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户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户农家-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前些日子,我听说大哥儿好像是定了个沛河镇上的一户商家的嫡女,是个能干的。唐家的几个年纪差得都不多,怕是就在这一两年,就能嫁的嫁,娶的娶了。”朱掌柜有些唏嘘,初时跟唐家相交时,还是唐大海挑着箩筐来卖野鸭蛋子。

    东家想起了自家夫人也是个能干泼辣的,府里头谁不敬着这当家奶奶。

    “陈管事,你帮我记着些,回了少夫人,让她给唐家那几个哥儿姐儿的选些礼,下回跟着船一道儿送去……”听雨阁的东家一向觉得跟唐家颇有缘分,自然愿意将唐家的事儿放在心上。

    如今,就算旁人不知,他心里却是知道,他承了唐家的情。哪怕是唐家不得已将方子卖给他,这些年,府上赚得金银满钵,谁都不敢低瞧了府上,他家大老爷堂堂一品大夫,每回见着他,也都是笑着说话。

    “是……”陈管事也是跟在东家身旁的老人了,上回唐家的贴妆礼也是他操办的,如今有了少夫人,自然要将这事禀告少夫人。

    跟在东家身边这些年,朱掌柜也知道了东家的家族关系。“那我就替唐家谢过东家了……”

    “你倒是丝毫不掩饰跟唐家的好关系……”东家笑着打趣道。

    这些年,对朱掌柜,东家很是满意,虽说见识比不得京里的几位大掌柜,光是看着听雨阁如今的局面,朱掌柜就是个能干人。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处处替他这个东家着想。

    “东家也是知晓的,我也算是多半托了唐家的福,才能得了东家的青睐……

    况且唐家也是个容易知足的,我们两家处得也极好,呵呵……”朱掌柜也并不隐瞒。

    “行了,你唤人将席面多送几桌去唐家,不够的再让人送去,挑听雨阁上等的送去……就算是我恭贺举人老爷了!”听雨阁的东家这些肚量还是有的,朱掌柜跟唐家的关系,在沛河镇就是个好的,念旧的人,自然也会忠心不变。

    “是……回头我就将账本都拿上来,跟陈管事交账……”灵州城大大小小的铺子,有六家,如今,都是朱掌柜统管着。

    文弘跟柯先行一道儿去院的先生,晓晨和文佑帮着宅子里架上桌子,听雨阁刚刚换下了不少旧桌子,还堆在后头的厢房里。

    “先生……”文弘跟柯先行作揖,重重地唤了声“先生”。

    江先生是文弘他们的教习,“好了,瞧着你们远远地带着风飘过来,就晓得这是中举了?”

    “承蒙先生教诲,我们俩和晓晨都中了举了……”文弘扬着笑。

    “这是极好的,极好,也不忘你们这几年废寝忘食了……”江先生摸着一小搓胡须赞道。

    “我爹娘置办了几桌席面,特意让我来请几位先生,聊表谢意,这几年辛苦几位先生了……”

    柯先行受不了面前这两位一来一往地,“先生,你就应了吧,其他几位先生可都还在?唐婶子,可是让听雨阁送了几桌最上等的席面来,还有京城送来的好酒……”

    江先生无事就爱嘬几口小酒,虽不会贪杯,但却是极爱好酒的。被柯先行这么一说,江先生只觉得酒瘾犯了……rs

 第七十五章 到船

    唐家整整开了三桌,摆在自家院中,多半都是书院里的先生和学生。

    往日里,只觉得文弘兄弟俩人吃穿不错,这会儿看着这桌上一盘盘精致的菜,才觉得这都是真实的。

    “各位先生,我娘只是借了外头铺子的菜才摆了这几桌席面,不周到之处还望海涵。我娘说了,生怕这一高兴手一抖的,放盐啥的没个轻重,倒是不美了……”文弘难得地幽默了回。

    江先生本就是个喜欢美食美酒的,在书院里无人不知。“我瞧着这几道都是听雨阁的招牌菜,可是花了银子还不定能吃上的货!看来是有口福啦……”

    柯先行在唐家住了一个月,已经跟唐家上下混得极熟,这会儿也得了吕氏的托付,像半个主人家似的捧着酒坛子招呼道,一一劝着多喝些。

    “先生就是识货,这还是听雨阁的朱掌柜亲自领了人送来的,说是尽管吃,吃完了还有……”朱掌柜的在唐家也小站了片刻,先生进门时也都碰上了,还打了招呼。

    付院长也有些惊奇,原道是唐家只是一般的庄户人家,只是意外发了些小财,才能供得起儿子念书。庄户人家,平日里颇疼儿子,那也是常事,文弘和晓晨兄弟俩平日里吃穿用度不差也有了解释。

    作为院长,跟灵州城里的大户人家,也有些往来,也常被人请到听雨阁吃饭,只是,这桌上尽是听雨阁的招牌菜,他在记忆中,也只是用了几回,还都是坐在末尾,连菜色都堪堪只能看清。

    这回,没成想,在学生的家里头。还能坐在上位,用听雨阁的招牌菜,还是吃完还有!

    在听雨阁里,怕是得几百两银子吧。还不一定能吃得上,还得早早地跟掌柜的定好了。付院长不知道的是,唐家从没在听雨阁大堂和楼上用过餐,唐大海夫妇俩根本不知道这一桌子席面得多少银子。

    只道是听雨阁东家的一番心意,也不好意思拂了去。

    宾主尽欢。

    末了,唐家问了听雨阁东家的意思,允了唐家人用松花蛋和雪花蛋做礼,给每位先生送了两颗松花蛋,和两颗雪花蛋,都放在匣子里装好了。没人都不多不少。只有四个,两两凑成双!

    “怎么就喝多了,这一身酒味儿地回来了……”付夫人搀扶着许夫人进了屋子,亲自打了水,给付院长擦了把脸。

    “不是说去学生家嘛。怎么就喝了这许多……”付夫人小声地念叨着,这院子隔壁住得都是先生,听说是在书院里的先生都去了。

    “小柯那臭小子,口口声声地说了,会看着你,让你少喝些的……”

    付院长喝了口茶,才开口说道:“好了。别一个劲儿地唠叨了,念叨得我脑门子疼……”

    付夫人一听脑门子疼,就闭了嘴了。

    “雅儿可有说了人家?”付院子就一儿一女,如今长女也已十五了,只是还没定下人家。

    说起这个,付夫人忧心地摇摇头。“这灵州城里的大户人家,咱也攀不上。这商户人家,你又瞧不上。小家子小户的,供起个秀才举人已是极为不易了,我又心疼雅儿。这左右不得劲儿,这一拖就拖到了十五了……”

    “你看唐家的怎么样?”付院长对书院里的学生,基本都了解一些。

    “唐家?就是你今儿个去的唐家?文弘却是个稳重的,听说是大儿子,也能配得上咱雅儿,只是,听说,这唐家人都是住在乡下的村子里的,这雅儿娇滴滴地嫁过去,做农活儿做家事儿……不行,不行……”

    付夫人一想到这些就直摇头,自家娇养着的姑娘,去了别人家就得洗手作羹汤,想想就心疼。

    “那你待如何?灵州城里的大户人家,别人瞧不上咱家只是教书匠,小户人家你又挑日子不够富裕……”付院长提起这个事儿就头疼,“你就算是想让雅儿嫁给唐文弘,也没这个戏!

    唐家已经给唐文弘定下了亲事,只等着回去就娶进门的,听说还是他们镇上的大户人家的嫡女!

    你用脑子想想,唐文弘还指不定就是考不上举人的,那些个大户人家怎么就会挑中住在乡下的唐家!那还是嫁闺女过去的!”

    他,付院长,确实只是个教书匠,要不是他上不上,下不下的,也不会来着灵州城郊办了这惠诚书院。

    他也是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中了举,考了进士,远远地被派了官,三年考核一满,自问无功无过,却只得了个“良”,只因着无银子打点上峰。

    做了两任的地方官,之后,便是遥遥无期地等着派官……

    “尽管,就算这样,我也不舍得我的闺女嫁过去!别当我不知道,这晓晨不是唐家的亲生儿子,只是个干亲,说白了,唐家的一毫一厘都跟晓晨是没有搭界的。

    听说晓晨只有个祖父,虽说无爹无娘,却是得比照着亲生爹娘一样孝顺唐家二老,还得日日请安,没比这更差的……

    再说晓晨的那性子,远远地就能冻死人,不是个疼媳妇的,还不如小柯……”

    “罢了,随你,都随你,雅儿也是你的闺女,这要是耽误了她,可别怨我……”付院长本就头疼,被嚷嚷地心烦。

    付夫人仔细想了想,要是唐文弘她也就咬牙硬下了,盼着能有朝一日考上进士。至于晓晨,就算是唐家有着泼天的富贵,跟晓晨也没有半两银子的关系!

    许先生的院子就在院长的右手边,付院长院子里的动静闹得这么大,许院长自然也听到了些。

    “唉……”许先生深深地叹了口气。

    许夫人不满地瞪了眼许先生,“这是人家的家事儿,你操的什么心,还跟着叹气。要我说,院长是个好的,偏偏,那位却是个见识短的……”

    “行了,你们这些妇人就爱说长道短的……”许先生不满地瞪了一眼。

    惠诚书院的后院里,住了不少先生带着家人。一座座的小院子,离得很近。就像今日,许家就算是想没听到都觉得难了……

    这不说还好,许夫人本就打算住了嘴了。可是许先生随便地这么一句话。就惹得许夫人不依不挠地搬了凳子坐在许先生的对面,开始碎碎念。

    许先生夫妇俩,自幼就认识,许先生娶的是恩师的女儿,青梅竹马,却是一段佳话。许先生是书院里,除了院长以外的,另外一位考取了进士的。

    做了几年官后,许先生爹娘双双辞世,在家守孝之后。就一直在这书院里教书,胜在过得自在乐呵。

    “爹爹,雅儿姐不嫁,我嫁,我要嫁给邱晓晨!”许先生的幺女昭姐儿听到了动静。偷偷地溜进许先生的房门。

    昭姐儿还没忘记应该轻声地说,不过这一声却是吓坏了许先生夫妇俩。

    “唉哟,我的姐儿,你都是说的什么话,也亏得你小声,要是被旁人听见了,这可如何是好!”付夫人抚着胸口。直念叨“幸好,幸好……”

    昭姐儿丝毫不以为意,拉着许先生的袖子,“娘,我那么机灵,怎么会办那么蠢的事儿……

    爹爹。你说好不好,好不好嘛,我刚刚都听你说了邱晓晨可是好得很……好似谁家有女儿不嫁过去,就是有眼无珠了……”

    “你这孩子,怎么跟你爹说话的。要是你爹不应,难不成你爹就是有眼无珠了,咯咯咯咯……”说到后来许夫人就捂着嘴,先乐了起来。

    许先生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拿你们娘俩没办法……你的亲事问你娘去,我可是听说你舅舅和你几个哥哥在给你相看着呢……”许先生有些幸灾乐祸了。

    “爹爹真小气……”昭姐儿努着嘴,等着许先生。“外祖父将女儿嫁给学生,爹爹要是学外祖父这般,也把我嫁给你的学生,那可多好,这可是两代美名啊……”

    “你爹爹不吃这套,这些虚的,对我来说,没啥用处……”许先生别开眼,不看昭姐儿。

    “娘,你看爹……”昭姐儿不依,转而求助许夫人。

    许夫人堪堪止住笑,只是眉眼里都带着笑,整了整神色,才道:“越大越胡闹了!这谁家的姑娘家的是自个儿选夫婿的!赶紧回自个儿屋子里去!

    一个姑娘家到处瞎嚷嚷,没得让人听了笑话……况且,你的年纪也小了些!”

    昭姐儿不情愿地回了屋子,侧耳听着隔壁的动静,生怕错过了爹娘说的话!

    面面相觑!

    许夫人凑近了些,埋怨道:“平日里,你们几个就宠着疼着,你听听,这都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了!

    大姑娘的,也不害臊!”

    到底是最疼的幺女,许先生有些于心不忍。“平日里,你疼得可没比我少,你可别赖我们几个!

    不过,昭姐儿的性子直率,嫁到大户人家,怕是要吃不少亏……这如果只是吃亏,那还是好的,大户人家三妻四妾,妻妾相斗,咱昭姐儿我可是不忍心!”

    许夫人多少也是见过世面的,就算是嫡妻,也有被斗垮的时候,就算斗赢了又如何。对着妾室庶子,半辈子就只能将将过了……

    许夫人想到这些就后怕,“老爷,你倒是跟我说说这唐家如何……”

    “我还不是跟你一样,两眼一抹黑,只晓得唐文弘兄弟俩吃穿用度都是不差的,这邱晓晨却不是唐家的,只是唐家认的干亲,唐家却是待晓晨应该不薄,否则也不会允了晓晨念书考举人,晓晨这回也不是头次考举人了……”许先生只讲了些自个儿知道的。

    毕竟,唐文弘和邱晓晨不同姓,却是对外称兄弟,他俩也并没什么好隐瞒的,这事儿书院里的,稍稍一打听就能知道。

    “说句不怕人笑的,我那嫁妆可都是留着给昭姐儿的,也不用像付夫人那般生怕委屈了自个儿女儿。唐家要是个好的,这养大了晓晨也不容易,还让他念书,这小家小户的,能供得起一人就不错了……”

    许先生这回去了唐家的宅子,自然对唐家的情况稍稍熟悉了些,“夫人就是比旁人多了份深明大义。不说别的,光是供起一个举人,这份恩情就怎么都还不清了。他祖父也是跟着一道儿在唐家过的,我存了份心眼。瞧着跟一家人都没差,晓晨也是跟着唤爹娘的,还有一弟一妹,嫁出去的大姐,算是二哥……”

    “还跟着排了序,看来还是从小就认了亲的,这娶了媳妇自然是要敬着唐家夫妇的。这要是娶了个忘恩负义的,我看这邱晓晨也就举人差不多了……”许夫人看多了些传记,很是厌恶那些忘恩负义,抛弃妻子的。

    “你将我带回来的匣子拿来。唐家人还特意送了糕点,状元饼,还有个木匣子,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许先生想起了回来时,文弘和晓晨给的。旁人都只当是喜果,也都凑趣地接了。

    许夫人虽然不满许先生的打断,但还是取了木匣子来。

    “我只是瞧着这匣子有些眼熟,打开看看……”许先生小声地解释道。

    “这天底下的木匣子不都差不多样儿,多半是从外头买回来的……这个是什么?四个蛋?这又没染了色,也不能算是红蛋吧?”许夫人取了一粒蛋,照了照。

    “哎哟喂。小心点,小心点,可千万别磕破了……快些放回去,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东西!”许先生这会儿觉得腿脚也有力了,酒也醒了,脑子也好使了。

    见着许先生如此惊呼。小心地将蛋放了回去,伸手扶住了许先生,生怕他磕着。王太医可是嘱咐了,喝了酒的,一不小心要是磕着摔着了。可就不大好了。

    “这可是,叫什么来着。你二哥上回还在给我显摆,哈哈哈,这回看我不好好显摆回来!我可是有四颗!”回头正见着许夫人瞪着他,笑得有些心虚了。

    “这是松花蛋和雪花蛋,在京城里都是捧着金子求不到的主儿,二哥上回还笑我一个教书匠,这辈子都摸不着边的……”委屈地说着。

    “不就几个蛋,至于吗……”许夫人看着这四颗蛋,却又不敢去碰,生怕磕破了。

    许先生小心地收好蛋,“写封信去,让大哥儿回来一趟,将这几颗蛋给他拿回去。要是给旁人送去,我也不放心,这要是磕破了,可真是罪过了……”

    交代好了,才道:“你也给大舅兄他们去封信,就说昭姐儿的亲事先缓缓再说,等大哥儿回来,让他打听打听唐家,再做打算……”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