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当兽医-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翻它出来作甚么?”富文成惶急的进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见秋叶红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盒子首饰,便松了口气,旋即一层忧伤铺满面容。
  “咱们家竟然有这么多值钱的……”秋叶红楞楞道,虽然她不懂行,但也知道,但凡拿出其中一件当了,就够他们父女过半年了,原来富文成也不是穷的叮当响,不过这些东西哪里来的?秋叶红不由打个机灵,偷的?要不然怎么落到投亲靠友的份上也不变卖一个?或者说,他先前也富过?
  正胡乱想着时,听富文成叹了口气,幽幽道:“我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只是你娘的东西,就算我饿死了,也不许动。”说罢收拾好,竟自己夹着出去了。
  秋叶红愣在那里半日回过神,满眼依旧是金晃晃的,富慧娘的娘,是个什么人?
  这些日子来,她常常见富文成半夜对月伤怀,絮絮叨叨的说些什么想啊念啊之类的话,每次还都得哭一场,可见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深厚,莫非,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私定终身后花园,穷小子拐跑富家小姐的戏码?
  “爹,我……恩,外婆家还有人吗?”实在按捺不住好奇的秋叶红,浑身发热的跑到富文成屋门口问道。
  屋门紧闭,屋内只燃着一点灯火,映到窗户上一个越发佝偻落寞的身影。
  “没了,快去睡吧,”富文成闷闷说道。
  看来他很不想谈这个话题,秋叶红只得哦了声,压下好奇回屋睡去了,结果一晚上都是金钗银簪以及伊呀呀的秦腔昆曲公子小姐在眼前晃,第二天起来生生熬出两个黑眼圈。
  为了面子,秋叶红狠心煮了两个鸡蛋,正在眼上滚着,昨日来过的那个张妈妈就在外叫门了。
  -------------------
  坐的时间太长,腰疼,写书真是件体力活加脑力活唉……

  第十二章 见伯母慈说表关切

  “如今我老了,也不用伺候太太起居,每日过去跟前点个卯就罢了,闲着也无事,我家也在这条街上,正好陪姑娘一块过去。”张妈妈笑眯眯的说道,眼睛如同探灯般在秋叶红身上照。
  “姑娘昨个没睡好?”看到秋叶红眼底的青,张妈妈吓了一跳,面上浮现一丝担忧,“有什么委屈可不要藏着,你不愿跟你大伯母说去,自管来找我。”
  说着又看秋叶红的衣裳,秋叶红还没正式换装,穿着家常青小衫,水红裤子,一面听她说话,一面咬着头绳挽头发。
  “姑娘脸儿小,不如梳个鬟髻的好。”张妈妈又说道。
  秋叶红能梳成双鬓就不错了,于是笑着说了不会,那张妈妈便伸手过来,自己非要帮忙,秋叶红无法,只得让她梳去。
  “姑娘这个头,要配个压发才好。”张妈妈端详道,满意的点头道,话说完,见秋叶红淡淡笑了笑,再看桌案上只有一个篦子,半点饰物没有,忙告罪,又道,“姑娘穿哪件衣裳?千万别拘禁,人都说佛要金装,我说姑娘这通身气派,不要金装也是佛。”
  秋叶红被她说的扑哧笑了,看着张妈妈道:“大伯母真是好福气,有张妈妈在身边,哪一日不开怀一笑,笑一笑十年少,怪道我上次见大伯母那样年轻,跟大姐姐坐一起,倒不像母女,像姊妹!”
  “哎呀呀,慧姑娘可真会说话!”张妈妈笑哈哈的说道,一面看着秋叶红打开上一次青鸾送来的衣裳包。
  今个是大姑娘的寿辰,自己又是客,而且是个空手去的客,这件淡白色的正好低调,偏是秀的连枝牡丹,正思付着,张妈妈已经拿起一件桃红印花缎面对襟褙子,笑道:“姑娘长的白,穿这个好看。”
  秋叶红对衣裳配饰没什么研究,看着张妈妈举着褙子又加了一条白绸裙子,跟画上画的一样好看,便也点头了,不忘送个高帽,“还是妈妈眼光好,我就不懂这个。”
  一时间在融洽的气氛中梳妆打扮完毕,富二太爷家的大姑娘扶着张妈妈的手,端端庄庄的出门了。
  沿着后门往东就应该能到姑娘们的院子里,张妈妈却扶着她往西而去。
  “你大伯母这个时候念经出来了,咱们见见她去。”张妈妈笑道。
  “原是应该的。”秋叶红也笑道。
  越过两道门,看着隐在一道波浪花墙后的三层楼房,墙前种着摇曳生姿的绿柳,就是上次来过的大太太郑氏的起居院子,后门上站着两个丫鬟,正在玩翻花绳,看到她们来了,忙丢了笑嘻嘻的迎上来:“张妈妈,这早不早晚不晚的,你老人家来做什么?”
  “太太出了佛堂了吧?”张妈妈笑道。
  小丫鬟们点头,好奇的看着秋叶红。
  进了院子,再抬头看跟上次见得又不同,首先入目竟是一蜿蜒水渠,青翠碧绿,岸边点缀如同美人花柱的假山石,皆雕空,更有数丛桂花树批把树,将两个角亭掩影其中,沿着福寿石子路向两边去,便进了一处抄手游廊,再往前才是上一次进来时见到的正屋后门,依旧立着几个丫鬟。
  再过千年如果能留下来,这里也将成为旅游景点,秋叶红心内感叹。
  “慧姑娘来了。”青鸾捧着一茶盅掀帘子出来,见到她们笑道,将茶忙交给身旁小丫鬟手里,自己亲自打起帘子,“大姑娘她们刚往园子里去,还念叨说慧姑娘怎么还没到呢。”
  “我们打后边来,走岔了,要不就碰上了。”张妈妈笑道。
  进了屋子,绕过大隔扇屏风,并没有进正厅,青鸾将她们引向一旁的耳房,打起珍珠垂帘,就见穿着明湘褙子,梳着海棠花发髻的大太太坐在榻子看佛书。
  “大伯母。”秋叶红忙施礼问好。
  “你来了。”大太太含笑坐正,将书随手一放。
  秋叶红只觉得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上下打量,然后就听她喊了声青鸾,青鸾便忙进来了,俯首听她低声说了几句话,便又去了。
  这边大太太才开始问几句闲话,无非是你爹身子好不好。
  “我听说,你到外边的药铺里寻生计去了?”大太太忽地问道。
  秋叶红忙笑答了,那大太太便摇了摇头,道:“那怎么使得,你一个正经姑娘家,去那杂乱的人前混,我知道你们日子艰难,什么叫亲戚,就是不上门也该照应着,何况你们又来了,”说着就喊人,进来一个丫鬟,“你去给林大娘说一声,住在后街上的慧姑娘以后跟姑娘们一样分列,再挑俩个能干老实的丫头子过去伺候。”
  这一下吓得秋叶红顾不得礼仪忙摆手道:“大伯母使不得!我知道这是大伯母爱恤我们,但一则乱了规矩,二则要问过我爹才敢受不是。”
  是的,如今虽说他们是上门投靠,但也不是叫花子,恩赏有时候也不是随便就能接受的。
  听她这样说,大太太便唤住那丫鬟,想了想笑道:“是该如此,也罢,今日你只管来自在的玩一日,这些事,自有我们的大人商量去。”
  秋叶红这才松了口气,恨不得抬手擦把汗,乖乖,有钱人家说话就是大方。
  青鸾此时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只赤金点翠的压花。
  “我送你这个,姑娘千万不要多心。”大太太说道,抿着嘴角看着秋叶红。
  秋叶红忙低头笑道:“是,侄女再不敢辜负伯母好心。”
  青鸾听了自然笑了,亲自过来给她插上,大太太又端详一刻,便带着笑意点点头。
  “太太,你看慧姑娘,这眉眼跟大姑娘十分的像,这要是跟出去,只怕人都说她才是二姑娘,咱们二姑娘反而不像了。”张妈妈掩嘴笑道。
  大太太含笑道:“青娘眉眼随我,鸣娘随她父亲,慧姑娘也随她父亲,他们弟兄两个自然像。”
  “太太,那边姑娘们都到齐了,我送慧姑娘过去吧。”青鸾插话道。
  大太太这才点头,说道:“你送去也好,告诉鸣娘,别拘束了慧姑娘,慧娘头回来,认生。”
  秋叶红道了谢告了辞,便跟着青鸾出去了,这边张妈妈才忙低声道:“太太,你看如何?”
  大太太垂目不言,一手抚着佛书,许久才道:“模样也好,倒不是个拿乔的孩子。”
  “是,性子也很豁朗,在咱们跟前也不缩手缩脚,大大方方的,挺讨人喜的。”张妈妈便笑道。
  大太太听了笑了笑,又皱了皱眉,叹了口气道:“这性子好是好,只怕,咱们拿不住她。”
  “太太,这孩子是个极孝顺的,她一个姑娘,迟早要出嫁,太太如此照顾她爹,她还有什么可挂心的?”张妈妈笑道。
  大太太便垂目不言语了,一下一下的抚着手里的佛书。
  “只是,大姑爷如是看不上……”张妈妈迟疑片刻,慢慢道。
  大太太似乎没听见,拿了佛书看了几眼,忽地放下,说道:“孙家的人这几日就到了,咱们也该准备了,她们姐妹三个的嫁妆都是老太爷一早预备好的,但孙家如今新放了陕西经略副使,青娘的嫁妆,少不得比她姐姐当年要丰厚一些,他们家本是才起的,少不了那些粗鄙不识礼数的人,省的过去被人笑,你且去看看,再添置些什么好。”
  张妈妈立刻应了声,忙转身出去了。
  孙家的公子,听说武也好,书读得也好,虽然还没科举,但自小跟着爷爷爹爹在军中历练,迟早也是要进官的,家世不像大姑爷那样深厚,但这新晋的望族也不可小瞧,何况这位公子又是家里的独子,不像大姑爷行二,一家子人丁复杂。
  大姑娘先是还看不上眼,嫌弃他们根基浅,且不想他们富家原本也是靠了皇帝的恩赏才起的家,到如今已是陈年旧事,那孙家却新立功,而且立得大军功,富家已是强弩之末,孙家则是新箭上弦。
  多亏了大姑爷一力促成,大姑爷家能看上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张妈妈一路想的入了神,连小丫鬟的问好都没听见,径直去了。
  这个时候秋叶红已经坐在小宴席上了。
  姑娘们的聚会,就摆在姑娘们住的小花园里,时近中秋,天气微凉,满目苍翠,荷花塘里半枯半开,倒别有一番风味。
  捧着各色点心盒子的丫鬟们来往与游廊上,秋叶红过来时,位于荷花塘中央的四角亭子里已经有七八个姑娘,一个个锦衣美簪,或坐或站,或说或笑,或吃或喝,或沉默闷思,或倚栏逗鱼。
  这其中并没有富家长房三位姑娘。
  看到青鸾亲自送了秋叶红过来,姑娘们又惊的又羡的,也有面无表情的。

  第十三章 小家宴玩笑起风波

  “这是二太爷家的慧姑娘。”青鸾笑着介绍,秋叶红便冲众人施礼,各人也都忙回了礼,相互介绍,其中有富家二房的一个姑娘,三房一个庶出的姑娘,其余的都是旁支的,人多名杂,秋叶红也不留意。
  “大姑娘她们还没过来?”青鸾有些意外的问道。
  就有一个穿着粉紫缎面交领衫十五六岁的姑娘笑道:“刚才安了席,还没吃我们的酒,就被三姐儿撒身上酒,回屋子换衣裳去了,姐姐快去看看,别她们两个又拌起嘴来,少来了一个,咱们这宴可就没意思了。”
  这个好像是旁支的姑娘,模糊记得叫做丁香。
  青鸾面上闪过一丝无奈,笑道:“这都这么久不见了,还这样子。”一面请秋叶红入座,自己忙转身去了。
  丁香便拉了秋叶红坐在一起,一面问她今年多大了,又笑道:“早听说来了个妹妹,一直没机会见,这次借了大姐姐的寿辰可算是见了。”
  其他人有好奇的坐过来听她们说话的,也有自己忙自己的,秋叶红含笑答话,气氛很是融洽,颇有现代初到新单位认识新同事的感觉。
  不多时富家三个姑娘都来了,富家长女小名鸣娘,今个生辰,一反往日爱穿黄色的习惯,换上了一身大红底子缠枝莲褙子,下身一条百褶素裙,显得光鲜的很。
  她的相貌算是中人之姿,但跟身后两个妹妹比起来却是好多了,这正是富家大太太郑氏又一件心事,三个女儿都不算貌美。
  秋叶红忙上前见礼,感觉三个姐妹都好奇的打量自己。
  “姐姐见谅,我日常不在家,知道的晚,也没备下礼物,等过后一定补上。”秋叶红落落大方再一次施礼,含笑道。
  见她这样说,原本低语的几个人反而不好说话了。
  “姐妹图个热闹,什么礼不礼的。”富鸣娘微微一笑道。
  于是各自坐下,宴席便开始了,互相吃过酒,爱说爱笑的富三姑娘又叫了丫鬟,传了女先生来唱曲,听得闷,又闹着要玩击鼓传花。
  “你安生些吧!”富鸣娘似乎被聒噪的厉害,皱着眉瞪自己妹妹。
  可惜这个妹妹不怕她,反而很高兴看到她吃瘪,见她不同意性子更犟,竟然自己拿过女先生的小鼓,拿出一条淡绿帕子蒙了眼,亲自敲起来。
  在座的都是豆蔻年华的姑娘,除了秋叶红,都是相熟的,哪个不爱玩,顿时便热闹起来,拿到花的,有念诗的,也有吃杯酒了事的,独有丁香,说了个笑话,惹得大家笑成一片。
  “好姐姐,早知道你是个喜人的,母亲也真是偏向二姐,不如我去跟母亲说了,把你留给我……”富三姑娘拿着小鼓锤指着丁香笑道。
  话没说完,就被富二姑娘咳一声打断了,富三姑娘察觉失言,只是嘿嘿一笑丢开不说了。
  秋叶红有些讶异的悄悄看了众人一眼,见多是低头含笑,神情有不屑的也有艳羡的,再看丁香面上添了几分羞意,正带着几分怯意看向富二姑娘,而富二姑娘只是淡淡一笑,用帕子掩了嘴,低低的咳嗽了几声。
  有什么故事呢?秋叶红不由好奇,这样一分神,忽觉手里被塞入一物,鼓声顿停。
  “新来的妹妹,该你了。”富三姑娘扯下帕子,笑嘻嘻的说道。
  秋叶红看着手里的绢花,再看四周瞬时聚集过来的目光,期间竟有不少幸灾乐祸的。
  “慧姐儿也要念个诗么?”有人笑道。
  秋叶红还没答话,对面的富鸣娘便一笑,道:“别为难妹妹,唱个曲也行的。”这话引得众姑娘都低低笑起来,只有富二姑娘没有笑,带着几分同情看过来。
  大家姑娘们,哪里有唱曲的例子,秋叶红也不是不知道,有些讶异的看了富鸣娘一眼,按理说自己帮过她一回,怎么反而好像跟自己有仇一般?竟然当众给她难堪?
  “那我说个谜,看有人猜得出不?”秋叶红一笑,说道。
  “好呀,我们要是猜上了,可要罚你吃杯酒。”坐在富鸣娘附近的姑娘似笑非笑道。
  “那要是猜不出来,是不是要罚你们一杯?”秋叶红笑道。
  谁也没料到她会讨价还价,于是都愣了下,自有人下意识的看向富鸣娘,富三姑娘却等不及了,瞧着小鼓道:“吃就吃,什么谜,说来我听听。”
  “五月将尽六月初,二八佳人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捎封书信半字无,猜四物。”秋叶红笑道。
  坐中诸位姑娘面面相视,低声交谈,就连一直不说话的富二姑娘也皱着柳眉思索起来,有说枣树的,也有说木凳的,总之五花八门无一说中。
  “你编的吧?哪有这四个物件?”富三姑娘喊道。
  秋叶红便笑了,道:“是四味药材,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大家一想,果然对景,有笑得也有不服气的。
  “慧姑娘在药铺做事,自然知道这个。”富鸣娘淡淡说道,说着端起酒杯一口喝了,“我们比不过,认输便是。”
  听说她在药铺做事,在座的便都惊讶,再瞧她眼神里更添了几分嫌恶,只有那贫寒人家混的不能再混了,才让家里的女孩儿们出去做工,不管怎么说,她好歹也是富家的正经姑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