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宅生存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内宅生存手札-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凌云听闻旧事,心底莫名一慌,忙道:“是。当日瞒着身份,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摆一摆手,说道:“不必害怕,朕若真想怪罪,你觉得你还能做太子妃么?”
  谢凌云一笑,心说纪恒说的没错,父皇果真很疼他们。
  皇帝续道:“你既化名薛凌云,不妨就把这功夫命名为凌云拳吧?”
  “啊?”谢凌云呆了呆,“凌云拳么?”她觉得叫“凌云拳”听着怪怪的,可这是她自己主动请求皇帝命名的,她又不好反悔。
  皇帝笑道:“对,凌云拳。你创的功夫,就叫凌云拳,有何不可?”
  只可惜阿芸是女子,闺名不好示众,就用化名好了。
  谢凌云只得道:“多谢父皇赐名。”她心想,要真传出去,教民众学习,也能说是皇上赐名。
  皇帝只笑了一笑,重又问起自己不懂的地方,只说是替五公主问的。
  谢凌云心中狐疑,却还是耐心解释。
  皇帝将她所言牢牢记在心里。
  谢凌云告辞离去后晚间跟纪恒提起此事,纪恒一个劲儿直笑。谢凌云不解,问:“你笑什么嘛!”
  纪恒摆摆手:“没笑你,没笑你。”
  阿芸不敢肯定,他却是能肯定的,父皇自己也在练武呢,还假托是代五皇妹垂询。
  “那你笑什么?”
  纪恒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说道:“我笑阿芸好看,笑阿芸厉害……好了好了,不逗你,父皇这是在练武呢。”
  身为人子,他也希望父亲能身体康健。不管这功夫是否有用,父皇多活动活动,总归是好的。
  皇帝习武数月后,揽镜自照,发现自己面色红润,精神头确实比之前好很多。再对被他命令着跟他一起习武的小李子,他发觉自己比小李子进步快多了。
  ——他不知道,谢凌云教他的呼吸吐纳之法,其实是天辰派入门的内功方法。天辰派内功一绝,无需每日打坐几个时辰,只要一呼一吸之间方法正确,就能调好内息。所谓睡梦之中也能修炼内力,就是如此。
  皇帝练的时日尚短,体内并没有形成内力,但是呼吸均匀,内息顺畅,以气养体,身子骨就比先前硬朗。
  况且他还能指点五公主,看着小女儿个头增高,饭量变好,他也心情颇佳,对所谓的“凌云拳”就多了几分推崇。
  太子再提起民间习武一事时,皇帝想了想,就同意了。当然,他这次不仅同意,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纪恒不料父亲这般热情,不免有些意外。
  却听皇帝说道:“我朝幅员辽阔,人口又多。连读书都不能全民推行……”
  纪恒打断,说道:“父皇,学武跟读书并不相同。有些穷苦人家买不起笔墨,但是学武不需要成本。”
  皇帝摆摆手:“朕不是说这个,朕是说,得想可行之法。”
  纪恒笑道:“孩儿的意思是,就像是邸报那样,把这功夫发放到各州县。只是,所学之人,终究有限。”
  有不少老百姓整日担忧的是养家户口的问题,恨不得住在庄稼地里,他们未必愿意花费光景在这武功上。
  皇帝点头:“朕就是这意思。”
  “所以,儿臣又有其他想头。”纪恒给父亲倒了杯茶,说道,“除了增设武试,还能在各州县赠设教习师父,发放饷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肯定会有人冲着饷银习武的。”
  他们的目的是想让百姓身体康健,最好能全民皆兵,不惧夷狄。而且他想的不止是这一代,而是世世代代不惧外辱。
  皇帝笑了笑,说道:“再商议一下,此事也不急在一时。各州县的教习师父,现下还没影儿呢。”
  纪恒点头称是。他心说,教习师父其实也好找。阿芸亲自传授就行了,只是又要辛苦阿芸了。
  其实,这种事情对谢凌云而言,哪里称得上辛苦?相反,她欢喜得很。
  “是要先教了军中将士,再由军士去教百姓吗?”谢凌云问。
  纪恒点头。
  谢凌云犹豫了一下,说道:“纪恒,我有一个念头,可能有点傻,至于行不行,你先听一听。”
  纪恒好奇:“是什么?阿芸只管说。”
  谢凌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希望能学武的百姓,不仅仅是男的。我希望女子也有学武的机会……”
  纪恒挑眉:“百姓自然有男有女。”他心想,若是妇人体格健壮,生下的子嗣也会更健康。只是姑娘家大多娇娇柔柔的,未必会愿意学武吧?这天下像阿芸的姑娘并不多。
  她看纪恒一眼,心知他没有全然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继续说道:“我知道女子不能科考,不能当官,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能多走一步,不能多说一句话,这日子其实不好过……”
  她叹了口气,心想,姑娘要是有不逊于男人的本事,日子会好过很多吧。
  她想起她和谢萱,有人要推她入河,她能轻松自救。可是谢萱被孙叔宁抱了,就只能嫁给他。若是谢萱身负武功,一掌打晕喝醉的孙叔宁,哪里还会有后面的事情?
  女子本弱,理当自强。
  纪恒听她感叹日子不好过,心中一涩,说道:“阿芸不用受这些……”他答应过她的。
  谢凌云斜睨了他一眼,说道:“我不是说我。”
  她这段日子不出宫门,不是囿于宫规,而仅仅是因为她忙着教宫女习武的事情。
  纪恒笑一笑:“过一段日子,我陪阿芸出门。”
  谢凌云扁了扁嘴:“你忙你的,我也有我的事情要忙。”她要真想出去,用不着他作陪的。她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诉纪恒。
  她思忖着纪恒多半会觉得惊讶,难以置信,或认为她离经叛道。
  然而纪恒听后却是长久的沉默。
  谢凌云小心觑着他的神色:“你也觉得我说的不对?”
  纪恒沉吟半晌,缓缓摇头:“并不。”
  诚然他觉得阿芸说的话怪异,可他想了一想,竟然认为不是毫无道理。世人对女子多苛责,阿芸身为女子,自然感受更深。——尽管阿芸是个特殊的姑娘。
  谢凌云笑了笑,为纪恒的那句“并不”。
  纪恒轻声道:“阿芸,你放心。”
  你的话,我会考量。
  他终是年少气盛,一心想有个全新的盛世局面。他希望大齐对外不畏强敌,在内百姓富足和美。如他对阿芸所说,他的百姓,有男也有女。
  谢凌云听纪恒的话,认真教授人“凌云拳”。她听纪恒说,这些人学好后,是要去全国各州县教导老百姓的,她要好好教,马虎不得。
  这些徒弟是纪恒挑出来的,一个个身形健壮,俱是军士出身。
  谢凌云上辈子听人说过“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说当兵的,大多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这辈子接触的军士都还不错。或许是在皇城脚下,他们虽然武功不济,但是论体格,还是比普通老百姓要强上很多的。
  这回教导武艺是在皇城的耀武台。谢凌云依着先时的习惯,换上男装,戴上面具,重新做回薛壮士。
  只是她有点发愁,她如今又长了两岁,身量抽长,胸前也鼓鼓囊囊,需要好好遮掩一番才能以假乱真。不过好在这一回招式简单,她不必近身指导,更多是演示,也不用太担忧。
  这群军士多是出自京畿大营,对武功高强的薛壮士印象深刻,甚至颇为崇拜。再次见到久违的薛壮士,不由欢呼出声:“薛壮士!薛壮士!”
  声音响亮,震耳欲聋。
  谢凌云有些恍惚,眼窝一热,差点掉下泪来。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з^)…☆么么哒~(^з^)…☆么么哒~(^з^)…☆晚安?


第122章 内力
  她想, 她还是挺怀念这种场合的。做了个手势, 她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压低声音,运起内力:“今日教大家一套拳法,简单好学……”
  她虽然声音斯噶, 但是传的极远。军士们也提前知道了今日的目的,摩拳擦掌, 极为期待。
  薛壮士所授的, 又以名字命名的,定然很厉害。
  谢凌云简单说了两句,就开始了她的教学。她所绘的图画已经刊印成册, 现场发给在场诸人。
  军士们翻阅着册子,啧啧称奇, 更有人以为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籍, 心潮澎湃。
  谢凌云道:“功夫都在这册子上, 大家可以先看看。待会儿我给大家演示一遍。这功夫用来对敌的话, 不如我在京畿大营教给大家的剑法。但是能活动筋骨,强身健体。而且, 不会武功的平头百姓, 也能很快学会……”
  原本耀武台下人们低声议论, 她一开口,将嗡嗡嗡的议论声尽数压下。
  听说对敌无用,大伙儿不由得心生失望,也不明白平头百姓都能学的东西, 何必再费了心思教他们。本来在手上沉甸甸的册子,仿佛变成了废纸。不过因为薛壮士名头响,功夫强,还没人敢直接抱怨,但是小声议论不绝于耳。
  谢凌云扫视台下一眼,心里奇怪。纪恒先前不是跟他们说好了么?怎么他们还是这样?她咳了一声,说道:“列位,肃静!听我说两句。我想问一下大家,投身军营,是为了什么?”
  不等台下众人回答,她就抢先道:“是为了保家卫国,守护百姓吧?既然愿意为了守护百姓,那为什么不愿意让百姓自己变得更强呢?”她回想着纪恒对她说过的话,续道:“我中土与夷狄之争,由来已久。双方交战,我中土百姓屡屡遭殃。大家就不想改变这情形么?这功夫虽然不比先前剑法精妙,但是对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来说,也能让他们有力量与夷狄一战!”
  她心里苦笑,这功夫再不济,也远胜丝毫不会武艺。现下是太平盛世,但是居安更当思危。
  她这一番话说的并不响亮,但因为有内力加持,声音亮,回声远,就显得掷地有声了,让人不觉也多了些信服。
  台下有个叫李庆的,先前在京畿大营曾得薛壮士指点,此刻受了鼓舞,高声问道:“那我们学了这功夫,就跟王将军一样,去教别人吗?做个……老百姓的教头?”
  他听说他们学武出师可以教别人,像王锐那样,还能捞个官儿当当,多威风。
  “老百姓的教头”这说法新鲜,他话音一落,众人哈哈大笑。
  谢凌云却极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会分散到各地,教导百姓,古稀老人,垂髫儿童,甚至是内宅妇人,都可以学的。”
  有人觉得有趣,又想着像王锐那样直接当个将军似乎也不错,还能教导别人。
  李庆已经高声叫道:“薛壮士,我李庆愿学!”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
  谢凌云点头,作势要他们安静:“好了,既然大家愿意,那就开始吧!”
  这套所谓的凌云拳不管是招式还是威力,都不及天辰派那十八式的入门剑法。他们学过天辰剑法后,再学凌云拳,自然觉得容易。
  谢凌云教了三日,众人就基本掌握动作。接下来的日子,谢凌云只负责纠正细节动作。她留神不靠近他们,只远远指点,不想被人识破身份,也不愿教纪恒为难。
  前前后后近一个月,这些军士已经可以出师。
  监国的太子在朝堂上正式提起此事。只是与先前他和谢凌云商量的不同,他打算派去各州县教导百姓的,不止是学了武术的军士,还有一些身有功名却尚未入仕的读书人。
  人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民间百姓,真正读书的却并不多。他一面想让百姓习武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想教百姓读书认字。
  不求他们武功高强,饱读诗书,只要他们身强体健,能认识简单的文字。
  朝廷愿意为他们提供书本,也愿意下派教习文武艺的文武师傅。
  太子提出此事,朝堂一片安静。过得片刻,才有人颤颤巍巍道:“殿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纪恒一笑:“王大人请讲。”
  “殿下愿意教化民众,原也是一番善心。只是,此举并不妥当。”胡子花白的王大人沉吟道,“全国州县,百姓众多。此举恐怕花费巨大,而国库并不充盈,莫不是又要加重赋税?这岂又要加重百姓负担?”
  他没说的是,他觉得愚民政策挺好的,老百姓真读书认字了,说不定还揭竿而起造反呢。
  王大人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列:“臣也以为此举不妥。”
  “哦?不知李大人有何高见。”纪恒挑眉。
  李大人恭敬地道:“臣并无高见,同王大人一样,臣也觉得花费太大,而且,文武教习师父从何而来?”
  ……
  不过也有表示支持的,认为教化百姓是一桩大大的好事。
  双方争执不休。
  待他们吵累了,纪恒才道:“各位听孤一言。大家说来说去,所担心的,也不过就是两点。其一,花费问题。其二,教习师父。可是,这两个难题,要解决也很容易啊!”
  扫视一眼群臣,他继续说道:“原也不求所有百姓都精通诗文武术超群,所以落第秀才、京畿大营的将士足以担任教习师父之职。至于花费问题……”他笑了一笑:“前两日,父皇有感于宫中奢靡成风,说百姓犹自困苦,为生计奔波,身为人君,却这般奢侈,心中不安,想要削减用度……”
  他话还未说完,就有大臣强烈反对:“殿下不可,皇上崇尚节俭,其用度已经不能再削减了!”
  纪恒点头,从善如流:“王大人说得对,孤也这么认为。可是身为臣子,原该替君父分忧。皇上和众位娘娘的吃穿用度自然不能削减,不过东宫用度倒是可以酌情减少一二……”
  “这……”
  纪恒又续道:“东宫主子不多,原也用不了太多的花销。”他笑了一笑,说明自己愿削减用度,并将自己私库的银钱拿出来用于教化。
  众人瞠目结舌,正僵持之际,李公公忽然托着圣旨走来,说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也愿意捐出自己的私库用于教化百姓。
  他这分明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自己的儿子。
  太子捐了,皇帝也捐了。别人还能怎么样?撸起袖子,捐呗。
  只是大家并不明白,太子为何对百姓的教化这般上心。
  退朝以后,纪恒去向父亲致谢。他态度诚恳,十分感激。
  皇帝却摆了摆手:“我们父子,何须言谢?”他知道他这个儿子是有大志向的,恒儿未必会甘于做一个守成之君。
  “不过——”皇帝饮了口茶,“不是说教导武艺么?怎么也要教读书识字了?”
  纪恒笑笑:“文武一起吧,只是教他们识几个字罢了。贫苦百姓,也未必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读书习字上。但是,对那些想读书却没机会的贫家子弟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皇帝沉吟:“此事只怕不大容易。”
  纪恒颔首:“是,所以多谢父皇的支持。”
  他有天下最好的父皇,无条件地支持他,帮助他。
  纪恒又道:“容易不容易,总要试上一试。而且,这么以来,也好推进武术。”文武一起,也方便一些。
  皇帝没有表示异议。
  后宫的几位娘娘,听说皇帝捐了钱去做什么事,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但是跟着去捐钱总没有错的。
  宫里的娘娘都捐钱了,朝廷命妇少不得也要咬咬牙,拿出来一些。
  以至于最后筹集到的银钱着实不少。
  谢凌云对此暗暗称奇,看来皇帝的面子果然很大。皇帝一带头,就筹集了这么多钱。
  纪恒只笑了一笑,却问她另外一件事:“你教导军士的时候,怎么还用薛壮士的身份?”
  他先前就想问她了,是为了他的面子么?
  谢凌云呆了一呆,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