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知道,这东西被叫做恶魔,是来自西方的玩意。
一个大国的崛起,如同古时的天材地宝现世一般,会有天劫出现,只有渡过这天劫,才能成功出世,国家也一样。
街头小鬼作怪,下边恶魔横行,中央的指令传不到基层,阳奉阴违,最终被架空,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启的存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获得的信仰之力也越来越多。他帮助那些人拔除趴在肩上的恶魔,帮助大家解决街边四处可见的小鬼。
启很快就代替了别的神仙成为一方土地百姓的唯一信仰,但等待着他的却不止小鬼和恶魔。
华国人是龙的传人,大部分人根骨绝佳,适合修炼。
外域修者破空而来,他们修的是自身,炼的是本心,与神道恰恰相反。
失去了信仰,启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而外域修者,无论何时,掠夺天地灵气,强化自身,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逆天而行,却也忽悠到了一部分人同他们修道。
短短一段时间,华国龙脉存留的龙气被修者掠夺一空,龙脉不稳,大旱、大涝、地震不断,各地灾难频发。而龙气扩散,更是吸引来了西方鬼神的注意,吸收了龙气的小鬼、恶魔们更为难缠。
西方的天使也跑来东方的土地抢夺信仰。
启收到的愿力从一开始的吃饱穿暖变成了国泰民安。
启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人的愿望,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群修者,他们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借助着众人的信仰与愿力,启与诸神大战了一场,将外来的角色全都赶出了神州大地,但他也因为神力耗尽而进入了沉睡之中。
故事大致的走向就是这个样子,其中信仰启的百姓代表了一类人,利己主义的修者又代表了一类人,而小鬼和恶魔代表了人性的黑暗面,西方的天使和神也代表了他们这一类人。
当启再次苏醒的时候,世界已经变了模样,房子高耸入云霄,街上铁盒子在到处跑。而他的信仰之力消失殆尽,无论如何,他都感受不到一丝能量,他被公园中的一个小孩从土里刨了出来。
“凡人,献上香火,吾将实现汝之愿望。”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跑回了家,没多久,又跑了回来,奶声奶气地对启说道:“妈妈说,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靠别人是永远不能长大的。我想要长大,所以我得自己实现愿望。”
说着,小孩把启埋了回去。
那句话已经耗费了启的所有神力,他只能静静地待在自己的神像中,等待着消亡。
这个故事花了莫长安接近一年的时间,足足写了三个笔记本,最后才将其誊到了电脑上。
全文二十多万字,他想在杂志上发表这篇,但是投过去的稿子无一例外都被退了回来。里边涉及到的政治方面的问题太敏感,没有杂志社敢承担风险,即使投稿的人是莫长安也一样。
早在一年前,莫长安从Y省回到学校的时候,就有影视公司联系龙图,把《江湖英雄传》的影视改编权买了去,到现在已经快拍摄完毕了,大约会在下半年十月份分左右开播。
至于他的新,他把它命名为《诸神黄昏》。
《诸神黄昏》本是北欧神话中一场劫难的华文译名,现在被莫长安用在了自己的上,却也无比贴切。
启与诸神魔大战之后,与他们签订下了永不入华的契约。启沉睡之后,华国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神的国家,一切的成果全部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得。
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查了许多资料,在处理一些拿不准的东西的时候,也问过程学英和钟毓秀,两个人对他的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意见。
“那个年代的还原度相当高,就连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也差点信了你的鬼话。”程学英取笑莫长安道。
而钟毓秀,则是在宗教方面给予他领导,帮他完善了书中不同的角色代表的不同特性。
“发出去吧,单是从文学方面来讲,你这本书就值得被大家看到,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果发表有困难的话,燕大出版社那边,我倒是还有几分面子。”
两个人的话中,都告诉了莫长安这本书发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也都给予了莫长安肯定的答复,两人都支持他发表出去。
第151章
借助程学英的关系找燕京大学出版社印刷书籍是不可能的。
因为国家对书号的管理非常严格; 个人虽然可以印刷书籍; 但是只能是印刷出来之后送给亲朋好友; 莫长安还没有到非要发大价钱把书印出来送别人的地步。
而他的书有二十来万字; 放在微博上也不太合适; 最后还是放在了他的网站上。
翻译给外国人的需要经过审核,但是写给华国人看的书不需要。为此,网站还加了一个中文板块,在这个网站上也可以看别的网站上的书; 也就是所谓的无线渠道。
吴悦铭又招了几个程序员,将本来外包的板块收了回来。网站的APP还在研发中,不过很快就能面世了。
面向外国人的网站突然多了个中文板块; 大家都没怎么在意。现在这个网站的论坛,成为了华国人与外国人交流的根据地; 在论坛中; 经常可以见到真正的外国人。
虽然这个世界的网络没有墙; 但是国外的网站有许多极端分子,他们对华国人并不怎么友好,所以大家都不乐意去外文网站。
但这个网站不一样,来这个网站的外国人多是对华国有好感的,再不济也是喜欢华国的网络的,所以大家聊得很开心,甚至有些人专门为了英语而来这个网站的论坛找外国友人聊天。
新出现的中文版块并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力,但当有人在中文板块上看到莫长安的新书的时候,立刻就不淡定了。
“这是安大的书?”
“应该是安大吧……我点进作者的专栏; 看到《洪荒纪元》《寻仙》和《江湖英雄传》了。”
“惊了,他怎么在这里发,这个网站有什么后台吗?”
“查这个网站身后的公司的法人,有惊喜哦。”
“????这不是巧合吧?”
“我觉得不是。”
“还有《打铁花》和《绣娘》听说是安大出钱拍的,工作室也是他自己出钱建的,就为了宣传华国传统文化。这么一想,他开个网站对外输出华国文化好像没什么问题。”
“……”
“我先看书。”
莫长安是有考虑过龙图的,虽然他的求生欲已经很强了,但是涉及到那个时代的事,有些地方是没办法绕过去的。话题很敏感,说不定还会连累到龙图。
这篇并不是网络的风格,反而从头到尾都显得有些沉重。
无论是最初引出启的时候,还是中间启发现世界的变化的时候,亦或者是后边诸神大战的时候,也就最后启重新苏醒的时候语言比较轻快明朗。
所以大家看的并不快,一直到第一个发现这本书的人看完之后,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他什么读后感都没说,只在评论中竖了个大拇指。
这个人不是第一个发现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发现的,甚至有些人发现了之后还没开始看,就先呼朋告友先。
没多久,莫长安的新书在这个网站上发表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许多人都纳闷,莫长安在写作界的地位并不低,已经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不选择在微博上、杂志上或者是以前合作过的网站上发表,或者是直接出书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他们怀着满心的疑惑看了书之后,才知道莫长安这么做的原因。
低调行事。
来看《诸神黄昏》的读者,有莫长安真正的书迷,也有因为凑热闹而过来看的,不乏有红眼病患者拿着书中的部分内容截图去举报他反社会言论。
冯浩曾在莫长安读初中的时候在任N市的市长,现在莫长安读了大学,他也因为在N市干得好而被提拔到了中央的一个实权部门。
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边,莫长安的书就在网站上发表,他就找来看了。
现在正是改革的重要阶段,国家进行了一场秘密的清洗行动,只是没有通告出来而已。前段时间S市市委宣传部拍的《对弈》历历在目,莫长安新写的书里提到的内容相当敏感。
那些被魔鬼操控的人,地方混乱的管理制度,在这个时候很容易被带入到某些人身上。虽然没有涉及到现在的领导人,但中的一些言论有心人都能看出来是暗有所指。
尽管这本书整体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有人拿细节来做文章,莫长安怕是承受不起。
冯浩叫了秘书查到了莫长安的电话,他这个秘书也是跟着他从N市来的。晚上回家的时候,他照着电话打了过去。
莫长安虽然跟冯浩打过好几次交道,但是他们并没有电话联系过,所以不知道冯浩的私人号码。
而冯浩电话打过来的时候,他正在跟商景行一起在湖边散步。
这个暑假他也没回家,而商景行正式把本科生的课程学完了。
而前段时间出了好几起学术**事件,所以提前毕业的规定改了,她要想提前毕业读研,必须得通过答辩才行,所以她申请了跟16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而这段时间,大牛给实验室的研究生们放了几天假,让他们休息,所以商景行也没事了。
也是在商景行保研的消息下来之后,莫长安才知道她在实验室到底在忙什么。
燕大本身是没有军工专业的,但是他们机械工程专业有自己的实验室,而且研究生也有这个方向,所以他们跟别的院校有合作。而商景行,她读研读的就是机械工程的这个方向。
而且他们这个专业的人,除非继续读博,否则毕业之后都是定向被输送到首都某研究所的。
商景行似乎对这个专业很喜欢,莫长安也就支持了。
虽然夏天湖边的蚊子有点多,不过喷了花露水之后,不在这里待太久,还是能被接受的。
“喂,您好?”
“请问是莫长安吗?”
“是的,请问您是?”
莫长安对这种电话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很多人都能搞到他的联系方式。如果不是险些错过了几个跟卖版权有关的电话,他都不想接陌生来电了。
“我是冯浩。”
莫长安想了想,似乎记忆中并不认识一个叫冯浩的人。
“第三届北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之后,我们在十二中校长办公室见过的。”
“冯省长?!”莫长安总算想起来了。
“叫我冯叔吧,我已经不是省长了。”
“您打电话过来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我现在在首都任职,这两天听到了一些关于你的新书的风言风语,想提醒你一下。最好把那本书下架,不然引起的后果你承受不起。”
冯浩是从北省出来的,莫长安是他唯一在北省任职期间,除了认识的人之外印象最深的小孩了。
他几乎是看着他一步一步成长到现在的模样,莫长安写的每一本书获得的成绩他都知道,他写的《打铁花》拍电影时这么顺利,也是有他跟H省的熟人打过招呼的原因。
莫长安犹豫了一下,说道:“冯叔,我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在这个网站发表的。”
“已经有人注意到你了,或者你可以把里边比较敏感的地方修改一下。你自己既然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后果,那也应该知道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这本书我写了很久,本来也很犹豫,跟老师聊过之后,我还是觉得应该把它原汁原味地放出来。而且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吧?”
“你还小,不明白。政治上的东西,有什么是真的过去了的?而且你那本书里还涉及到开国的那一位……就是怕有心人在里边做文章啊。”
“我知道了,但是我还是不想改。谢谢冯叔你特意提醒我这些东西,如果上面把这本书封了,那我也认了。”
“如果只是把书封了还好,你这……哎。你既然跟老师聊过了,那你的老师应该也知道这个问题了。既然这样,那就随你吧。”
虽然不知道莫长安的老师是谁,但是莫长安考入了燕京大学,他的老师想必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护住他的。
“好小子,这都敢写。”
金国英雄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尽管他那个时候还小,不过已经有了清晰的印象了。对于有些词语,是深刻无比,那是绝对不能够在公众中提出来的,是所大家默认不能触碰的禁区。
“爷爷,他这……”金煜皱着眉头,看向金国英雄,显然他也看了莫长安新写的书。
“他这怎么了?我看着写得很好嘛。人物深刻形象,还融合了宗教方面的内容,极具特色,富有文学性,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他这关怕是不好过。”
“这有什么不好过的?我看有些人的风气,就该治治了,我们这些当过兵的总没这么多毛病。”
“我看难。”
“啧,那位可是我们部队里出来的,早就看不惯有些人了,这次正好给他个动手的借口。我看莫长安啊,这次来得刚刚好。”
“这也还是要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他怕是过得难了。”
“他要是这点小事都挨不过,就当我不认识他得了。”金国英雄说完之后,又觉得自己孙子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想了想,又把自己的手机拿了出来想打个电话给老朋友交代两句。
但是被金煜将手机夺了过来。
“你退休就安心退休吧,别管这些了。等他真的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你再找人也来得及。”
“是是是,管得真宽,跟你爸一样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三个事说一下:
1。5月19和6月1事业单位联考,我要抱抱佛脚,所以这段时间都是日更三千。
2。这本书已经走到了尾声,《诸神黄昏》是莫长安打开国际市场的契机,之后没多久就要完结了,所以我的预收《一代名师【系统】》求大家收藏!么么哒~
3。这章留言有红包,截止到5月13号23:59:59
第152章
金国英雄想来想去; 还是给莫长安打了个电话提醒他一下; 好歹有点心理准备。
而莫长安这边; 除了已经知道的程学英和钟毓秀,已经有好几个人打电话来提醒他了,包括当初在双旦大学培训市认识的文泽生。
但奇怪的是,在之后的好几天,都没见有动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网络上、新闻上安静得不像话。
“老大; 上头让我们把安大那篇撤了。”
终于来了。
莫长安的每本吴悦铭都追了; 这本自然也不例外。他是学法的,对于政治上的风向非常敏锐,但他还是把莫长安的放在了网站上。
说实在的,莫长安的这本求生欲可以说是非常强了。除了少部分敏感描写; 别的地方都是歌颂新华国的; 特别是最后的结尾,无不表明新华国新时代年轻一辈自立自强的精神。
但这也不能抹掉那部分敏感描写所带来的影响。
华国现在正处于急速地发展阶段,和那个时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科技、生活水平发展上来了,但还有些官员的思想高度没有跟上。
扯着虎皮当大旗的官员比比皆是; 做事可能做不太好,但是让他们扯政治思想觉悟,那绝对是杠杠的,能跟你一说就是好几个小时。
特别是某些老同志,就喜欢拿那个时代的思想来说事,而因为年龄、资历在那里; 动也不好动。
这群老同志只是一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