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团锦簇-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又不能生火盆,炉子的火力有限,谭丽娘干脆又在两个屋的锅里各加了半锅水,既能烧水喝又能烧炕,一举两得。
  炕火加炉火的双重火力之下,炕很快就热了上来,呦呦脱了外头的大氅和厚衣服爬上炕,身子很快就暖和过来。终于可以住在自己的院子,晚上不用听“老鼠叫”了。呦呦心里偷偷想,同时又很是遗憾和惋惜,如果娘还能生,以他们俩人的勤奋劲儿,明年说不定又有弟弟或者妹妹了。
  之前一家人去庙里求平安符的时候,呦呦看到谭丽娘跪在送子娘娘的大殿里磕头,嘴里还念念叨叨的,十分虔诚的样子。呦呦知道她有心结,又不知道怎么劝解,只能装作看不见。
  一家人休息整顿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谭丽娘和花易岩就又出门了。他们去附近的村子买黄豆去了,说是今年要自己家做豆腐吃。呦呦大为赞成。要知道,黄豆可是好东西,豆浆、豆花、豆腐,就连豆渣都是十分有营养的,不止营养美味,还能美白护肤,增强免疫力,简直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好东西。
  黄豆买回来之后,用温水泡上一天一夜,等到腊月十八一大早上,家里就开始做豆腐了。
  做豆腐的工具是一台圆石磨,就在花家的西屋里。在花易岩清洗石磨的时候,呦呦曾经好好观察过石磨的构造,石磨直径大概一尺多,三寸那么厚,分上下两扇,下扇被固定在一个木凳上,还有一个石槽在底下接磨出来的豆浆。上扇有一个空槽,下扇有一个铁棍,用的时候两扇相互一套,推动上扇的木柄,就能转动了。两扇磨盘之间有齿轮,转动的时候齿轮咬合,将豆子磨成粉末,混着水,就成了豆浆。
  谭丽娘把泡好的湿豆子用勺子舀了倒进石磨上扇的磨眼里,花易岩坐在她的对面开始转磨盘,两人一同用力,一开始磨盘磨出来的豆子比较粗,多磨了几遍才好。
  谭丽娘和花易岩磨豆子的时候,呦呦就蹲在一边看着,看到豆子被磨成碎末混着清水变成豆浆顺着石槽往外流。呦呦看了一会儿,她突然想起了什么,站起身跑出去了。
  花易岩和谭丽娘对视一眼,不知道她又要捣什么鬼。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片刻后,呦呦拿了一只碗跑进来,弯下腰就要从桶里舀豆浆,“我要喝豆浆!”
  不过她的碗还没碰到豆浆,就被谭丽娘一手给拦下来了,“还生着呢,煮完才能喝!”
  呦呦眨眨眼,把碗收起来,一副等不得的样子,“那什么时候才能煮呀?”
  花易岩被她逗笑了,这个孩子永远对吃的这么感兴趣。他低头看看桶里的豆浆,抬起头对谭丽娘说,“差不多一半儿了,要不你先煮着,煮出来豆浆给孩子们一人喝一碗。”然后看着呦呦打趣她,“要不然,咱们的小馋猫就要趴桶里直接喝了。”
  呦呦丝毫不觉得害臊,还直点头,表示真的有这种可能哦。
  谭丽娘对呦呦这副爱吃的性子也很是无奈,就让呦呦另外找了一只桶来接着,自己提了半桶豆浆回了厨房。呦呦对花易岩眨眨眼,表示对他帮腔的感谢,然后跟着谭丽娘去了厨房,“娘,我帮你提!”
  “去去去,还不够你捣乱的呢!”谭丽娘笑着把她赶到一边去,“找你姐过来帮我烧火。”
  “哎,这就去!”呦呦蹦跶着出了房门朝隔壁院子去了。
  “这个丫头,就吃上最来劲儿!”谭丽娘无奈地摇头看着她跑出去。
  呦呦很快就把陶陶叫过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怀宇和怀瑾——一听说有吃的,都挺来劲儿。四个孩子一下子涌进厨房里来,空间立刻变得狭小起来,等到怀宇帮谭丽娘把半桶豆浆倒进锅里,她立刻往外赶人,“去去,都出去,不看书就去玩,都凑在这里干什么!烟熏火燎的!”
  怀瑾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做豆腐,对什么都好奇。谭丽娘把他赶出了厨房,他就拽着怀宇跑到西屋看花易岩磨豆浆。怀宇看着花易岩又要转石磨又要舀豆子又要舀水,一只手忙不过来,就自动地坐到他对面的位子上,帮着舀豆子舀水,怀瑾则蹲在一边看着豆浆从石槽往下流,神情和呦呦刚才一模一样。
  花易岩看着有趣,转石磨的动作就渐渐慢下来。要是自己和丽娘一起有个孩子该多好,如果女孩子就买好多好吃的给她,让丽娘做很多很多的小裙子,要是个男孩子,就自己带着他习武写字,把所有的功夫都教给他。
  在得知丽娘妹妹不能有孕后,花易岩自己很是认真思考过。没有自己的孩子会不会遗憾,以后会不会后悔?想了很久后他确定,遗憾肯定会有,后悔就不会。他是要和丽娘妹妹过一辈子的,又不和孩子过一辈子。
  回过神来,花易岩才注意到怀宇正盯着自己看,立刻对他笑笑。怀宇看了一会儿,让怀瑾去厨房看看豆浆好了没有,等到怀瑾离开,又继续往石磨磨眼里倒豆子加水。
  花易岩看了他一会儿,突然笑了,“我以为你会问出来。”
  怀宇摇头,“不必问。你知道我要问什么,我也知道你要答什么。所以不必问。”
  花易岩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笑起来,继续用力转磨盘。这孩子真是通透啊。
  磨出来的生豆浆先用纱布过滤一次,滤出豆渣然后再被倒进大锅里,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谭丽娘站在灶台边上一手拿着一个大大的铁水舀,一边搅着锅里的豆浆一边同呦呦陶陶说着家常。
  厨房里的热气渐渐多起来,即便开了一扇窗也依然雾气缭绕,呦呦最喜欢在这样的雾气中走来走去,整个人像是在仙境一般。
  随着热气的增多,香气也慢慢从锅里散发出来。生豆浆被煮沸,变成了熟豆浆。
  谭丽娘吩咐呦呦摆好六个陶碗,从锅里舀出煮沸的豆浆倒满每一只碗。豆浆刚刚从锅里盛出来的时候很烫不能立刻喝,呦呦就蹲在一边眼巴巴地盯着豆浆,过了一会儿,突然跑出去了,再回来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对着豆浆扇风,好让豆浆能快点降温。
  滚烫的豆浆降了温,表面凝结了一层豆皮似的表皮,用筷子顺着碗沿轻轻戳下去,然后往上一挑,一张圆形的豆皮就被挑起来了。
  呦呦踮着脚从柜子上拿了白糖罐子下来,挖出一勺来挨个碗里洒一点,然后用筷子搅拌一下,等糖化了就可以喝了。香浓的豆浆撒上糖,甜丝丝的,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整个人都是热乎的。
  喝了豆浆,接下来就是点豆腐了。所谓“卤水点豆腐”,这里的卤水就是盐卤,具有固形的作用。谭丽娘把卤水倒进碗里,一滴一滴地往煮开的豆浆里加,同时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豆浆起了花变得稀稠起来。
  “豆腐脑还有人吃吗?”谭丽娘问了一句,问完突然觉得自己问了等于白问,有呦呦这个小吃货,怎么可能不吃?
  果然,她的话音才落,呦呦就从外头跑进来了,“我!我!我要吃!”其实她根本就不知道豆腐脑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还是那句话,有吃的怎么能落下她花小胖呢?
  等她进了厨房看到碗里的东西才知道,哦,豆腐脑就是豆花呀!她一个南方人,只知道豆花,不知豆腐脑。呦呦习惯性地去拿白糖罐子,却看到陶陶拿了酱油醋和虾皮出来,这才反应过来,北方人吃豆花是吃咸卤的,而她,是个甜党。
  陶陶看到呦呦站着不动,好奇地看她,“你怎么了?怎么不吃?”说着把作料倒进呦呦的碗里。
  呦呦看着碗里黑乎乎的酱油醋和混在其中的虾皮,又看了看吃的正香的陶陶怀宇和怀瑾,端起碗舀了一勺豆花送进嘴里,一种奇特的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口感在口腔中蔓延,还挺好吃的。
  呦呦很快就吃完了一碗,然后就自己拿起舀子又盛了一碗出来。这次没有用陶陶帮忙倒作料,是她自己动手的,酱油醋少放了一点,虾皮捏了一小捏,最后想了想,还是加了一点点白糖进去。
  谭丽娘给花易岩送了豆花回来后,就取了一个四方的木框和一块平滑的木板,把木框放到木板上,将豆腐花舀到纱布中,四角弄实后裹好,上头再压一块木板,用一块大石头压上,过小半个时辰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好了。
  此时花易岩也已经把第二桶的生豆浆磨好提过来了,之前的步骤重复来一次,几个孩子就又吃了一次,最后还是谭丽娘拦下了他们,“少吃点,中午还吃饭呢,新做出来的豆腐,拌着吃炖着吃都好吃。”
  呦呦几个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期待着这顿迟来的午饭。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下了大暴雨,雨后就出彩虹啦!两道!特别好看!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做完了豆腐; 一连三天一家人都很清闲。除了花易岩。
  新做的豆腐左邻右舍都送了一些; 送到张家的时候是花易岩去的,去的时候正遇上从外头回来的张大壮。张大壮是出去去山上打猎的; 每年这个时候他总会去山上下些捕兽架子,看看能不能捉到些野兔野鸡什么的。
  花易岩听说他第二天还要去,就有些心动; 问张大壮自己能不能一起去。张大壮是见识过花易岩的功夫的; 自然求之不得,立刻点头答应下来。两个人商量了个时间,第二天花易岩就背着他的剑就出门去了。
  那天中午饭才过; 花易岩就回来了,不过是空手而归的。他说明天还要去。
  “今天在山上走了一遍,还下了不少捕兽夹子,明天再去看; 应该有不少收获。”花易岩一边大口吃饭一边说,“今天在山里头看到了鹿的足迹,还有獾子、野兔; 明天去看看,应该会有收获。”
  怀宇和怀瑾听他一说; 心里也蠢蠢欲动,想要跟着去山上看一看。可惜话才说出来; 就被谭丽娘驳回去了,“不许去,怪冷的; 山上都是野兽,再伤到怎么办!”
  虽然母亲会反对是意料之中的,怀宇和怀瑾还是失望地低下头。
  花易岩在一旁看着,觉得谭丽娘反应太大了,哪个男孩子小时候没上山玩过,他小时候天天往山上跑呢。额热切男孩子嘛,上山去历练历练也不错,不过不能现在说,万一驳了丽娘妹妹的面子,吃亏的是自己。于是花易岩就偷偷对怀宇摇摇头又眨眨眼,示意他稍安勿躁。
  怀宇虽然不认为花易岩能劝说得了自己母亲,不过他愿意帮忙说话他还是很高兴的,于是就恢复了情绪,好好吃饭等吃完了饭就带着怀瑾回了东院自己的屋子去看书了。
  怀瑾本来就对去山上玩这件事就没什么兴趣,他完全是因为好奇和觉得好玩,就像他们母亲说的那样,天冷山上说不定还有野兽,不去也无所谓,他更愿意在家画画,他昨天不小心把湖绿和姜黄两种颜色混到一起了,居然调出了一种新的颜色。
  不过怀宇不一样,因为有了期待,反而有些心不在焉,等回了房间后也没有看进去书,一炷香过去了,书一页都没有翻,隔了一会儿就看向门口,心神不宁的。直到快要申时末了,门口才出现花易岩的身影。
  花易岩没有进去,而是对怀宇勾勾手叫他出来。怀宇立刻放下手里的书,脚步轻快地跟着他出了房间。
  两个人来到院子里,花易岩手里提着的一个一头被削尖的棍子,指着大门口墙上挂着的一个草编蒲团,蒲团的中心被画了红圈,“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这个棍子不是练武用的,不过重量长度都差不多,你先用这根棍子练练手法。”花易岩把棍子递给他,让他站在五十步之外的地方对着红心开始投掷。
  怀宇接过棍子,拿在手里掂了掂,觉得这根棍子重量不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投即中。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腰背挺直了,”花易岩拍拍怀宇的肩头,嘴里多说了两句,“平时走路看书也要挺直腰背,不能弯着腰做人。身体稍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眼睛看准红心,一二三,投!”
  花易岩话音才落,怀宇的手猛然往前,棍子脱手而出,直直朝着草垫子而去,而后在距离红心一尺多远的地方,掉在了地上。
  怀宇有些失望,没中。
  这种结果在花易岩的意料之内,他走过去把棍子捡起来走回来递给怀宇,拍着他的肩点头,“不错不错,准头有了,力道还差一些,再试一次。”
  于是怀宇用按照花易岩刚才的指导,站好姿势,举起手里的棍子。
  “不要急躁,对准了,气沉丹田,深呼吸。”花易岩站在他身后两步的地方出声指导他。
  怀宇站了一会儿,没有投出棍子,反而把棍子放下了,转头疑惑地看着他,“丹田在哪?怎么气沉丹田?”
  花易岩被他问的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怀宇是读书人,不是他手下那些糙汉子,自然不明白这些。
  “丹田就是脐下三指的位置,不知道气沉丹田就算了,就按照我刚才教你的方法,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对,就这样,”花易岩身后扶了一下怀宇的腰身,让他站得更标准一些“松肩垂时,随意呼吸,不用过于紧张。眼睛看着草垫子,自己觉得可以了的时候,就投出去。”
  不知道是该说花易岩教的好,还是怀宇有悟性,总之等到了晚饭前,怀宇已经能够在五十步之内轻松投中草垫子的红心,到八十步的时候也能将将擦过去,就是扎的不够深,几乎是刚碰到就掉了下来。至于百步,那就算了吧。
  不过即便这样花易岩也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他才练了一下午,而且以他的经验看,怀宇是有这方面天赋的,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往这方面引导一下。练了一下午,天色擦黑,陶陶叫他们回去吃饭,怀宇竟然意犹未尽地不想走呢。
  “今天就先练到这儿,你才开始学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能多练,不然晚上胳膊疼,循序渐进的道理你比我懂。”花易岩劝说着怀宇,拉着他回房吃饭去了。
  等吃完了饭,一家人凑在一起聊天打牌。谭丽娘带着陶陶呦呦和怀瑾三个一起玩牌九,花易岩和怀宇两个自称“大男人不玩儿这个”,就坐在地下的两张圈椅里喝茶吃点心。
  炕上四个人团坐成一圈,一人手里攥着几张牌,嘻嘻哈哈地玩牌,间或伸手去攒盒里摸块点心吃,或者端起水杯喝口水,一家人十分的自在。谭丽娘和陶陶还好,能正正经经地玩牌,两个小的就不了,也不知道是呦呦还是怀瑾中的谁耍了赖,叫着让谭丽娘主持公道。
  谭丽娘笑着看了一会,然后才把缠做一团的两个人分开,让他们好好玩。
  花易岩在一旁看着,见谭丽娘高兴,他也高兴。这样的情景他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现在看着,心底无比的满足。
  花易岩看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什么,伸手把茶壶往怀宇那边推了推,对着他朝谭丽娘那里使了个眼色。怀宇接收到眼色,立刻明白过来,提着茶壶就走到炕边上去,先给谭丽娘的茶杯倒满水,又给给陶陶几个添上一些,然后放下茶壶。
  “娘,喝茶。”怀宇双手捧着杯子递到谭丽娘面前。
  “嗯,好。先放着吧。”谭丽娘只看了一眼,就让怀宇放到一边了。不冷不热的语气和平时相差太多。
  怀宇讪讪地放下茶杯,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又回头看了一眼花易岩。花易岩对他点点头,让他大胆点,直接说。
  怀宇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娘,我想明天跟父亲一起去上山,我今天下午已经连了一下午投掷了,父亲说明天会保护我的,我也会听话地跟在父亲身后,绝对不乱跑。”他一口气把一串话说完,然后就一副“我说完了你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