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皇贵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宠皇贵妃-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熙见年兮兰如此紧张他,红润的俏脸此时早已一片苍白,甚至连挽住自己手臂的纤纤素手都有些微微发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甜蜜。“兰儿莫怕!德妃虽然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但是,朕自有办法制住她。在朕面前,她只能乖乖招供,万不敢对朕不利的。”
    年兮兰见康熙固执己见,不由得越发着急起来,“皇上还是别去了吧,妾身实在担心得紧!万一德妃将一些可怕的毒物用在皇上身上,那该如何是好?妾身,实在害怕这个万一……”
    康熙听闻年兮兰提及德妃用毒的本事,心中却是忽然想到了年兮兰独特的体质与有着解毒功效的甜美血液,更加觉得面前的美貌佳人珍贵无比。
    康熙心中实则打算用胤禛兄弟二人的安危与前程逼迫德妃说出真相,然而这些腌臜的阴私,康熙并不愿意在年兮兰面前提及。康熙只希望在他的兰儿眼中,他是一位英明睿智、仁德贤明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夫君,一位慈爱宽和的父亲。至于他身为大清皇帝必须具有的帝王心术、杀伐决断,甚至是自私残忍,他的兰儿则根本不需要知晓。
    康熙温柔的将年兮兰拥入怀中,低下头来怜爱的吻了吻她的脸颊,在她耳边轻声却坚定的保证道:“朕自会好好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的回到你的身边。这是朕以夫君的身份给予兰儿的承诺。”
    尽管年兮兰仍然担心不已,却无法继续再劝,只能望着康熙远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与慌乱越加强烈。

☆、第102章 〔≧▽≦〕/啦啦啦

德妃提及重生之说,康熙心生疑虑
    康熙带着两名侍从,缓步走入永和宫正殿。
    德妃垂手而立,见康熙走入殿内,规规矩矩的跪下身子,向康熙行了大礼,姿态优雅、举止有度,挑不出一丝错处。
    康熙深邃的凤眸之中闪过一丝利芒,冷冷的向德妃望去。只见德妃身着宝蓝色祥云鹤纹旗装,梳得一丝不苟的把子头上簪着碧玉点翠梅花钗,发髻正中点缀了一朵紫红色的牡丹花,妆容不浓不淡,尽管难掩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也恰到好处的显出德妃雍容华贵之态。
    康熙负手而立,淡淡的开口道:“朕知道你一向是个聪明人。朕今日来永和宫有何目的,想必你的心中已经一清二楚。你最好仔细想清楚以后,再回答朕。开口之前,朕希望你好好想想老四与十四两个儿子。毕竟,你如今只有这两个儿子;而朕……恰恰最不缺少的便是儿子。”
    德妃尽管先前由于急于除去年兮兰,想尽快使得歪曲的历史回归正途,以求胤禛可以顺利登基称帝,因此才会一时失察,中了康熙与和嫔的陷阱。然而,当康熙下旨将她禁足于永和宫的时候,德妃便已经想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只可惜,终究是迟了一步。
    此时,德妃听闻康熙竟然以胤禛兄弟二人要挟自己说出实情,心中顿时无法遏制的涌起强烈的不甘与怨恨,尖声怒骂道:“皇上自从有了那三个该死的小兔崽子以后,便将其余的阿哥、公主尽数抛诸脑后了!那三个原本不该存在于世的孩子又有什么好,竟然可以得到皇上无上的恩宠与疼爱,上天何其不公,钰宁不服!”
    康熙微微眯起双眼,冷哼一声,“一派胡言!竟敢出言不逊,污蔑朕的儿女!你即使自己不求善终,莫非也不打算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留一条后路么?”
    德妃露出一抹悲凉的笑容,嘲讽的说道:“如今皇上早已认定妾身乃是奸邪之人,就连一个辩解的机会都不肯给妾身,还要拿妾身两个无辜的儿子作为要挟……果然自古帝王皆无情……”
    德妃说道此处,眼中闪过一抹阴毒的光芒,低声轻笑道:“只是不知若是有一天皇上知晓真正背叛您的人便是您如今最为宠爱的熙贵妃,到了那个时候,皇上又该用怎样的手段惩处熙贵妃呢?”
    康熙见德妃不但不肯吐露实情,更是不停的将脏水往年兮兰身上泼,心中对德妃愈加厌恶,冷声怒斥道:“熙贵妃如何,朕心里自然清楚,还轮不到你来妄加评议。你若是不愿说出实情,也没什么要紧。左右你现在被朕禁足于永和宫内,还能闹出什么风浪来?只不过,你的两个好儿子,可就要保不住了。”
    虽然康熙嘴上如此说,心中却是暗自打算纵使德妃无可救药,他也不能任由德妃连累得胤禛兄弟两人抬不起头来。到了那个时候,他便寻个借口,将胤禛兄弟记在其他妃嫔的名下,并载入玉牒。这样一来,便等同于斩断了胤禛兄弟与德妃之间的牵绊,也可以将德妃对他们的影响减到最低。康熙之所以如此说,只不过是想要试探德妃心中究竟对胤禛兄弟有多少情谊罢了。
    康熙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德妃的神态,竟然意外的发现德妃虽然脸上满是怒容,然而其中的愤恨与不甘竟然远多于担忧与心疼,心中不禁多想了几分,对德妃最后的一丝怜悯也渐渐消散。
    康熙望着眼前目眦欲裂的德妃,只觉得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妃嫔竟然如此陌生,再想起德妃刚入宫的时候那副低眉顺眼、温柔婉约的模样,康熙心中越发迷茫,竟也想不清楚究竟是深宫岁月逐渐磨去了德妃身上的光华,使她变成如今这般阴险诡诈、心狠手辣的模样,还是先前那位谨言慎行、贤良淑德的女子只是德妃用来欺骗自己的虚假幻影,根本就不曾真正存在过。
    德妃见康熙绝情冷漠的神色,蓦然间想起当年刘彻听信他人谗言,相信太子刘据谋反之时,也是这副绝情的模样,生生逼死了太子全家。前世今生的痛苦经历不断冲击着德妃的脑海,再次掀起的滔天怒火逼红了德妃的眼眶。
    德妃只觉得头痛欲裂,整个身子都有些微微颤抖起来。渐渐的,德妃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今生都不可以像前世那般被逼得无声无息的自尽于华美却冰冷的殿阁之中。即使拼得鱼死网破,也要拉着那些夺去她向往的一切、令她不痛快的仇敌一起同归于尽!
    德妃下定决心以后,反而镇定下来,平静的说道:“皇上想知道的事情,妾身一定会一五一十的向皇上禀明。还望皇上饶过胤禛兄弟二人,切莫伤及无辜。”
    康熙目光微闪,直接开口询问道:“你出身包衣,家世平平,进宫以后更是久居深宫,如何懂得用那些阴险毒辣的毒*药害人?穆常在、胤禧与悦宁的乳母、熙贵妃身陷咸福宫以及和嫔绣品上的毒*药,应该都是你的手笔吧。”
    “妾身并非害人。”德妃仰头直视着康熙,高傲的回答道;“妾身是在帮助皇上铲除身边的奸邪之人,以免皇上被小人迷惑,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错事,不但会伤害龙体,更会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
    “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康熙冷笑一声,缓缓言道:“德妃想得倒是仔细,竟然还关心起大清的江山社稷来了……你倒是说说看,随意用毒伤害后宫妃嫔,为了一己私利草菅人命,搅得后宫乌烟瘴气、不得安宁,甚至胆敢设计陷害奶娘,意图谋害年幼的小阿哥和小公主。为何这些天大的错事到了你的口中,竟然都变成了维护正道的好事?这等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本事,真是令朕刮目相看!”
    德妃听出康熙言语之间的不屑与讽刺,竟也毫不在意,只是径自说道:“妾身年幼之时,曾经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一位得鹤发童颜的道长,那位法力高深的道长曾言妾身与他有师徒之缘。在那位道长的指点下,妾身不但知晓了未来百余年间的风云变幻、国家大事,还精通药理,并且学得一些道家法术的皮毛。”
    德妃说着,便从手中变出一只精致小巧、澄碧透彻的玉瓶,双手呈到康熙面前。康熙心中惊讶不已,面上却不动声色,用眼神示意身旁的精通药理的侍从从德妃手中接过玉瓶。暗卫仔细查看了玉瓶中的药液,低声向康熙禀报称玉瓶中的药液是极为难得的补药,有解毒强身之效。
    德妃微微勾起唇角,淡淡的说道:“这瓶药可是那位道长所赠的宝物,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延年益寿。妾身将此药献给皇上,以此换取胤禛兄弟后半生的平安,望皇上恩准。”迎着康熙怀疑的目光,德妃又继续解释道:“皇上若是有所怀疑,大可以让御医仔细检查此药,或是干脆找人来试药。此药的功效,必定不会令皇上失望的。”
    康熙目光微闪,不置可否,反而问起德妃刚才提及的道长,德妃却道那位道长行踪飘忽不定,亦不曾留下姓名。只不过,确曾向她提及过一些影响国运的大事。
    见康熙面露讥讽之色,德妃垂下眼帘,不紧不慢的说道:“那位道长不仅提及皇上智擒鳌拜、平定三番叛乱、收复台湾、击败葛尔丹等大事,还提到一些至今尚未发生之事。比如:三年之后,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祸乱西藏,为了平定叛乱,皇上会受年羹尧定西将军,几次派遣他征战边陲,年羹尧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只不过,据那位道长所言,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年羹尧之妹年兮兰却是被皇上赐予八阿哥胤禩的侧福晋,还曾为子嗣单薄的胤禩生下两儿一女。然而年氏如今却贵为熙贵妃,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康熙听闻德妃提及的前朝政事,不禁心中震动,此时又听德妃声称年兮兰本应是自己赐给八阿哥胤禩的侧福晋,是自己的儿媳,康熙万分惊讶之余,随即燃起滔天怒火,厉声怒斥道:“胡言乱语!你屡屡犯下大错,不但不知悔改,反而砌词狡辩,竟然胆敢污蔑朕与熙贵妃,究竟是何居心?”
    德妃见康熙动怒,心中只觉得十分痛快,飞快的掩去眼中的得意,想方设法的将这根刺更深的刺入康熙的心中。
    “妾身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污蔑皇上。只是,妾身却觉得年氏大有可疑之处。皇上一向极重规矩,却被年氏引诱得不顾宫规,未等年氏病愈便宠幸了她。皇上仔细想想,年氏是否曾经花样百出,千方百计的将皇上留在她的身边?若是妾身所料不差,这位引得历史偏离正途的年氏便是不该存在于世的异星,是皇上与大清的劫数。想必此时,真正的年氏之魂已经被异世之魂所驱逐,皇上不如请萨满法师前来好好看一看,年氏究竟是被精怪附身,还是心怀恨意的重生之魂,也好早做筹谋,以免被年氏谋害,不但会使皇上留下强占儿媳的骂名,更会危及大清江山社稷。”
    “那年氏原本理应体弱多病,所生子女无一人得以成年。或许年氏因此才对将她指婚给八阿哥的皇上心怀怨恨,带着怨念重生,却不知因何缘故施计勾引了皇上。年氏表面上对皇上一片爱慕之情,其实心中极有可能另有图谋。据妾身所知,年氏前世的子女,名讳恰恰便是皇上为她所出的两子一女所起的小名。皇上不如好好想一想,当皇上说出这些带有福字的名字的时候,年氏可曾露出异样的神色?如果有,恰恰说明了她身份可疑,极有可能便是重生之魂。”
    康熙拧紧了眉头,心中却是想起年兮兰身为秀女之时,对他的亲近总是有着莫名的抗拒,甚至在第一次为他侍寝的时候,眼中还曾经闪现出悲愤与羞愧的神色。
    彼时康熙只觉得年兮兰之所以会露出这样的神情,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不顾她病体未愈,便强行于白天宠幸了她的缘故,加上初识人事的害羞,因此才会极力反抗。此时细细想来,康熙却不免有些暗自心惊。难道真有前世今生之说?他所钟爱的兰儿,莫非前世当真被他指婚给了胤禩,不但不是他的妃嫔,而是他的儿媳?

☆、第103章 〔≧▽≦〕/啦啦啦

康熙嫉妒心生怀疑兮兰无辜身陷险境
    德妃见康熙面露怀疑之色,心中正在暗自得意,却听康熙忽然沉声问道:“朕记得两年前熙贵妃参选之时,你还曾经请求朕将她赐予老四为侧福晋。如此看来,你这维护所谓历史走向的决心,似乎并不像你所说的那般坚决。”
    德妃心中一慌,却依然坦然的狡辩道:“妾身之所以如此做,恰恰是为了维护天道正统。宜妃的脾气,皇上想必也清楚得狠。这些年来,只要是妾身赞同之事,她总是要故意与妾身唱反调。若非妾身首先提及欲为老四求娶年氏之事,只怕她还未必会费那么多心思替八阿哥求娶年氏。妾身之所以如此行事,只是想为年氏按照历史原本应有的发展嫁入八阿哥府中增添一份助力罢了。然而妾身却万万没有想到,年氏竟然不知廉耻、狐媚惑主,趁着病体未愈便施计勾引了皇上,逼得皇上不得不将她册封为贵人,收入后宫,真是一个水性杨花、恬不知耻的贱妇!”
    康熙愈加拧紧了眉头,冷冷的瞥了德妃一眼,淡淡的说道:“你误会熙贵妃了。当日之事,其实是朕心仪她的美貌,不能容忍她被其他男子拥有,因此才会在储秀宫偏殿迫不及待的将她占为己有,收入后宫。你应该记得,朕是先给了她贵人的封号,而后才命她侍寝的。你若是再敢出言污蔑熙贵妃,朕可就顾不得刑不上贵人的规矩,必定要当着后宫众人的面,赐你一顿廷杖,让你好好长长记性。”
    德妃心中暗恨不已,然而却不敢再于康熙面前肆意辱骂年兮兰。德妃知晓原本按照她的身份,康熙即使恨毒了她,哪怕是想要她的性命,也只会用钦赐三尺白绫或是毒酒一杯这样体面的方法。然而若是她果真惹恼了康熙下旨将她当众施以廷杖之刑,这份羞辱则远比直接将她赐死更加让她痛苦万分。
    德妃原本以为自己抛出了如此诱人的消息,康熙一定会迫不及待的向她询问尚未发生的后世大事,然而令德妃颇为意外的是,康熙竟然只是阴沉着面容凝视她半晌,不发一言的转身离开了永和宫。
    德妃望着康熙决然离去的身影,思及康熙适才晦暗冷漠的目光,不由得从心底泛起层层冷意,虽然时值温暖的春天,然而德妃却不住的打着冷颤,渐渐觉得冰寒刺骨,看不见一丝温暖的希望。
    康熙走出永和宫,勉强呼出一口浊气,却依然觉得心中更堵得难过。
    尽管康熙自然不会仅凭德妃的一面之词便相信她所说的每一句话,然而思及年兮兰有可能当真如同德妃所言,曾经属于过其他男子,即使这是上一世发生的事情,康熙却依然觉得难以忍受。
    康熙径直返回乾清宫内,凝神批完了折子,又派人传令自己早年安插于西北的密探,令其密切注意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的动向。
    康熙处理完政务,心中依然觉得烦乱不已。
    康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着步,仔细将德妃适才所言的每一句话重新在脑海中细细思索了一遍,凌厉的目光扫向德妃呈上的玉瓶,吩咐暗卫取出一小部分药液另放入一个精巧的瓷瓶中,暗中放入一名御前侍卫的膳食里,并且命暗卫详细观察此名侍卫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都要如实禀报。
    李德全见康熙前往永和宫见过德妃以后,便一直阴沉着面容,难展欢颜,心中不免有着诸多猜测,越发小心谨慎的伺候康熙。
    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辰,康熙不但没有急于前往翊坤宫与年兮兰一同用膳,反而命李德全前往太医院传刘声芳来乾清宫为自己诊脉。
    李德全微微一愣,连忙躬身应诺,亲自前往太医院办差去了,心中却是暗自疑惑,今日上午刘御医不是已经为皇上诊过平安脉了吗?刘御医还说皇上龙体康健、不需进补,此时见皇上的神色,也不像是龙体欠安的样子,为何又要再宣刘御医前来诊脉?
    刘声芳听了李德全所传的康熙的口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