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户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户农家-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依着夏竹的央求,唐大海给挖了一个大坑,里面养着密密麻麻的蚯蚓,平日就丢些烂菜梗菜叶子下去。说来也奇怪,这蚯蚓没过没过一段时间就密密麻麻的,喂了那么久的鸡,这蚯蚓丝毫没见着少。

    “文佑,你俩跟我一道去,我剁些野菜,你俩抓蚯蚓喂鸡!”春兰提着竹篮子,揪着文佑,往院子前面的鸡舍走去,晓晨拔了跟野草,甩着,跟在俩人身后。

    文佑甩开春兰死揪着自个儿的手,不满道:“大姐,唉哟,你轻点儿。下那么大死力做什么,我又不会跑!哪天你不愿意抓蚯蚓,不都是我俩抓的吗?不过那蚯蚓也真是够恶心的,不要说你一个姑娘家,就是我,看着也浑身不得劲。”文佑抖了抖身子。

    “也不知道小妹咋想出来的,小妹倒好,自从这蚯蚓养成了,可从来不喂鸡,躲得比谁都快。这会儿,还在磨磨蹭蹭地喝粥呢。估摸着咱喂好了,小妹才会来收蛋了。”晓晨笑嘻嘻地说着夏竹,只是话语中充满了宠溺的味道。

    春兰点点头,附和道:“也就小妹才想得出来这么恶心的东西,晚点可别让我看到,我瞧着那么一堆……现在想想就难受!”

    “不过,咱家的鸡蛋鸭蛋的,不过咱家的鸡蛋可比别家的好。听娘说,咱家的鸡蛋,现在都有人来订。村子里要送人满月的。或是有啥喜事的,都喜欢到咱家来买。一样的价儿,咱的蛋大,这蛋黄也香!”

    文佑知道,自家自从卖了一波鸡蛋、鸭蛋后,这陆陆续续地特意来买蛋的就多了,也就不用等到集上去卖了,光光附近村子订的,这些母鸡也来不及下蛋。

    听着文佑说起自家的蛋,春兰也颇为得意。“那还用说。咱家的蛋当是顶好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买蛋。有的时候都是提前来说好。生怕到时候买不到了。确实,供不应求。

    文佑抓了铲了一大把的蚯蚓扔到鸡舍,一大群的母鸡,咯咯咯地叫着。探头探脑地啄着地上蠕动的蚯蚓,几下便是一条。

    晓晨则是去喂了那些鸭子。春兰则是轻省地将野菜剁碎,扔进食槽里。

    真如晓晨所说,等到他们爬进去捡蛋子的时候,夏竹姗姗来迟。自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次次如此,哪怕被春兰说了,刺啦了。夏竹依旧我行我素,慢吞吞地来。

    “嘿,大姐,你们又在捡蛋了?”夏竹探着头,看着文佑他们正在鸡窝里捡蛋。

    春兰白了她一眼儿。“小妹,你可以不来帮忙的,咱都快捡好了。”

    夏竹摊摊手,“我也不想来啊,娘说我整天赖在床上,把我赶出来,给你们打打下手,我这不是没办法吗?娘的话,我总得听吧?”一脸地无辜。

    看着没自个儿啥事,夏竹拖着小脚,回院子去了。

    唐家的小院子里,李大娘和唐二婶正在院子里说着话儿。

    “大海家的,你家的日子可是越来越红火了……”李大娘开口说道,也为唐大海一家子高兴。

    李大娘从荷包里拿出2两银子,放在木桌上,推到方氏的面前。“这是之前我那媳妇难产借的银子,这不,终于攒够了银子。欠了这么久,我甭提有多过意不去了。”

    可能对别家来说,攒个2两银子,很是容易。只是,李大娘家,十余人,张嘴就要吃饭穿衣,家里的水田也就那么几亩。缩衣节食。

    “急什么呢,这又不急,你也知道,我住在大海家,也用不上我的银子。外人不知道,你俩还能不知道,我这吃穿都是用着大海的。”方氏也没推回这2两银子。本来,借钱要还,天经地义。

    一时间感慨颇多,这唐大海家这日子怕是越过越好了,这村子都能数得上号了。

    李大娘沉吟了一会儿,看着方氏和吕氏。“我跟你二婶,一道来,还有其他的事儿。”

    “大娘,有事儿你说就好了,咱还有啥不能说的!那么外道,我这听了都怪不舒服的!”

    吕氏一直感念着当初分家时,李大娘和唐二婶、三婶的帮扶。是以,对这几家,吕氏一直很是照顾。自然,现在,是唐大海家的照顾他们三家。

    唐二婶看了眼儿李大娘,“还是我来说吧。”

    说完,转向吕氏母女俩,絮絮叨叨地说起来。“你们也知道,我们两家的情况差不多。家里的地少,儿子多,孙子孙女又是一大把。一睁开眼儿,就是要吃要喝的。咱老的,不干活的,少吃点儿就尽量少吃,这小的哪能克制得住,这做活的,不吃哪有力气?

    这不日子也是越过越穷,想着再穷下去,怕是连孙子娶媳妇都娶不上了。是以,我们就舔着老脸来问问了。”

    吕氏不明白到底是啥意思。如果是来借银子的,这李大娘一进屋,也不会直接先还了银子。除了这个,吕氏不懂了。

    “咳……我们是想来问问,你们这开荒,能赚钱吗?”唐二婶咳了声,终于还是问出口了。

    吕氏母女俩对望了一眼儿。方氏开口问道。“他二婶,咋的想起问起这个呢?你们这是,这是也想着开荒了?”

    李大娘接口,她说话一向直爽惯了,受不了这弯弯绕绕的。“嗯,不瞒你说,我们两家都是壮劳力多,如果你家的开荒好,我们两家也想着开点地儿。好歹也赚点钱,到时候可以给我那几个孙子娶媳妇。

    这不咱俩才舔着老脸,来问问你们。照理,这也是你们赚钱的法子,我们也不好打听,只是这日子实在是难,没着法子才来问问。”

    方氏想了想,这也算不得什么事儿,看着吕氏对着头点点头。

    李大娘和唐二婶,看着这母女俩点点头,知道这事儿还有戏。她们也知道自个儿确实过分了点儿,毕竟这是人家的赚钱路子,她们这般明晃晃地来打听,确实不得体。

    “看你们说的。这又算不得什么事儿,咱家在村尾,知道咱家现在这模样的毕竟还是少的。等过个一两年,村里人看到咱家开荒有赚头了,村里人肯定也都会抢着去开荒了。

    咱们几家一向要好,早些告诉你们,这也不算啥事儿,你们啊,就是想得多!这才多大点儿事儿!看来你们是想了好久了,这才结伴来的吧?”方氏说着笑了起来,“可是贴了不少白头发了吧?”

    唐二婶俩人听着方氏的调笑,也呼出了一口气。总算没伤着几家的情分。

    “可不是,我这都没脸来提!我让大柱来探探大海的口风,这傻小子,愣是不肯。还说,大海家赚钱的路子,咱这样去问,跟问大海家要银子有啥区别?我这次来,还是偷偷背着大柱的,被他知道了,可得训死我了。”唐二婶笑着摇摇头,一脸地无奈。

    “大柱就这样的性子,你们啊,就是想得多了,咱也没有想到这茬,否则早给你提个醒了。”方氏跟两个老姐妹说笑着。

    “二婶,大娘,那我就跟你们说说这开荒的事儿。因为咱村子虽说都是荒地,但是这地儿还都是不错的,所以县衙那儿,这荒地是半两一亩的价儿的。

    咱家种的地瓜和玉米、豆子居多。我也直说,咱家的地瓜是打算着养猪的,这一年到头这猪也有七八两银子,养得壮的肥的,十两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这玉米呢,玉米粒磨成玉米面,虽说没稻子好吃,但是总算是能管饱的。这玉米杆子也能喂猪。

    这豆子啥的,咱家是几个小的闹腾着赚点儿小钱,说是攒私房钱。我们也都不管,由着他们折腾!”

    听着吕氏这般说着,这养猪家里的几个媳妇就能做的事儿,地里的活儿几个儿子就能做。玉米又能当饭吃,又能喂猪!难怪唐大海家能这么快发起来,瞧瞧人家这打算的!

    “哎呀,咱咋就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道道呢!这一年到头来,赚的银子怕是很好看了。一年下来,这开荒的钱儿就赚回来了。”李大娘搓着手,从没想过,赚钱原来也可以这么容易!想都不敢想。

    唐二婶也是双颊红通通的,这是兴奋的。“照你们说,这可还有什么难处?嗯,或者说,要当心点儿什么?”

    方氏想了想,“其他的也没啥,咱家也是第一年,你看也没啥问题,要我们说,我们这一下子也说不上来。不过你们这要开荒的事儿,最好,还是先不要跟人说,毕竟,现在,村里人还不知道这开荒也能赚钱。”

 第九十一章 再提开荒事(二)

    “娘说的是,如果你们要开荒,最好先不要让人知道。咱家就围着这些地也就够了,没想过再开荒了,也忙不过来!”吕氏接着方氏的话茬。

    唐二婶点点头,说道:“这,我们晓得的。我晚点儿回去告诉他三婶,看看他家有没有这想法。其他人咱就不说了,就先瞒着。谁家要开,那是人家的事了。”

    “咱这就回去一家子商量下,村里现在荒地还有不老少。咱可得好好挑点,咱家离着大海家最是近了,我想着我家就开那块,往河湾村那条路的东首,这样也跟大海家也能围起来,有事儿都能招呼一声。”李大娘将自个儿的打算说了出来。

    唐二婶笑着道:“你这老婆子,下手倒是快呢!怎么,生怕我抢了你看中的那地儿?才说开荒,就说出来你看中的地儿,早有预谋啊你!”

    “哪能呢,咱老姐妹,哪说的上,你要是看中了,咱二话不说,肯定让你!怎么样,这老姐妹当得够义气吧?”李大娘这会儿目的达成,也是松快极了,老姐妹开着玩笑。

    笑闹了会儿,李大娘二人就要起身告辞了。

    方氏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们怕是高兴坏了吧,只想着以后能赚银子了。这开荒前便要拿出银子来的,你们可得算好了。”

    好吧,乐极生悲了。笑容僵在脸上。确实,银子才能生银子!

    “逗你们的呢,我就见不得你们这副高兴的样儿!你们俩家啥情况。咱都晓得,你们估摸着大概要多少银子,咱家借你们。不过,可是要付利息的,咱家就要秋收了,利息就是你们可得帮着收了!”方氏笑着推了她们出了院子。

    “这恩情,我们怕是一辈子都还不上了……”李大娘感慨。

    她们谁都没想到,当初只是随手帮忙,却能换来今日那么多。还有以后的所有!当初,她们从没想过要从大海家拿回什么,只是不忍心,如今,以后,得来这般多!

    “老姐妹。咱在这感慨也没啥用,咱是还不起这份情意了,可得让大柱他们都记得!”庄户人家,实在!还不上的,下一代人来,下下代来还!

    李二婶一进屋子。笑得轻松,看着自家的小院子。从未感觉到那么轻松。

    “爹!你咋就由着娘去大海家问这些呢,人家赚钱那是本事,娘这样去问,是个啥意思!眼红人家赚钱了,想抢人家赚钱的法子了?就这么地去问,咱家这脸还能不能抬得起来!”

    唐大柱正冲着他爹喊着!几个儿子媳妇都立在两边。唐大柱在家里一向说一不二,家里的人也都听他的。唐大柱他爹也都听这大儿子的,是以。他家,是唐大柱当家作主。当然,除了唐二婶!

    其他的几个儿子媳妇,心里正盼着唐二婶赶紧回来,只有唐二婶才能治得住唐大柱。

    “没进门就听见你在咋呼了,像什么样儿!”唐二婶摆着脸训道!

    唐大柱听着声儿,出了屋子。“娘,我早跟你说过了,你咋还去,咱家还要不要脸了!就算开荒,咱家也没钱买荒地啊!你别想这些东西了!”

    唐二婶进了堂屋,坐下。吸了吸鼻子,顷刻间,老泪纵横!

    “娘,你这,这又是做啥!我这还啥都没说呢,你就先哭上了!”唐大柱颇为头疼,娘这说哭就哭,想哭就哭的本事,日渐增长啊!

    咱娘就是高!把大哥治得服服帖帖的!站着的几人挤眉弄眼的。

    唐二婶由着泪,一滴滴地落下,擦都不去擦。“你道是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们!你当我愿意舍了这张老脸,去问人赚钱的法子!我莫非不知道,这事儿缺德?回来了半句好话都没,就冲我瞎嚷嚷!还有你们,看着你们娘被你大哥这样凶,就会傻愣着,半点劝服的话儿都没有!”

    唐二婶越说,泪流的越是凶猛。唐大柱连连认错,赔不是,唐二婶这才拿了帕子擦了泪。

    看着唐二婶拿出帕子,众人知道,这波算是过去了!

    “罢了,大柱,你看着咱家开荒,开哪片合适!你李大娘家,是想连着大海家的,将河湾村那条路的东首给开了。”

    唐大柱知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娘,我晚点去村子里逛逛,只是不知道要开几亩?”唐大柱也没有多问,也不知道自个儿娘是咋想的。既然没说,就没问!

    “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咱家没银子,还得借。二来,开多了怕是不好,等个一两年,村里人看到咱都尝到甜头了,可是他们却没荒地可开,怕是得惹不小的麻烦。比这你李大娘家的那片荒地,咱找个差不多的就好。”李二娘这一路都在想,这事儿她也没个准儿,只是说着自个儿的想法。

    唐大柱点点头,赞同道:“娘说的是,都得在一个村子里住下去,切不可过了!咱占个先机就不错了!”

    “娘,咱开荒了种什么啊?”唐二婶的小儿子唐大沙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唐二婶瞪了眼唐大沙,“不该问的就别问!你们嘴巴都给我守牢些,要是你们想自家一直吃不饱,儿子娶不到媳妇,闺女嫁出去没个嫁妆,就尽管出去瞎咧咧!还有,你们的娘家,也不准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你们就回去守着娘家过!我们唐家可养不起吃里扒外的媳妇!”

    唐二婶双眼扫着这三个媳妇,这事儿不瞒牢,怕是自家的开垦荒地就要搁浅了!

    “娘,我们晓得厉害的!”三个媳妇连连保证。

    原本唐大沙的媳妇,还想问问咋回事儿。她也是看到唐大海家,这日子一跃就起来了,见着自个儿婆婆肯去问问这开荒到底赚钱否,她心里也是乐见其成的。

    只是,她好不容易嫁过来,她可不想被送回娘家去。这日子看来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正想着,看着唐二婶直勾勾地盯着自个儿。

    “娘,你放心,我断然不会做对不起咱家的事儿的,我既然嫁进了唐家的门,当以唐家为先!只是,娘,我娘家日子也不好过,如果娘觉得哪天能告诉我娘家了,我都听娘的!”

    唐二婶点点头,“我也不是那般狠心的人,咱家这地儿都没买成,这消息断然不能传出去。等事情都成了,你们要回娘家,就回去趟,毕竟你们娘家好了,对咱家的子孙来说,也是个依仗!”

    小儿媳这才打心眼儿里尊重唐二婶。这样的婆婆不多,怕是比村子里好多人家的婆婆都好多了,回娘家,她可得好好谢谢她的嫂子。

    接下来的几日,三家人都在村里晃悠,村里人问起,只笑笑不语!

    等到丈量的时候,围了好多人,议论纷纷。

    “这是咋的了,怎么又有开荒地了?银子多了没处使了?”一些人说着风凉话。

    稍微有点儿小想法的,暗忖,这三家可都是跟唐大海家走得颇为近的。这怕是有利可图了?也不围着这看丈量土地了,赶紧地跑去唐大海家的荒地上,被眼前丰收的景象吓了一跳。原先只晓得,唐大海家的鸡鸭养得不错,这会儿才知道,看来这荒地也有利的,只是不知道咋获利!

    打定了主意跟着那三家来,想来是不会做的!稍有存银的蠢蠢欲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