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是你婆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穿之我是你婆婆-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奶别气了,大哥不孝敬您我孝敬您,奶吃麦乳精,还吃炒鸡蛋!”
  “对奶吃,奶别气。”
  俩瘦的柴火似的小孩子大眼睛亮晶晶,声音软软的。
  “不仅要孝顺奶,还要记得爹娘的好。”
  陈珂点点俩小东西的鼻子,李磊和小丫又笑嘻嘻地说“知道啦!”
  这时陈珂脑袋里又有声音了,“积分上涨提醒,加五十——”
  陈珂眨眨眼,她什么都没做怎么又有积分了?
  可惜系统就跟石子掉进水塘,没有回声了。
  陈珂有点琢磨出来了,但凡是让孩子们上进的,都能加积分,大丫可能是个读书人才,那小丫李磊李明呢?
  晚上她就把这想法跟李卫国说了,李卫国和春花面面相觑:“妈,当初不是说家里大丫上过小学够了,小丫不用去了吗?二弟的小子已经上小学了,现在放假呢。”
  “那还是让小丫去上学,她哥哥姐姐都上学,她不上可不行。”
  “可是娘,”李卫国涨红了脸,他偷偷地瞧了瞧陈老太神色,“上学一年要三块钱呢,咱家拿不出啊!”
  陈珂一愣,脑子里浮现了不少物价。
  上小学是要花钱的,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一块五一学期,合起来就九块,等到了四年级五年级一年都要四块,整个五年上下来就要十八块。
  而她之前打算让李思静去上初中的事儿,初中上两年,一共要二十块。
  一只七八块的老母鸡都能让“陈老太”倾家荡产,那十八块的小学学费,二十块的初中学费,不是更吓人?
  而且陈珂不偏心,既然要上学,那就都得上,突然,以为有了空间万事无忧的陈珂被毛一百块砸的眼冒金星,这还只算了小学初中的钱。
  陈老太的资产她看过,流动现金一共加起来十五块,大多被老三家的嚯嚯去了,布票粮票油票剩的也不多。
  陈珂穷得都想剑走偏锋,走捷径去卖空间里的好东西了。
  可是这不成,因为这在这个时代是不被接受的。别人可以投机倒把,她不可以,她是老李家的一家之主,得告诉下面小的,政策不允许,咱就得堂堂正正谋出路。
  黄牛是赚得多,但这伴随着风险,她知道即使是开放以后,投机倒把依然在刑法里列为罪名,离能做买卖的时间还很遥远。
  万一被抓了呢,老李家的人身上不能有污点。
  陈珂晚上在被里思来想去,还是得靠鱼塘才有出路,只要让家里人跟着钟林搞鱼塘建设,搞实验,再过几年鱼塘水洼,大坝水库就会从集体承包转为专业承包,公开招标,到时候钟林定会有第一手消息,让老大他们跟着做,得了养鱼的经验,说不定养鱼致富,而后头只要交给生产队赚的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的包金就可。
  跟着党派来的高端试验分子进行劳作,再学以致用服务生产大队,同时堂堂正正收获钱票。这是陈珂想的最好的一条出路了,八十年代多少从鱼塘承包发迹的万元户啊,如果老李家能成为其中之一,陈珂觉得自己就功德圆满,老了住大洋房,回大城市,吃喝玩乐,儿孙满堂。
  陈珂想得很美,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
  这一大早的,农村里的鸡鸣此起彼伏,味道是浓烈了点,但生活气息充实。这时,隐隐传来读书的声音,仔细一听,好像是知青们在背诵语录。
  陈珂好奇地往外走去,就见她大孙女也拿着本语录,一边听一边看,认真的很。
  “思静,上地了——”
  “哎妈,来了!”李思静合上书,轻轻地抚摸了一把书皮,随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了老李家的打了凹槽的墙上。


第12章 
  李思静正在土地上劳作,她动作快,不一会儿就把地翻了一遍。
  “李思静同志,你可读书了?”一个知青的地离得近,见李思静干活又快又好,不由动了念头,“我看你天天早上在听我们读书,要不这样,你帮我一起耕地,我就找时间叫你识字,怎么样?”
  陈飞就是和顾红旗一道的,这次知青下乡里唯二的男知青之一。
  陈飞等了会儿,李思静根本不睬他,这姑娘秀气的眉眼淡得很,好似他存在似的。
  “同志,人顾红旗找你你就帮忙,我找你你就不搭理,这也太区别对待了吧?”陈飞扬扬眉头。
  李思静这才正眼看他:“他找我,我好心帮他,被你们说得我恨不得巴结顾红旗同志一样,还不兴我吃一堑长一智?”
  陈飞“哟呵”一声,颇不可思议:“你脾气倒不小?”
  “麻烦这位同志让让,我要回去了。”李思静越过他要走。
  “哎别走啊,你帮不帮啊,我看你挺热爱学习的,就不想学识字?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了!”
  男同志的声音嚷嚷得令人心烦,李思静怎么会不想学认字,她想做有知识的人,可是……她摇头,想的多不如做的多。
  谁知这一切让春花看在眼里了,春花是老李家大媳妇,又最近被娘看重,正做啥子都想着要老李家光荣,那个男知青怎么在和自家闺女说话?她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这年头知青和村里闺女鬼混的事也不是没听说过,但只要没临门一脚,人迟早得回去,那闺女咋办?
  春花想想就害怕,连忙等大丫过来了就把人扯到一边:“妈看到了,那个男知青是不是缠着你?啊?大丫你可不能有想法啊?”
  李思静连忙否认:“妈你想啥呢,人家要我帮他干活教我识字,我哪里会睬他?”
  春花一听,哎这傻闺女,人男同志就是这样把小姑娘给花去的,“不睬他就好,听妈的,千万别和知青混一道,人迟早就回去的,乖啊。”
  李思静沉默了,不为啥,就为她娘的最后俩字,最近她奶不知咋地总喜欢跟李磊思宁说完话就带个乖啊,这俩本来就小,所以听了奶的哄可开心了。
  可自己妈听了偏也要学,时不时对她,对她爸来一句“乖啊”,搞得她爸李卫国快四十的人了,一张脸黑红黑红。
  “妈我知道。”
  知道归知道,没法识字这件事,李思静晚上还是做了思想建设的,她有了自己名字,多好听,思想进步,宁静致远,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眼眶就红了。
  李思宁听到低低的呜咽,一脸茫然地翻过身,“姐,你怎么老念自己名字?”
  李思静把人抱在怀里,摇摇头,“思宁,奶给我们的名字太好听了。”
  李思宁还没完全明白自己名字的意思,她连小学都没上过嘞,于是她一脸好奇:“我觉得还是叫小丫好听。”
  李思静抱着她不说话,渐渐地两人都睡着了。
  … …
  李思静照以往的点醒过来,屋外头竟有个特响亮的读书声音,这声音,听着有点苍老有点沙哑,但抑扬顿挫,字字分明读音标准。
  李思静的心怦怦跳,她不敢置信地推开门,就见初升的太阳下,陈老太端坐在门口,抱着一本语录,念得津津有味。
  见她看过来,陈老太笑眯眯地招招手:“来,今儿开始奶教你们识字!”
  李思静猛地看向她妈,春花正在做馍馍,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看我做啥,你奶可知道你想学字,专门起了个大早。”
  李思静哽咽地不行,陈珂喝了口水,“大丫来给奶去弄把凉水,热啊!”
  李思静连忙揣着布头往后头走,一边走一边死咬着牙不让眼泪掉出来,她用毛巾绞了一遍冷水,再用手擦了擦眼,才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回屋子口。
  陈珂让李思静拿着书,她在一旁看着,这日光倾斜着洒下来还算柔和,“大丫,跟奶一起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方山村的读书声比往日里更早了,来往的村里人看着这副奇观,不由驻足微笑。
  方山村的知青如往常那时间起来,就当一人捧着一本语录就要开始晨读时,听到了不远的屋舍也同样传来朗朗读书声。
  陈飞眼尖,他望见了昨日那个冷淡的少女,和她奶坐在一道读书,字正腔圆,气势蓬勃。
  “哎,那不是李思静吗?”
  村里的知青惊呆了,他们三言两语交头接耳,其中那两个被李思静奶奶说了一通的更是面色赤红,“会读语录有什么稀奇的?”
  顾红旗本是不在意的,但今儿个远远望到,那阳光下的少女认真读书的模样,就想到她平日一贯的踏实与安静,竟下意识地觉得身边的知青说的是错的。
  不稀奇,但很进步。
  陈珂既然决定带着大丫读书,那家里俩小的也不许给躲懒了。
  杜娟听到这消息差点没给折了腰,她目瞪口呆地扭头看向李卫城:“你说啥,你妈要带着小宝读书?”
  李卫城心中激动,面上却淡淡,他瞥了自家眼高手低的媳妇一眼:“你自己出去看看不就得了。”
  杜娟半信半疑地出了门,腹诽别给教了全错字吧。
  可当她走到院口,老太太的读音简直比城里人还标准,她念一句,三个小的跟一遍,大丫是念的最清楚的,小丫和李磊都是磕磕绊绊,但也是努力跟上了。
  杜娟合不拢嘴,李卫城在后头说起大哥讲的说辞:“妈还没做媳妇的时候是读过书的,可是穷,后来就没再读了,听说本来都是考第一的。”
  杜娟……杜娟凝视着自家小宝读书的样子,她抽了抽鼻子,“你妈是挺有本事的。”
  说完,就往老大家里跑,“趁都没下地呢,给老的几个小的,冲麦乳精去。”1


第13章 
  大中午的,厨房里先是有“滋啦——”水撞热油的声音,再是一股油香味横冲直撞地从厨房里跑出来,陈珂瞧着不对,连忙把厨房门给关了,可这香味还是让俩小馋虫等在厨房门口团团转。
  “奶,奶,你在做好吃的吗?”
  “奶说做炒蛋,小丫别吵奶,乖啊。”李磊小大人似的,像模像样地把食指放在小丫的嘴上,小丫立马捂住嘴巴点点头。
  杜娟从门口探头探脑看进去,拉住刚回来的老大一家:“妈怎么还炒鸡蛋了?”
  香味让人胃口大开,李卫国咽咽口水。
  陈珂捧着一碗炒蛋出锅,朝李磊努努下巴,“去把人叫来!”1
  杜娟就见李磊笃笃笃地朝她跑过来,一拉她的手:“奶让我们去吃炒蛋,我去叫爸。”李磊弯腰小跑,撞上刚从地里回来的李卫城,他瞄了一眼脸色不自然的杜娟,抄起李磊的小胳膊:“跑什么?”
  “奶叫去吃炒蛋!”
  李卫城把李磊放下来,小宝马上跑回了大房屋里。
  杜娟就在自个儿屋子和大房屋子的门口徘徊而不入呢,她还是要点脸,已经分家了,哪里有吃老大家的呢。
  可看着李卫城目不转移地往自个屋子里走,就没想着一道去吃炒蛋,这就又有落差了!
  “咱妈好像要我们一道——”
  “分了家,成天地你妈你妈地喊,这有一口吃的就咱妈了?”
  杜娟面色一变。
  好在李卫城也不是故意拿捏杜娟,他擦了把脸,往老大屋里走去。杜娟瞧着连忙跟上,生怕老二把她撂家里。
  陈老太没把炒鸡蛋全盛一道,每个碗里都分了点,等李卫城和杜娟捧着碗进来,她把专剩下地挑在两人碗里。
  全程连个眼风都没给杜娟。
  一大家子坐在圆桌上,小的几个都吃得开心得眯起眼睛,陈珂吃着自己碗里的炒蛋,谁知突然有双筷子往自己碗里又放了块挺大个的黄澄澄的炒蛋。
  一看,李思静又埋头细细品尝起来。
  哟呵,这有人开了个头那下面小的哪里还停得住,李磊和小丫也一定要一人一块地把蛋往陈珂碗里夹,陈珂没把人的炒蛋退回去,她吃孙子孙女挟的还挺高兴。
  可这仨孩子,反衬得正埋头品味,或正动脑子怎么带回去,再给孩子吃一点的大人点儿都不懂孝顺,臊的啊。
  李卫国当场就通红了脸,也夹起一块炒蛋,缓缓地向老太太碗里移动——
  ——陈珂黑脸:“都沾了口水要人怎么吃,你们的我不吃。”
  然后老大的筷子又猛地移回去了。
  这场景好笑,三个小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捧着碗吃着香喷喷的炒蛋和馍馍,偷偷地笑。
  杜娟却更不敢看老太太了,这氛围越是温馨可爱,她越觉着自个亏心,这亏心主要体现在分了家还其乐融融的兄弟俩,还有小宝与俩姐妹亲密无间,春花让老太太喜欢了,这一桌上只有她不被人看在眼里。
  可这又咋办,该她的!
  下午上地前,李卫城朝在屋里吃饱了,捧着肚子躺炕上的杜娟失望道:“妈不是个你想的那样傻的,都看在眼里。杜娟,你没日没夜地说自个城里知青,书看着没妈念得好,做人也没妈那么大方,咋我觉得你是土生土长的,妈是城里来的呢。”
  杜娟这个憋屈啊,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最憋屈的是她觉得李卫城说的也有点道理。
  放了话就走,李卫城结婚到现在是咋地忍让杜娟,这会儿就觉得妈咋地给他长脸。
  等上了地,李卫国拍拍兄弟的肩,憨笑:“妈让你以后喝我媳妇儿带的水,烧开的,不生虫。”
  李卫城手里都没个水壶,杜娟没给准备。
  他眺望已经和大丫一道到田里的大嫂,心里也泛起丝羞愧,“妈是喜欢大嫂的,这分了家才看明白。”
  李卫国顺着他目光看过去,也不自觉点点头:“妈还偷偷让我媳妇喝麦乳精,我就在旁边干瞪眼的份儿,还好媳妇疼我,让我也喝了一半。”
  李卫城震惊了,他眼睛一瞪,顿时心里发苦,这年头疼媳妇都疼过儿子了?哎哟,杜娟有大嫂三分得妈喜欢,他不也喝上麦乳精了?
  懒洋洋地睡了个午觉,陈珂自觉她今儿任务还没完成。
  可没等她去呢,社长李红卫就上老李家这屋了,他先是挺好奇地打量了下三间平行的屋子:“这屋子分得好,看着各大了一圈。”
  “社长咋地有空来了?为了池塘的事儿?”
  李红卫叹了口气,才郑重地点头:“试验小组的组长真是上头派下来的,人拿了证明回来给我一看,那章印可不简单!”
  陈珂心想当然不简单,这年头公派从广西那块派到四川这内陆,越是坐火车跋山涉水的,越是有来历。
  “选了咱鲁山村的地,这是好事,我本想让几个知青去帮忙,谁知人钟老不要!”李红卫烦的是这个,“你说咱村里的人自个儿的地上工都干不完呢,就算干的完,也没人愿意去整池塘啊,这都不拿工分!就村里几个知青闲得没事做,我可不就想把人推出去。”
  “那组长要啥样的人啊,”
  “没说!”
  这件事李红卫没跟村里通报呢,既然人有了上头指示落户鲁山村了,他也得把安排齐全了才能和村里大伙说啊,搞池塘变鱼塘建设,试验小组的人铁定不够,但找谁凑难啊。
  陈老太听着听着眯眼:“那你往我家跑,是啥意思啊?我男人挖的池塘,这会儿干白活是想拉我儿子下去啊?”
  李红卫忙摆手:“哪里能这样呢,这不您给拉来的人吗,我就问问您有啥想法……”越说越没底气。
  他下意识地竟想找陈老太商量也是不要个脸了!
  陈珂想家里老大老二去学试验小组养鱼的法子,但这种明摆的没啥好处的事她可不能争着去,得让人知道是又亏了她老李家一次。
  陈珂故意就一脸不喜说了:“你去问问人组长吧,咱老李家还吃不饱呢!”
  话是这样说,等太阳下山,家里俩儿子回来了,几个小的送信员兴冲冲地跑到自个爹面前说:“奶找你们谈话。”


第14章 
  李卫国俩兄弟出了屋子,相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