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暖婿-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弄来假的田契,并成功换走真的田契的机会。
  “爹您是孝子,最重孝道,我先前不说,不过是为了顾全您的孝心。”李小婵重重地叹息道,“我只想着从此之后咱们家就太平了,谁知竟然又招惹上了王家这个庞然大物。”说罢,李小婵略带幽怨地看了李名远一眼。
  李名远顿时被李小婵看得心虚了,也不敢再继续纠缠之前假田契的问题,但是要他把家产全部交给李小婵处置,他又心有不甘,责问道:“那你且说说,你拿了田契房契的要做什么用?”
  “爹您有没有想过,您不过是作了一首诗献给王大小姐,她即便是再心胸狭隘,打都打过了,又怎么会继续逼迫我们,想要断了咱家的生计?”李小婵不答反问,一开始她也觉得王梅香太过心胸狭隘、行事歹毒,才会动用王家的势力,勒令所有的粮店拒收她家的玉米,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总觉得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王家更大的阴谋。
  可到底是什么阴谋呢?
  李小婵将自己穿越后四年的事儿仔仔细细地都想了一遍,觉得自家能被西川府巨富王家在意的,就只有那年年大丰收的粮食和田地了。又或者,是她劝说村民一起修筑农业基础设施,一起精良选种,采用一系列的方法精耕细作,使得李家村每年的收成都远远地高于邻近的村子,这引起了粮食巨贾王大富的注意。
  而之前王家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或许是没有考察清楚情况,又或许是没有契机行动,而这回李名远的一首酸诗,给了王家逮住她家不放的借口。
  李名远虽然不聪明,但是这会儿李小婵几乎已经把事情明明白白地都告诉他了,他也觉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不过,要让李名远心甘情愿地立刻交出田契、房契和地契来,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王家真的有心针对我们,那田契房契放在爹这里,跟放在你那里又有什么分别?”李名远不满地问,牵扯到了家产的掌握权问题,李名远似乎暂时忘记了被王梅香毒打的恐惧,语气强硬起来。
  李小婵打蛇捏七寸,一脸关切地说:“可是,王大小姐会找人针对爹,不会找人针对我。”言下之意,您要是再被王梅香毒打一顿,能撑得住不交出一切以求得脱身吗?
  果然,李名远脸色立刻一寒,顿了顿,不甘愿地说:“你给爹一点时间想一想,过两天再给你答复。”
  李名远想,他躲在家里不出去,王梅香总不至于派人到家里来打他吧。
  可惜李名远只想到了如何避免王梅香的毒打,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汤药费还欠着,家里的玉米还在粮仓里堆着,而家里是一个子儿都没有了,这该怎么生活。
  所以,接下来的十来天,当老大夫一直派人来催债,未果,就坐在自己家赖着不走,引来村人关注议论纷纷时,一向爱面子的李名远动摇了,但还只是硬撑着。
  李小婵虽然焦急,但也知道逼得太急,反而会适得其反,只得按捺着心焦,默默想办法,从王家入手,弄清楚自家的处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的雨水变得特别地充足,大秋天的竟然要下起大雨来!
  捂在粮仓里的玉米岌岌可危,要是受了潮,那可就全都废了。
  想到未来饥寒交迫、被人嘲笑的日子,李名远强忍着心疼,将田契、房契、地契等一应家产都交给了李小婵。
  秋天里一声响雷,震撼得李小婵心底乐开了花儿,拿着田契、房契和地契,冒着大雨,往城里跑去。
  进了城,李小婵直奔衙门口,央求守门的皂吏帮自己通报姚知府,说她有要事禀报。
  守门的皂吏自然是不肯,在他看来,这么大的雨,李小婵伞也不撑一把就浑身湿漉漉地跑来,八成是疯了。
  李小婵见哀求无用,只得忍痛拿出一小块散碎的银子塞给了守门的皂吏,约莫六钱重。
  那守门的皂吏见到银子眼前一亮,伸手要收起来,但是很快脸色一寒,想到姚知府素来的清正威严,硬生生地又把银子塞回给了李小婵,伸手就要把她撵到大街上去。
  “大虎,你这是在做什么?!”恰在此时,一声莽喝从街上传来。
  

第二十五章 知府后院
更新时间2014…5…28 20:02:40  字数:2082

 李小婵回头时,就看见一粗犷一文秀的两个少年,各撑着一把伞,正看过来。
  那个魁梧的粗犷少年有些熟悉,但是李小婵一时也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至于那个文秀温柔的少年,她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大公子、二公子!”那原本还推搡着李小婵的皂吏大虎,一看见来人,立刻松开了她,冒雨上前行礼道:“这位姑娘说是有急事要禀报知府大人,小的问她她又不肯说是什么事,小的见她胡言乱语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怕是淋雨淋糊涂了,正要劝她回去。”
  一旁的李小婵立刻明了,粗犷魁伟的少年是知府大公子姚怀礼,就是当初当街拦截喝问王梅香的人;而一旁的文秀少年,就是少年才名盛的知府二公子姚怀瑾。一弄清楚来人的身份,李小婵立刻舍了皂吏大虎,上前真诚急切地对两人说:“大公子、二公子,我找知府大人真的是有急事,还请两位行行好,代为传达一声。”
  “姑娘莫急。”姚怀瑾微笑着上前,将李小婵覆在伞下,柔声道:“家父身为父母官,自然不会不理百姓事。只是秋天气寒,姑娘浑身湿透只怕要招惹风寒的,不如先随我们进去换身衣服,再去见家父,如何?”
  在李小婵原本的认知里,官二代都是跋扈无礼、目中无人的生物,眼前这少年如此温情脉脉,让她一时有些不适应,呆住了。
  “愣什么愣!都答应带你去见知府大人了,你还不快点进去,难道还要我们陪你在这儿继续淋雨吗?”姚怀礼嘟嘟囔囔,说罢,将手里的伞塞到李小婵手里,先一步跨进了大门。
  “姑娘别介意,我大哥就是这个样子。”姚怀瑾歉然道。
  “我没事儿,我知道大公子是好意。”李小婵忙说,看着手里的伞,心想,真个别扭的人。
  见李小婵跨进了大门,姚怀瑾淡淡地瞥了大虎一眼,说:“我爹为官不但清廉,更重要的是要为民做主。这大雨天的,要是把人淋坏了,你负责?”
  大虎脸色一寒,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收李小婵的银子,对上姚怀瑾看不出喜怒的眸子,他忙应了下来。
  姚怀瑾随即跟着进了大门。
  李小婵进了大门,远远地看见了疾步行走的姚怀礼,不知道衙门布局的她,只得小跑着跟了上去。
  姚怀瑾进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李小婵一路小跑地拐过廊角,往后院奔去。呼喊不及,姚怀瑾只得匆忙掉了头,往另一边跑去。
  李小婵其实也越来越觉得走错了方向,因为所见之景越来越闲适家居,没有一点知府衙门威严的样子。可是她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有碰到半个人影来询问,回头又没有看见姚怀瑾跟上来,没得选择,只得继续跟着姚怀礼的背影跑。
  转了一圈,李小婵远远地看见姚怀礼进来一个院子,忙提了速度,准备跟进去询问,却在院角处差点跟拐角处突然冒出来的人撞在一起。
  “哎呀!”李小婵尖叫一声,灵巧地往边上一撤,堪堪地避开了撞过来的人,一抬头,就见刚刚立住姚怀瑾一脸的歉然。
  “二公子,对不起!”
  “姑娘,抱歉!”
  两声歉意同时响起,两人一愣,旋即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姑娘,对不住了,我刚才进来的时候远远地见你往这里小跑,知道赶不上你了,只得从这边拦截。”姚怀瑾解释道,指着旁边的小院子说,“文苑是我和大哥的住所。”言下之意,你一个姑娘家的往这边跑不太合适。
  李小婵吓了一跳,她自然是不在乎什么女人不能进男人的院子之类的,毕竟前世男女合租都算是正常,可这里是要严守男女之大防的古代,女子的名节比性命还重要。
  “多谢二公子!”李小婵真诚地感谢,解释道,“我刚才见院子里没有人可问,又不知道往哪里走,只得跟着大公子,意外才来了这里。”
  “我知道。家父一向不喜奢华,所以家中杂役丫鬟很少。”姚怀瑾笑道,“我这才抄近路赶来拦住姑娘。此地不宜久留,我带你去我妹妹那儿,你先换身干爽的衣服,我再带你去见家父。”
  “多谢二公子。”李小婵感激道,觉得自己今天真是人品大爆发,好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不客气。”姚怀瑾微笑道,“姑娘请这边走。”
  李小婵一路跟着姚怀瑾,走了没多远,就到了比之前的文苑更小巧一些的兰苑。
  姚怀瑾隔着院子喊了一声,很快便有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丫鬟走了出来。
  “细柳,小妹呢?”姚怀瑾问丫鬟。
  “小姐跟着夫人去文苑给大,两位公子收拾院子了。”那名叫细柳丫鬟眼神闪烁一下,柔声答道。
  姚怀瑾像是没有看见一般,点点头,指着李小婵,吩咐道:“细柳,既然小妹不在,那你就带着,”姚怀瑾顿了一下,歉然地看着李小婵,问,“不知姑娘芳名。”
  “李小婵。”李小婵应道,边说,边莫名地看着细柳投来的探究指责的目光。
  “那细柳,麻烦你带李姑娘进去找身干爽的衣服换上。”姚怀瑾说,“换完之后,你直接带着她到父亲的书房来。”
  细柳应了下来,目送姚怀瑾淡出了视线,这才瞥了李小婵一眼,说:“进来吧。”说完,不待李小婵回应,就扭身进了院子。
  李小婵明显地察觉到了细柳的敌意,却想不明白自己跟她不过是初次见面,哪里就得罪了她。无奈,李小婵只得默默地跟着细柳进了她的房间。
  “虽然有二公子的吩咐,但是夫人和小姐的衣服我一个做下人的是动不得的,只得委屈李姑娘你换上我的旧衣服了。”细柳一边从箱子里翻找衣服,一边阴阳怪气地说。
  李小婵自然是连声道谢。
  大约是碍于姚怀瑾的亲自吩咐,细柳虽然面色不快,但到底还是给李小婵找了一件像模像样的衣服,旧是旧了些,但还算是干净整洁。
  换好了衣服,李小婵道了谢,又跟细柳讨要了布包,将自己的湿衣服装进去,拿了伞,跟着细柳前往姚知府的书房。
  

第二十六章 捐粮
更新时间2014…5…29 20:03:22  字数:2011

 风摇雨凄。
  李小婵撑着姚怀礼塞过来的伞,跟着细柳,顶着风雨跨过一块空置的场地,眼见着再转过一道回廊就要到达姚知府的书房,一个中年美妇扯着一个八九岁的女童,俏生生地立在回廊下,拦住了她们。
  “这位就是两位公子领回来的姑娘?”中年美妇漠然地开口询问。
  李小婵一时捉摸不透眼前这个陌生的中年美妇的意思,没有开口,反正有细柳在旁跟着,自然会应答。
  果然,细柳急忙忙地行了个礼,回道:“回夫人,是二公子领这位姑娘回来,他还吩咐奴婢给她换身干爽的衣服,再领着她去老爷的书房。”
  眼前这中年美妇正是姚知府的继室刘氏,她牵着的,正是姚知府的幺女姚馨。
  细柳将前因后果都说给知府夫人听,脸上十二分的恭敬和小心翼翼,没有得到允许,并不敢进回廊,只是撑着伞立在雨地里。
  李小婵见细柳这副模样,心底暗道,只怕是知府夫人治家颇严,才让细柳这样惧怕。
  “民女见过知府夫人。”李小婵落落大方地行礼问安,“大公子和二公子宅心仁厚,见民女确有下情要上陈知府大人,就领了民女进来,还让这位姐姐给民女找了干爽的衣服来换,民女心中万分感激。”
  刘氏见李小婵进退有度,说话斯文有礼,不像是一般的乡野村妇,多看了她几眼,眼神最终落在了李小婵撑着的伞上。
  “这伞,是怀礼的?”刘氏虽是疑问,但显然已经确定不疑。
  “回夫人的话,这伞正是大公子好心让给民女的。”李小婵想起来,姚怀礼是眼前这中年美妇的亲子,忙又说道:“民女感激大公子赠伞之恩,他日定当竭诚报答。”
  刘氏没有说话,倒是她牵着的姚馨嘲弄地看了李小婵一眼,笑话她说:“你要报答我大哥?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我大哥想要的东西,你给得起吗?”
  李小婵面上一辣,被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当面毫不留情地讥笑,她一个成年多少有些难堪,却也无可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她现在还有求于姚知府。
  “馨儿不得无礼。”刘氏皱着眉头,看了姚馨一眼,教训道:“别丢了自己的身份。”
  李小婵闻言心底有些想骂娘,娘俩清一色,都自以为自己身份高贵,而别人都是卑贱的。可堂堂的知府夫人也只不过是个继室而已,私底下西川府的人对她上位一事议论纷纷,并没有面上的半分尊敬。
  “夫人,只怕知府大人和二公子这会儿还在书房等着民女表白下情,去晚了,民女担待不起。”李小婵面上做出十二分的恭敬,她可不想跟眼前这母女俩多待一会儿。
  刘氏不满地看了李小婵一眼,然而终究是没有说什么,领着姚馨从容离去。
  待刘氏走远,细柳看了李小婵一眼,似乎很惊讶,李小婵竟敢驳了知府夫人的面子。
  李小婵心底想着自家那一屋子的玉米,还有王家的步步紧逼,哪有闲情去关注细柳,只是匆忙跨过了回廊,朝姚知府的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李小婵立在外面,待细柳通报过后,得到姚知府的允许,她这才将伞收了,放在门边,整了整衣裙,垂首进去了。
  “爹,这位就是李姑娘。”一见李小婵进来,姚怀瑾就上前介绍道。
  李小婵忙对着面前坐在书案后,稍有些面熟的知府姚士卿施礼道:“民女见过知府大人。”并未下跪。
  姚士卿原本在翻阅卷宗,并未多在意,然而看到李小婵还俏生生地立着,便收了卷宗,眼里多了一丝兴味,道:“李姑娘,咱们又见面了。”显然,姚士卿是记得李小婵的,毕竟,整顿西川府的地痞流、氓,李小婵功不可没。
  “不知李姑娘这次特地前来,所为何事?”姚士卿眼底有丝期待。
  李小婵微微一笑,答道:“捐粮。”
  姚士卿诧异地站起来,又看了看一旁的姚怀瑾,见他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这才慢慢踱步,绕过书案,问道:“李姑娘是要自己捐粮,还是……”
  “自己捐粮。”李小婵答道,“我家这一季收获的玉米,愿意如数捐出,还请知府大人成全。”
  姚士卿和姚怀瑾都诧异地看着她,姚怀瑾更是脱口而出,表示不解:“今年的玉米因为种植少而产出少,需求又高,价格迅速蹿升,你为什么不出售,却要捐出?”
  李小婵苦笑,诚恳地说:“我们小户人家,几口薄田不过勉强维持全家生计,要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姚士卿点点头,要是李小婵说她是为了百姓家国而牺牲自家利益,他反而存疑。
  “你有何难处,只管说来,本官自会替你做主。”姚士卿亲切地说。
  “多谢大人!”李小婵施礼为报,细细地将自己的玉米疑似被王家有心吩咐所有粮店抵制的事儿说了一遍,末了,又中肯地说:“民女并不知跟踪家父的那二人与王家有何关系,也无法从粮店那里打听到消息,只是私下里推测,可能是家父上次作诗得罪了王大小姐,才遭此横祸。”
  “王梅香?”一旁的姚怀瑾皱眉,“上次在醉仙楼,我和大哥当场不是就已经劝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