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生存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内宅生存手札-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凌云自有孕后,练习武功的机会就少了。纪恒叮嘱她多次,要她孕期注意安全,又寻了几个年老有经验的嬷嬷在一旁照看她。
  谢凌云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清楚自己适当练习一下对身体无碍,但是她不想纪恒担心,就不明着练外家功夫,每日只练会儿内力,闲时在宫里走动。
  太医叮嘱过,有孕后,可以适当走走,对孕妇,对胎儿都好。
  看阿芸闲着无聊,纪恒请了薛氏来陪伴她。
  谢凌云看见母亲自然欢喜,拉着薛氏的手,“阿娘,阿娘……”
  薛氏进宫之前,原本想着见了女儿后,要好好说道一通,告诉女儿究竟该怎么做,可是,真看到女儿,她一时都又说不出来了。
  她刚生下阿芸时,阿芸只有那么小的一点,小小的人儿,皱巴巴的,眼睛都睁不开。一晃十多年过去,阿芸都要当母亲了。
  薛氏心中感慨颇多,阿芸小时候,她只想着阿芸嫁一个性格敦厚,家庭简单的后生,一辈子不受委屈就好了。然而她那时,哪里想到阿芸有一日会成为太子妃呢?
  谢凌云想跟阿娘说话,就挥手让一旁的宫人退下。
  薛氏这才回握住女儿的手,轻声问道:“阿芸,你近来好不好?”
  谢凌云点头,微笑道:“好啊,当然好。”
  薛氏却沉了脸:“可是娘不好。”
  “为什么?”谢凌云一怔,不解,“阿娘为什么不好?谁给阿娘气受了?是让儿不听话?还是爹爹又做什么了?”
  薛氏道:“跟他们都无关,是因为你的缘故。”
  “因为我?”谢凌云纳闷。
  薛氏点头:“不错,是因为你。娘因为你而担心。”
  谢凌云明白了:“是因为我去边关的事情么?”她握住母亲的手,软语说道:“阿娘,那时情况紧急,我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所以只能跟着去边关。对于去边关一事,阿娘,我一点都不后悔。”
  薛氏面色稍微缓和了些,但是仍然没有说话。
  谢凌云又道:“阿娘,本事大的人,可以稍微多担一点责任,多做一些事情。咱们是大齐人,为大齐做点事,没什么不对的。反正,你放心,我能护我自己安全。”说着她微微一笑,带些傲然之色:“这世上,还没有几个人能伤得了我。”
  薛氏知道她说的大概是真的,可还是斜了她一眼:“我竟不知道你这般厉害。”
  谢凌云握着阿娘的胳膊,轻轻摇晃,嘻嘻笑道:“阿娘不知道么?皇上都知道了呢。还封我做将军,是不是顶威风?”
  薛氏不想顺着她,就道:“放着太子妃不做,去做什么将军,傻不傻?”
  ——阿芸被封作将军一事,薛氏自然知道。她初时觉得荒谬,这是大齐立国百十年从来未有过的事情。她知道这是皇帝看重,却不知道这对阿芸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阿芸这孩子,自从会了武艺之后,就有些奇奇怪怪的念头……更奇怪的是,她那些怪想法,竟然都成真了。
  谢凌云也不恼,依着阿娘笑道:“不傻,不傻,再傻也是阿娘生的。”她转了转眼珠,又道:“阿娘,我给你看官服好不好?你的女儿也做官儿了呢。”
  薛氏伸出食指,轻点女儿额头:“我不看,羞不羞。”
  “不看就不看——”
  薛氏叹一口气,又道:“你如今有了身孕,以后可别再胡闹了。”
  谢凌云点头,一脸认真的模样,似是极为受教。可她心里却说,如果阿娘觉得去边关是胡闹的话,以后边关告急,她还是会胡闹的。
  薛氏见她应了,才略略松一口气,柔声说道:“阿芸,娘不是要说你。娘是想你好好的,你明白么?”
  谢凌云点头:“嗯嗯,明白明白,阿娘是为我好。”
  她看起来乖巧懂事,薛氏也不好再说什么。阿芸还怀着身孕呢。
  薛氏转了话题,开始问女儿身体可有不舒服,平日反应大不大……
  谢凌云摇头:“没有,我身体很好,反应也不大。这孩子乖的很。”
  “那就好。”薛氏犹豫了一下,又道,“平日注意一些,宫里人多,不定都是什么心思。一应饮食衣物,不要假手他人。要你身边人也多留心……”
  谢凌云点头:“嗯,我记着呢。”
  其实薛氏有些多虑。如今后宫主子不多,对太子妃肚子里这个孩子,一个个都很期待。而且,那些妃子娘娘们不敢去惹太子妃,除了她有皇帝和太子护着,还有个原因就是太子妃厉害。
  谁都知道太子妃武功告绝,有神仙保佑,不敢得罪啊。
  薛氏同女儿说了许多话,在天黑前出宫回家。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时,薛氏才忽然想起,她有件很重要的事,忘记嘱托女儿了。
  阿芸有孕,不能伺候太子,当初太子与阿芸约定身无二色,也不知道做不作数。若太子反悔,借机再纳其他女人,阿芸可一定不能傻,不能直接去闹……
  薛氏想到此事,不免担忧。阿芸性子直,若真遇到这种事,也不知会如何处理。她叹一口气,心想,过几日再进宫,跟阿芸简单提两句吧。
  可惜,后来的日子里,皇宫里忙,薛氏一时也没找着合适的机会进宫。
  五月初,皇帝在朝堂上正式下旨,将皇位传给太子纪恒。
  太子三次推辞,称自己德行经验不足,朝廷大事还该由父皇做主。
  然而皇帝退位之意甚是坚决,太子推拒不得。
  皇帝又命钦天监选看日子,择吉日举行新皇登基大典。
  ——皇帝此举,朝廷众人都不算太意外,从几年前开始,皇帝就开始为太子铺路了,先是让其参与朝政,后来太子大婚后,又让太子监国。再后来,太子率军去边关,同太子妃立下大功……
  身份、经验、威望,都已经够了。
  不过皇帝选在此时退位,大家略微的惊讶以后,都表示理解。——这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么?只是有不少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会放弃手里的权力。哪怕是自己不想管事,让太子监国都成啊。
  但是皇帝执意如此,大家除了恭贺新帝,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五月二十九,太子纪恒正式登基为帝,尊父亲为太上皇帝,追封母亲孙氏为太后,又封妻子谢氏为皇后,仍沿用旧年号,并未改元。
  新帝登基,自有一番忙碌。
  诸事了结后,开始有大臣上奏折,建议新帝广选有贤德的女子充实后宫。
  纪恒只扫了一眼,留中不发,并未理会此事。他哪有闲情去充实后宫?他的后宫满满当当,有一个人就够了。
  然而那位大人甚是执著,继续上折子,他言辞颇为恳切,从先代贤明君王有七十二贤妃讲起,复又提起当今皇后是有大贤德的人,想必会有不少女子愿意受皇后教导……
  纪恒觉得好笑,看了一遍,放在一边,只当做没看见。
  他知道历来新帝登基后,会广纳后宫,一是为平衡前朝,也为拉拢势力,多选几个重臣之女放在后宫,对皇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一般来说,皇帝都不会拒绝。
  ——或许一开始皇帝要推辞两句,表示自己不是沉湎女色之人。但是在臣子的力劝之下,为了子嗣,为了社稷,就“勉为其难”同意了。
  只是纪恒的情况和旁人不大一样。一则他当日答应过阿芸,此生身无二色。他是重信诺的人,答应了就会做到。阿芸待他一心一意,为他屡次甘愿赴险境,他又怎会负她?二则,他纪恒自己也完全没有心思去应付其他女人。
  他不到十五岁就认识了阿芸,从好奇,到佩服,再到动心,再到后来成亲,到她有孕。世上女子很多,可在他心里的,除了她,再无旁人。明明她身上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可他就是跟着了魔一般,只能看得到她一个。
  他愿意花费心神去逗她,去陪她,去讨好她,去欺负她,看她为他高兴,为他欢喜。他习惯于此,也热衷于此。
  对于大臣建议的选妃,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趣。
  他怕阿芸难过伤神,又怕她知道后无动于衷。他并不想拿这种事情去试探她对他感情的深浅。对自己,对阿芸,他还是有点信心的。
  不过,这种事情,最好一开始就彻底杜绝。
  所以,在第三次看到建议选秀纳妃的奏折时,他没再扔到一边,而是做了个回应:“大齐尚有困苦的百姓,朕没有选秀的心情。”
  皇帝这意思是说,必须要等老百姓都过得好了,这新皇帝才会选秀么?大齐有多少老百姓,怎么可能无一个困苦之人?这明显是托辞嘛!
  有人不死心,再次上折子,这回水平就比先时的高些了。先夸赞皇帝仁善宽厚,心系百姓。再委婉阐明,如今百姓比先前过得好多了,但是困苦之人总归是有的。皇帝不能因此就不纳后宫啊。如果皇帝担心选秀劳民伤财的话,可以小范围选一下嘛,单单是京城中就有不少贤德的姑娘……
  纪恒面无表情看完,明白这是跟他较上劲儿了。他不厚道的想,兴许人家家里就有适龄的贤德姑娘呢。
  他微微有些怒气,天下要事不少,可偏偏有人只盯着他的后宫。帝王之术他也学过,他想平衡朝政,还真用不着靠睡女人去平衡。
  这回纪恒回应得更简单了:“无心选秀,此事不必再议。诸位爱卿有空管朕的家事,还不如看一看自己后院是否安稳。”
  年轻的帝王在做监国时,甚是温文尔雅,有不少事情征求多方意见。可是当了皇帝以后,行事比监国时,果敢了不少。
  虽说皇帝无家事,可是在皇帝明白表态不愿意再提时,也没人敢再去触怒他。
  不选就不选吧。
  谢凌云是几天后才知道这一桩事的,她看着比之前丰腴了些,笑着跟纪恒打趣:“皇上,你真那么说么?嗯,诸位有空管朕的家事,还不如看一看自己后院是否安稳。”
  她严肃了面容,学着纪恒说话的语气。刚说完,就笑得直打跌。她想象不出那些大人们听到这话是什么反应。不过她心里挺欢喜。纪恒记着他说的话呢,他一直都记着的。
  纪恒看着她,有些无奈。她平时教他纪恒,他做太子时这般,他做皇帝时,还是这般。只有在她故意逗他时,才会唤他“皇上”。他皱眉道:“我当时可不是那样说话的。”
  “那怎么说?”谢凌云看着他,脸上写满好奇。
  纪恒不答,他沉默了一会儿,忽道:“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事情都不会发生。阿芸,不会有别人。”
  这是他们大婚后,他第一次郑重地跟她谈起这件事。
  谢凌云愣了一愣,轻声道:“我知道呀,咱们当时说好的。你现在是天子,金口玉言,也不能反悔。”
  “也不只是这个原因。”纪恒缓缓伸手,将她拉入怀中,“就算我当时没答应你,也不会有别人。”
  “嗯……”谢凌云声音软软的,“我知道,我也是。”
  她有孕后,宫里宫外都有人建议纪恒身边添些新人,纪恒全都拒绝了,一点犹豫都没有。
  纪恒执了谢凌云的手,放在自己胸前,轻声说道:“因为,这里,是你。不会再有别人。”不等她开口,他又去轻抚她鼓起的肚子,慢慢说道:“或许这话不对,以后,也会有咱们的孩子……”
  谢凌云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很认真道:“纪恒,我也是的,我也是的。而且,我这辈子能遇见你,真好。”
  她上辈子没活好,可这辈子,运气着实不错,有疼爱她的爹娘,也有纪恒。
  纪恒微怔之后,笑了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大家节日快乐。
  本来不想写那么多感情的,突然想起520←_←


第133章 邂逅
  半晌, 纪恒才轻轻说了一句:“你知道就好。”
  也不枉他对她的一番情意。——或许真是人心欲壑难填。原本他只想着, 她能嫁给他就好, 后来变成她心里得有他,再后来渐渐演变成想获得同等的感情。
  还好,一点一点, 他想要的,他都得到了。
  老天待他终究是不薄。
  夏日炎炎, 不过太上皇帝能用冰, 倒还不觉得闷热。他退位以后,每日看书写字,习武闲逛, 日子过得分外美好。
  可惜有人不想他清净,他都明确退位了, 还常有老臣子把折子递到他这里, 很含蓄地指出新皇的种种不是。
  太上皇帝心中窝火, 这是不是诚心想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他如果真贪恋权势, 就不会主动退位了?
  就因为恒儿现下不想选秀,就说恒儿不为江山社稷考虑?好大一顶帽子!
  太上皇帝心里头不大高兴, 这些折子全都退了回去, 态度很明确, 他身体不好,不想再管理政事。
  有这功夫,还不如练武呢。
  只是他近来觉得自己练武似乎到了瓶颈期,颇有些不得章法。谢凌云倒是给他画了功夫图像, 也有详细的注解,不过他看懂是真能看懂,可是练习时却也是真的练不成。
  如果是在以前,太上皇帝可以寻了借口,召唤谢凌云过来,佯作无意,讨教一二。可现在谢凌云怀着身孕,太上皇帝不敢让她劳累费神,也不好请她演示。
  ——毕竟没有什么比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于是太上皇帝只能自己费心思索,进展缓慢的他,暗生闷气,就索性先丢在一边。他记得先前纪恒有时会找借口出宫,如今他不用忙政事,闲了下来,是不是也可以换上便装,出宫一趟,做微服私访之事?
  太上皇帝越想越心动,就换了衣裳,唤上小李子,要到宫外转转。然而不知为何,襄城公主得知了这个消息。小姑娘缠着父皇,也想出宫。
  襄城公主今年十二岁,身形抽长,容貌长开,虽然还稚嫩,但已经隐约有了一些少女的风姿。这个小姑娘一直向往着宫外,先时出宫机会少,她也不敢老去求父皇同意她出宫。
  后来父皇跟她一道学武,父女关系亲密不少,如今父皇退位,做了太上皇帝,比先前更好说话。
  襄城公主就又动了心思,她撒撒娇,说说好话。太上皇帝就笑着应允了。反正他的女儿,原本也不需要被太多的规矩束缚。
  从皇后嫂嫂那里借了一套男装。——据说是嫂嫂数年前穿的。襄城公主一试,勉强还算合身。她兴致勃勃同父皇一道出宫。
  太上皇帝耐着性子等了小女儿几个时辰,又听说她问阿芸借了男装,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问女儿:“你向你嫂嫂借衣裳,她问你什么没有?”
  “问了啊。”襄城公主点头。
  “那你怎么回的?”太上皇帝追问。
  “我就说,我跟父皇一起出宫啊。”襄城公主眨了眨眼,“怎么了?父皇,有哪里不对吗?”
  太上皇帝深吸一口气:“没事,没什么不对。”
  这不当皇帝以后,连个秘密都保不住了。他就是想悄悄出宫,微服私访而已。他这女儿是要闹得人尽皆知么?
  可是看着小女儿一脸懵懂又无辜的表情,太上皇帝也没法对她生气,只叮嘱了一句:“到了外头,就不要叫父皇了。”
  “知道的,爹。”襄城公主这一声爹叫的熟悉而又自然。
  太上皇帝这才稍微满意了一些,点了点头。
  太上皇帝和襄城公主带着李公公等人出宫,明着无多少人跟随,但暗地里却有不少人保护。太上皇帝习武后自信心增长,他虽然近几年出宫次数减少,但是当年做太子时,也曾考察民生。对宫外,他比他女儿要熟悉很多。
  襄城公主则是看什么都新奇。她见惯奇珍异宝,对街头的一些小玩意儿格外感兴趣。
  太上皇帝看小女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