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调香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调香师-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慕修远今日穿了件靛蓝色窄袖直缀长袍,领口袖口镶着绣蓝丝边流云纹的月白滚边,腰间束了条青色祥云锦缎带,头发束起来戴着顶嵌玉小银冠,一副锦衣公子的打扮,不似平日只着家常袍服的布衣小书生。
  慕修远将木盒推到花溪面前,花溪接过来打开一看,满满一盒如雪的白杏花,心中一暖,合上盖子转手交给了身边伺候的红柳。
  “多谢姑母了,也劳烦三哥帮我带回来。”
  “妹妹不必客气,自家人还说什么劳烦”
  慕修远微微一笑,原本五分肖似韵宜的清秀容貌,多了两份俊雅舒心的风流气韵。
  花溪亦是微微一愣,忙笑着打趣说:“三哥走在街上这么一笑,定时能俘获无数家人的芳心。”
  慕修远听花溪赞他,心中竟生出些以前没有过的飘飘然的感觉,望向花溪的目光一霎那间变得更亮了,转瞬便垂首掩去眼中的异样,再抬头时,睫毛阴翳下的双眸里又多了些许不一样的迷雾。
  慕修远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润了润唇,说道:“这段时日你忙完了寿礼的事,韵宜估摸还在准备选秀。。。。。。若是想看什么书,就不必再寻她,直接过。。。。。。派个丫鬟道澜波馆说一声,我差人给你送来。”
  韵宜选秀的事已经定了?
  花溪暗忖,修远稳重,他这般说,那就是萧氏同意韵宜去了。就怕萧氏心里的打算未必合了韵宜的心意。二房已经出了一位威远侯夫人,萧氏定不愿再出位世子侧妃。萧氏不扯韵宜的后腿就是万幸,她定是不可能寄希望在萧氏身上,只能寻慕向卿帮忙。难怪今日慕向卿会特意找个由头寻她过府。
  慕修远半响没听见花溪应他,一抬头就瞧见她正低垂着眼眸,望着手里的茶杯出神,不知想些什么。
  水汽氤氲中花溪的面庞变得有些朦胧,好似轻纱幔帐被风拂开一角,露出深藏其中的一道美妙剪影,划过了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花溪………”慕修远不忍打扰她,却又忍不住轻轻地唤了一声。
  “嗯?”花溪抬起头,眼波似水漾,迷茫中透着别样风情。
  一时,修远觉得那帐幔大开,那道迷蒙虚化的剪影变成了一抹亮色射入他的眼睛,沉在他的心里再也化不开。
  心像是漏了一拍,慕修远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三哥你唤我?”花溪问道。
  慕修远脸一红,嗖一下站起身来,摆手道:“啊——没,没有,我应了姑父要做两篇诗文,明日拿给褚、宋两位先生看,我先回去了。有事,你只管派人传话给我。”
  慕修远几乎是落荒而逃。花溪不解地看了他背影两眼便收回了目光,他为何走得如此急切?
  甩了甩头,花溪起身,没再回去绣屏风,去了香室 选药、配伍,着手准备给平王亦是给贤妃娘娘的香品。
  因为程崇得势,萧氏自不会为了这些事与慕向卿为难,允了她接了韵宜到威远侯府住些时日。
  唯独让花溪奇怪的是,韵欣竟反应都没有,除了初听消息时脸色有些难看外,再没见她有何异样。
  四月末,花溪那两幅山水绣屏完工了,寿礼所用的香品也一同制好了,一品合了贤妃喜好的杏花香;一品是可熏可泡酒的笑兰香;一品是贴身携带的笑蕖衣香。花溪连同络子,长命缕一并交给了老夫人过目。
  老夫人随便夸了两句,眼底透着满意。
  只是花溪不知老夫人是满意她做的活计,还是满意她在此期间推了玉夫人和萧五的邀约,老老实实在府里呆着绣花。
  没坐一会,韵欣来了,也将绣屏呈给萧氏。
  萧氏看罢点点头,没说什么,又扭头问了花溪香品具体用法,然后吩咐了王妈妈给她们两个院子里送了些今年的贡果。便打发了两人离开。
  花溪和韵欣一起出了荷香院。
  刚出院子,韵欣主动拉上花溪的手,倒是让花溪愣了一下。
  “花溪妹妹,刚听说你给平王准备了香品,都有难得的妙处,就连我这不大用香的人都听着喜欢。想来送到王府,平王定会贡到宫里给贤妃娘娘。贤妃娘娘又是爱香的,你那香品定能讨得娘娘喜欢。入了娘娘的眼,对你以后。。。。。。”
  花溪不待她说完,便笑着打断了她,“要送去了,也是咱们威远侯府送的,能得娘娘喜欢自是好的,哪能再想别的。”
  韵欣并未因话被打断生气,反而叹气说:“你是心灵手巧,还愁没有出头之日?不像我,打小便是这幅病身子,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看了不知多少大夫也不见好。就算有心也是无力,到最后样样都是半吊子。。。。。。老夫人怕我进宫里选秀受累,再闹出个病来,惹得上下不快。。。。。。只盼着四姐和六妹这回顺顺当当的。”

第六十一章 选秀(下)
  要是真能这么想那自然是好。
  花溪宽慰了韵欣两句:“佛经云,相由心生,境由心转。达观宽厚,有助气血调和;气血调和,五脏得安。我看五姐是个豁达之人,想来慢慢调养日后定能康健。”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韵欣喃喃地念了两遍,“嗯,还是妹妹通透,赶明儿我也读读佛经去。”
  “又不是出家做姑子,五姐你好好的念什么佛经?”韵宁不知何时已经从前面的小径走了过来,“要念也该是六姐去念!亏心事做多了,她也不怕佛祖惩罚!”
  “七妹——”韵欣慌乱地扫了眼周围,除了三人的贴身丫鬟再无其他人,才松了口气,“这话切不可再说。”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什么贤妃为了她在齐丧期才延后了选秀?沸沸扬扬地传得人竟皆知。明明是太后她老人家身子不爽利才押后的。这话不是她传的,是谁传的?她口口声声应了你,你绣屏风,她就与老夫人说让你去,怎么临了却换成了她自己,到如今了你还真巴巴地替她把屏风绣好了。她怎么不与你一道来送顺道把话挑明了?”
  韵宁低低地回答说:“母亲也给她请了个教养嬷嬷指导宫廷礼仪,只不过人在外面住,她每日乘车过去,到了下晌才回来,所以让我先去……”
  “我的傻五姐,你还真……她就是看你是个面人好拿捏,才有恃无恐。”韵宁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可还能听出她怒气冲冲,好像被骗的是她自己一般。
  “也就你会信她!她早就谋算上了,你没瞧见她清湖诗会时赶上子巴结戚三娘,还不是为了三皇子……大夫人倒想给她选个恭候公子,可人家还不愿意。也不掂掂分量?”
  听别人的八卦解梦倒还可以接受,可若是好事者问你是非对错还真是有些为难。
  花溪低眉敛目想装木头,可韵宁不乐意,“花溪妹妹,六姐没事拿话刺你,你心里定也不舒服。哼,她现在别提多眼红四姐了。贤妃娘娘看不上大老爷那个侯爵爵位,咋们家大老爷挂的那个虚职怎么跟戚将军相提并论。不过话说回来,姑父升迁,若是如今换了四姐姐,贤妃娘娘说不定还看在威远侯的份上考虑一二……对了,你平日里与四姐姐交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是在试探韵宜对三皇子的态度:还是要自己对韵琳的事表个态?亦或是想引着自己跟她站在对抗韵琳的统一战线上?
  不过,是哪一个她都不好应答。
  花溪茫然地抬起头,看韵欣和韵宁都在看她,忙笑着道歉:“啊呀,对不住两位姐姐了。我刚刚走神了,正琢磨一个方子,是该用白豆蔻还是小豆蔻?虽然同时豆蔻,气味芳香,可还是有些差别。”
  “什么白豆蔻,小豆蔻的?我刚刚是问……”韵宁面带愠色带,以为花溪是故意岔开话题。
  花溪不理会她,继续说:“白豆蔻亲凉,儿小豆蔻味辣微苦。本来光闻是很难辨出哪个是哪个,可等咬开才知性味不同,所以光凭气味配伍不可取,只有研磨后与其他配料相适相协才能制出好香来。幸好我先前就试过两种豆蔻的味道,想来想去我那方子还是白豆蔻最合适。小豆蔻不如白豆蔻价钱高,市里常常有人拿小豆蔻充当白豆蔻,不过那点伎俩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还可以。”
  韵宁嘲讽似地勾勾嘴角,不啻道:“你果然爱香成痴,不为外物所动……难怪会拒了玉夫人的邀约?若换了四姐和六姐,哪会想你那般……”
  花溪见韵宁又想把话题往回去绕,欢喜地福福身,“嗯,我这一说到香上就忘了别的。两位姐姐慢叙。这香方是偶然得的,花溪得赶紧回去试试,少陪了……”
  不待两人挽留,花溪施施然走了。
  花溪没上套,让韵宁颇为烦闷,不由跺脚发牢骚,“这小蹄子!说是风就是雨,走得还真快!难道她准备一辈子躲在这府里制香?平日里韵琳最瞧不上她,她混不在意;可四姐跟她走得近,听我说四姐的事,她也装聋子不理会,一句都不搭茬。我都不知道说她聪明好还是糊涂好?”
  “花溪……”韵欣看着花溪离去的背影淡淡说了句,“她可不糊涂。”
  “何以见得?”韵宁撅撅嘴,显然不赞同韵欣说的,“她一个孤女能得承郡王青眼有加,已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才不信玉夫人是真的和她投缘?她倒好,人家来邀约竟唯恐避之不及,大好的机会被她生生浪费了。”
  说完,韵宁在心里补充了一句,还不如让给我。
  韵欣一笑,“她不是都说了白豆蔻和小豆蔻她早就尝过了,自然懂得该用哪个。况且懂行的人也不少,外面那些遮掩的伎俩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可以,若换了早就知道该怎么选的人,自然心里跟明镜似的…
  韵宁脸一白,那自己的目的花溪是一清二楚了……
  “可是,总有会装蒜的和不长眼的!”
  “啊呀,手这么凉?你快别在这里杵着了,赶紧回去歇着。别像五姐一样落下病根了,一点小病都要躺上十天半个月起不得身,到时候什么事都做不成。”
  韵宁眼中精光一闪,“还是五姐对我最好!”
  韵欣抚了抚韵宁得手,“哎,你就是小孩子心性。好了,别多谢了。花溪自己都是她一制香就忘了别的,像她一天到晚都呆在自己园子里,除了送香借书很少出门闲逛。这段时间四姐又不在家,她不借书出来的时间更少。我先回了,你也赶紧回去吧!”
  韵欣走了。韵宁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咬着唇瓣自言自语道:“不出来便不出来!这条路不行我走别的!上回你不让我如愿,这次我定也不会让你如愿……”
  五月初五,端午节。
  各院的大门上装饰了朱索和五色印,以避恶气。众人拜见箫氏时,箫氏讲花溪打的长命五色缕都分给了小辈。府里上下男女皆系缕于腕上,保佑长命百岁,避病毒消灾祸。宫里给各府里赐下两盒九子粽,箫氏让家人一起分食了。而府里包的粽子除送了本家亲戚和慕向卿外,余下的也都分到了各院里,上至管事下至奴婢人人皆有。
  因为韵宜和韵琳明日寅时进宫,所以午膳在一处用过后,众人都散了各回各院,晚膳在自家院子里用。
  入夜,各院早早就歇下了。
  谁知,半夜里,花溪北敲门声惊醒了。
  值夜的红柳批了件袄子从门外进来把灯点着,脆茗跟着也进屋了。
  花溪坐起身,“出了什么事?”
  翠茗脸上不好,“是兰儿过来的,说六姑娘上吐下泻,这会儿有些发热,刚刚去请大夫了。老夫人让几位姑娘都过去六姑娘院子。”
  花溪心思百转,相安无事了这几日,没想到最后还真下手了。
  “四姑娘去了吗”
  翠茗摇头,“老夫人说四姑娘明日要进宫,没唤四姑娘过去。”
  看来只有幕韵琳出事了。
  花溪眉头微蹙,“春英呢?起来了吗?”
  翠茗点点头,“那边一敲门,便同我一块起了。”
  “去把她叫来,等会儿让她陪我过去。红柳,伺候我换衣裳。”
  红柳服侍花溪换了衣裳梳了头,春英也到了。花溪问了两晚上春英去小厨房取晚膳时可曾见了扶柳居的人。
  自打春桃走了,花溪一直让春英亲自去取饭食,不让屋里的小丫鬟经手,就怕小丫鬟应付不来突发事件。春英知晓了韵琳的状况,自然知道此事严重,细细回忆了一番,说她今日去得早一点,从小厨房出来时,五姑娘和六姑娘屋里的丫鬟才到,碰面时她打了招呼就走了,没多停留。
  花溪才放了心,起身去了扶柳居。
  到了扶柳居,大夫已经看过了韵琳,正坐在外间写方子。
  里屋,老夫人在床边坐着,二夫人和三夫人站在身后,大夫人拉着韵琳的手拿帕子抹眼泪,赵氏、封氏、韵欣和韵宁都在老夫人对面站在,地上还跪着四个丫鬟。
  花溪给老夫人等人福福身,走到床边去看了看韵琳,只见韵琳双目闭合,脸色青白,唇无血色,病怏怏地躺在床上。
  老夫人脸色不甚好看,待花溪站到了韵宁旁边,开口问道:“璎珞,说说今晚上你们姑娘吃了什么?”
  “一共从厨房里拿了五个菜,姑娘就挑了两样就了小半碗饭,一样是五珍烩豆腐,一样是菘菜氽鱼丸,饭后进了杯红枣蜂蜜茶。再没吃别的。”
  那大夫在门外写好了方子,碍着女眷都在里间,便坐在外间听璎珞回话。璎珞刚说完,那大夫便道:“豆腐性寒,有小毒,能清热散血下浊气。蜂蜜甘凉滑利,二物同食,易致泄泻。想来姑娘的病症是因为同食二物所致,幸所用不多,所以并无大碍,卧床休息几日便可。我刚开了一方,服用三日即可痊愈。”
  老夫人箫氏扫了众人一眼,然后谢过大夫,大发了赏钱着人送出府。
  大夫一走,大夫人尹氏便扑在了韵琳身上,哭喊道:“我的儿,下晌还好端端的,这会儿便病成这样,还怎么入宫啊?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故意要害你?”
  越哭声越大,箫氏皱眉,厉声喝止,“这大半夜的闹腾什么,你闺女折腾了半宿早没了力气,看着情形明天指定不能进宫了。你在这边陪她用了药再回去。明天一早韵宜要进宫。大家散了吧。有什么事等韵宜进了宫再说。”
  尹氏只好作罢,哀求老夫人一定要给韵琳做主。老夫人点头应下,打发了众人回去。

第六十二章 喜讯
  初六,寅时。
  马车载着韵宜一人进宫去了。
  卯时,老夫人换了众人到了荷香院。璎珞已经跪在了堂上。
  老夫人坐在榻边,拨着手里的珠串,睨了眼韵欣道:“五丫头,昨晚上璎珞交待说,半月前六丫头从你屋里回来,才开始用那蜂蜜红枣茶。”
  韵欣就站在大夫人身边,老夫人话音刚落,大夫人便扭过头看向韵欣,目光凌厉,“老五,可是你给你六妹出的点子?”
  韵欣缩了缩脖子,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副被吓着了的模样。
  韵宁见她不说话,忙道:“五姐,你怕什么,有什么只管说,有大夫人和祖母给你做主呢。”
  大夫人瞧着韵欣那怯生生的模样,越发瞧着自己这庶女不顺眼,蹙眉道:“到底是还是不是?你有话赶紧得说清楚了!”
  韵欣这才低声答道:“我听花溪妹妹说那茶补气养血,永久了容色好,没事了会用一些。想是六妹妹那次去我屋里瞧见了,回去自个也试了试……”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下首的花溪。
  大夫人的目光如刀恨不得活刮了她一般。
  花溪恍若未见,只平静地看了眼韵欣,然后对老夫人说道:“花溪观五姐姐气血不足,才提起或许用些红枣蜂蜜茶能改善改善。
  那茶我平日里也会用些,只不过多是晨起之时。六姐姐兴许看着五姐姐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