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的事,谷一一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上,既然刘辰烨心里有底,她也不再说什么。
不过,之后她跟刘辰烨,把农场的大致情况,都说了一个遍,方便他更快掌握这里的情况。
两夫妻边喝边聊,吃了个把小时,八道菜全部进了两人的肚子,果酒也喝了不少。
不过,这酒酒精度低,不至于喝上头。
两人一起收拾好碗筷,刘辰烨去洗碗筷,谷一一则拿出月饼,又拿了花茶出来泡。
东西才摆好,就听到敲门声,伴随而来的是刘颢坤几兄弟的声音,“婶婶,我们来陪你和三叔赏月吃月饼了。”
刘颢坤几兄弟都是不错的孩子,谷一一挺喜欢他们的,听到他们来了,赶紧起身给他们开门,“我这才将月饼摆出来,你们就到了,可真会挑时候。”
“这说明我们跟婶婶心有灵犀,才能这么刚好。”
在这个军装横行的年代,就是小孩子也多数穿军装,六个穿着合身军装的小家伙,一溜烟进了客厅,客厅立马热闹起来。
几个孩子先跟在厨房的刘辰烨打过招呼,最跳脱的刘颢轩就嚷嚷着,“婶婶,听《每周一歌》”
《每周一歌》是这个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节目,在这个几乎没有娱乐的年代,这档节目相当受欢迎,几个小家伙过年那会儿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后来没再农场过过夜,就没再听过。
这是几个孩子今年第一次听,谷一一自然不会不给听,拿出收音机,调到中央广播电台,她笑着揶揄几个孩子,“陪我跟你们三叔吃月饼赏月是假,听广播才是真。”
“边听广播,边吃月饼,边赏月,三管齐下。”
广播里正播放手风琴伴奏的《□□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很好听。
几个小家伙围在收音机前认真的听着,谷一一没再打扰他们,让他们听着,她则去厨房看刘辰烨洗碗,“这歌曲我也会弹唱,可惜没手风琴。”
上辈子的她,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和画还是很拿得出手的。其中琴包括古琴、钢琴、手风琴,画方面国画和油画都学过。
“我竟然不知道你会手风琴。”
除了穿书这件事外,谷一一的马甲已经掉得差不多,她也懒得刻意去遮掩,“你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你,往后慢慢挖掘,保证你时不时能发现惊喜。”
“回头我看看,能不能弄台回来给你解闷。”
“这个可以有。”
从几十年后走到哪都有玩的地方,穿到这个什么娱乐都没有的地方,谷一一憋得难受,要是有个琴解闷,也不错。
将洗好的碗摆到碗橱里,擦干手,“行,这事我记心上了。”
洗完碗,两人回到客厅也没打扰几个孩子,由着他们围着收音机,时不时提醒他们吃月饼,两人则小声地聊着天。
收音机九点报时时,几个孩子虽然还念念不舍,却是一个个自觉地起身,打算走人。
谷一一想着,收音机要不要让他们拿去听一个晚上,房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来的是吴氏。
她来带几个孩子回招待所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消息:李婷要生了!
第39章
自李婷怀孕开始,刘母就对她照顾有加; 什么有营养给补什么; 尤其在赤脚大夫诊出李婷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时; 更是天天肉、蛋没停过的。
早在六个月的时候; 医生就跟刘母说过; 李婷被补得有点过头,肚子里的孩子偏大,血压也高于正常值; 让他们务必控制饮食。
可对孙子最重要的刘母来说,要她亏了这个她最看重的孙子,那是万万不可能。
而李婷这边; 难得天天有肉、有蛋吃; 加上她一心想生一个大胖小子; 也没把医生的话当回事,还是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又因为她本身是个不易胖的体质; 就算吃得再多,除了肚子外; 自身都不怎么见胖; 就更肆无忌惮了。
见两婆媳屡劝不听; 医生还特意跟刘辰煜说,李婷继续这样下去,不仅容易早产,还容易难产。
刘辰煜把医生的话; 跟刘母两人说了,让他们节制着点,两婆媳压根不听。
一人每天买肉煮,一人每天心安理得享受独有的丰盛饭菜。
平日里家里只有他们三人吃饭,他们不顾形象也就算了。
今天许久没一起吃过饭的父亲,两位许久没回过农场的兄长,以及两位嫂子,并六个侄子都在,这两婆媳还旁若无人把大部分肉和蛋往李婷碗里放,一点不顾及其他人。
年纪小的两个侄子,盯着李婷跟前碗里叠得高高肉以及炒蛋,刘辰煜只觉得整张脸火辣辣的。
还好几个侄子都被教得很懂事,哪怕馋得一直流口水,也没说出一句叫人下不来台的话。
不过,晚饭后,小侄子就不愿意继续在家里呆着,嚷嚷着找三叔三婶。
几个孩子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示,他们不愿意待在他这个叔叔的家里。
就算刘辰煜对几个孩子不算喜欢,在这种事情上,他有觉得难堪。
所以,几个孩子走后,他找李婷说了这事儿,李婷听了当即不高兴,“又不是一块都没给他们吃,他们自己嘴馋,凭什么要我把属于肚子里孩子的那份,让给他们?!”
刘辰煜就说,“医生早说过,一个人吃两个人的份是不对的,你再不听,回头孩子太大生不出来,有你受的。”
原本被说跟孩子抢食,就心里不痛快的李婷,听到这话当即恼了,“刘辰煜你安的什么心,为什么要诅咒我肚子里的孩子难产?”
刘辰煜完全是就事论事,完全没有诅咒,李婷这这样胡搅蛮缠,他气得骂人,“你简直不可理喻。”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我就知道你嫌我怀孕不好看,再不喜欢我,才这样作践我,我不活了不活了。”
边说边捶自己的大肚子,那撒泼的样子,简直跟那骂街的泼妇没两样。
气得刘辰煜脸色铁青,“你就可劲作吧,回头难产的时候,别给我哭就好。”
这要是只有两夫妻闹,刘母不会插手,可李婷捶她那还没出世的孙子,她可就受不了,“医生的话都是危言耸听,你少听他胡说八道,这年头有得吃就不错,哪里那么讲究。”
数落了刘辰煜一句,刘母才握住李婷的手,“咱们不听小四胡说八道,婷婷想吃什么,想吃多少尽管跟妈说,妈给你做。”
“行行行,你们是母女,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回头孩子太大生不出来,别找我。”
自打医生说过节食的话后,刘辰煜就没说过一句中听的话,不是难产,就是孩子生不出来,李婷气得浑身发抖,她拉住刘辰煜的手,“刚刚为那几个小侄子,眼馋我眼里的肉和蛋,你就跟我呛声,说到自己的孩子,你就没盼个好的,你是不是不喜欢这孩子?”
刘辰煜气得直接甩开被她抓着的手。
身子笨重的李婷一个不查,跌倒在地上,当即羊水就破了。
刘母气得想揍死这不知轻重的小儿子,可儿媳妇还需要他送到医院,捶了他几拳头,就催促他赶紧送人去医院。
同样怀过孕生个孩子的李氏两妯娌,全程看下来,要说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想当年他们怀孕的时候,不说肉,就是蛋都吃不上,虽然早些年日子比较困难,但以他们家的情况,还不至于一天一个蛋都吃不起,可刘母就不让吃,他们当儿媳妇的自然不会开口讨要。
不过,两人也不是心胸狭隘的人,且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他们的孩子也健康长大了,他们也懒得去计较那么多。
只是倘若将来这位婆婆,有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需要人手把手照顾的时候,他们两不会愿意做这种事的。
你照顾我年少日子难,我回报你安度晚年。
人都是相互的,不付出,只想从别人身上索取,除非傻子,不然没谁愿意。
李氏作为大嫂,没遇上还好,这遇上了,哪怕心里再不愿意掺和,她也得跟着去医院。吴氏可就不管那么多了,她直接以要照顾孩子为由,没去医院。
刘父和刘辰锋父子三人,自然没道理去医院守着儿媳、弟媳生产的事。
目前医院就刘母、李氏和刘辰煜,刘辰煜把李婷送进产房,就去办理住院手续,刘母则焦急地等在产房外,李氏站在她身后,跟着一起等。
农场医院是66年才落成的,那时候无论李氏还是吴氏,最小的儿子都已经出世,他们两妯娌怀孕的时候,不说产检,就是生产都是找有经验的接生婆生的。
不像产房里的这位,又是产检,又是在医院生产,真真是命好。
果然是同人不同命。
李氏很庆幸自己不是个嫉妒心强的人,不然这会儿指不定心里该如何挠心挠肺的难受。
就在李氏胡思乱想的时候,办理完住院手续的刘辰煜小跑着回来了。
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本该朝气蓬勃的样子才是,可眼前的青年,身上却透着显而易见的颓废,胡子一大茬,眼角周围都是青色的,完全看不到将为人父的喜悦。
想到下午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刘辰烨,虽然也是浑身狼狈,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看着许久没见面的妻子,眼里的开心快乐更是满得快要溢出来。
刘辰煜和李婷还是因为所谓的爱情而结的婚,却不比刘辰烨两夫妻因合适而结婚过得好。
可见,那什么唠嗑子爱情,跟婚后幸不幸福,压根没关系。
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想好好过日子的人,哪怕没爱,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不想好好过的人,再多的爱,也得被磨没。
走到产房前,刘辰煜就着急地开口,“怎么样?婷婷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刘母头都没回,直接说道,“暂时还没动静,住院手续可办好了?”
“办好了。”
“那你赶回去拿一下我们准备好的婴儿衣服和尿布,这边我看着就行。”
李氏不想在医院里等,就说由她回去拿东西。
大晚上的不放心她的刘辰锋,拿着把手电筒,等在医院外,见她出来,赶紧迎了过去,“可以回去了吧?”
吃饭时,刘母的一番作为,不说当儿媳的,就是刘辰锋两兄弟这当儿子的,心里都不痛快。同样给老刘家生孩子,他们的媳妇曾经连吃一个蛋都难,现在小四的媳妇生孩子,又是蛋又是肉的,连四岁的孩子馋,都能被说得这么不堪。
就这样的人,就算他们做再多,对方怕也觉得理所当然,刘辰锋不想委屈自己的媳妇。本来想着再等会儿,人没出来,他就进医院找人,说是孩子找他们的妈妈。
现在媳妇出来,他拉着她的手,就要往招待所走。
自己嫁的这个男人,虽然没有老三有本事,也没有老三懂得疼媳妇,却也是个有担当,懂得顾家,明辨是非,体贴的男人。
对李氏来说,就她本身的条件,配这样的男人就刚刚好,再好,便是她高攀,日子不一定就比眼前好过。
笑着对男人,摇摇头,“刚急忙赶来医院,孩子的衣服和尿布都没拿,妈和小叔得守着,我回去帮忙拿东西。”
“那我陪你一起回去拿,拿了咱们就回招待所,医院有妈跟四弟就够了。”
想当年他的妻子生大儿子时,他压根不知道,下工回家的时候,大小子已经出来,哪有小四媳妇这么幸福,有丈夫、有婆婆陪在身边,还有专门的医生接生。
刘辰锋语气里的愤恨,李氏听出来了,握了握那只牵着她的大手,“先回去拿东西,到医院再看情况。”
住宅区离医院不远,一来一回半个小时就够。
刘辰锋打定主意,不让妻子在这里陪着弟媳生产,所以他跟着李氏一起进医院,打算给了东西,就带妻子回招待所休息。
他们到产房的时候,产房门刚打开,带着口罩的医生,拉下口罩说,脸色凝重地说道,“孩子的个头太大,宫口又开得慢,孕妇肚子里的羊水却快流完了,孩子再不出生,就要缺氧。产妇的血糖、血压偏高,情况也很危急,孩子再不出来,大人也会撑不住。综上两点,需要尽快采用剖腹产,家属如果没问题,尽快把手术同意书签了。”
*
李婷不能顺利生产,李氏自然不好提前回去。
她又担心三个孩子在招待所有什么事,就打发刘辰锋先回去。
这种情况,刘辰锋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他先回招待所安排几个孩子睡觉,再让刘辰煌两夫妻帮忙注意点几个孩子的动静,有什么事照看着点。
吴氏觉得让大伯去医院,守着生孩子的弟媳不像话,且她心里不痛快,睡不着,干脆就让刘辰锋在招待所待着,由她到医院陪着李氏一起等。
从刘辰锋离开医院到吴氏到医院,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剖腹产还没完成。
吴氏跟等着焦急的刘母打了声招呼,刘母应都没应,吴氏不痛快地坐到李氏身边,小声嘀咕着,“咱这个婆婆,心都偏得没边了。”
她跟李氏生孩子,叫得到有经验的产婆,刘母可以忙着手头的事不回家,把烧水打下手的事情交给十来岁的谷一一,完全不担心他们生不生得顺利。
如今李婷生孩子,看她那样子,如果能以身带生,说不定刘母都会以身代之。
就没见过哪家的婆婆,心偏成这样的。
“世间事一报还一报,咱们膝下几个孩子入不了她的眼,几个孩子对她也没多少亲近,往后几个孩子对她顶多也就维持面子情,承欢她膝下的事,自然得交给她倾注了全部关心的宝贝孙子。”
这种事李氏看得很开。
她很清楚,看不开,气的只有自己,不值当。
对她来说,一辈子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对着孩子一年年长大,一年年懂事,她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轻松,这种没道理可讲的计较,不值当她费那些个心思去争。
“话是这样说,不过,心里总是不好受。”
“那你就想想她越是做得过分,将来她老了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们越是有理由只对她维持面子情。”
“这倒是。”
吴氏也知道,现在说这些都没用,她干脆把这事情抛之脑后,然后百无聊赖地说道,“你说要是李知青给生了个闺女,婆婆会怎么样?”
“大概会恼羞成怒,不让李知青坐月子,给孩子准备好的新衣衫,也不会给穿,甚至那麦乳精,她都宁愿自己喝,也不会浪费在一个姑娘身上。”
这些事还真是刘母做得出来的,“真要生个闺女,之前婆婆有多照顾她,之后就会多磋磨她。想想与其被她带着目的照顾,还不如像咱们那会儿都不管。”
这么一想,吴氏终于释然。
两妯娌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产房的门,终于再次打开。
这次出来的是一位护士,她手上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孩子。
等在产房门口的刘母,第一时间跑过去,伸手接过护士手中的婴儿,“来来来,奶奶看看,奶奶的乖孙长得怎么样?”
襁褓中的孩子,脸足足比其他婴儿大了两倍,皮肤不像其他孩子刚生出来,那样浑身红红的,瞧着白白嫩嫩的,那头头发更是又黑又密,长得着实不错。
刘母看着眉开眼笑的,“瞧瞧我这乖孙俊俏的模样,没白费奶奶天天给你妈吃肉、吃蛋,往后看着你这白白嫩嫩的脸,奶奶睡着都能给笑醒。”
看着刘母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样子,护士都没好意思告诉她,‘这是孙女,不是孙子。’
还是吴氏看她脸色不对,问了句,“护士的脸看着不大对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