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动权在他手上,就能省去诸多麻烦,事急从权时,还能直接拍板。好事不能让他一人给占了,这么做的后果,也得他一人承担。
  正常的款待过后,季宣和就很少出面,任由底下官员全程陪同。府衙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经费,陪上面官员吃喝玩乐一应费用,当然是从这里边出。官员都精着呢,轻易不会自掏腰包。
  底下官员还算有分寸,知道季宣和那关不好过,不敢把自己部门的经费全都花在无谓的娱乐赏玩上,过了一段逍遥的日子,就开始偃旗息鼓,再如何,要从自己荷包里掏钱,还是挺心疼的,之后,请吃请喝频率开始大幅度降低。
  秋收还没有完全结束,户部官员也不能整日无所事事,便先开始查应州府战后其他赋税的账目。如此多的账目,就上面派下来的这么几个官员,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查清楚。
  他们每人负责几本,挑着来,没什么问题,就此揭过,要是被查出问题,那对不起,这些帐就得让府衙的帐房先生全都誊抄一份,带回锦城仔细排查,问题小,可以随便糊弄过去,问题很大,那整个应州府府衙相关人员都得吃挂落,弄不好就得丢官。
  季宣和作为知府,出面几次就足够了,其余时间都由专职人员陪同。
  秋收快要落幕,府衙门前开始慢慢出现农户们的身影。田税迟早都是要交的,早交早安生,看着仓库里堆着的粮食不属于自己,那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以往,粮税最多可以用银子替代一半,有些地方就利用这点,一半粮税非得让农户用银子抵付。这可苦了百姓,每年收获时节,都是粮价最贱的时候,收的粮税却是有规定的,通常都比这时候的粮价高,农户要卖更多的粮食才能凑出这笔费用。
  现在则没有这种问题,战火纷飞年间,粮食可比银子好用,不说粮税,连其他税赋多数都是用实物抵扣,没哪个官员脑子抽了会这么干。
  现今战火刚歇,各郡税赋还没达成统一,上交中央的税率却是一致的,和各郡之间的税赋没有直接关系。原本定下的三分之一地方赋税上交中央,目前还不适用,就启用了当前的税赋方案。至于以后是否会遵照之前商议的办法来施行,季宣和并不清楚。
  一开始,交粮税的人还不多,到了后来,从稀稀拉拉小猫两三只,到排队等候,队伍蜿蜒迤逦,颇为壮观。秋日的阳光看似温和,照在身上仍然能让人出一身汗。亏得来交税的多为家中的壮劳力,倒是没出现中暑晕倒的情况。
  中央户部官员抽了几个村子实地查验,免得地方瞒报,使得他们本就比以前缩水许多的权力进一步被减小。以前京官多舒服,权力大,又轻松,哪用得着亲自下地方验看。如今不比从前,锦朝的官员总数要比之前多上不少,相应的中央官员的俸禄也没以前高,劳心劳力程度却也没比以前轻多少。
  时间如奔腾的江水一去不复返。这次锦朝中央户部官员到地方巡视,是由锦安郡中央户部官员陪同,以后就未必了。由于人手捉襟见肘,上面所派官员没有过多停留,将任务完成之后就赶往下一个地方。送走了这帮子官员,应州府府衙总算恢复到了从前的氛围。虽说中央官员权力锐减,但有他们盯着,总归不怎么让人舒服。
  以前粮税都是各州县自行上交中央,就像当初季宣和在西林县时那样,西林县的粮税要县衙官差和当地抽调的百姓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运往京城。现在则要好上许多,应州府税粮只需要运抵昌宁府城就行。且规矩也和以往不同,目前运粮队伍以府为单位,各县在知府规定的时间内到府城集合,再一起将税粮送往昌宁府城。
  季宣和当官近十载,对这些步骤早就烂熟于心。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谁敢掉以轻心,送粮队伍浩浩荡荡,站在队梢,一眼望不到队尾,这要被人给劫了,事情可就大发了。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因此,各府各县派出的差役壮丁着实不少。光人数,看着就让人不敢轻易动手,敢下手的估计背后势力不小。毕竟战火停歇已有数月,大的山匪路霸早就被官府清剿招安,余下的小股匪徒不足为虑。
  运粮队伍已经出发,季宣和需要处理的府务一下子少了很多,忙碌的日子一晃而过,总算清闲下来,他便趁着休沐日和邵云辰两人一起逛起云州府城。
  战时人流量稀疏的街道上,如今总算恢复了一些往日的荣光。店铺大都重新开业,目之所及,只极少数铺子仍是铁将军把门,静候店家的归来。
  能逛得起店铺的多数口袋里都小有余钱,农户们一般都是赶集日才会光顾府城。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衣着大多朴素,偶尔能看见一两个穿着补丁撂补丁的贫家子弟,据季宣和估算,他们来街上卖东西的可能性会更高。

  ☆、83|3。22

  这条街不是应州府最繁华的,季宣和今日出来,也是打着逛街的幌子,顺便看看府城的状况,也算是娱乐工作两不误。
  季宣和当了三年知府,认识他的人并不多,除了府衙中人,也就一些和官府有所往来之人,走在大街上,被平民百姓认出来的机会不大,这也为他省了不少事。因着想四处走走看看,到了街口之后,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便下了马车。
  常年战乱,街上不复以往繁华,铺子里卖的也都平常,特别是季宣和逛的这条街,本就是针对小户人家所开,招揽的也多是这些人的生意,东西更是说不上好。两人进了几家店铺看了看,发现东西都很一般,也就歇了在这条街上买东西的心思,慢悠悠走过,随意一扫店内情况,便继续往前。
  走在华阳街上,这才有了些身在天府之国府城的感觉。这里人流量倒不是很大,甚至还没有其他街道上的人流多,感觉却是截然不同。华阳街上来往的行人打扮都是非富即贵,就算是婢仆,衣着也不是普通百姓能相媲美的。
  邵云辰喜欢听戏,常年战乱,他就歇了这份心思。战火平息之后,季宣和又忙着府务,来到应州府好几年,邵云辰还从未去过戏楼。这次难得两人都有闲,等逛得差不多了,季宣和便打算带着邵云辰去戏楼里坐坐。战火平息几个月了,想必戏楼里应该有戏班子在招揽生意。
  季宣和同邵云辰出门时已是半早上,中午随意找了家酒楼用午膳。这家店店小二显然认识季宣和,刚想去请掌柜出来招呼,就被季宣和阻止了,不过是随意出来闲逛,他不想兴师动众。店小二是个机灵人,很快就明白季宣和的意思,便带他们到二楼靠窗的雅座上,两人的小厮也被安排妥当。
  小二很知趣,没有打扰两人,将人引进座位后,拿着季宣和夫夫点好的菜单迅速回到了后堂。季宣和不想让人打搅,小二却不能不把这个消息告知酒楼掌柜,他真要这么做了,小二的位置能不能坐稳他不知道,至少酒楼里的同行不会放着现成的把柄不用,就算现在不说,以后会不会利用此事他也没那个信心。
  不管如何,去掌柜那告知一声准没错。现在战火刚歇没多久,工作不好找,想要替代他的人多着呢,他不能留下一点破绽。
  看着店小二进了掌柜的屋里,个别小二不由叹息几声,可惜这么大好的机会,家里正有人想进酒楼帮忙,这样的好差事可不多,别看小二工钱不高,掌柜在吃喝上却是不会亏待他们的。有时候运气好,客人吃不完的还能让他们分了打包带回家,人都吃不饱了,哪还会在乎他们吃的不过是客人的残羹冷炙?酒楼里的菜肴可比店小二的伙食要好多了,更不用说他们的家人,能拿到客人吃剩的饭菜,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想要剩饭剩菜的人多了去,有时候还不一定能轮到他们。
  “季知府来了?”黄一元作为知味搂的掌柜,孰轻孰重自是心中有数,一听到孙阳的话,忙起身,打算亲自招呼。
  “掌柜,季知府身边跟着的貌似是邵正君,他不欲人打搅他们用膳。掌柜,您去了弄不好会引起季知府不满,要不……”店小二孙阳忙拦住黄掌柜,把季宣和的意思说了出来,未竟之意很是明显。
  “这样啊,那成,你先照看着,等他们结账时再来禀报,到时由我出面,既给足了季知府面子,又能让他们吃个尽兴。”黄掌柜不愧为知味搂的掌柜,处事有章有法,“你好生招呼,怠慢了季知府你可担待不起,要是给酒楼惹了祸事,谁都保不了你。”
  孙阳喏喏应下,急忙去后厨催促。刚才已经交代过大厨,要优先烹饪他刚提交的那份膳食,如此他还不放心,非得亲自去后厨盯着。
  能在华阳街开的酒楼,品味自是差不到哪去。知味搂比不上汇源楼,能在华阳街立足,却也有它的特色。知味搂做的鱼鲜美可口,愣是比别家酒楼好上一筹,可想而知,吸引了不少喜食鱼的食客。
  府城里酒楼饭馆众多,经历战火,关了不少,如今和平了,饭馆子虽说没以前多,却也着实不少。季宣和休沐时间就那么多,他不可能每次休沐都出门逛街,更不可能每家酒楼都光顾,就算在应州府城好些年,除了有人请客之外,私下里他进过的酒楼饭馆实在有限,并非每家酒楼小二都认识他。孙阳他们能认出来,那是因为季宣和来过这家店不止一次。
  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都不挑食,鱼肉蔬菜都喜欢,刚好饭点路过这里,便进了知味搂。既然进了知味搂,那就没道理放着特色菜不点,反而专挑其他普通的菜肴。
  尽管两人口味很相似,季宣和也没有大包大揽,他点了一道水煮鱼和一道香辣牛肉,剩下的就由邵云辰决定。
  邵云辰没有推迟,又点了一鱼一素一汤。四菜一汤两个成年人吃尽够了,再点就有些浪费。季家不缺银子,却也不能随意挥霍。特别是粮食,眼下粮食缺口还很大,百姓们想吃饱都难,他们吃喝不愁,再大肆铺张就有违两人的性子。
  酒菜很快就上了桌,孙阳放下餐盘随即就退下去,站在稍远的地方候着,既不会打扰到两人,听到两人谈话的声音,稍微一扬声又能随叫随到。
  二楼大堂都是雅座,用屏风隔开一个个小型私密空间。
  季宣和同邵云辰都会饮酒,且酒量都不小。两人一边饮着小酒,一边就着小菜,时不时闲聊几句,偶尔还能看看楼下的风景,看起来兴致颇高。
  两人饭过半时,知味搂门口停了一辆马车,下来好几个女眷,看情况也是进楼用午膳。季宣和同邵云辰打小修炼初级锻体术,五感灵敏,从他们座位窗口处虽只能看见停在路边的马车,但凭底下人的声音,就知道是女眷。两人没有刻意留意,只当是无关紧要的路人,照样是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很快,楼梯上传来一阵阵脚步声,想来是刚才进门的女客。大堂上没有动静,显然她们进的是雅间。雅间的消费比大堂可要高不少,能进二楼大堂的手里就得有两个钱,能进雅间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家底不殷实的吃一顿都会让他们肉疼。
  阳光从窗口照进来,暖洋洋的,又不会让人觉得炙热难当。吃饱喝足,季宣和同邵云辰都有些犯懒,两人就没急着结账,消了消食才招呼小二。
  孙阳听到动静,忙上前招呼,晓得是要结账,便让两人稍等,他立即下楼去叫黄掌柜。
  黄掌柜早就等着了,孙阳一喊,立马就起身。
  “季知府,邵正君,两位的费用只收成本价,这是本酒楼的一点心意,望成全。”黄掌柜没有点头哈腰,眼神动作却极为恭敬。
  “黄掌柜?”季宣和来过几次知味搂,对黄掌柜算是面熟,稍微一想就想起来人是谁,他没难为人,“就按你说的办吧。”
  将帐结完,季宣和夫夫没有多留,慢悠悠下了酒楼。
  阳光不算晒人,到底是正午的太阳,在阳光下待久了,热意难以避免,季宣和同邵云辰叫上小厮,找了家茶馆权当休息。
  现在还不到戏楼开戏的时间,茶楼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地方,喝茶的同时,还能听说书,无聊时是个好消遣。
  午饭刚过,茶楼里茶客不多,说书人也还没就位,季宣和同邵云辰找了个靠墙的位置,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即墨在饭后就赶去戏楼看情况,见这天下午戏楼正好排了一场戏,他二话没说要了个包厢,随后便返回茶楼候着。
  眼看时间差不多,季宣和同邵云辰动身前往戏楼。两人刚到门口,正欲迈步跨门槛,迎面而来几个女眷,不知是谁走路不小心,将走在前面的一个年轻妇人撞了个趔趄,那妇人没站稳,猝不及防下向前扑倒,方向正好是季宣和。
  季宣和同邵云辰都是常年习练锻体术之人,尽管只是初级,手脚却非常灵敏。电光火石间,邵云辰将季宣和往边上一推,自己用两手挡了年轻妇人一把,使得她没有直接摔进季宣和同他的怀抱中。
  虽然锦朝民风较为开放,但已婚妇人当众扑入男人怀里,别管是否是意外,这都是非常令人难堪之事。同样是男人,季宣和同邵云辰出面还是不同的。邵云辰是出嫁男,由他碰触总比撞进季宣和怀里要好。特别是季宣和还是应州府知府,这事虽不是季宣和的错,发生在他身上,被人作为谈资,那也是极度没面子的事。
  季宣和终究不是锦朝本土人,很多规矩他都知道,反应却没邵云辰快。以刚才的情形,等季宣和回过味来,估计事情早就发生了。被邵云辰推了一把,季宣和又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过来。
  刚才事发突然,他也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只知道面前的年轻妇人也够倒霉的,街上人来人往,又是在茶楼门口,看见此事的人可不少。亏得邵云辰只碰到了年轻妇人的两只手臂,饶是这样,估计也够让她喝一壶的。若有人刻意陷害,那妇人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搞不好被传的沸沸扬扬都有可能。
  季宣和扫了眼面前的所有女眷,将众人的面容一一记在心里。若是意外也就罢了,若不是,那就等着。他不是好欺负的,谁敢算计到他头上,就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千万别让他抓到把柄,他可不会对女人怜香惜玉。说什么不对女人动手,那都是扯谈,谁要是小看了女人,就等着吃亏吧。因女人遭殃的男人不知有多少,他可不想成为其中的一个。
  “以后走路要小心。”邵云辰脸色不渝,轻轻撂下此话便拉着季宣和上了马车,直往戏楼而去,只留下即墨处理善后事宜。
  “云辰,刚才的事你看清楚了?”季宣和闲适地靠在马车壁上,直面问题中心。
  “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那一行人中貌似有人没走稳路,撞到了前面的人,几人站的很近,引起了连锁效应,连撞了好几人,其他人都借着前面人的阻挡,站稳了身体,只有最前面那妇人没人拦着,正好对上你。”

  ☆、84|3。22

  到现在,邵云辰脸上都没有笑容:“以我在邵府待的几年来看,这事十之八~九是人为,估计针对的不是你,我们是恰逢其会。按我说,挑事那人很可能连你这个知府都不认识,不然也不会找你下手。”
  明知他们只是被连累,邵云辰还是连看戏的好兴致都减了三分。来应州府那么久,好不容易进入和平时期,有了闲余时间,难得出来一次就碰上这种破事,他能高兴起来才怪。
  季宣和拉过邵云辰,两人肩并肩,头靠头,随着马车晃晃悠悠向前行。邵云辰收到了季宣和无声的安慰,遂将令人不爽之事搁在一边,他没必要因着旁人的过错而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之中。
  即墨神色也不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