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东流”。
  当然如果作品里不是充斥着“薄衾”“蔬食”之类抱怨饮食不精,丝帛不细的哀怨,顺便掺杂着希望儿子回家共享天伦、别再要钱的郁闷的话,崔瑛觉得这些诗还是可能在文学史上还是能有一席之地的。
  “小王爷,这便是唐国公,李煜李重光,诗艺超绝的。”崔瑛对诗作不予置评,反倒给他们互相作了一个介绍,“唐国公,这位是曾经的辽国皇帝耶律隆绪。”
  李煜有些尴尬地与耶律隆绪互相认识了一下,然后又饱含期待地看向崔瑛,“老朽的诗作……”
  “唐国公,”崔瑛点了点他这花厅里一面面巨大的玻璃窗,又用手指在厅里划了一个小圈,“您这里雕梁画栋,帘帷精美,这粗陋的评价有些失实了吧?”
  李煜尴尬地一笑,“拙荆喜美乐、美景、美食。”
  “你们想去看看仲寓仙长在做什么吗?”
  “自然。”
  “这个,仲寓不会恼了我吧。”李煜虽然思子怀儿的诗都写了一叠,此时却有些惴惴了。
  崔瑛让侍卫去汴梁城和白云观里都报了个信,然后还是由侍卫保护着,带着耶律隆绪、萧思温还有李煜去了白云观。至于其它杂事,自然有那些跟着他们的臣属们去处理。
  白云观离他们的这片别院一点也不远,骑着马,顺着桃李夹道的官路向前,不过数刻钟便到了白云观。
  白云观下的小镇俨然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这里不见树木草丛,只有红砖青瓦的房屋和被阳光晒得黑黝黝的匠人们。
  “这里就是白云镇了吧?”李煜问道,“寓儿有说过之里,据说此地金盛火旺,水脉不畅,因而木气不稳,如今一见,果然如此。”
  崔瑛并不想和他解释这些,只带着他们向前走去。两侧的铺子里都是三五成群的匠人在劳作,不见妇人,更不见孩子。
  走了几步,到了快进白云山的地方,一座有着与李煜的唐国公府不相上下玻璃窗的建筑映入他们的眼帘。透过那大大的,嵌在雕花窗框上的玻璃,看到的是许多孩子,他们坐在一间间房子里,衣衫干净整齐,面色红润精神。他们有的正襟危坐,认真地听前面的夫子讲课;有的则低着头,好像桌子底下有一个奇妙的新世界。
  “这些孩子的脸色真好,汴梁城里的孩子脸上都是有血色的,这一点我是真佩服柴家人。”耶律隆绪感叹道。
  “他们读的这是什么东西?太缺少文采了吧?”这是一心扑在文学艺术上的李煜。
  已经听到孩子是在念自己抄得那篇《蚕姑娘》的崔瑛也只好故作没听见,催促着他们向前走。
  白云山间的盘山路和北征辽国之前相比,变化并不大,但对于一直在北边生活的耶律隆绪和一直宅在自己家的李煜来说,可以乘车直上,一点颠簸也不用受的盘山路还是很震撼的。
  李煜看着山路一侧的县崖与山脚下缺少绿色却不缺少生机的人家,竟当场填了一首词轻轻地吟唱起来,崔瑛默默地从怀里掏出炭笔将这首《白云观寻儿途中》记了下来,以他熟背唐诗三百首的经历来看,只凭“遥闻金石伴书吟,踏玉龙,绕山行”一句,也该在诗词选集中留下一笔。
  李仲寓现在和王虎住的比较近,王虎在南坡尝试着开辟了一小块梯田,专门用来试种各种新的稻种,院子只是存粮种和睡觉的地方。李仲寓则几乎一人独占了整个院子,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奇形怪状的锅碗瓢盆还有深红色木头制得架子柜子,将小院有限的地方塞得是满满当当。
  “怎么样?”
  “出苗很顺利,应该能移到大田里了。”
  “这次能打多少粮?”
  “唔,怎么说也得有个十二三石吧,就是口感估计又会被你嫌弃了。”
  “要不拿粮食来喂鸡和猪吧,估计会长得不错。”
  “哪有这么糟践粮食的,多出来的蒸酒精好了。”
  听声音院子里至少有三个男的,一个女的还有个小孩儿,只是隔着重重地木架,看不到人。
  等崔瑛他们绕过木架,就看见三个青年郎君和一个青春少女围坐在石桌边,一个顶多三岁的小孩子被其中一个青年揽在怀里,睁着清亮亮的眼睛看着说话的人。
  而李煜眼中,就只能看到李仲寓穿着一身素色的窄袖道袍,一个木簪束发;他对面坐的那人穿着泥腿子的短褐,手指缝里还有没洗干净的泥沙。
  “仲寓,你看你的住处,真是,哪里像个一国太……大家公子哦。”李煜根本没听他们在讲什么,只嫌弃地说,“你看你和什么人坐在一处,你们有什么东西可聊的。”
  “小王和仲寓聊的挺好的,唐国公你有什么意见?”
  大家定睛一看,被嫌弃的王虎正和坐在他旁边的少女眉眼乱飞,根本没生气,倒是坐在少女对面的青年郎君语气严厉。
  崔瑛都没想到怀里面抱着个孩子的人居然是柴永岱,看年纪,不用说,他怀里的是未来的太子,柴永岱的长子柴若成。
  “见过太子殿下!”见到了太子,自然有一翻礼仪搅扰,而后李煜才想起他刚才的话实在有些不妥。
  “唐国公从来不曾见过仲寓做的事吧。”崔瑛他们毕竟不想让李仲寓难堪,连忙转移话题道,“今天好好看看,仲寓做的事情,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一株株生长在玻璃瓶里的小苗被移栽进满是泥土的盆里,只等过几天就集中种植。院子南面的梯田早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青色,院子后面是猪圈鸡窝。站在院子当中,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
  王虎见到崔瑛,先是脸红了一下,有些扭捏地叫了声“先生”,然后指了指立在一旁的少女,“这是阿环,先生认得的。”
  那少女倒落落大方地行了一个福礼,恰到好处地跟着叫了一声“先生”。
  等崔瑛面上毫无异色地与苏环点头致意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开始极自豪地和崔瑛介绍道:“先生,现在普通的稻种麦种我能种出五石以上的产量,若是用双修水稻改良,如今产量基本上都在十石往上。只等再多攒些苗,便能从京畿往山东、江南推广种植了。这种稻子吃起来不够香甜,不过充饥没有问题了。”
  “好啦,你也不必再拐弯抹角的了,”李仲寓道,“我会抓紧育苗的,你催也催不来,学堂的学生没毕业,我人手也紧张啊。”
  “唐国公,仲寓是用了唐国府不少钱财,但他让数百万百姓可以免受饥馑,只这一点,他可比你要强。”柴永岱说。
  李煜自然不会反驳什么,只还有些心有不甘。
  “对了,德华,”柴永岱轻轻将怀里的孩子放到地上,让他站好,“我与皇爷爷和父皇商议过,你这样无官无职、儒不儒、道不道地四处帮闲实在不成体统,但将你束缚于一处又实在无法发挥你的才能,于是我们给你找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谢谢陛下恩典。”崔瑛冲皇城方向拱一拱手,“劳您费心,臣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这是若安,”柴永岱没去纠缠那些客气话,指着地上的三岁小豆丁说道,“如今被封为秦王,父皇将拜你为秦王太傅,负责教养秦王。”他有些狡黠地一笑,“以后我们会常常考较若安的哦。”
  崔瑛无奈地一笑,“臣才疏学浅,实在担心误人子弟。”
  “小王信你,”柴永岱郑重地说,“皇爷爷和父皇也信你,我们相信你会将若成教养成一代明君,打造出一副盛世气象!”
  崔瑛心中一动,他轻轻将站在地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抬着头看他的柴若成抱了起来,带着他环视了周围,郑重地说:“秦王殿下,记住现在的场景,为君礼贤下士,无论贵贱男女,只要能为这如画江山添上一笔精彩的,都值得被感谢。君王、贵族、平民、妇孺、胡宾,可坐而论道,这就是真正的盛世气象!”
  作者有话要说:
  借风之无形小天使的想法解释为什么工业区不能种树。
  李煜的诗是我自己胡诌的,什么词牌、平仄都没考虑,且作一笑。
  这篇小说的正文就到此为止了,第一次写文,有很多东西把握的并不好,结尾也有些仓促了,但笔力有限,感觉再写下去可能会又臭又长,也许适可而止会是个好选择,以后笔力有所提升之后,也许会再进行修改,但现在也只好这样了。
  后面关于黄河治理、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和大航海剪影会以番外片断的形式继续,大家想看的关于张雷的教育事业、后世的番外也会有的,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订阅。感谢众位小天使一路以来的陪伴。
  新文计划:在本文的番外完结之后,我大概会花一两周时间为新文《晴雯的现代生活》做准备。这会是个十来万字的短篇故事,主要是进行全文布局的练习,这篇写完后,我会继续崔瑛的女友《穿到异界的女学者》的故事,女主无CP,和这篇一样脑洞和金手指齐飞,到时相信我的笔力会有所提升,能为大家奉献一个更精彩的故事。如果对我的故事还抱有信心,希望大家能收藏一下作者专栏,也收藏一下自己感兴趣的新文。


第133章 番外:一赐乐业人入周记
  “上帝保佑我们,繁华的东方神赐之地就在眼前了,大家再坚持一下。”戴着黑色毡帽的亚伦因称呼神名而习惯性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过身子招呼后面的人们。
  “亚伦拉比,东方的神赐之地真能允许上帝的子民在此生活吗?”十岁的小男孩儿有些担忧地问,“我妈妈病的很重了,我担心她。”
  “别担心,我仔细和过往的商人打听过了,他们都是很有见识,很诚实的人,他们都说东方神赐之地的统治者宽容、仁慈,会有我们容身之处的。”亚伦弯下腰,安慰了他一番,然后用力捏了捏男孩儿的肩膀,“小伙子,去,照顾好你的妈妈和妹妹,我们快到了。”
  亚伦直起身,眯着眼睛向远处太阳升起的地方看,在地平线上,隐约看见了一道建立在山峦上的城墙。周国的商人曾经告诉过他,见到这样的城墙,就意味着他们要到家了。
  “什么人?”穿着修身皮甲的守城战士警惕地喝问道。
  “尊敬的骑士阁下,”亚伦行了一礼,保持着安全的距离说道,“我们是一赐乐业人,从遥远的欧罗巴出发,穿过一望无际的大漠,带着我们的牛羊和家人,来朝见东方伟大的帝王。”
  亚伦的汉语很不错,从他第一次遇到周国的商人,并从他们身上学会了仁义,看到了诚信,见识了能力之后,他便积极地和过往的大周商人学习汉语,欧罗巴对他们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他需要像摩西一样带着他的族人们寻找新的安居之地。
  听到亚伦怪声怪调的汉语,守城的士卒语气和缓了一些,他指了指离城门有一些距离的寨子道:“你是他们领头的吧?把你的族人们带到那边的流民营去,我会叫衙门里的人来安顿你们的,你们的人数不算少了,怎么安置还得等报给京中才能决定。”
  “这……”亚伦心里一慌,谄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块小金块子就往那士卒手中递,“请问皇帝陛下会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是上帝忠实的子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请您为我们多说说好话。”
  那守城的士卒在心底暗骂一声“二愣子”,表面上却不为所动,“你们只管住到寨子里去,之前辽民、回鹘都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来得,小一万人都有,都安置妥了,你们担心什么?”
  亚伦略略放下了心,一步三回头地带着他的族人们进了那个寨子。寨子依山而建,寨前有溪流,寨中有水井,旁边还有一大片郁郁葱葱地树林。灰白的外墙里是同样因抹了水泥而呈灰白色的房屋,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此时正值夏日,凌霄花、爬山虎布满了墙壁,墙角还有数丛蔷薇,开得正艳。
  “哇!这里好漂亮!”刚进寨子,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就用他们的母语欢呼道。
  亚伦按那士卒说的,安排妇孺孩子们住下,又叫上青壮将最中间最大的一间屋子布置成教堂,准备一会儿沐浴之后做一下祷告。
  教堂才粗粗布置好,一位穿着青色长衫、头戴官帽的中年人便走进了寨子里。
  “你是他们的首领?”那中年官员找到了亚伦,直接了当地问。
  “是的,请问您是?”
  “本官是这阳关接洽使,北方胡人内附都是由本官接手。”那官员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册子,一根纸缠的小条,一边打开册子一边问道:“你们来自哪里?以前的首领是谁?周围有哪些部落?”
  “我们是一赐乐业人,来自大漠的另一端,我们的故乡耶路撒冷被暴君攻破,我们在欧罗巴流浪了许久,听说东方是繁华的神赐之地,我们赶到此处,希望沐浴上帝的荣光。”
  那中年官员皱起了眉头,“你说你们来自欧罗巴?”
  “是的。”亚伦躬了下身,小心地回答道。
  “你们一共多少人?”
  “我们一共来了十七个姓的人,大约两千人。”
  “不少妇孺病得不轻,”那官员将册子往怀里一揣,“我一会儿叫医官儿过来给他们看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西边的一间屋,“这儿派人使劲踩就能把水提上来,上面那个大桶里是由太阳晒热的溪水,你们打开这个调节一下就能洗澡了。”
  亚伦看着那从竹管子里流出的温热的水,有些呆愣。
  “对了,你们是洗澡的吧?”官员不得不有此一问,他之前碰到一个奇怪的胡族,人都很好,就是打死也不敢洗澡,说是洗澡会被外邪入侵,弄得他很恼火,费了好些劲才把这观念给拧过来。
  “当然,上帝要求他的子弟保持洁净。”亚伦点头。
  “呼,那你们应该和回鹘差不多,”那官员说,“也是不吃不洁的食物?”
  “是的,您真是太广博了。”
  “那就好,你们在这里住下,山下的草场可以用,坡地上的果实也可以吃,等京中有了安排再离开。”那官员说完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亚伦招呼青壮踩水,先给小孩子洗澡,听着那房里小孩子欣喜的尖叫声,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安心地笑容。
  第二天一早,一个白胡子的医官带着几个年青的学徒来到寨子里,为生病的人诊病。亚伦看着那医官只摸了摸人的手腕,问了几个问题,便开出一些草根树皮之类的东西,让他们煮水喝。他对上帝发誓,就那种黑乎乎的、散发着苦味儿的汤药,如果不是那个大周的官员端着一幅比药还黑的脸看着,他是一口也不会喝的。
  “这几个人的病因都差不多,不过因体质不同,药物还需要增减,你们各自开了方来给我看。”老医官吩咐他的学生,待学生开过药方,老医官就着药方与脉象又对学生进行一番指导。
  “你们现在不要离开寨子,如果随便和城中人接触的话,是会驱逐你们的。”那老医官和气地说,“我听回来的商人说,欧罗巴正在闹瘟疫?”
  亚伦想到那些人死亡的惨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是的,这也是我们来到东方的原因,欧罗巴人把上帝的惩罚当成是我们引来的灾祸,不再允许我们在故乡生活。”
  “屁,”老医官气得胡子一翘一翘地,“那东西是因为脏才带毒的,我在京城亲眼看过的,这也是不让你们与别人接触的原因,两边会互相传病。”
  亚伦提起的心放了下来,这果然是神赐之地,一个巫医都比欧罗巴的名医要博学的多。
  亚伦他们在这个封闭的小寨子里住了快三个月,那位负责接洽内附民族的中年官员派了两个年青的书生来到寨子里,专门负责传授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