想着,谁让他生了一堆老实头呢!
钱七听了钱老爹说的话,笑着点头应下。
心里却在感叹,她爹这步走的漂亮!
既解决了家里出现的矛盾,又多了份新的收入!
还能给哥哥们一个新的营生干,等他们干个几年熟络了,就算以后分家了,哥哥们的日子也不会过差了。
当然哥哥们不分家,她觉得过的会更好!
这般想着不由想到,她大侄子都五岁了。
看着钱老爹笑道:“爹,顺子都五岁了,你就没打算送他去私塾吗,咱家条件很好了,也有能力让小辈去私塾,不管是不是读书的料,能识字会算数也是好事不是。”
哥哥们都成亲了,现在也没有啥大开销了,与其给哥哥们攒家底,还不如培养小辈呢!
到时候笔墨纸砚,让孙保财去府城批发,那也能省下不少钱呢。
现在祥子用的墨条和纸,都是孙保财进货时要的搭头。
去年他听说祥子不想去私塾后,专门找大哥大嫂和祥子谈过。
让祥子在学几年,最少把字认识了,学会算数就行。
还跟大哥大嫂说了,这以后祥子用的纸张和墨条他提供。
虽然那天她没去,但是听孙保财说,孙宝金夫妇激动的当场落泪,还让祥子给他下跪!后来被他制止了。
对于孙保财的做法她挺支持的,她觉的如果可以,应该让孩子们都读书识字才是!
钱老爹听后笑了,这事他当然想过了。
他儿子们小时候家里没啥钱,不能送他们去私塾,孙子这辈肯定要去的。
这也是他不想过早分家的一个原因,不分家能用公中的钱,让每个孙子都读书。
这要是分家了,儿子们有那能力让孙子们读书吗!
于是对着七丫头道:“这事爹想过,明年顺子六岁在送私塾,今年先帮你哥哥们,把这营生弄起来。”
第38章 晋江首发
孙保财赶着骡车回来时; 看岳父也在,下了骡车跟钱老爹打招呼:“爹你来了。”
他后面还跟着一辆骡车; 那是人家卖鱼苗的; 专门用来送鱼苗的车。
车厢整个就是个大木箱,里面加了一半水; 鱼苗在里面短时间能活着。
因骡车能直接赶到地头; 所以放鱼苗也方便,直接用渔网捞出; 放进稻田里即可。
陈老大边放鱼苗,边在心里嘀咕; 这事可真新鲜!
他头一次听说养鱼在稻田里养的; 看着稻田里翠绿的小苗。
心道这鱼还不把这小稻苗给吃了啊!
这鲫鱼可是吃草的!
不过这些话只是在心里嘀咕嘀咕; 他不会不开眼的问出来,毕竟这事跟他没关系。
他只要把鱼苗卖出去就行了!
钱老爹跟女婿说了两句话后,也到稻田旁看着; 看鱼进入稻田里,立马欢快的游了起来; 不由挑眉这还真行啊!
孙保财把老婆叫到一边,把去拉鱼苗经历的事说了一遍。
说完皱眉道:“这家池塘信誉度一般,以后换一家。”
他没想到; 到了买鱼苗的地方,跟他说五百尾才给送,他买了三百尾,要另外加十文才给送。
十文钱不多; 但这心里不舒服啊!
他去订鱼苗时问过说给送,现在去拉鱼苗跟他这么说。
这事虽然是小事,但能看出这池塘主太注重小利,不适合长期合作。
钱七听了认同老公的话,想了下笑道:“看看今年稻田养鱼这事怎么样,要是行的话,咱们可以挖个小池塘,专门养鱼苗,我爹刚刚说,咱们稻田养鱼这事行的话,家里的水田,明年也这么弄,到时候让他买咱们手里的鱼苗。”
这般说完觉的这事很可行,池塘养鱼种鱼苗,书上有具体说明。
想罢接着道:“而且秋收后,水田里的水不放,可以在里面继续养鱼吧,这样到冬天也有新鲜鱼吃了。”
冬天能吃的东西太少了,就算是吃鱼也要在县城买,太不方便了,这要是自家有,就算是冬天,吃鱼也方便。
孙保财听完笑了,看钱七越说越兴奋的小模样!
他老婆现在是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对于钱七说的他当然认同了,池塘的事以前两人就说过,奈何那时没银子,现在手里不缺钱了,是该把能弄的弄起来了。
而且他岳父确实是个大主顾!
心里这般想,决定等找人盖房时,问问挖个小池塘多钱。
看着老婆笑道:“挖池塘的话,你那西瓜地就小了。”
家里就那块还没种东西的一亩半荒地,适合挖池塘。
钱七听后笑道:“小就小呗,不过你打算挖多大的。”
西瓜能种出来就行,她的要求不太高,一开始想全种西瓜,是那块地闲着也是闲着。
孙保财想了下道:“挖半亩地的吧,其实咱们就是做个实验用,稻田养鱼成了的话,村里肯定很多人家养,到时候咱这鱼苗技术也会了,就谁愿意学就教给谁吧,咱俩就做个先锋就行了。”
他俩早就商量过,来这里一回,对于红枣村,他们能做到多少算多少。
也不会太刻意去做这事,就是一切随缘。
他也想看看红枣村,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不是他们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点上,而是都走过一世了,他们已经把很多事看淡了,更是做不出啥事都藏着掖着的。
这点豁达的心境两人还是有的。
作为现代人来这里,看着同村的吃不饱,穿的都是补丁的衣服,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心里不是没有触动的。
小时候他就是这些人里的一个。
所以他们稻田养鱼能成,能让同村的收入多些,何乐而不为呢。
钱七点头笑道:“那行,万一我这西瓜研究成了,也是个先锋,呵呵。”
两人有一搭无一搭开始闲聊,钱七也把钱家的事跟老公说了。
孙保财听了笑着摇了摇头,他这些舅哥有个这样爹,是他们的福气哟。
他在这里的爹,就没有钱老爹这手段和远见!
等过段时间把爹娘接过来住后,也该跟大哥二哥谈谈了。
看看他们有没有意做个营生,这要是现在想做的话,他还能带一下。
当然如果两人还是依旧不相信他的话,他也不会过多劝说。
对待他们的心态也是一切随缘吧。
他欠的是孙老爹和刘氏,而不是这两个哥哥。
等鱼苗放完了,送走了陈老大,看老婆表示还要在待会,在观察下鱼苗的状态。
孙保财请岳父先回屋坐,回屋给岳父倒上水后,两人才开始说话。
听完钱老爹的话,笑道:“这事好办啊,五哥六哥他们收货,一直在东南这片,大哥他们要是还想做这行,可以去其他方向收山货啊,县城的饭馆还有好多呢,五哥六哥才合作几家啊。如果不想收山货啥的,也可以跟我跑临安府,那里曹家集的东西,不管啥货拉回来,都有一到二成的利润吧。”
“进些货回来,去集市零卖也有的赚,不想零卖就找些大的买家,便宜些卖给他们也行。”
说完想了下接着道:“爹,说实话我觉得买牛车,不如买骡车,骡车除了拉的不如牛车多这点,骡车其它方面都比牛车强。”
“你看骡车拉脚比牛车快,坐的人数跟牛车一样的,骡车比牛车便宜一倍吧,骡子比牛可皮实多了。”
反正他自从用了骡车后,觉得比牛车方便。
牛车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那慢悠悠的速度!
骡车虽然也不快。但怎么的也比牛车快一倍!
钱家又不是没有牛耕地,所以在买两头牛,真的有点没必要。
在说拉的不如牛车多,不代表拉的少啊,只不过牛车更能拉些重东西罢了。
钱老爹听了觉的在理,又详细问了下,去府城进货回来卖的事。
得知孙保财在东石县,收东山石到临安府卖,在在临安府拉货回来卖,现在已经有固定的客户店家合作了。
这来往都有利润,这小子果然脑子活络会做生意。
满意的点点头,怪不得刚才七丫头跟他说要盖房了呢,这小子确实会赚钱。
询问下来心里已经有底了,也知道要去临安府的话,还是骡车快些。
又说了会话才往家去。
钱七在稻田边上观察,看鱼苗虽小但游的欢快,心底莫名涌起一阵开心。
这时也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过来,都听说她家放鱼苗了,因她在稻田旁,所以过来的都是女眷。
大家看到稻田里有鱼,七嘴八舌的说了一会后,大多都走了。
葛望媳妇过来的晚些,跟钱七打过招呼后,也蹲在一旁看稻田里的小鱼。
看鱼游的欢快,不由对着钱七笑道:“这鱼在大些,不会吃稻苗吗?”
现在鱼小不会吃稻苗,但是在大些呢。
这都知道鱼吃水草,这稻苗在鱼眼里,跟水草差不多吧!
她可不信鱼能分辨出,稻苗和水草的区别。
葛望媳妇嫁来红枣村快两年了吧,听说现在还没孩子,被葛望娘各种嫌弃,不过听说葛望待她很好。
这段时间葛家好像闹的挺凶!
钱七看着她笑道:“不会的,以后会投喂鱼食的,而且鱼不但不会吃稻苗,还会吃长出来的杂草呢。”
看葛望媳妇不信的样子,只是失笑摇了摇头不在多言。
现在说啥都太早,等着养成了,用事实说话吧!
葛望媳妇看钱七很好相处,想了下道:“我以后能不能经常过来看看这鱼啊!”
说完颇有些不好意思,家里现在矛盾越来越大,想来钱七应该也听过了。
葛望想分家,公公婆婆的意思是,想分家没门,净身出户可以。
就是这样葛望也决定单过了,想着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一直怀不上孩子,不由心中一阵苦涩。
她想过来看看,要是真行的话,这以后对她家,未尝不是个出路。
可能是心中太长时间没有倾诉过,这般想着不觉就把心中的话,对着钱七就说了出来。
钱七看着葛望媳妇叹了口气,这里对女人确实不公。
在现代不能怀孕的话,可以各种治疗,可以做试管等。
在这里女人要是不能生孩子,真的是一场灾难。
毕竟传宗接代的观念,是刻在这里人的骨子里的。
而且人们的观念,生不出孩子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会想,这也有可能是男人的问题!
对着葛望媳妇也只能安慰道:“女人怀孕,我听说情绪紧张也怀不上,要我说你就把心放开吧,反正都这样了,就别在想这事了,这说不上哪天就怀上了呢!”
“至于来看鱼,你想来就来呗,等我养成了,到时你要是想养,也可以养啊,有啥不懂的可以问我。”
除了这些也不知该说什么,能安慰葛望媳妇了。
两人年岁也就差个两岁吧,以后要是她常来也能多个说话人。
葛望媳妇看着这样的钱七,笑了,这是个很善良的人。
最近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是今年殿试的一甲,状元李楠秀,榜眼邵明修,探花余哲绚。
状元李楠秀出自岭南李家,凭借一身才气,被皇上钦点为状元郎,直接进入翰林院为正六品侍讲,可以说前途无量。
探花余哲绚是三人中容貌最俊秀的,而且今年才十九岁未娶亲,是前翰林学士,余大学士的长孙,据说皇上有意招其为驸马!
这人家一跃就可能是皇家人了,这前途更是不用说了。
最尴尬的要数榜眼邵明修了,邵家祖辈也是跟着景皇打天下的,只不过后来退离京城,一直定居于临安府,但在朝廷中总有邵家人的身影出现。
家族虽然可以跟另外两人比一下。
但是这才气不如状元,长相不如探花,虽然也年轻,但成过亲了,自然不如另外两人受欢迎了。
最主要的是邵明修入翰林院三天,就跟皇上递了折子,严明翰林不适合他想外放。
皇上还让人在朝堂上,当众读了出来,这一下就轰动了。
虽然皇上没有定罪邵明修,但大家已经都在猜测,邵明修的前途是没了。
官场上一直有“非翰林者不入内阁”的说法,所以邵明修是在自毁前途。
御书房景齐皇帝把邵明修的折子又看了一遍。
才对着旁边的太子道:“你看看,看完把想法说下。”
太子景禹接过折子看了起来,看过折子后,笑着对父皇道:“这个邵明修挺有想法啊,父皇何不给他个机会,看看他能做成什么样呢。”
这人是第一个对父皇提出翰林院不适合他的!
要知道大景朝的科举学子,只有一甲才有资格直接进入翰林院。
其他二甲想进翰林院,还要通过一段时间学习,考试考过后,才能进翰林院。
这人倒好去了翰林院三天,觉得在里面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去地方为百姓做些实事!
这份自信真是让他喜欢!
他同邵明修年岁相当,所以很欣赏邵明修,欣赏他行事上还带着一丝天真吧!
至于有些人说邵明修这般做,就是为了引起父皇的注目,对此他只是一笑。
按照父皇的话,只要有真本事,怎么引起上位者的瞩目都可以。
景齐皇帝听了太子的话也笑了,邵明修的殿试策论他看过。
结合现在他这样做也算合理,既然年轻人有想法,成全他又如何。
第39章 晋江首发
孙保财赶着骡车到何二家; 他今天出来的早,这个点何二肯定没去馄饨摊。
就是在不在家就不知道了; 他先来他家碰碰运气; 要是没在的话,就到馄饨摊等着吧。
把骡车拴好后; 看门虚掩着推门进去; 看何二在院子里做木活,这是什么情况。
何二听到声音看是孙保财笑道:“你小子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这家伙最近挺忙的; 他都听说了,弄什么稻田养鱼。
孙保财闻言挑眉一笑:“这不是想你了; 来看看你吗。”
走到近前看何二在做的是梳妆台; 这都不用说; 就知道是给谁做的了。
呵呵,这要成亲的人,果然不一样了。
何二放下手上的工具; 两人在院子里的坐下。
看着孙保财笑道:“别跟我说这些,没用; 我也是快要成亲的人了,才不吃你这套,不过我今个可跟你说好了; 成亲那天你必须来帮我张罗。”
他的日子定的是六月初八,娶的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