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铁林双手使劲搓了搓脸,也微拧眉沉声道:“都回,我处理完也回去一趟。对了哥,你先往家打电话,问他俩回来了吗?”
刘雅芳是这么回答的:
“我哪知道野哪去了?姑爷黑着一张脸在大院儿住的。那大妮儿元旦都不回家,人家能乐意吗?还扯着大成,自从铁林那矿上出事儿,他俩脑子坏掉了要上天!”
“是上天了。”
“啥意思啊毕铁刚?”
“我这就回家。”
毕铁刚还在琢磨一个亿到底是多少,他还怀疑报纸说的不是真的,望着闺女的照片,又怀疑是报错道了。
反正各种觉得匪夷所思,甚至一度觉得报纸里说的孩儿,不是他的妮儿啥的。
小叔毕铁林已经缓了过来,他马上干实事召集手下:“矿工遇难家属那,包括小吴家。还有住院的,已经出院的,都买米买面赶紧送去,再支出三万,借着元旦这档口散给他们。”
有人不知道发生啥了,不解:矿上多缺钱,赔偿的还不够啊?咋还主动给?
陈大鹏率先领命出去办事儿。
毕铁林心想:都这功夫了,先可侄女来。不能让自己的事儿成为别人诟病侄女的借口,不能给毕月添一点乱。
完了,从此以后,侄女就是名人了,他做事必须要更完善。
不过毕铁林还是艰难的咽了下口水:
毕月啊毕月,大成啊大成,以前是背着他爬国际列车倒货,还得给擦屁股,接差点儿丢了小命的侄子侄女。
现在,胆儿更肥了,他俩算是跟苏国干上了,没完没了。
不到三个月时间,俩孩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远在东北的毕金枝,大清早的,正在忍受前夫付国的嘟囔。
付国跟着身前身后操心道:
“那铁林还缺钱吧?我都说了,你不能那么干,不能只看眼前。
你说你把鸡鸭鹅狗猫都杀了卖钱,毛都不剩,还口口声声要卖养殖场,谁傻啊?买只剩厂房的养殖场。你啊你……”
“金枝?金枝!”刘强东甩上车门,奔跑了过来,那呢子大衣都被北风吹的卷起个边儿。
刘强东一把握住毕金枝的手:“金枝,认识毕家,和毕家结缘是我刘强东这辈子……”
这辈子都出来了?付国上前赶紧挡开:“那啥,刘县长,说话就说话,你这?太影响县长形象了,哪有一见面就扯人妇女同志手的。”
刘强东脸色发红,他能不激动吗?
毕家在东北干什么,不是他政绩?他这么年轻,一定会因为毕家仕途从此变的不同:“我太激动了。付国,我想和金枝单独说两句话,你能不能回避一下?很重要。”
“有啥事就说呗?县长单独找,你说你家庭还那个样儿,金枝还……呵呵。”付国憨憨一笑:“我是觉得影响太不好,你觉得呢?我是说对你影响……”
“赶紧给我抓猪羔子去,哪都有你!”
毕金枝瞪眼,随后做了请的动作,邀请刘强东进屋。
蹲在墙根儿偷听的付国,忽然听到毕金枝惊讶的大喊声,嗖的站起,妈的,占他媳妇便宜了!
结果隔着塑料布一看,那俩人拿个报纸指指点点不知在说啥呢。
付国很颓废,他怕被发现被撵跑,又重新蹲墙根儿底下,脸贴着墙,就听到金枝激动下保证:“你放心。毕月一定会的。”
嗯?会啥啊?咋还有大舅哥家那孩子的事儿?要求楚家办啥事儿啊?
这是毕家。
毕家女儿干了全国震惊的大事儿,知道信儿的毕家人都傻里透着呆,大脑迷迷糊糊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中。
就毕铁林多少有些觉悟,知道不能给侄女添乱。
可毕月现在不仅是毕家女儿,她还是楚家儿媳。
楚家人在不可思议中,是全面清醒的状态。
楚鸿天第一次看到四架飞机以及毕月照片的报道时,喝茶水烫了嘴,赶紧坐直身体仔细看,又连续翻看所有的报纸。
以前啊,楚将军只扫几眼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日报。
就在他愣在办公桌前,白雪的姨夫推开办公室门:“老楚,那小毕是你儿媳吧?你看报道了吗?四架飞机?你们楚家的儿媳这是要?”
老搭档都这么吃惊、这么八卦,楚鸿天不知他此时该怎么回话才最恰当,什么表情更恰当,最终长叹道:“唉!老王,首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儿媳妇的事儿,我是啥也不知道,我更不知道她挣没挣一亿,你在我这考证不出啥。”
“哈哈,老楚,标题都是年轻有为,巾帼不让须眉,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嘛!不过她作为一名军嫂,有那个实力了,是不是也要为部队做些贡献?这个觉悟应该要有。”
楚鸿天想过他有一天会以儿子为骄傲,或许儿子再出息些,他能因为楚亦锋更受人瞩目。
比如上次那同声传译的国际会议。但他万万做梦也没想到,他老楚因为儿媳出了把大名。他以为他得被女儿先折腾的褒贬不一呢!
“梁吟秋,你儿子呢?你儿媳呢?!”
“我?”梁吟秋百口莫辩。
这一大早上接了多少电话,连香港的侄子都当大新闻好奇问她:“小锋一早就没影子了,说是去找他小婶儿控制舆论。
静安从昨天晚上报纸没出呢,就开始四处活动。一宿没回来。
不能出负面报道啊老楚,你想想办法吧。
我都怕毕月被挖出没大学毕业就结婚成家,咱家被卷进去。
谁是她丈夫,她是谁家儿媳。天啊,她现在一夜成名,我真的不知道她出差是去运飞机,我以为是帮她叔呢!”
“楚亦清!”
梁吟秋跟着丈夫在电话里附和:“对对,还有咱家亦清的事儿。这两个臭丫头,想钱想疯了,两个女孩子家家的,完了。你有没有受到影响?”
“你说呢?!”啪的一声,楚鸿天挂了电话。
他戎马一生,也不知道现在这情况是好是坏。不是前一阵还因为毕铁林差点儿折腾散了吗?
拧着眉看到经济日报的题头:“中国女首富四飞冲天发家史”。
梁吟秋挂了电话后,更坐不住了。不行,她得找个人唠唠,一个电话打给女儿:“楚亦清,你先别挂,给我派车!”
可见,楚亦清现在更不敢回娘家了,连话都不敢多说。
毕月还在车上晃悠呢,全可她一人问罪。只嗯一声就挂掉。
梁吟秋带着刘婶儿,抱着小龙人和小溪来了儿子的房子。
刘雅芳很热情,抱着小龙人连亲了好几口,客套道:“你瞅你还带孩子,昨个儿又包饺子,还让亦锋给我们带了一堆吃的啥的。
本来我还想跟亦锋说呢,让你们来这过节。
可你瞅瞅,亲家母,家里就剩我和狗蛋儿了,连孩子他爹都搁山西呢。
这毕月和毕成……
唉,也不知道是联系啥大买卖呢,气的我不行。
真的,亲家母,我家月月岁数小,等回来我指定说她。
这次她不对,亦锋回来一趟多费劲呢,她还不在家。对了,亦锋呢?”
梁吟秋能说啥?
一听就听明白了。敢情这位亲娘还啥啥不知道呢。
“小锋早上有事儿,这不嘛,我想着你好几天没见到孩子们了,带来给你看看。那毕月和毕成都没给你来电话?”
“生气气的不就是这个,没有。要不是她舅时不常过来,说是大成经常跟工地联系,我都快要报案去了。不知道的以为那俩不长心的丢了呢。”
“呵呵。”梁吟秋笑的干巴巴:“或许打电话不方便,打一个都是联系正事儿。”
刘雅芳误会那笑容了,也是心里没底儿的事儿,哪有丈母娘一家住姑爷房子的,看眼色不好意思道:“亲家母,自从矿上出事儿,我们真是没轻了给亦锋和你们添麻烦。”
梁吟秋环顾了一圈儿房子,她心情复杂极了。
因为她忽然想起当年看向阳台毕月晾的那些衣服,那时候她真觉得,一个大姑娘家没地儿住,借男人房子。再困难也够没自尊的了。
可现在……
天啊,从昨晚听说四台飞机都停在双流机场,是她儿媳干的大手笔,静安在报纸没出之前先通知家里那一刻,现在想想都心颤。
她一度认为是不是搞错了,就是现在坐在沙发上,望着刘雅芳那啥啥不知道的脸,她仍旧觉得太不可思议。
“亲家母,咱们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住这住不久。备不住啊,我都能借我儿媳的光。你有福,你女儿啊,一定能给你买大房子。”
梁吟秋那温和的笑意,使刘雅芳心情放松了,夸她闺女可受用了,显摆道:“那指定的啊,她有能耐,咱们都借光。
你说我一把年纪了,没家了,也挺惨。不瞒你说,俺家丫头那时候劝我啊,我那火上的。
她说:娘你等着,我给你买个能盖游泳池的房子。你瞅瞅,没啥本事儿,先学会哄我了。”
这一刻,梁吟秋是打心眼里觉得刘雅芳是真有福气。不认字,不订报,啥啥都不知道。
楚亦锋一把推开楚亦清的办公室门。
楚亦清眨了下眼睛,看她弟弟脸色。
低沉的男声,满是愤怒:
“你俩要干嘛?啊?什么时候你们好成这样了?
读过历史嘛?做生意做到运飞机?如果走在环境和制度的前面,或许会出现先行者的悲哀。
这些突破大环境的先行者,有多少人需要付出代价,太扎眼了!”
楚亦清抿唇,她得憋住笑容啊,怕刺激弟弟。
她借着毕月的光,几个月时间倒一倒货挣了几百万,怎能不开心?解了四海集团的大难题。
“小锋,你要相信毕月会急流勇退。我也一点儿都不担心。
你看她整个流程的操作,既严谨又大胆。
我现在都佩服她。
我沉浮商海这么多年,说实话,如果我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被人津津乐道的人物,或许都会一时把握不住而做出轻狂的事儿。
可你看看她,她没有跟随最后一架飞机飞回国内,没有在第一时间以一个最风光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元旦啊,几个月没见到小溪和小龙人,毕月却耐下心带着助理们选择国际列车,估计现在快到成都了。
你再看看这些报纸,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在夸她是超越自我,有这个时代的勇气和魄力。
舆论导向都是研究她的营销模式,你为什么不为她骄傲?”
这话劝的,全正中楚亦锋心口窝。
奈何楚亦清嘴黑惯了,发现她弟弟情绪稳定了些,笑呵呵又加了一句,戳她弟心窝子:“再说了,她已经不是你羽翼下能遮挡住光芒的,女人有那个能力,男人不要拖后腿。”
楚亦锋转头就走,楚亦清却正了正面色在后面喊道:“小锋,你比我强,这媳妇娶的好,你眼光好。”
而楚亦锋此刻却心里吐槽:我眼光好个屁。我要知道我媳妇一夜成为豪门,我?
那也得娶,但我会更努力挣钱,让自己成为那个富豪,不是毕月出头。他护不住,护不住了,这是最让他感到焦躁的。
火车进站鸣笛。
身穿黑色皮草大衣的毕月,带着一众人下了火车。
“姐!”
毕月也挥了挥手。
毕成来不及跟他姐说两句知心话,赶紧介绍道:“姐,这是主抓经济建设的江副市长。”
“毕总,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哪里哪里。江市长,杜总,陈主任,柳行长,真是太感谢各位了。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四架飞机能顺利抵达祖国,感谢。”
毕月一一握手,一一道谢。
一行人刚到酒店,毕月就被记者同志们围住了。
“毕总,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请问是什么促成这次洽谈成功的?”
“毕总,我是金融时报的记者,您现在被称为现代经营理念的探索者。那么我想问月亮湾和毕总的经营理念到底是什么?”
“毕总,我是经济日报……”
“毕总,我是人民日报……”
毕月想说她是因为被钱逼的,天天钱钱钱的,可她能说实话吗?从今以后得满嘴跑火车了。
第六五三章我的心在等待(三更,为掌门冽晔和氏璧+)
毕月只简单回答几句记者的问题后,她就被政府的工作人员解围,迅速离开酒店大堂。
关于后续问题,已经不再是毕月和川航的交涉了,主抓经济的江副市长也一直列席。
中午时分,大家坐在饭厅中,随着交谈的深入,大家畅怀的憧憬了一下未来。这未来就都是朋友了。
反正给毕月的感觉就是,她一夜之间就变的朋友很多了。
杜总喝的有些多。各种压力随着毕月的回归,这也就算落幕了。
举杯对毕月道:
“说心里话,最初我以为你会找美国那面的关系,毕竟楚总摆在那,大家也都知道四海是有美国背景的。
唉,其实我当初压根儿就觉得成不了。
总之,毕总,你现在还这么年轻,年轻的让人不可思议。
咱们之间第一次见面,你带着你那俩龙凤胎,我记忆犹新啊。
现在再看见你,我老杜实在无法想象你的明天。等你到我这把年纪,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男人要是你这个岁数干成这样的大事儿,有今天的成,就那叫钻石王老五,当然了,毕老弟现在就是一个。
你得亏结婚了,你这要是……哈哈,估计求亲的得踏破门槛!”
毕月哑然失笑。
她家楚亦锋很优秀的好吗?就是她现在单身重找,也稀罕那一款,长的帅啊。那可是“贫贱”夫妻不能丢的。
倒是回答的很低调。她估计别人都得认为她还挺不实在,其实真是真心话:“以后啊,只求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多干点儿实事儿,少放空话。”
“我期待再合作。”
毕月却一笑,她心想:不会了。但是却没有表态。
宴席过后,毕月在夜色中,消失在成都,踏上了回京都的火车。
而她不知道,她几天的火车行程中,随着她抵达回答记者问的那几句话,四台飞机所带来的震撼仍在持续发酵中。
丝毫没有减退啊。
尤其是再配上她那照片,她那张年轻漂亮的脸蛋,穿着皮草大衣亮相犀利的回答,倒有些持续加热。
要知道,老百姓虽然和经济学家差很多,他们是不懂经济,可他们知道飞机的遥不可及吧?那是一般人能坐的吗?一般人都不能坐,一般人能买吗?
可倒好,一女的,还一年轻漂亮小妞给买回国了。
毕月,女老板,二十岁出头,大学生,中国第一女首富,这一切一切的头衔,越挖越深,越深越让看报的大众深感:太过富有传奇色彩。
可以说,毕月虽然复制了别人上辈子的致富路,她也明明想低调,低调的不得了,可她制造的舆论影响要比她自己想象的大得多,大过上辈子,大的出乎她自己预料。
报纸卖的最好的年代,要知道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马路上开了多少报厅,看报的人得多少,说毕月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也不为过了。
先是她师大的同学们。
以前讨厌她的,冷眼旁观她的,当看到那些报道后,无法置信的同时,在几次确认后也明白了,和同班同学毕月,再也没有可比性了。
那大名鼎鼎的毕月,以前就跟他们坐在一个教室,还说过话。这感觉很微妙。
心细的师大同学,甚至有的都记得毕月某年某月在教工食堂打工端盘子刷碗,某年某月又一身油烟味儿,大夏天的,谁坐的离毕月近点儿都能闻到。
像个幽灵似的,下课铃没响就飘出去。据说有一阵早上三点多就离开寝室,穿的破破烂烂,谁也不知道她忙什么呢。
然后开车上学,然后穿的……
大多数毕月的同学,都刚毕业没多久,都是新老师,还都在学校没站住脚呢。
以至于关系好不好的,都借着毕月这事儿,跟教导主任,跟同行老教师为了有话题,他们侃侃而谈毕月的过去。
或许在侃侃而谈中,为了能率先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