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吕太后想来,赵儒不过是秦朝余孽,暴秦那么凶悍,不也一样亡了吗?赵伦他能翻起什么风浪?这一仗,南越必亡。
    然而,战事的发展,远出吕太后的意料,汉朝不仅没有灭掉南越不说。反而给赵儒一路往北,打到长沙来了。
    那时候,追随赵亿出战的主要是秦始皇那支南征大军。当时,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小了,可是。他们毕竟是追随秦始皇征战天下的精锐之师。装备精良,刮练有素,士气高昂。战阵经验极为丰富,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汉军败北之后,吕太后虽是不愿。不得不服软,赵伦这才退兵。退兵之后,赵伦称帝了,号称“南越武帝”摆出一副要与汉朝死磕的
    势。
    到了汉文帝时候,汉文帝不仅把赵伤的亲戚朋友给放了,还派人重修了赵偿的祖坟。做完这些,文帝派袁盎入南越说服赵俏。赵亿这才去帝号,归附了汉朝。
    祖宗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神圣的存在。赵坨的祖坟被挖,他无时无刻不在念着,想亲眼看看祖坟。来到长沙这几日,早就想赶回真定去了。可是,送别秦军英灵更形重要,他才一直担误至今。
    “大王,恐怕不行了。”申公笑呵呵的道:“皇上说了,无论如何。要请大王去长安一趟。”
    “是请,是请!”申公特别提醒一句。
    “请?”皇帝历来要见人,那是“召”就从来没有用过请字,就是周阳击破匈奴,景帝也没有用请字,这份量太重了,赵儒有些傻眼:“皇上这是
    “皇上说了,你为华夏守护南越。数十年如一日。你回归中原,皇上要为你举行一场大庆。”申公脸上带着笑容:“还请大王不要却了皇上之行。”
    赵坨的确是当得起“守护神”的称号,正是他守护了南越之地。若是他有野心做皇帝,秦末战乱之际。他手握五十万雄兵,杀回中原,与刘邦、项羽争夺天下,大势未可知。那可是五十万秦军,是秦始皇麾下的无敌大军,一旦他卷入中原战场,刘郏、项羽他们能不能称霸,很不好说。
    赵沱没那么做,而是塞断五岭通道,守护南越之地,保得岭南不失。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为他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会,那是应该的。
    “只怕我受之不起。”赵儒很是意外,迟疑着道。
    “大王要是受之不起,还有谁能受得起呢?”周阳反问一句。
    “哎!”赵儒长叹一声道:“那是弟兄们的功劳,不是我的功劳。”
    “前朝将士皆已泉下作古,大王就代他们受了吧!”申公一躬身,这是致敬。
    “既如此,赵儒就生受了!”赵儒很是感动,鞠躬还礼。
    周阳一声令下,向长安进发。秦衣仍是为赵伤赶车,赵胡随侍左右。习殿色寸步不离的。还有一队黑衣秦卫。他们是赵坨的亲卫乓小甲忠心。
    长沙去长安,到也不算远,停停歇歇。数日之后,就到了谦上。景帝传来旨意,要汉军在莆上扎营。
    周阳传下命令,汉军就在消上驻扎下来了。
    随后,周阳、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申公、公孙弘、赵俏,还有张通他们这些立有大功的兵士。直奔长安。
    汉朝数十年来一直想收百越之地。却是一直没有成功。如今,终于收复百越之地,对汉朝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比起长城大捷丝毫不逊色。
    从消上起,就有闻风而来的百姓,站立在大道两旁,欢迎周阳他们的归来。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一声接一声的欢呼声直上云霄。百姓扶老携幼,载歌载舞,欢喜
    言。
    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骑在战丐上。不时朝百姓挥手致意。
    “呵呵!”赵儒一颗花白的头颅从窗口探出来,打量着道旁的百姓。笑不可抑,一个劲的道:“大汉醒啦!醒啦!”
    说得没错,自从汉朝创建到如今;数十年过去了。除了去岁,大败匈奴外,在对外战争中少有胜仗,多为败仗。以汉朝地域之广,人口之多,无异于一头沉睡的雄狮。如今。这头雄狮醒来,必将发出惊天怒吼。
    很快就到了清明门。远远看见景帝的皇辇,停在清明门。皇辇旁站着一个人,褒衣博带,风采照人,正是洒脱不凡的董仲舒。
    周阳一双眼睛四下里寻找,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张不疑。可是,却是不见他的踪影。
    “董仲舒见过大王!”董仲舒快步过来,冲赵伦见礼。
    “见过董大人。”赵俏一双明亮的老眼在董仲舒身上不住打量,赞道:“董大人好风采呀!大汉地广人众。人才济济呀!”
    “大王过奖了。”董仲谦逊一句。上前和周阳、申公、李广他们见礼。
    见完礼,董仲舒这才传景帝旨意:“皇上有旨,请大王乘皇辇入宫!”
    “乘皇辇?”赵俏绝对想不到景帝竟然给他如此隆重的礼遇,有些傻眼:“这,,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皇上说了,大王守护南越数十载,功莫大焉!不如此,不足以彰显大王之功,还请大王勿辞!”董仲舒接着道。
    “这个”赵儒仍在犹拜
    以周阳对景帝的了解,既然做出了决定,是不会更改的,笑着劝说:“大王,你就不要推辞了。皇上之所以如此隆遇,不仅仅是因为大王守护南越有功,还在于大王是前朝五十万南征大军的最后一兵。礼遇大王。就是在礼遇前朝南征将士!”
    “皇上万岁!”
    赵坨叶嗵一声,跪在地上,冲长安叩头:“赵儒谢皇上隆恩!弟兄们,你们看见了吗?皇上对我们如此礼遇呀!”
    在周阳和董仲舒的搀扶下,赵坨上了皇辇,太监一挥马鞭,皇辇朝长安城驰去。
    周阳飞身上马,跟在皇辇旁边。
    一进入清明门,只见城里人让。人海,街道两旁全是迎接的百姓。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呐喊声此起彼伏,直上云霄。去岁,长城大捷归来,其盛况也不过如此。
    长城大捷,对汉朝的意义重大。那是汉朝创建以来,对匈奴最大的胜仗,一洗数十年的耻辱。
    收复百越,对汉朝的意义同样重大。一是彻底解除了南面的威胁,不用再担心有人统一百越,威胁汉朝南方。二是,没有了百越的牵制,汉朝的战略重心就可以转向北方。全力对付匈奴,与匈奴的生死战,胜算更大。对百越的意义,汉朝百姓不会不明白。这是要与匈奴大战的前兆,汉朝与匈奴的生死战即将上演。击破匈奴,靖边安民,那是无数汉人的梦想。
    “大帅!”
    “大帅来了!”
    周阳所到之处,必然会发出一阵惊天的欢呼声。
    去岁,汉军在周阳的统率下。打败了匈奴,斩首数十万,汉朝第一次扬眉吐气,汉人挺起腰杆做人。
    如今,在周阳的率领下,汉军收了百越之地,百姓对周阳的敬爱之情。就是用光三江四海水来研墨也不能说清。
    周阳不时冲百姓挥手,让百姓更加欢喜,赞不绝山
    “大帅好亲切呢!”
    “大帅更俊了!”
    “大帅,你什么时间变得更俊了?”李广策马而来,与周阳并骑而驰。调侃一句。
    “飞将军,你听错了,不是我更俊了,是我本来就很俊。至于你嘛。却是越来越老了。”周阳笑着调侃起来。
    “你,”李广直翻白眼。
    “飞将军,你就休要眼红,大帅再俊。你也没有女儿。”程不识插上一句。
    “呵呵!”公孙贺他们齐声大笑。
    “呸!你有女儿?”李广很不满。
    程不识耸耸肩,算是回答。
    离开长安,已经半年多了,重回长安,周阳他们的心情都不错,说笑几句后,来到了驰道,不再说话。
    主父偃等在这里,传景帝的旨意,要赵诧、周阳他们走驰道,以示
    宠。
    走驰道,几加屁最高礼遇。周阳他们已经走过一回了。并不妨碍再走乙联。李广他们挺起了胸膛,昂起了头颅,特别振奋。
    周阳也是欢喜,打起精神。周阳并不是那种喜欢卖弄功勋的人,可是。这种礼遇是对他功劳的承认。承认自己功劳。那是人生最快慰的
    情。
    谢恩之后,皇辇上了驰道,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欢嘶一声,上了驰道。
    李广、程不识他们紧随其后。
    张通红光满面。欢喜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有走驰道的一天。张通出身于破败的世家,真不知猴年马月才有如此荣耀。行走在驰道上,那感觉就好象在云端之上,飘呀飘的。
    车声耕猜,马蹄沓杏,在驰道汉军的注视下,周阳他们很快就到了未央宫前。
    朝中大臣在这里迎候。周亚夫手执玉劣,身着朝服,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格外显眼,红光满面,兴奋得都快歌唱了。
    周阳这是第二次走驰道,他位高权重,也才走过一次。周阳是他儿子,两次走驰道,这说明什各?说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周家后继有人了。
    “阳儿,快,皇上在等着你们呢。”不等周阳见礼,周亚夫就笑呵呵的上前,挽住周阳的马缰。
    周阳飞身下马,见礼道:“见过阿父。”
    周亚夫一把拉住周阳,左瞧瞧,右瞅瞅,周阳更加成熟了,更加历练了,欢喜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唯有呵呵直乐的份。
    “起乐!”
    随着司仪的声音响起的是一阵悠扬的乐声。
    周阳、申公、董仲舒、主父偃、李广、程不识他们簇拥着赵沱。进了未央宫。
    张通来到宫门前,一双眼睛睁得老大,把宫门打量了一遍又一遍,很是激动,身子有些发抖。
    “张通,进来!”周阳发现了张通的异样,当然明白他为何如此激动。那是因为张通太幸福了:“只要你努力,以后进宫的机会就多了。”
    “谢大帅!”张通对周阳是感激万分。要不是周阳提携他,把他收入军中,他哪有今日。
    张通建功,留侯世家复兴就有望,这是天大之喜。
    周阳在他肩头拍拍,意示鼓励,张通点点头。吸口气,强抑激动的心情,跟着周阳而去。
    来到宣室殿前,只见景帝站在殿外的台阶上,一脸的笑容,打量着周阳他们前来。
    景帝竟然降阶相迎,这可是天大的荣耀,比起走驰道更加难得。李广、程不识他们兴奋得差点蹦起来。不是他们虚荣,实在是这种事太难得了。汉朝创建这么多年来,走驰道的人不少,皇帝亲自出迎的却没几回,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
    “是迎接大王的,不是迎接我们!”周阳明白景帝的心思。
    “哦!”李广和程不识略有些失望。
    想想也是,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虽然建有大功,景帝可以赏赐他们,可以重用他们。唯有赵伤。赏无法赏,用不能用的,只能用隆重的礼遇来补偿了。“大王,皇上亲迎。”主父偃来到赵沱身边,提醒一句。
    “啊!”让赵伤坐皇辇,走驰道。已经是天大之喜了,景帝亲迎。赵坨绝对想不到,惊诧得一张嘴张得老大。
    “赵儒!”景帝笑呵呵的,一甩皇袍,大步过来。
    “皇上!”赵伤激动难已,咋嗵一声,跪在景帝面前,一颗花白的头颅就。了下去。甚是用力,发出“咚咚”的响声。
    “起来!起来!”景帝忙来搀扶。
    赵伤却是一把抱住景帝的双腿。悲声大放:“呜呜!呜呜!”
    一把鼻潦,一把泪,赵坨是哭得好不欢畅,一脸的笑容,他这是喜极而泣。景帝礼遇他,那就是在礼遇五十万南征秦军,这比什么都重要。
    “快起来,快起来!”景帝忙拉他。
    可是,赵儒硬是不起来,抱得更紧,哭得更是欢畅。
    秦衣、赵胡他们眼里噙着泪水。跪在景帝面前,冲景帝叩头:“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赵伤能得到如此高的礼遇,他们也是欢喜,心神激荡之下,声音都有些发颤。
    听着赵俏的哭泣声,秦衣他们的欢呼声,景帝剑眉一挑,欢悦上脸。暗想:“周阳没说错,这是收百越民心的良机,天赐之机呀!周阳这一计,出得好!”
    周阳打量景帝,只见景帝皇袍在身,头戴通天冠,精神奕奕,可是。眉宇间总是带着忧愁。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举国欢庆的好日子,景帝应该欢喜才对,为何如此忧虑?
    难道出事了?会是什么事呢?匈奴打来了?没听说。
    宫中出事了?也没有听说。
    究竟出了什么事?周阳万分不解。
    在景帝再三相劝下,赵坨好不容易止住哭声,站了起来。周阳和李广、程不识他们上前见礼。
    景帝一脸的笑容,摆摆手,要周阳他们免了。景帝目光从周阳他们身上一扫,最后落在张通身上。微微一笑,道:“进殿吧!”
    拉着赵伦的手,进了宣室殿   

第九十四章 留侯兵法
    进入宣室殿,景帝请赵坨坐在他旁边习景帝亲自动手仁旧挪过矮几。
    说年岁,赵伦和高祖刘邦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可以做景帝的曾祖父了。景帝如此做,既有隆遇赵亿的用意,也有敬重他的意思。
    赵伤看在眼里,激动在心头。他是前朝大将,到了汉朝的朝堂上。得到景帝如此隆重的礼遇,他对汉朝最后的疑虑消失得干干净净。
    “赵儒,从君臣之义上说,联是君,你是臣。可是,从年岁上说。你是长者,联应当敬重你。来,请坐!”景帝把赵俏感激的样儿看在眼里,更加欢喜,当初采纳周阳的建议,迎归南征秦军的骨灰是做
    了。
    此举比起十万大军的效果还要大。大军只能征服土地,却不能征服民心,这一手让百越心悦诚服,不会再叛。
    “谢皇上!谢皇上!”赵坨不停的道谢,在景帝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景帝来到御座前,转过身,扫视一眼群臣,目光在周阳身上一凝,微微一笑。这个爱婿,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虽然有时他的想法有些让人惊讶。
    景帝坐了下来,群臣见礼:“参见皇上!”
    “免了!”景帝一摆手:“都坐下吧!”
    “谢皇上!”群臣谢过恩,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了下来。
    文就文列,武就武班,济济一堂,庄严肃穆。
    “数十年来,百越孤悬南方。为祸日烈。”景帝轻启金口,道:
    “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大汉腹背受敌。天估大汉,将士用命,百越收复。实是华夏盛事!”
    “皇上圣明!”群臣躬身颂扬。
    收复百越,解除汉朝的南方战略威胁,是个人就能明白其中的好处。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的,从高祖刘邦起,汉朝就在为收复百越努力。却是一直没有成功。如今,给景帝完成,群臣对景帝更加钦佩,这是真心的赞扬。
    礼节性的赞扬和真心的赞扬是不同的,景帝听得出来,很是满意的眯了眯眼睛,接着道:“之所以能成功收复百越,固然将士用命。亦有南越王赵儒心慕大汉,不愿与大汉为敌。献地于大汉之故。此功不可不赏,赐赵亿忠义侯,位在彻侯。”
    彻侯是汉爵最高一等,个在:十阶。在这之上,就是诸侯王。不论立下多大的功劳,都不能做诸侯王,这是刘邦刑白马留下的盟誓“非刘不得王”赵伦的功劳是很大,让人钦佩。却不能封他为王。
    彻侯是汉朝最高的爵个,比列侯还要高一等。能封为彻侯者,只有区区几个开国功臣,就是周亚夫、周阳建立了那么大的战功,也不是彻侯,仅仅是列侯。
    就眼下来说,汉朝还没有彻侯。赵信受封之后,就是唯一的彻侯了。景帝对他的礼遇着实很隆重。
    “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