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猛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当猛将-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得马超的呵斥,庞德也是一脸的无奈,话这么说倒是没错,可眼下许都城内可是曹操一手遮天,要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联络上反曹之人,哪里有那么容易?要是一不小心让曹操察觉了,他们这些人全都别想回到西凉了!
    不过庞德却是不敢有半点埋怨,只能是对着马超低头一礼,说道:“是末将失职!末将一定尽力行事,早日与那些朝臣搭上关系!听闻,天子的国丈伏完,乃是忠义之士,而且当年也曾救驾有功,末将下一步正准备与这伏完联络,只不过此人行事谨慎小心,只怕不肯轻易表露真心!”
    “记住了!”马超扭过身子,恶狠狠地瞪着庞德,沉声说道:“我们这次来许都,虽然是要和曹操结盟,但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西凉军入主中原打下基础!为此,朝中一定要有人才行!一定要尽快完成任务,返回西凉!”
    
    
    133章 西凉之谋

第134章 法正献计

    建安四年五月,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曹操终于是将大军集结完毕,开始了对河北的攻略。而为了保证自己在攻打河北的时候,后方不要出问题,曹操也是分别与关中、西凉以及江东结盟,有了江东和关中的制约,唯一对曹操有敌意的荆州刘表也不敢轻易出兵。这样一来,曹操也可以安心亲自领兵北上,与他的宿敌袁绍开战!
    对于曹操来说,袁绍无疑是他最大的敌人,因此曹操对这次北上也是极为重视,不仅调配了二十万大军,更是将手下大将尽数带出了许都,只留下了擅长守城的曹仁与三万大军驻守许都。此次北上的先锋大将,曹操则是派出了之前屡立奇功的大将典韦,并且配以谋士法正与战将李典、乐进,足见这次曹操拿下河北的决心。
    自许都出兵之后已经过了近半个月,典韦所率领的三万先锋军已经是来到了东郡,再往北,就将抵达由袁绍所控制的魏郡地界了,典韦也不敢掉以轻心,让大军现在东郡驻扎,并且召集几名部下,开始商量如何进军的细节。
    在东郡城外军营的大帐内,典韦与法正、李典、乐进一共四人,一起顶着脑袋围在地图旁,八只眼睛更是不停地在地图上扫荡着。过了好半天,典韦这才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珠子,摇头说道:“妈的!这魏郡还真不好打啊!”
    典韦开了口,其他三人也都是跟着抬起头,他们三人与典韦也都算得上是老交情了,对于典韦爆出的粗口倒也不怎么介意。李典皱着眉头说道:“魏郡地处袁绍与主公势力的交界处,袁绍当然会特别注意此处的防守,光是魏郡一处,就有守军近一万余人,此外,在不远处的邺城更是袁绍在冀州的大本营,里面驻扎了近两万人的袁军。留守邺城的乃是袁绍手下大将高览,此人乃是冀州老将,行军打仗的经验丰富,绝对不会轻易上当,这一仗,可是难打了!”
    在典韦左手边的乐进虽然没有开口,但从他的表情上来看,恐怕也是和李典一样的想法。而最后,作为先锋军中唯一的谋士,法正犹豫了一下,也是摇了摇头,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魏郡与邺城互为犄角,若是先攻魏郡,则高览定会率领邺城兵马来援,可若是先攻邺城,则会被魏郡守军断了我军的后路,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此战若是正面进攻,我军绝对讨不得好,强攻不成,唯有兵出奇招了!”
    “兵出奇招?”听得法正的话,典韦三人的眼睛立马就是亮了起来,典韦连忙是对着法正问道:“孝直!听你这么一说,莫非你已经有了办法?”
    在看到法正轻轻点头之后,典韦顿时就是大喜,心中更是嘀咕起来,这有个谋士帮忙还是好啊,用不着自己动脑筋了,轻轻松松就能想到破解之法。当即典韦就是按捺不住,对法正说道:“既然孝直有了破解魏郡、邺城的计谋,那就请孝直快快说出来吧!”
    对于典韦的问题,法正却没有立马作出回答,而是低着头皱紧了眉头,盯着地图上的那几座城池的方位看了半天,最后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现在说出这个计谋还为时过早!属下听闻,袁绍手下谋士众多,其中多有能人,其中又以田丰、沮授二人为首!属下这计策虽然有些巧妙,但必定瞒不过此二人,若是被识破,反倒会让我军损失惨重!所以,属下想要先探明此二人是否在邺城,倘若此二人不在,此计可行,若是此二人在的话,那此计则万不能用!”
    “田丰?沮授?”听得这两个人的名字,典韦也是立马沉默了下来,作为一名三国迷,他当然听过这两个名字了。袁绍手下能人异士不少,但就智谋来说的话,这两人的智谋的确算得上是袁绍手下首屈一指的了。曾经有人评价过这二人: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能够和大汉开国功勋张良、陈平媲美,可见这两人的智谋有多高!只可惜历史上袁绍并没有听从这两人的建议,要不然,后来袁绍也不至于一家都被曹操给灭了个干净!
    听得法正提起这两人的名字,典韦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孝直此言在理!若是这两人在的话,我们想要玩什么花样的确是没有可能!好!就先派人去魏郡和邺城,探明这两人到底在不在!”
    典韦乃是先锋军统帅,他做出的命令,在先锋军中自然没有人会不听,不过法正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典韦会如此轻易地就听从了自己的建议。紧接着法正看了一眼典韦,又是说道:“当然,我们也不能就这么一直在这里等着!将军既然是先锋大将,自然要赶在主公大军到达之前,出兵攻下敌人的城池才行!所以将军必须要在这几天之内就做好北上攻打魏郡的准备!就算是田丰和沮授他们在邺城,我们也必须要发动进攻!”
    对于法正的建议,不仅是典韦,就连李典和乐进也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毕竟他们是先锋军,所谓先锋的意思,不就是要在前方开山铺路,总不能到了开战的时候,就裹足不前吧?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是要被人笑死的!
    有法正这么一个智囊出主意,典韦自然是从善如流了,而李典和乐进却是很惊讶地看着法正,原本以为法正年纪轻轻,没有多少主意,却没想到竟然如此心思缜密。若是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可是典韦所举荐的人才啊,这下他们两人望向典韦的目光可就变得越发古怪起来了。前面有个黄忠、魏延,那都是身手不凡的战将,现在又有法正这样的谋士,典韦这么一个莽夫,什么时候眼光这么好了!
    当然,两人也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就这么当着面问典韦这个问题,而是一个个领命下去做准备。紧接着典韦又是转过头望向了法正,笑得贼眉鼠脸地问道:“孝直,现在没旁人了,不如,你就把你那个计策告诉我吧?我保证不会泄露出去!”
    “这个嘛……”法正微微一笑,最后却又是摇了摇头,笑道:“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此计不可说也!”
    听得法正的话,典韦顿时就像是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差点没把他给梗死,紧接着又是一脸怨念地看着法正。看到典韦的模样,法正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把头直接凑到了典韦的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而听完法正的话之后,典韦顿时就是一脸惊愕,紧接着瞪大了眼睛看着法正,问道:“这,这,这真的能行吗?”
    “呵呵!”对于典韦的质问,法正到没怎么生气,反倒是笑了得更加灿烂了,点头说道:“只要田丰与沮授二人不在,属下可以保证,此计定能助将军拿下魏郡和邺城!”
    “呃!”虽然得到了法正的保证,但典韦还是有点放心不下,皱着眉头说道:“袁绍身边可不只是田丰与沮授两个谋士相助,诸如许攸、审配等,也都是足智多谋之辈,难道他们就看不穿这个计谋吗?”
    其他人姑且不论,典韦可是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身边唯有许攸看穿了曹操少粮的弱点,后来也是许攸向曹操进献偷袭乌巢之计,由此可见,许攸的智谋也不差啊!可当典韦说出许攸、审配等人的名字之后,法正竟是少有地露出了自信和傲然的表情,笑道:“袁绍身边虽然谋士不少,但除去田丰、沮授二人之外,其他皆为碌碌之辈,谅他们也看不穿这计策!”
    见到一向都是很谦逊的法正竟然会如此自信,典韦也是有些意外,不过回过头想想,法正又何尝是个普通谋士?在历史上,连诸葛亮都对法正赞不绝口,他能够有如此自信,那自然是不会有错了!当即典韦就是双手击拳,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好!只要田丰和沮授不在,那就如孝直所言行事!不过,若是田丰和沮授在邺城的话,那又当如何?我们强攻魏郡?”
    “那倒不用!”听得典韦的话,法正又是摇了摇头,说道:“强攻魏郡,实为不智!主公又没有限定我们北上的路线,倘若田丰、沮授二人的确在邺城的话,那我们就放弃攻打魏郡和邺城!”
    “不打魏郡?”典韦这下可是彻底愣住了,虽然正如法正所言,这北上的路线并没有被曹操给圈死,但直取魏郡、邺城,那可是先前经过了几次商议才定下的路线,而且还上报给了曹操,争得了曹操同意的,又怎么能轻易更改。总算典韦还沉得住气,又是对法正问道:“若是不打魏郡,那我们又该如何?”
    “将军莫非忘了刚刚属下所说的计策?”法正的眼中闪过了一道自信的光芒,笑着说道:“倘若不能攻打魏郡,那我们就转道向西,直取河内!”
    
    
    134章 法正献计

第135章 大战开启

    邺城,作为留守邺城的守将,高览也是日夜巡城,不敢有丝毫怠慢,特别是得到消息,曹操领兵北上,高览更是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前去打探,倘若曹军进犯,也好早作准备。
    早上刚刚从城门那边巡视回来,高览便是直接回到了城守衙门。邺城曾经是袁绍的大本营,所以邺城的城守府就是袁绍留在邺城的府邸,高览作为袁绍的部将,自然不能住进那里了,所以高览的办公场所也就是邺城的城守衙门。
    一进衙门的大门,守在大门口的几名军士就是上前接过高览手中的钢枪,其中一人对着高览就是抱拳喝道:“将军!逢纪逢大人求见!”
    “逢纪?”听得军士的话,高览的眉头立马就是皱了起来,袁绍北上之后,便将邺城的驻防任务交给了他,只是除了他之外,又指派了手下谋士逢纪担任高览的副手。本来逢纪与高览,一文一武,配合起来倒是正好,只不过高览对于逢纪却是多少有些不满,每次看到逢纪,都会有些看不顺眼的感觉。
    之所以会如此,追根究底,却是源自当初袁绍夺取冀州的时候。当初高览并不是袁绍麾下的部将,而是当时冀州牧韩馥手下的部将。逢纪则是一直跟随在袁绍身边,当时为了夺取冀州,正是逢纪向袁绍建议,挑拨公孙瓒与韩馥之间的关系,然后袁绍就顺理成章地入主冀州,然后鹊巢鸠占。虽然后来高览并没有反对袁绍入主冀州,但对于当初设谋赶走韩馥的逢纪,高览多少还是有些厌恶。正因为如此,听到逢纪来访,高览心里立马就是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好不容易才将这种厌恶感按下,高览这才冷漠地哼道:“且让他先等着!待某换了衣甲再说!”
    高览明摆着就是要晾上逢纪一会儿,而那几名军士自然不敢多嘴,只能是按照高览的吩咐去办。足足过了有半个多时辰,高览才慢慢悠悠地从后院走出来,来到议事厅。而在议事厅内,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逢纪一看到高览来了,就立马上前对着高览喝道:“高将军!我来寻你有公事相商,你为何始终避而不见?若是耽误了主公的大事,你可担当得起吗?”
    把逢纪晾了半个多时辰,高览的心情本来是很不错的,可一见面,逢纪就对着自己开炮,高览的脸色也是立马黑了下来,瞪着眼睛哼道:“逢大人!你这话是何意?却不知道你所谓的主公的大事是什么?若是某当真耽误了主公的大事,某甘愿在主公面前领死!”
    本来逢纪还想借机发飙的,可被高览这么一喝,逢纪那脾气立马就没了,那张脸是憋得通红,想起自己这次来这里的目的,过了好半天逢纪才强压下这口气,闷声对着高览拱手一礼,说道:“高,高将军误会了,下官,下官并非这个意思!呃,刚刚多有得罪,还请将军,请将军息怒!”
    逢纪都认错了,高览也不好死咬着不放,冷哼了一声,也不再追究了,紧接着,高览又是冷声哼道:“逢大人这次急着来找某,到底是所为何事?”
    逢纪犹豫了片刻,高览对他这种莫名的成见,逢纪也不知道其中缘由,刚刚又差点跟他闹翻了,现在来提此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不过想起自己的任务,逢纪还是忍不住对高览说道:“高将军,上次,上次下官就和高将军提过一次,三公子对高将军仰慕已久,希望能够得到高将军的相助,高将军你看……”
    逢纪的话未说完,高览的脸色又是一变,沉声喝道:“逢纪!之前某已经是说得很清楚了!主公的家事,我等作臣子的,那是万万不能过问!高览既然效忠于主公,那一切当听从主公的安排,至于主公将来是立大公子,还是立三公子,高览都将以主公的意愿马首是瞻!若是你这次来此,就是为了这件事的话,那就免开尊口!奉劝一句,主公立嗣之事,乃是主公家事,为人臣子,何事能管,何事不能管,那份底线要牢记于心!某还有不少军务要处理!请回!”
    被高览一顿呵斥,逢纪的那张脸顿时就是变得一阵青一阵红,要不是考虑到两人之间的体型实在相差太多,逢纪都有冲上去挥老拳的冲动了。见到高览直接下了逐客令,逢纪也是气得上下两片嘴皮子发白,过了好半天才说出话来:“好!好!高览,既然你如此不识时务,那将来等到三公子上位之后,就休怪三公子对你不客气!”
    “哼!”听得逢纪的威胁,高览却是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哼了一声之后,就是直接撇过脸,用后背对着逢纪,根本不在乎逢纪所说的。见到高览如此,逢纪也没有办法,一拂衣袖,就这么转身走人了。
    逢纪走出议事厅的时候,正好一名副将从议事厅外面走进来,看到逢纪连忙是对他抱拳一礼,只不过逢纪在气头上,哪里会理会他。目送逢纪走远了,那名副将这才走进议事厅,对着高览就是抱拳喝道:“将军!”
    听得这喊声,高览这才转过头,看到是自己手下的副将,脸色才稍稍缓解了一些,点头应了一句。那副将的脸上有些疑惑地问道:“将军,刚刚逢纪大人他……”
    这名副将也是高览的心腹,所以高览才没有顾忌多少,将刚刚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沉声说道:“这主公的立嗣之事,其实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所能干涉的?逢纪此人根本就是毫无臣子之心!主公竟会重用这等小人,实在是让人失望啊!”
    听完高览的话之后,那名副将却是露出了担忧之色,对高览说道:“将军,虽然现在三公子刚刚成年,但一向得到主公的偏爱,传闻主公也有废长立幼之心!现在将军如此得罪了三公子,将军岂不是要遭三公子的记恨?万一将来三公子上位……”
    副将的意思很清楚,无非就是说将来三公子继承了袁绍之位后,会找高览的麻烦。而高览听得副将的话之后,先是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不过很快又是一脸决然地说道:“李孟!大丈夫行于世,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