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团锦簇-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去找儿子。
  不得不说,萧沐仁这些举动让呦呦很开心也很满意,至少他把自己放在前头,而不是一味地关心儿子。想到这儿忍不住自嘲起来,怎么越来越小心眼,居然和儿子计较起来了。
  萧沐仁出了门去,已经听不到儿子的哭声了,他站在门口停了停,一眼就看到儿子正蹲在墙根底下,手里抱着小黑狗,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萧沐仁笑了一下,走过去也顿了下来,先摸了摸儿子的头顶。小和和看到父亲过来,立刻依恋地依偎进他的怀里,瘪了瘪嘴似乎想要告状,但是也知道自己今天不对。
  萧沐仁什么都没说,伸手抱起儿子外大门外走去,外头程禇正牵着马等着。小和和出来不曾见到马车,有些疑惑,“今天不走了吗?”他其实已经懂很多事了。
  “不走了,爹带你出去玩。”萧沐仁先把儿子交给程禇抱着,自己踩着客栈门前的上马石翻身上马,然后才接过和和,把人放在垫的厚厚的马背上,一抖缰绳走了。
  小和和第一次骑马,高度明显同以往不一样,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一边走一边四处指着,叽叽喳喳地同萧沐仁说着话,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萧沐仁有的知道就回答上来,有的不知道就卖个关子说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了。
  走到了城镇中心的街道,萧沐仁不方便再骑马,就翻身下马,自己抱着儿子,让黑月亮跟在身后。他抱着儿子在街道上逛了一会儿,见他喊渴,就抱着他走进一家茶楼。
  进了茶楼的包间坐下,萧沐仁要了一壶龙井一壶蜂蜜水,又要了几样当地的名小吃,东西很快就送上来,等到小二退下去之后,小和和有四外张望了一圈,问萧沐仁,“娘不来?”
  萧沐仁没想到儿子还在惦记着呦呦,很是欣慰,“你娘有些累,不来了。”
  “生和和气吗?”小家伙到底还是知道今天是自己无理取闹的,有些惴惴的。
  “没有。”萧沐仁立刻否认,“你娘怀着弟弟赶路太累了,所以心情不好,并不是生你的气。但是,”萧沐仁语气严肃,“你要听话知道吗?要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
  小和和点头,然后依偎在父亲身上,“弟弟不好,要妹妹吧。”
  萧沐仁苦笑不得,心想他这是什么逻辑,不过并不多问,倒了蜂蜜水喂给他喝。
  父子两个在外头逛了一上午,买了不少小玩意,小和和特意挑了一枚簪子给呦呦,虽然不贵,可是造型新颖,等到中午的时候,父子俩一起回了客栈陪呦呦用午饭。
  一进客栈租下的院子,和和就从萧沐仁身上跳下来蹬蹬地跑进屋里去,直接冲到呦呦面前,献宝似的把簪子送给她,然后扬起小脸期待地等着呦呦给他一个表扬。
  呦呦没让他失望,立刻在小脸上亲了一下,夸他贴心孝顺,礼物她很喜欢。小和和见娘亲喜欢,他也很欢喜,蹦跶着出去找小白玩了。
  呦呦却问跟着进屋来的萧沐仁,是不是他出的主意买了来让儿子哄她开心的。萧沐仁摇头说不是,然后在呦呦身边坐下来告诉她,和和已经认错了,让她不要生气。
  呦呦叹了一口气,“我哪里是生气,我是害怕,他才这么小就知道哄女孩子开心,长大了会不会是个花花公子?”
  萧沐仁哑然,然后失笑,这想的也太长远些了,等他成花花公子的时候,起码还要十年呢,这算不算是杞人忧天?
  呦呦在客栈休整了一天,第二天准时上路,这回和和不闹了,不过依然不肯坐进车里面,说什么“坐车的都是女孩子,我是男孩子,男孩子要骑大马”,呦呦坐在马车里铺的厚厚的被褥上惊奇,这都是谁教给他的,理论还一套一套的。
  呦呦拦不住他,又想到他每天在家的时候都是疯玩疯跑的,这回跟着在马车里闷了半个月,也确实够他受的了,加上越往东走天气越暖和,进了山西境内的时候都已经换了春衣了,官道两边的树木也都翠绿绿的,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的,就同意他同萧沐仁一起骑马去。
  呦呦同意是同意了,但还是叮嘱了又叮嘱,生怕萧沐仁一个不注意把孩子摔下来。想了想,干脆找了一条带子出来,让萧沐仁把儿子绑到腰上。
  小和和不同意,认为昨天骑马的时候都没有绑,今天也不用绑。拽着呦呦的袖子撒娇耍赖说不要绑,呦呦被他晃的头直晕,差一点就答应下来了。
  倒是萧沐仁,十分赞同呦呦的想法,立刻接过绑带过来,把和和绑在身上,甚至出言威胁他,“要么绑着,要么坐马车。”和和当然不肯选择马车,只得被父亲绑在腰上。
  呦呦坐在马车里松了一口气,然后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对同车的常安姑姑说:“这小孩子今天还在腰上绑着,一下子就要长大了。”
  常安姑姑不知道她哪里来的感慨,只能笑笑,然后岔开话题,问她这次怀孕有没有什么不同。呦呦想了想摇摇头,说除了腰酸和胃口不好,没什么不同。
  “八成又是个小公子。”常安姑姑笑着说。
  “也好,打虎亲兄弟,有个帮扶的也不错。”呦呦歪在软枕上,手放在小腹,面带笑容。
  外头的马上,萧沐仁抱着怀里的儿子,一边走一边给他指点,告诉他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小和和一路听的兴致盎然,还不断地问些有趣的问题,有些问题又天真可爱,逗得萧沐仁哈哈大笑。笑声传到后面的马车里,呦呦也跟着会心一笑。
  等晚上到了一个较大的城市住店的时候,呦呦就交给萧沐仁一个类似于女子背孩子的兜子似的东西,让他明天把儿子放到里头再绑到腰上,“骑一天马下来屁股都要颠破了。”
  萧沐仁拿着这么个东西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点头,觉得有用,然后在呦呦身边坐下来,让她躺下来自己给她揉肩膀按摩放松,“跟你商量一件事?”
  “嗯?”呦呦正被萧沐仁按摩的怠懒起来,听见他问话就让他说。
  “我想着,等后面到大一点儿的城市的时候,就多留两天吧,一来你也歇一歇,省得老赶路难受,二来我想带着和和到处走走看看。”萧沐仁嘴上说着,手下不停。
  “为什么?”呦呦问了一句之后立刻就明白了,忍不住嘻嘻笑出声,“你怕和和到了京城出丑?”
  萧沐仁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呦呦猜中了,十分不情愿的点头,“嘉峪关太闭塞了,即便咱们家各种好东西都有,到底见识不如京城,这回回去,年岁差不多的孩子就有三四个,到时候比不过人家……”
  “怎么就比不过人家了?”呦呦不高兴,嘟着嘴反驳,“我儿子这么聪明,就算没见过也一定学得快。”
  萧沐仁立刻点头,“是是是,那当然,我们和和这么聪明。可是聪明归聪明,该教的也得教啊。”
  “你这是临时抱佛脚。”呦呦撇撇嘴,说。但是到底也没有反对萧沐仁的提议,只是指使萧沐仁按摩的时候用力,“右边,今天歪的时间久了,右边有点麻。”
  萧沐仁心甘情愿地给她按摩,直到她渐渐入睡。
  接下来的日子,就像萧沐仁的安排一样,依然是一天一住店,只是到了比较大的城市的时候,一行人就停留下来,根据日程在当地停留个两三天的样子。
  这两三天里,呦呦有时候在客栈休息,她休息的时候萧沐仁就会带着儿子出去走走看看。若是她不想休息了,就一家三口带上两个下人四处走走逛逛。
  呦呦又找回了当初和萧沐仁一起蜜月时的感觉,只是这时候身边多了一个儿子——虽然那时候身边也有一个怀瑾,可是到底是不一样的。这次,他们是一家三口。
  离京城越近,呦呦越紧张,一直问萧沐仁和常安姑姑他们自己是不是变样子了,胖了还是瘦了,会不会爹和娘认不出她来了。
  萧沐仁就笑话她这是“近乡情怯”,自己瞎担心。
  呦呦叹气,“可不是近乡情怯。”
  她离家都五年了,离开家的时候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现在却已经孩子娘了,肯定大变样子了。这五年里,她在成长长大,兄弟姐妹们也在成长,爹和娘却是在老去,也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
  就在这胡思乱想中,车队到了沧州了。这时候呦呦才想起来,这一路上光顾着游玩担心了,还没有跟儿子介绍过家里的事情。
  于是到了沧州的第二天,呦呦不让萧沐仁带着儿子出去玩,而是把他拘在自己身边,给他详细介绍了京城里众人的关系,和他应该怎样称呼。但是呦呦只介绍了花家和孟府,没有说到皇宫里的事情。
  当听到他有两个表姐两个表哥的时候,小和和不甚高兴,觉得所有人都比他大都能管着他,只有他最小。因此更加盼望着呦呦肚子里的孩子,这样他就不再是最小的,也能管别人了。
  在沧州只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继续出发。不过这一次,萧沐仁安排下人和车队走陆路,自己则带着呦呦还有和和以及三四个下人,乘船进京。
  小和和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坐船,没有任何的不适和难受,一直在跟着甲板上东跑西颠。萧沐仁有时间就看他一眼,更多的时候是秃鹫跟着他。
  等他跑够了就回到船舱里,对靠着窗户看何景的呦呦说船有多大说对面船家打渔有多多……每一件事都跟呦呦细细的说出来,呦呦看到他的眼睛里都是亮的,像是有星星。
  晚上等儿子睡着了,呦呦忍不住跟萧沐仁打趣,这次他不用担心和和见识少了,毕竟大老远从嘉峪关到京城,又是马车又是乘船的,京城那些娇养的孩子怎么能比?
  “你怕他被别人说是土包子进城,我看确实见多识广有胸襟呢。”呦呦得意地道。
  萧沐仁当然举双手赞成。
  在船上行了三天,第四天的时候,客船停靠在通州的码头。这里是大运河进京的最近一个码头。码头很大,有货船有客船,小和和一起来就扒着窗户往外看,呦呦不得不伸出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下摆,免得他不小心掉河里去。
  等到丫鬟们将箱笼都收拾好,萧沐仁进来叫呦呦下船,一手抱儿子一手牵呦呦走下跳板,早有马车等在码头了。
  呦呦走到马车前,提起裙子想要上车,还没等踩上脚凳,就听到身后有人喊,“二姐!”
  呦呦顿了一下,回头看去,立刻涌出眼泪。在他们的身后,站着怀瑾和怀信,兄弟两个来接他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吧,预估错误,今天还是没能进京,不过见到弟弟啦!写到最后的时候,竟然也有点想哭呢。

  ☆、第二一一章

  第二一一章
  呦呦到了通州下船; 还没等上车呢; 就听到有人喊“二姐!”。她一回头,就看到怀瑾站在身后七八米远的地方; 身边站着一个男孩子,正好奇又羞涩地看她。
  呦呦一下子激动起来。他们出发前曾经给京里写过信,说过会在六月出发; 中秋节之前到京城; 并没有说具体日期。今天是七月二十,怀瑾就已经到沧州来了,也不知道提前了多少天出发; 又等了多少天。
  呦呦当下不肯上马车,直接走到怀瑾面前,她想仔细打量打量怀瑾和怀信,可是眼泪一直不停地往外冒; 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什么都看不清。
  她身后抱着和和的萧沐仁走过来,一看她正捏着帕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忍不住瞪了怀瑾一眼; 怎么不哄哄?
  其实这事不能怪怀瑾,他也没想到呦呦一上来就激动的泪流满面; 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等到想起来安慰的时候,已经被他姐夫给瞪了。
  倒是萧沐仁怀里的和和; 一见母亲哭了,就从萧沐仁怀里跳下来,扑到呦呦怀里,仰着头看她。呦呦被和和打岔,就抹掉眼泪弯腰把他抱起来,指着面前的两个人让他叫舅舅。
  和和之前已经被呦呦普及了家里的长辈称呼,因此十分从善如流地喊“舅舅”,然后想起来什么似的,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二三”,几个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他在算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和和大概是算完了,转头奇怪地问呦呦,“大舅舅二舅舅,小舅舅在哪里?”
  几个人这才明白他在算什么。呦呦指着怀瑾和怀信告诉他,这两个是二舅舅和小舅舅,大舅舅在做官,没有来。
  怀瑾见状就伸手要抱一抱小和和,一直站在一旁没看口的萧沐仁笑起来,打趣他,“你个毛头小子,会抱孩子吗?”
  “姐夫瞧不起人,我在家也是抱贝贝、琰琰的呢。”贝贝是怀宇的女儿,他的儿子小名叫宝宝,凑一起宝宝贝贝,琰琰则是大姐家的小儿子。
  呦呦把儿子交给怀瑾抱,目光落在他身边的小小少年身上。这是怀信,她出嫁离家那年他才五岁,如今已经十岁了,个子和自己差不多一般高了,长相兼有谭丽娘和花易岩之长,气质颇为清俊爽朗。不过,到底是五年不曾见过,见呦呦打量他,怀信还是有一点点拘谨和羞涩的。
  呦呦只感觉时光悠悠,“五年了,怀信都长这么大了。”她伸手拍拍小弟的肩头,十分感慨。
  当初那个跟在呦呦身后头做跟屁虫的小家伙有些不太好意思,低下头小声叫了一声“二姐”。惹得呦呦十分奇怪,家里都是爽朗大方的性子,怎么这个小弟这么扭捏害羞?她忍不住看了怀瑾一眼。
  怀瑾当然知道为什么,伸出手在怀信后背上拍了一巴掌,“装什么斯文小生,不是早就在家就喊着想二姐了。”
  怀信被二哥戳破,立刻冲他瞪眼,等再回神的时候才想起来刚才的瞪眼简直是不打自招,立刻红了脸。
  “好了好了,别站着了,”萧沐仁打断姐弟三人,催促“上车,先去客栈休整一天,明天赶路回京城。”
  “不能直接回去吗?”呦呦迟疑着问,她现在真的是一门心思想要快点回家去。
  “这个时候?赶到京城都要半夜了。”萧沐仁不同意。
  呦呦抬头看看日头,也是都已经午时过了,这么急着赶路,又是自己受得了,孩子也受不了,何况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于是一行人就上车上马,去通州最大的客栈投宿。上车的时候,呦呦突然起了玩心,说什么也不让怀信去骑马,只拉着他上车,说要同他好好说说话。
  怀瑾以为二姐是想多关心关心这个小弟弟,就让他跟着上车,他自己则跟姐夫一起骑马。只有萧沐仁,看到呦呦嘴角的笑容,知道她这是坐车坐船憋得没意思了,开始逗自己弟弟玩了。萧沐仁宠溺地一笑,翻身上马,带着怀瑾一起往前走。
  怀瑾自然注意到萧沐仁对呦呦的宠溺,渐渐放下心来。他离开嘉峪关以后其实一直担心,他虽然还小,但总是看得出来,姐姐和姐夫之间若即若离的,他一直担心两个人会出问题,现在看来,似乎比原来更好一些。
  一行人上路,和和依然不肯同娘亲一起坐马车,呦呦只好拉着怀信上车。上车后又重新仔细打量一番,忍不住又是一阵落泪,哭得怀瑾手脚无措的。
  好在呦呦哭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喝着特意为自己准备的蜂蜜水,同怀信说话。呦呦问了最小的弟弟平时都做什么,学文还是学武,等听到他文武都学,武跟着父亲学文在太学上课有时候也跟着怀瑾一起读书的时候,呦呦问他,“现在读书读到哪里了?”
  怀信知道二姐是关心自己,但是他正是少年心性,说白了有些叛逆,听到呦呦唠唠叨叨的问了这么多,有些不耐烦,只回答已经读完了《论语》和《大学》,正在学《诗经》和《尚书》。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