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妻-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嫡长,又有太子压制,出头不易。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各自的两派人支持他们,今日,却有朝臣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
  瑞王坐大,不单单是威胁太子啊。
  他直接威胁的,可是皇权啊!
  陛下的身体逐年衰败,总有一天陛下是会撒手人寰的。
  瑞王既然能顶着太子储君之位在前,威胁太子之位,又为何不能直接威胁皇权?
  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
  为了这个位子,豪迈一赌不是不可能的!
  元武帝忽的福至心灵,灵台瞬间清明,猛地站起身。
  正高声斥骂的十四皇子刹那间闭上了嘴,扭头看向元武帝。
  “传朕旨意,令太子进宫。”
  “奉陛下旨意,传,太子进宫,觐见!”
  寺人拉长了音调,传唤声渐行渐远。
  十四皇子惊愕不定,视线扫过站在他对立面的十二皇子。
  十二皇子眉头微微皱了下,几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元武帝这道旨,等同于是解除了太子的圈禁。
  太子一派的人顿时喜形于色。
  大殿上一瞬间寂静。
  突然,岑王哈哈大笑的声音传来。
  自岑王在贵妃寿宴上披露太子和辅国公府易女而嫁一事后,他在朝堂上就渐成了个隐形人,不怎么说话,一旦说话,必向着九皇子刘桐。
  如今听他笑得猖狂恣意,众人一时都有些提心。
  “岑王,这是大殿朝堂,成何体统!”
  岑王笑着揩了揩眼角:“父皇若觉得儿臣失了皇家礼数,儿臣领罚就是。不过……儿臣的确是觉得可笑才笑的啊。”
  “你笑什么?!”元武帝按着怒气,沉沉地盯了他一眼。
  岑王闲闲地耸了耸肩:“儿臣就是笑,殿上各位大人可真是自恋得很,仿佛你们要和谈,人家鲜卑王就会和你们和谈一样。”
  众人皆是一僵。
  岑王点了点自己额头:“各位大人莫不是没瞧明白?这仗啊,打不打,不在你们,在人鲜卑。人家愿意撤兵,这仗就打不起来,人家若执意要打,你们也拦不住。想要用银两粮食布匹甚至是美人儿去与鲜卑和谈,不好使。人家见咱们软弱,不得可着劲儿问咱们要东西啊?那可是要出大价钱的,别国也会有样学样,跟着鲜卑学着敲诈咱们。到时候,这麻烦可就不断了。”
  岑王抻了腰,笑眯眯道:“父皇,儿臣说完了,儿臣自去领罚。”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祥

  燕北战事,一触即发。
  常润之待在九皇子府,也不得清闲。
  元武帝放出太子的消息传得很快,十四皇子没了刘桐这个主心骨,急得团团转,只能到她这儿来,求她给个主意。
  常润之有时候觉得好笑。
  曾经刘桐也是十四皇子这样的角色,遇事虽有自己的决断,却习惯性地想要从瑞王那儿,得一个确切的主意,生怕自己做错了决定。
  如今,刘桐站在瑞王的位子上,也成为了他人引以为标杆的人物。
  常润之安抚了十四皇子几句,道:“现在朝廷对燕北战事鞭长莫及,你九哥也还在外地,估摸着得再有一两个月才回得来。十四弟不用着急。”
  “怎么能不急啊!”十四皇子脚直抖着:“太子这一放出来,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这一年来,父皇把九哥的权差不多都收完了,九哥手里就有个虚职,说得好听是代天下巡视,说得不好听,这不等同于流放吗?九哥把京中的事都交给我处理着,如今若是太子把我也给挤开,那我怎么同九哥交代……”
  常润之心里暗叹:“你先且稳着,别露出急相。”
  “九嫂……”
  “我知道。”常润之道:“可是着急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皇上放出太子,需要太子做什么还不知道,咱们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为好。”
  “那若是,父皇要交权给太子呢?”
  常润之沉吟片刻回道:“太子刚被放出来,皇上不会那么快予以他重用,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来缓和这个敏感时期。到时候,你九哥也回来了。等到那会儿听你九哥安排吧。”
  十四皇子长吐了口气,点了点头,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有些失言了,九嫂别怪罪。”
  “不会。”常润之笑了笑,送了十四皇子出门。
  转过头她收了笑脸,脸色非常难看。
  元武帝在这个时候放出太子是什么意思,那是显而易见的。
  十四皇子想事情单纯,并没有考虑太多,身边有幕僚出谋划策,也不需要他考虑太多。
  可常润之陪伴刘桐三四载,听他分析这些朝局之事,自己对朝廷风向也有了几分了解。
  恐怕十四皇子的幕僚门客们也都清楚元武帝的打算。
  之所以十四皇子会来她这儿讨主意,不过是因为他的这些幕僚门客们不敢多言罢了。
  元武帝明显是要扶持太子,与瑞王对着干了。
  恐怕……朝上某位大臣所提及的,瑞王威胁皇权的事,让元武帝听进了心里。
  自古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觊觎他的皇位,哪怕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寿终正寝,儿子继位,帝王可以接受。可在帝王还活着的时候,儿子就有造反之心,这是帝王不可能容忍的。遇到这样的事,哪个帝王不是大义灭亲的?
  元武帝也是帝王,帝王都有通病,那就是希望皇位可以顺利传承。
  而如今元武帝已经认为,瑞王的存在,对他将来顺利传位,产生了巨大威胁。
  那么,元武帝放出太子之后,又会做什么呢?
  常润之缓缓伸手按住心口。
  她有一种极端不祥的预感。
  皇宫中,勤政殿偏殿。
  殿内只剩元武帝和其贴身寺人,以及跪在他面前的太子。
  寺人恭顺地立在元武帝身后,太子一则因为被放出而兴奋,二则面对元武帝也甚感忐忑。
  父子一年未见,见面不见亲近。
  太子到底比不过元武帝能忍,膝行两步,语带哭腔:“父皇……儿臣错了,儿臣知错了……”
  元武帝看向太子的目光也甚为复杂。
  他没有废太子,就是传达给太子一个信号——他对太子仍有希望。
  这一年来,他的气消了些,对太子又觉得舍不得。
  到底是嫡出,皇后留给他的唯一的念想。
  元武帝叹了口气,简单地将最近的朝局给分析了一遍。
  “这场仗的结果,若是瑞王大获全胜,想必你这个太子坐得也不安稳。”元武帝轻叹了一声:“你与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元武帝心里暗藏一个想法。
  若是太子自觉退出这场兄弟之争,那所有的隐忧便不复存在。瑞王上位,太子可以做个闲王,他另立瑞王为太子,大魏江山也可顺利传承……
  元武帝紧盯着太子的反应。
  太子当然不知道元武帝心中所想。
  他理所当然道:“父皇,瑞王这分明是在蔑视儿臣,也置父皇于不顾。他乃王爷,儿臣乃是太子。他这般行事高调揽权,何尝不是在对儿臣宣战?待有朝一日他权势滔天,恐怕想要儿臣的命,儿臣都防不胜防啊。”
  太子一边说着,一边抹泪,伺机在元武帝面前给瑞王上眼药,还说着自己这被圈禁的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好几次意外,险些身亡等事。不管是不是瑞王所为,他都一股脑地安在了瑞王身上。
  寺人抬起眼皮瞄了太子一眼,又迅速地垂了下去。
  元武帝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挥退了太子和寺人,一个人坐了半个多时辰,兀自出神。
  儿子优秀,他当然高兴。可优秀的不是太子,这便要生出多少麻烦。
  太子愿退,他虽然遗憾太子不能登位,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太子不愿退。
  他是可以逼迫太子,直接下一道废太子诏书。
  可依着太子的性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归京的瑞王大可以一锅端了整个京师。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控制瑞王。
  瑞王这个孩子啊……
  元武帝抚了抚鬓角。
  这孩子,心怀天下,重情重义,所以难免会有多重顾虑,在元武帝看来,就显得柔弱心软了些。
  这样性子的人,不是为帝为皇的最佳选择。
  元武帝也曾想过,瑞王到底有没有那样的心思。
  可如今,他有没有这样的心思,已经不重要了。
  拥戴他的人太多,站在他对立面的人也不少。这已经不是他有没有那种想法的事。
  他,必须顶着那么多人的目光,站在与太子相争的位子上。
  那么,就注定他与太子会有一场争斗。
  或许他狠一狠心,连他这个父皇,也可以抛诸脑后。一旦他什么都舍得下……不是有句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吗?
  值得庆幸的是,瑞王有他的弱点,而有弱点的人,他就能控制。
  瑞王的弱点是什么?
  元武帝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他的妻儿算是其中之一,他的母妃贤妃也是其中之一。
  但对他而言重中之重的那个弱点,是他的儿子,瑞王的弟弟。
  九皇子,刘桐。

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题

  常润之非常焦躁,从太子被元武帝放出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坐立不安,精神一日差过一日。
  这样的情绪还是第一次出现。
  秋霖和沉香都急得没办法,请了太医开了安神方子也不见有太多效果,只能又去请了瑞王妃和安远侯府太太来宽慰。
  只是也没有太大作用。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刘桐回京。
  见到刘桐的常润之第一反应便是飞奔过去,紧紧拥抱住他。
  跟随在刘桐身后的一群人顿时都有些傻眼。
  咳……九皇子妃可真是……热情。
  刘桐也有些意外,下意识将她抱稳,心里却又涌出一股热流,暖融融的。
  常润之轻声在他耳边道:“阿桐,我好想你……”
  刘桐轻拍了拍她的背:“我也想你,我回来了。”
  常润之抱了刘桐好一会儿,方才稳定了情绪松开他,然后就看到他身后一群摸鼻子挠后脑勺的下属们。
  常润之顿时也不好意思起来,脸跟着红了。
  刘桐笑了笑,牵过她的手,回头对跟着的人道:“都先回去歇着吧,有事儿明日再说。”
  “是,殿下。”
  众人悄声走了,刘桐将目光凝注在常润之身上,皱了皱眉道:“润之,你怎么瘦了?瞧着很憔悴。”
  这么一说,刘桐才察觉到今日常润之见到他的反应有些不同寻常。
  平常润之不会这么热情,也不会这么不顾场合。
  “是发生什么事了?”刘桐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
  常润之摇头,她心里的忐忑连她自己都理不清楚,又如何对刘桐说?
  常润之依偎向他,道:“先回去洗漱一下,阳阳可还等着呢。”
  刘桐点了点头,随着常润之去了盥洗室,擦洗了一番换了身衣裳。
  出来时刘景阳已经在候着了。
  见到刘桐,刘景阳忙几步上前攀住他的腿,眉眼弯弯:“爹爹!”
  “嗳!阳阳宝贝儿!”
  因为常润之时常唤刘景阳“阳阳宝贝儿”,如今这个爱称也影响到了刘桐,面对儿子,刘桐也如常润之一般称呼。
  刘桐将刘景阳一把抱起来,哈哈笑道:“好家伙,又敦实了。”
  刘景阳嘿嘿直笑,搂住刘桐:“爹爹黑了。”
  “黑了吗?”刘桐摸了摸脸,乐呵道:“不碍事儿,咱们男子汉大丈夫,才不在意这些外在东西呢!”
  刘景阳重重地点头响应他。
  父子俩腻了好一会儿,刘景阳拉着刘桐去看了他写的大字,又告诉他,他离开这两个多月里,他又学了些什么字,然后和刘桐絮叨着自家娘亲都做了什么。
  说到两个人共同爱的女人,刘景阳显然比刘桐更有话语权——谁让这段时间他与常润之的相处比刘桐与常润之相处的时候多得多呢?
  “娘亲最近很烦恼。”刘景阳一本正经道:“秋霖和沉香都说,娘亲最近睡不好,吃不好。”
  刘桐顿时也正襟危坐起来:“为什么?生病了?”
  “生病了又没生病。”刘景阳摇晃着小脑袋:“秋霖请了太医,娘亲有喝药,但娘亲还是不大好。后来秋霖又请了姨母和外祖母来,她们都来和娘亲说过话,但娘亲还是瘦了好多。”
  刘景阳小大人似的叹气:“六伯伯和十四叔来家里一次,娘亲脸色就不好看一次。”
  刘桐愣了楞,拍了拍刘景阳的小脑袋。
  刘景阳抓着他的手问他:“爹爹,这次回来又要走吗?能不能多陪娘亲和阳阳几天?”
  刘桐心中酸涩。
  若是可以,他当然愿意一直陪着妻儿。
  可这根本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安抚了刘景阳几句,天色已黑。刘桐亲自伺候着儿子洗漱,看着他懂事地自己换了睡觉穿的衣裳,乖乖躺进床里。
  常润之也过了来,夫妻俩一起哄了刘景阳睡觉,等儿子睡着了,两人才轻手轻脚地回了自己的屋子。
  洗漱完毕,屋内伺候的下人都知趣地退了出去。
  刘桐抱紧常润之跌落到了床铺中。
  柔软的被褥散发着阳光和青草的味道,影影绰绰的灯光更给予了几分暧昧。
  手掌下的肌肤滑腻依旧,却分明能感觉到轻微的颤抖。
  刘桐拉过被褥盖过两人,情动之时目眩神迷。
  嘤咛婉转,柔和了一室春光。
  常润之难得睡了个好觉,第二日起身已是晚了。
  洗漱罢,刘桐亲自端了早膳,哄着她吃,一边说道:“宫里来了旨意,要我下晌进宫,待会儿……。”
  话还没说完,常润之手里的羹勺便应声而落。
  刘桐忙看向她,常润之脸色微白:“圣上让你入宫?”
  “嗯。”刘桐道:“差事办完了,总要入宫去复命。前几次不都这样?”
  刘桐出外办差也有一年多时间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可常润之却非常不安。
  “能不能……别去?”她自己都知道这显然问了一句废话。
  刘桐无言地看着她,眉头微皱后轻声问道:“润之,你在担心什么?”
  常润之舔了舔唇,哪怕才喝了羹汤,仍旧觉得嘴唇干涩。
  “阿桐,太子圈禁被解,最近也已经开始出来做事了。陛下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要助太子恢复权势,岑王和十四弟最近行事也感觉到了举步维艰……我想,陛下是要对我们动手了。”
  刘桐静默,片刻后道:“若是如此,那也没办法。”
  “可是……”常润之急切地坐直身体,却听刘桐道:“五哥在燕北的势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发展迅速。燕北一带,甚至燕北附近,已经默认臣服于五哥。父皇或许还不知道这些边关和临近边关的领地将领是什么想法,但父皇想要扶持太子,撇下五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的意思是……瑞王会挥师进京,然后……逼宫吗?”常润之屏息凝神问道。
  “不会。”刘桐道。
  “那……”
  刘桐缓缓吐了口气:“依五哥的性子,即便他想要皇位,也不会留给后世一个弑兄杀父的骂名。这么说吧,除非父皇起了要杀五哥的心思并且真的动了手,否则,五哥不会对父皇的生命造成任何威胁。”
  “可是如今,被威胁的,是在京中的我们。”常润之轻声道:“我觉得,陛下似乎就等着你回京……”
  “嗯。”刘桐长叹一声:“五哥走前曾与我说过,若是他势力壮大,给太子极大威胁,父皇在对他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会抓他的弱点,令他不得行动,首当其冲的便是以我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