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生存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内宅生存手札-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纪恒沉默了一瞬,忽然单膝下跪:“儿臣愿领兵前往,代天征战。”
  他知道父皇的意思了,但是无论为臣为子,他都不同意。
  皇帝皱眉:“你这是做什么?朕都让你监国了,亲征你也要跟朕争?”
  这话说得不大好听,纪恒咬牙,只当没听见,只耐心阐述,自己比皇帝更适合的理由。
  皇帝啼笑皆非,派谁出战还没决定,他们爷俩倒为这个争起来了。
  他最是心疼儿子,自然不肯愿意。
  纪恒却道:“孩儿有学武艺,父亲可以不必太担心。”
  皇帝嗤笑:“朕也学了,朕都有点内力了,你还能比得过朕?”
  他勤勤恳恳练武近一年,都能有内力了,恒儿还能比过他不成?
  纪恒沉默了一瞬,也不辩驳,忽的伸手,点了父亲身上穴道。
  皇帝一呆:“你——”
  你对你老子做了什么?!
  纪恒道:“父皇,这是点穴。孩儿学武也有一段时间了,真到战场上,自保的本事还是有的。”
  他内力极浅极浅,点穴的作用也小,点不了多长时间。但他还是飞速为父亲解穴,口中道歉不止。
  皇帝摆摆手,没有跟他计较,心里有那么一点不快。他竟然没学过这种跟定身术差不多的功夫。
  这可是厉害本事啊。
  皇帝想了想,随口问道:“必须要挨着人才能点穴吗?”
  “什么?”纪恒一怔,一时没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没再追问,而是继续先前的话题。
  其实纪恒一开始并没有强烈的想去战场的念头,甚至可以说是想都没想。但是,父皇的提议,让他改了主意。
  或许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教将士们奋力作战,教敌人知道,本朝和前朝全然不同。
  这么一想,他的态度更坚决了。他不是想去送死,他是想把夷狄打跑打怕。
  边关将士们学武也有两三年了吧?肯定不会毫无进展。
  再不济,边境还有对外宣称二十万,实则十四万的大军呢。
  他不信大齐会败。
  见儿子铁了心要去战场,皇帝没来由心生悔意。最开始恒儿没这念头的,都是他提议,这孩子才受了启发。
  皇帝初时不愿意,后来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他的儿子,文治武功,肯定要流传后世的。他对儿子有这个信心。
  这一战说着凶险,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兵力雄厚,妥善部署,大齐未必会败。
  皇帝思来想去,终是默默同意了。不过,他有个条件:“京畿大营的士兵,全都调去。京城的守卫,朕再调其他军士。”
  “这怎么行?”纪恒下意识反驳,“京畿大营守卫京城安全,怎能说调就调?”
  “朕记得,阿芸教过他们功夫,你也说过,京畿大营的军力强壮,能胜过夷狄。”
  纪恒哭笑不得,京畿大营的军士确实本领厉害,可是先前已经有一部分被分到各地,教导百姓武艺。若再调到京城,那……
  “京城的安危,你不必担心。从附近抽调人马过来就行。霍老将军自己,恐怕也更想带兵上阵杀敌吧?”皇帝缓缓说道。
  军人入伍是为了保家卫国,霍老将军或许真想上战场。其实父皇说的没错,京畿大营的战斗力可能是最强的,第一次与外敌作战,既要胜利,那拿出最好的本事,应该是没错的。
  这样,更稳妥,胜算也更大。
  皇帝没猜错,霍老将军确实表达了军中将士想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的意愿。他表示,愿誓死捍卫大齐的土地和尊严。
  皇帝感叹,血性男儿并不少,大家还是不想像前朝那般憋屈。
  于是,皇帝抽调了附近兵力,进驻京畿大营,而后又命霍老将军率精兵五万,随太子纪恒前往边关。
  皇帝竟然命令太子出战!此事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也不知是皇帝对太子恩宠已淡,还是皇帝想让太子的履历看起来更加光鲜。
  但是,不管怎样,称病多时的皇帝重新管理朝政,而太子纪恒则被皇帝封了个兵马大元帅,即日前往边关,助战镇北侯。
  谢凌云听闻此事后,也是一惊。她问纪恒:“你真要出征打仗?”
  纪恒点头:“嗯,等我回来。”他说着摸了摸她的头发。
  谢凌云将他的手拿开,有些不安:“可是,你的功夫又不好……”
  她见过军中将士,虽然也有瘦猴儿,可多半是高大健壮的,纪恒小白脸儿一般,又怎么能上战场?
  她知道,纪恒上战场,重要的是意义,可她还是不大放心。
  纪恒一噎,慢悠悠道:“我功夫怎么了?我比大多数人都厉害。”
  谢凌云撇了撇嘴,三脚猫的功夫,还敢吹嘘。她想了想:“我也去吧?我可以保护你。”
  她还没上过战场,她听说战场凶险。不过,既然危险,那她在纪恒身边,她也放心。
  纪恒眉心直跳:“你去做什么?别闹,这不是你去的事儿。”
  他是去打仗,带她做什么?
  “我武功好,我能保护你,我也能杀敌啊!”谢凌云很认真。
  纪恒知道她认真,可他还是不愿。在他心里,打仗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她固然厉害,可他不大舍得她吃苦受累,他内心深处,也不愿意她真的去战场保护他。
  他们之间,原该是他保护她才对。
  他什么都顺着她,可这件事,他不想妥协。
  阿芸厉害是不假,她单打独斗厉害,她以一敌十也容易。可是当面对千军万马时,她也能这般吗?
  即使她真能,他也不想她涉险。
  谢凌云不大明白他的固执,明明对她而言不是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纪恒态度坚决,不容反驳,就是不想她去。
  谢凌云悻悻的,没再说话。
  不过,她到底是不死心,她去问皇帝,她能不能一同前往。
  皇帝也很无奈,自忖没有教儿媳妇上战场保护儿子的道理。虽说前朝也有女子作战,可那是男子找死的多了,才会如此。
  这个阿芸,在想些什么呢?
  皇帝耐着性子,给阿芸解释:“阿芸,这是规矩,女人不上战场,这是规矩。”
  谢凌云“哦”一声,不再追问,像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皇帝松了口气,他心里也有点遗憾,她如果是个男儿,那该多好。
  默默叹息后,皇帝又佯作无意问起谢凌云关于点穴的事情。
  “这点穴是怎么一回事?五公主问起来,朕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可不想教人知道,是他想学。
  “啊?”谢凌云一呆,皱了皱眉,“点穴啊,五皇妹如果想学,改日我教她就是了。”
  皇帝面色微沉:“你五皇妹担心你忙,朕教她就行。”
  “嗯。”谢凌云点一点头,过得片刻,才讶然道,“父皇也会点穴?”
  皇帝暼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谢凌云自己想明白了:“啊——父皇,这个,儿臣不能教您。改日,教太子教您吧。”
  “为什么?”
  谢凌云小声道:“因为需要认穴,父皇将来就知道了。”
  得知皇帝不同意她前往,她也没心情再久留,匆匆告辞了。
  她走后许久,皇帝才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猜测了好一会儿大致猜到了何为认穴他“呀”了一声,颇觉难堪。
  他这可不是有意调戏儿媳妇,他是真不知道。
  因为难堪,接下来皇帝跟东宫并无来往,以至于东宫发生了什么,他也不知晓。
  纪恒出宫离京时,皇帝亲自送别,并将平安符挂在儿子脖子里,希望纪恒平平安安。
  这回纪恒带去的士兵,除了京畿大营的将士和其他士兵,还有一些民众。
  是的,民众。
  这些老百姓不是士兵,然而听说朝廷要打夷狄,他们竟然要前去帮忙,或作伙夫,或要帮忙运粮草。
  他们也希望可以打退夷狄,前朝的血泪还未干,老百姓也是有血性的。
  对此纪恒意外之余,又感慨万分。上位者常说,为了百姓,不抵抗,不打仗,可是有时候,焉知老百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还记得书上记载的,老百姓还在反抗,君王却率先投了降。
  他想,为了百姓,也要赢的这一仗。
  道路旁送行的百姓不少,然而纪恒记挂的阿芸却躲着没见他。
  她从昨夜起就不理睬他,今晨他出宫时,也没看见她的身影。只有她身边的丫鬟把一块护心铜镜给了他,说是她让转交的。
  纪恒猜测她可能是不舍得自己,可是她没有跟他告别,他心里还是略略遗憾。
  罢了等回来时,再好好哄哄她吧。
  边关,威武侯跟夷狄交战,互有胜负。夷狄兵力增加,纪恒也不敢大意,急速行军。
  谢凌云躲在队伍里,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发现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么么哒~(^з^)…☆


第125章 战场
  谢凌云先前提出随军出征, 被太子拒绝, 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那时她就决定了悄悄尾随。
  她倒不是为了好玩儿,而是真的觉得自己既然有本事,就该发挥作用而不是囿于宫墙之内。
  或许纪恒是不放心她, 可她对自己有信心。
  纪恒不同意,父皇也不同意, 那又怎么样呢?高高的宫墙, 从来都拦不住她。
  出京数日的急行军,她丝毫不觉得疲惫,反而感到新鲜有趣。
  那边, 东宫诸人发现太子妃不见了,初时还以为是独自回了娘家。——太子吩咐过, 太子妃出入自由。
  直到几个时辰后, 他们看到了太子妃留下的书信。大着胆子一看, 方知道太子妃这是随太子殿下一起出征去了。
  众人慌了神, 匆忙去禀报皇帝,并奉上太子妃的亲笔书信。
  皇帝读了信, 又好气, 又好笑。
  她说明去向目的, 表明自己肯定会平安归来,还希望父皇能帮忙遮掩。
  皇帝心说,她私自离宫,藏在军中, 还敢让他帮忙掩护,真以为他是她亲爹啊!
  不过,很奇怪的是,皇帝倒没有真正动怒,阿芸功夫好,或许这能成为恒儿的助力。战场凶险,她若真能保护恒儿,他也不该反对。
  再看到后面,阿芸竟然还特意声明,这是她个人行为,跟东宫侍从无关。父皇大人大量,肯定不会为难他们……
  皇帝嗤笑,话都给你说完了,朕还能说什么?
  不过,于情于理,皇帝还是要采取其他措施的。他命宫中心腹侍卫去追上军队,看能不能带人回来。
  是否能带回不要紧,关键是,他不能不采取任何行动。
  皇帝没猜错,大军出发多半天了,侍卫无功而返。
  事已至此,皇帝也不再多说什么。少不得还要听她的话,替她遮掩一二。
  就更不能大张旗鼓去追她回来了。
  皇帝重理政事,默默祈祷大军早日得胜还朝。
  纪恒心念战事,行军迅速,一直到了边关,才发现妻子的存在。
  还是她主动找上门的。
  镇北侯等人住在边关的一里镇,纪恒等人跟他们汇合后,也在镇上住下。
  虽说战事总体来说吃紧,可是近来双方又都处在了观望阶段,有短暂的平静。
  纪恒是太子之尊,代君出征。镇北侯等人简单设宴欢迎他。
  在筵席上,镇北侯忽道:“殿下从京城而来,边关简陋,没什么可招待的。不如就请人表演个节目,给殿下助兴吧!”
  纪恒一怔,连忙推辞,称不必了。他此番前来,是因为战事吃紧,吃饭而已,无需歌舞表演助兴。
  他本来也不好这一口。再者,正如镇北侯所言,边关能有什么出色的节目。
  不过镇北侯态度甚是坚决,口中说道:“殿下该看一看。”
  言毕,他拍了拍手。
  紧接着,就有四个戎装军士列队走入。四人向纪恒施礼后,便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纪恒看他们高大健壮,他们表演的也不是歌舞,而是武术演练。
  镇北侯道:“只是给殿下解解闷,没别的意思。”
  纪恒“嗯”一声,端起了酒杯。
  早前阿芸没去京畿大营授武时,他曾见识过京畿大营的军力。后来京畿大营进步神速,他也知晓。他知道王锐曾奉命在边关授武,镇北侯是想向他展示一下军力吧?
  纪恒来了兴致,静静地看着。
  这四个军士,赤手空拳,近身搏斗,一招一式,很像模像样。只是纪恒看过更厉害的,再看这些时,就没多少惊讶,只面上带些欣赏,再无其他情绪。
  他身侧的侍卫心中暗生警惕,唯恐这是借演武之际,会有什么突发状况。
  纪恒自己倒还淡然。
  少时,军士停下,纪恒缓缓赞一声“好。四位辛苦了,也早些去饮一杯热酒吧!”
  演武的军士退下后,纪恒才转向镇北侯,真心实意夸了两句。
  其实,这是本朝第一次与夷狄正面交战,虽说没有真正打退敌人,获得胜利,但是,跟前朝比起来,有输有赢,不是一味处于下风,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镇北侯和守关的将士们,都很不容易。
  不过,纪恒此番想要的,是大获全胜。
  镇北侯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朝廷派了储君前来,还带上了京畿大营的将士,这分明是抱着必胜的决心。他虽然已经不再是青年,但体内热血仍然会沸腾。
  镇北侯当即表态,当全力以赴,赢得这场战争。酒席撤下后,镇北侯又详细介绍了当前情况,分析战局,愿意接受太子领导。
  纪恒认真听着,得知夷狄也增派了不少兵力,他神色凝重,越发谨慎起来。他听镇北侯所说的战术,觉得颇有道理。
  众人商议,直到接近亥时,才惊觉时候不早,该去休息了。
  纪恒自去安寝,然而他走进为他准备的房间后,却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他环视四周,什么异样都没有。
  他自嘲一笑,大约是近来累着了。
  下人早给他点上了蜡烛,他也累了,简单洗漱后来就挥手让人先下去。
  房中只剩他一人。
  他刚坐在床上,就听到上头一声轻笑,他心中一凛,霍然站起,抬头向上看:“谁?!”
  话音刚落,就见一道影子掠过,房梁上跃下一个人来。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妻子。
  纪恒一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应。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她不是好端端在宫里么?
  他甚至疑心自己看错了,可是她的容貌,他是再不会认错的,尽管她涂黑了面容,加粗了眉毛,且是一身戎装。
  “阿芸——你,你怎么在这儿?”
  谢凌云很少见到纪恒露出这种迷茫的神情,她心里想笑,就歪着头笑道:“你说我怎么在这儿,我当然是追着你到这儿的呀!”
  纪恒回过神来,当即沉了脸:“胡闹!不是说了要你等我回来吗?怎么到这里来了?这里危险,你来做什么?”
  他虽然板着脸,可是谢凌云笑嘻嘻的,一点都不恼:“就是因为危险,我才来的呀。如果不危险,我来干什么?而且,你不也来了么?”
  纪恒无奈:“这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哦,是了,我还想说呢,这军营的守卫不怎么样,我躲在你房里,他们都没人知道。要是刺客,就躲在房梁上,那你岂不是命都没了?”
  谢凌云扁了扁嘴,不过她此刻乔装过后,再做这动作,远不如平时惹人怜爱,倒是显得格外滑稽。
  纪恒瞧她一眼,心说,她这不是欺负人么?她来无影去无踪的,谁能发现她?
  谢凌云上前一步,拉了纪恒的手,软语说道:“我来都来了,你就别不高兴了。”
  “我没有……”纪恒目光转柔和,他并不是真的不高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