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沅的后宅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傅沅的后宅生活-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傅沅头一回在宣宁候府过年,又即将及笄出嫁,所以感觉上并不和在淮安候府的时候一样。
    这天一大早,傅沅早早就起来,换了身绣房特意做的新年衣裳,还未用过早膳,三姑娘傅珺就从外头进来,身上穿了一件藕红色绣着百合花缎面小袄,头上插着一支鎏金嵌海棠花簪子,看起来透着几分喜气。
    见着傅珺进了门,傅沅脸上露出笑意,从坐上站起身来:“姐姐打扮的可真好看,气色也是格外的好。”
    自打黎氏去后,二人走动的便多了起来,感情自然也比之前更要深厚些。
    听了傅沅的话,傅珺笑着道:“得妹妹一句夸,可想绣房的婆子没有偷懒,等回头可要赏个红封下去,免得她们说我小气。”
    傅沅听着这话,忍不住抿嘴一笑:“好啊,那她们可该谢我,不然哪里能讨了赏。”
    傅沅的话音刚落,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就忍不住全都笑出声来。
    万嬷嬷端着茶盏走上前来,笑着对傅珺道:“三姑娘一来,我家姑娘话也变得多了。趁着过年,老奴可也要向姑娘讨个赏。”
    万嬷嬷笑着看了傅沅一眼,道:“姑娘及笄后,要叫老奴跟着去南阳王府伺候。”
    万嬷嬷突然说起这个来,傅沅忍不住脸一红,略有几分害羞起来:“好端端的,嬷嬷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不等万嬷嬷开口,傅珺就笑着打趣道:“瞧妹妹你脸红了,我看呀,这南阳王府二公子定是一表人才,不然怎么能得了妹妹喜欢。”
    傅沅佯装生气伸手要挠她痒痒,傅珺笑着躲开她的手,告罪道:“我错了,和妹妹赔不是再也不敢了。”
    二人打闹一番,才坐起身来。
    万嬷嬷开口提醒道:“姑娘,时候不早了,是时候去给老太太请安了。”
    因着是新年,一家子人都要去给老太太请安磕头,所以比平日里定的时辰还要早些。
    听着万嬷嬷的提醒,傅沅点了点头:“我和三姐姐这就去。”
    “之前的红封和打赏都准备好了,嬷嬷这会儿就发下去吧,也叫她们高兴高兴。”
    “是,老奴知道了。”
    嘱咐过万嬷嬷,傅沅和傅珺才一起出了映月阁,一路去了朝宁寿堂的方向去了。
    因着是新年,宁寿堂装扮一新,梁上挂着红绸,窗户上贴着福字和年年有鱼,丫鬟婆子们都换了新的衣裳,脸上带着笑,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喜气。
    见着傅沅和傅珺进来,门口的丫鬟笑着迎了过来,福了福身子请安道:“奴婢见过三姑娘、四姑娘。”
    “起来吧,老太太可起来了?”傅珺抬了抬手,笑着问道。
    “回三姑娘的话,已经起来了,大太太和二姑娘正在屋里陪着老太太说话呢。”那丫鬟的话才刚说完,就听着屋里传出一阵笑声来。
    傅沅和傅珺跟在那丫鬟的身后进了屋子,刚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好闻的橘子味道,还有淡淡的百合香。
    老太太坐在软塌上,身上穿了一件枣红色的宝瓶并蒂纹杭绸褙子,额上戴着镶玉刺绣抹额,头发梳得齐整,插了一支翡翠珠子缠丝赤金簪子,耳朵上挂着金丝垂珠耳坠,端的是雍容贵气。
    大太太张氏在下头陪着,穿着一身青绿绣金圆领对襟褙子,因着过年忙了好几个月,人看着瘦了一圈,只是脸上敷了粉,气色看起来却是不错。
    傅沅和傅珺缓步上前,恭敬地福了福身子,请安道:“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老太太见着傅沅,微微皱了皱眉,心里闪过几分不喜来,到底是因着过年,没有给傅沅脸色看,只淡淡道:“起来吧。”
    “你们姐妹倒是处的好,也别忘了你们五妹妹才好。”
    老太太这个时候提起傅珍来,屋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谁都知道,自打二太太黎氏去后,傅珍在府里的处境便艰难起来。虽说大太太掌管府中中馈,下头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少了漪澜院的东西,可人向来是拜高踩低,失了黎氏这个生母庇护,傅珍在府中的地位自然不同往日。
    大太太张氏见着气氛有些不对,忙笑着开口道:“今个儿大年初一,老太太何苦为晚辈们的事情费神,她们姊妹间,感情自然是好的。”
    老太太向来肯给张氏几分脸面,听了张氏的话,点了点头,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傅沅和傅珺又和二姑娘傅萱互相见了礼,才站在了一旁。
    过了一会儿,三太太卫氏和几位少爷也都先后来了。
    傅珍进来的时候,众人的视线全都落在她的身上,有同情,有不屑,有的还存了几分看笑话的意思。
    傅珍穿了一件藕绿色的绣着牡丹花的褙子,人消瘦了许多,衣裳便显得有些大了,架不起来。
    远远瞧着,竟叫人觉出几分落魄来。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傅珍走上前来,福了福身子,给老太太请安,声音却是淡淡的,透着几分阴郁之气。
    老太太向来和她疏远得很,自打黎氏去了,宫里头的太后娘娘也没有什么话传出来,愈发觉着这个嫡亲的孙女儿可有可无。
    见着傅珍消瘦了许多,气色也不怎么好,也没多问一句,只抬了抬手,道:“起来吧。”
    傅珍应了声是,站起身来,走过来的时候视线在傅沅身上看了一眼,傅沅不自觉生出几分凉意来。
    从她的眼神里,傅沅看到了恨意和不甘,只是,到了如今这般处境,傅珍在府里生存都难,若想害她,谈何容易。
    许是知道这点,傅珍只看了一眼,就将视线从她身上移开。
    众人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丫鬟的请安声传了进来:“奴婢见过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
    随着丫鬟们的请安声传入耳中,傅呈礼、傅呈远和傅呈锡先后从外头走了进来。
    老太太见着三人进来,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起来。
    “儿子给母亲请安。”
    三个人单膝跪地,给老太太请安。
    “地上凉,快起来吧,今个儿天凉,你们可要多穿些,别不顾自个儿身子冻着了。”老太太笑着开口道。
    等到三人起来,陪着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外头就有婆子进来,说是到了吉时。
    新年请安都是选了吉时,各房的人依次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点了点头,朝卫嬷嬷使了个眼色,叫她拿了打赏的金叶子银叶子来。
    大房的人给老太太磕头后,傅沅、傅珺、傅珍和傅澄便跟在父亲傅呈远和兄长傅询身后,一齐跪地,给老太太磕头请安。
    老太太赏了一人一个红封,轮到傅澄的时候,更是专门准备了玩具和糖果。
    蓉姨娘身份卑微不能进屋给老太太请安,听到老太太抬举傅澄,只隔着帘子在院子里给老太太磕了头。
    等到三房的人磕头过后,众人陪着老太太一块儿在宁寿堂用了膳,三位老爷和少爷们有事,先退出了屋子,只留了张氏、卫氏和几个孙女儿陪着老太太说话。
    女眷们说话,不外乎是些府中的闲事,或是衣裳首饰,傅沅听了好一会儿,就觉着眼皮有些打架,只好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起来,耳边又传来卫氏的声音:“老太太吃了几个月的药,气色真是好多了,看来那安大夫医术当真不错。”
    “可不是,只是养了几个月的病,倒累的你大嫂忙里忙外,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她处理。”
    老太太才刚说完话,外头竟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闵嬷嬷满脸喜色进了屋里,还未请安就开口道:“老太太,大太太,宫里头派人传话出来,说是咱家大姑娘有孕了。”
    闵嬷嬷的话音刚落,众人全都愣住了,尤其是大太太张氏,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来。
    老太太回过神来,笑着站起身来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当真是有孕了?”
    闵嬷嬷脸上堆着笑,忙开口道:“传话的是皇后娘娘跟前儿伺候的宫女舒云,这会儿正在外头呢,老太太可要亲自见见?”
    听着这话,老太太忙开口道:“快,快请进来。”
    闵嬷嬷应了一声,就出了屋子请了宫女舒云进来。
    “奴婢见过老夫人。”
    “侧妃真是有孕了,什么时候的事儿,太医可看过了?”老太太脸上带着笑,急忙问道。
    宫女舒云听了,笑着回道:“回老夫人的话,昨晚守夜时侧妃娘娘干呕了几下,叫了太医来诊脉,才说侧妃娘娘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皇后娘娘高兴万分,今个儿一大早就派了奴婢出宫给老夫人和大太太报喜。”

☆、第101章 听见

傅娅在除夕夜被诊出有孕来,乃是天大的喜事,老太太和大太太张氏听了,脸上的笑容愈发深了起来。
    老太太叫人给了舒云厚厚的赏银,叫卫嬷嬷将人亲自送出了府里。
    见着舒云出了宁寿堂的院子,张氏才欢喜地对着老太太道:“这下可好了,媳妇总算是安心了。”
    自打傅娅嫁进东宫成了侧妃,张氏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睡踏实过,后来傅娅在宫里出了事情,张氏虽未进宫,可听着老太太的话和那些傅娅不得殿下恩宠的传言,心里哪日不提着心,为这个女儿操心。
    如今傅娅有了身孕,若十月怀胎能一举得男,不说那宫女出身的崔氏,便是太子妃姜鸾,也要被压制住。
    老太太如何能不明白张氏的想法,听了张氏的话,笑着点头道:“也难为你了,等过了元宵,你便递牌子进宫探望娅儿,皇后娘娘体恤,定会允准的。”
    “是。”张氏笑着应道,又叫人给府里的人每人发了二两银子,好粘粘喜气。
    一时间,宣宁候府上上下下都欢欣不已,府里更是热闹开来。
    老太太到底上了年纪,精神有些不济,大喜之后到底是露出几分疲态来,张氏见了,便起身告辞。
    “母亲若是没有什么别的吩咐,媳妇就先退下了。”
    “去吧。”老太太点了点头,又将视线落在站在那里的傅沅她们身上,开口道:“今个儿新年,就不必拘着了,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哪怕是在外头的园子设个宴你们姊妹们喝喝酒,也是好的。”
    老太太这话说出来,众人都高兴起来,哪能不知老太太是因着傅娅有孕的事情才这样开怀。
    众人应下,福了福身子从宁寿堂退了出来。
    “大姐姐可算是苦尽甘来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傅萱才一出宁寿堂的院子,就忍不住开口道。
    傅珺点了点头,“也是大姐姐福气好,才有这样的造化。”
    京城里谁不知道,东宫子嗣艰难,除了崔氏所出一个女儿外,殿下膝下竟没有一个儿子。
    东宫无子,便是太子身份贵重,朝廷上也免不了有些别的声音,说是太子无子,江山社稷便不能交到他手上,免得对不起列祖列宗,将这江山毁在太子手中。
    更有甚者,私下里说是太子无德,才不得上天眷顾,落得个子嗣凋零的地步。
    “可不是这话,之前母亲特意为大姐姐算过,也说大姐姐是个有福之人。”
    “之前,是咱们都想岔了。”以为进了东宫当个侧妃,一辈子什么都盼不到了。
    傅沅和傅萱她们走到岔口,才各自分开,回了自己的映月阁。
    只一会儿工夫,傅娅有孕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宣宁候府,傅沅回了映月阁的时候,万嬷嬷和怀青全都知道了。
    万嬷嬷端着茶盏走上前来,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老奴听说大姑娘有孕了,可真是一件喜事。”
    傅沅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茶盏,漫不经心点了点头,心里却是有些不好的猜测。
    明明那个梦中,太子是坠马伤了身子,一辈子都不能再有子嗣的,傅娅如今却是经太医诊断,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她想来想去,只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傅娅根本就是假孕,借着假孕争宠。反正从怀胎到瓜熟蒂落生下来中间有十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只要出一点点的岔子,这孩子就没有了。或许,还能借着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来设计陷害崔侧妃和太子妃姜鸾。
    而第二种,就是傅娅真的有了身孕,而这孩子,并非是太子的亲生骨肉。
    傅沅不知道是前者还是后者,若是后者,等到事情败露,她这大姐姐怕是连性命都保不住。
    傅沅轻轻叹了口气,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起来。
    无论哪个是真相,都是傅娅自己的选择,旁人无论怎么想,都帮不了她。
    尤其,她要嫁给宋淮砚,从某人意义上来说,不管她愿不愿意,她和傅娅,总有一日会对立起来。
    “姑娘,您怎么了,可是在替大姑娘担心?”
    “也是,宫中险恶,大姑娘无孕在身还好,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一朝有孕,所有人全都盯着她的肚子,日子像是站在那悬崖边儿上,稍不小心就会被人给害了。”
    “不过这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如今有孕了,哪怕是招来嫉恨,也总比没有好。您放心吧,大姑娘进宫也有段时日了,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万嬷嬷见着自家姑娘像是有些心事的样子,只当她是在替傅娅担心,开口劝慰道。
    傅沅听了,点了点头,将话题转移开来,问起了明日去淮安候府拜年的事情来。
    万嬷嬷见着自家姑娘回过劲儿来,不再出神了,便也放下心来,笑着回道:“姑娘放心吧,老奴都安排好了。
    “表少爷今年刚成了亲,老奴单独替姑娘备了一份礼,是块儿徽墨中的名品朱砂墨,上头刻着状元红三个字,寓意极好,既全了礼数,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万嬷嬷对于之前傅沅在淮安候府的事情也知道了一些,明白自家姑娘和表少爷之前存着几分别扭和尴尬。
    可毕竟是一块儿长大的表兄妹,总不能因着怕人多心,怕舅太太不喜,就连话都不说了,甚至该有的礼数也不要了。
    自家姑娘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自然是要大大方方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有什么顾忌。
    坦坦荡荡了,才好堵住了旁人的嘴。
    万嬷嬷将那朱砂墨拿来,傅沅拿起来看了看,只见墨的正面写有“状元红”三个字,背面有描金的云纹,正反两面均布满斜方格的花纹,着实是个不错的礼物。
    “嗯,就用这个吧。”傅沅也觉着极好,便定了下来。
    又和万嬷嬷聊了几句,一切都妥当了,傅沅才拿起桌上的书看了起来。
    书里讲的是个丫环与小姐同游,救了落难书生的故事。
    小姐自小养在闺阁,除了兄长父亲不见外男,出来游玩都要拿面纱遮盖,生怕被人看了去。贴身的丫鬟聪明伶俐、活泼胆大点,左看右看观赏景色就见着一个落难的书生。书生很穷,要赴京赶考,却是身无分文,只替人写信略赚些盘缠,等得路上用。
    丫鬟心地善良,生了恻隐之心,出手相助给足了书生盘缠。一阵清风吹过,书生正巧见着丫鬟身后的小姐面容,这一看,惊为天人,春心萌动,更将小姐示为了他的恩人。
    于是乎,书生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娶了那小姐。
    傅沅每每见着这样的故事,就忍不住想要腹诽。
    真不知,书生是当真不知那一路的盘缠是丫鬟所出,还是为小姐的美色所惑拿了报恩的借口来用用。
    这样的故事,情节单调,看了开头便能猜想出结局来,食之无味,弃之亦不可惜。傅沅看了一会儿,便没了兴致,放下了手里的书,和怀青一样绣起帕子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外头听到一阵脚步声,有丫鬟进来回禀:“姑娘,二姑娘和三姑娘来了。”
    傅沅听着,放下手中的针线,笑着看向了门口。
    才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