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勉强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哪怕是换亲,也没人愿意干。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王大嫂长得不好看,确切的说,是丑。为了个丑不拉几的媳妇赔上自家姐妹的幸福,咋想咋觉得不划算。
也因此,她娘家始终没能找到愿意换亲的人家,她哥都三十好几了,也没娶上媳妇。后来还是瞅着她年岁大了,再不嫁就真的嫁不出去了,这才收了王家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一贯钱,让她嫁给了王大哥。
穷人家嘛,别说她是个姑娘家,就算是她哥,那也是从小苦到大的。而且像这种打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的,严重的营养不良,是绝对不可能好看的。更别提王大嫂嫁人都有五年了,儿子都生了两个了,如今的她已经不单单是不好看的问题了,连那身材……
哦不,她没有身材,整个人跟个水桶似的,分不出哪里是腰。加上她终日劳作,脸上乌黑的,皮肤差得要命,连手上都全是老茧。反正一句话,从头到脚找不到丁点儿美感。
再一个,这年头还是很封建的,就算是美人,改嫁的结果也不可能比前头嫁得更好。
然而,宁氏依旧不放弃:“那没准儿是有人眼瞎看上你了呢?或者有哪家的少爷病重,要找人冲喜,正好必须得是你那个生辰八字的,你不就改嫁了?”
“我去你娘的!”王大嫂呸了宁氏一脸,坚决不信。
宁氏并不在意王大嫂的态度,她是必须要相信刘神仙的话,这要是刘神仙是个骗子,那她不是白折腾那么久了?打定主意后,她绞尽脑汁的给王大嫂编剧情,想要说服她变成官宦人家的少奶奶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了,你男人他们家不是从外头来的?没准你们在外头有个特有钱的亲戚呢?眼巴巴的跑来找你们,非要给你们送钱,硬要带你们发财,那你不就成了少奶奶了?”
这下,别说王大嫂了,连温氏都忍不住了:“二弟妹你可别折腾了,你不就是图那刘骗子说你将来会发财?做人要讲点良心,这种骗鬼的话,三岁小孩都不带相信的。”
王大嫂也点头称是:“那老骗子还说我儿子是少爷命呢,他俩一个只会玩泥巴,一个只会屙屎撒尿,我咋看不出来他俩是少爷命呢?”
“就是,都这样了还能不是骗子?”
“你醒醒吧,别叫那老骗子三两句话给哄了钱去!对了,你原先给了他多少钱?我可一文钱都没给,你要是被骗了钱,赶紧找几个人上门要去。你摆摊卖吃食也不容易,凭啥就叫人骗了去?”
“可不是吗?赶紧砸摊子去!那老骗子就是看你傻乎乎的好哄骗!”
温氏和王大嫂你一言我一语的,可惜就算这样也依然无法改变宁氏的想法。宁氏想啊想啊,真的是快把脑壳想破了,这档口王香芹见宁氏迟迟不回来,生怕她被温氏和王大嫂联手揍了,赶紧唤上朱家大伯娘,一起到外头看情况。
结果,王香芹就听到宁氏编的那一茬茬的故事,正懵着呢,她就迎来了新的剧情。
只见宁氏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的道:“我知道了!!兴许你公公不是他爹的亲儿子呢?万一是他爹偷了人家富贵人家的孩子呢?要不然,说不准是抱错了孩子呢?你公公突然就被认了回去,那你男人不就成了少爷?那你可不就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了?”
宁氏真的是拼了老命了,为了给刘神仙圆场子,她真的是发挥出了十二分的想象力,努力编出了各种狗血剧情。
王香芹惊呆了。
前面那些剧情也就算了,咋后面还能扯上蓝色生死恋呢?关键是,这年头甭管谁家生孩子不都是在自家吗?哪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的富贵人家会专程跑到这穷乡僻野的地方生孩子?还缺心眼到把孩子给弄错了?
这边王香芹正懵着呢,那边王大嫂也看到了她,顿时没了好气:“你这么能编排,你咋不去搭台子唱戏呢?说书的都没你能编!算了,你爱信不信,横竖被骗钱的也不是我。”
撂下这话后,王大嫂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的剜了王香芹一眼。可惜的是,王香芹正处于极度惊愕状态,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等王大嫂走了,温氏也没多留,就连朱家大伯娘瞧着没事儿了,也回头接着干活去了。
王香芹瞅着宁氏,满脸都是无奈:“我说二嫂啊,你可真的是生错了时代……”这要是生在二十一世纪,不就能上晋江写小说去了?
见宁氏不解的看着自己,王香芹立马改口道,“你应该去写话本子,出书也成呢,反正你不是认识字了吗?编几个故事,前后圆一圆,像什么书生私会富家千金,不然写点儿妖魔鬼怪的故事也成呢。你那么能编排,真要是干这一行了,一准把别家挤垮了。”
说这话时,王香芹是真没别的意思,纯粹调侃而已。然而,宁氏却听进去了……
想想刘神仙说过的话,王香芹是谁啊?是她的贵人,她的财神奶奶!!
财神奶奶的话咋能不听呢?不听的话,她咋发财呢?真要是靠卖点儿吃食,富裕是没问题,可咋能发大财呢?刘神仙说过了,她将来赚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呢!!
“嗯,四弟妹你放心,我回去就好好琢磨琢磨,你再同我说说,还能写点儿啥,要注意些啥,有啥套路没有?”
第079章
王香芹真心觉得,她二嫂是个能耐人。
说真的; 她就是这么随口一吐槽; 结果宁氏就这样听进去了。不光听进了耳里; 还牢牢的记在了心上。当天,因为还有别的事儿,她俩没说多久; 可回头等宁氏得了空,特地过来寻王香芹,开口就问她这话本子该咋编。
好歹也是个穿越女; 虽说王香芹认为自己给穿越者大军丢了人; 毕竟别人穿越后不是扰乱后宫,就是称王称霸,再不济也能玩个宅斗啥的。也就她了; 穿越前忙着养猪; 穿越后接着养猪; 仿佛两辈子都跟猪杠上了一般,整个人生除了养猪还是养猪。
饶是如此,王香芹上辈子多多少少还是看过一些小说和影视剧的,把大概的套路给宁氏说了说,又建议她得空了可以去镇上的茶馆酒楼瞧瞧; 一般这种地方都会安排一两个说书人。哪怕镇上热闹的地方少,这不是还有县里吗?横竖宁氏前阵子没少跟着朱四郎哥俩往外头跑; 去县城对别的乡下妇人来说特别遥远; 对宁氏而言; 只要她得空,跑一趟那根本就不算啥。
宁氏自认为又寻到了一条发财的路径,听得异常认真,不单听得认真,她还生怕自己忘了,回头就让灶台记了下来。
当然,编话本子这个事儿跟摆小食摊儿是不同的,小食摊儿是立马能赚钱的,哪怕单笔赚的钱不算多,可积少成多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可编话本子就没那么简单了,门槛一下子高了不少不说,关键吧,一开始是绝对看不到钱了,非但没钱还要亏本,谁让笔墨纸砚不便宜呢?
这些事儿宁氏都懂,因此她没立刻开始她的创作大业,而是决定先将手头上的要紧事儿给做完了。
石门镇不算大,整个镇子最繁华的也就只有两条街罢了,跟县城是完全不能比的。不过,就算石门镇不算热闹,那铺面的价格也一样贵得很,小小的一间铺面就要上百两银子。要知道,在乡下建个青砖瓦房的三合院也花不了五十两银子,可同样的五十两银子,连半间铺面都买不来。
接下来的两天里,宁氏快速的订下了三间铺面,还特地跑来问王香芹要不要买个铺面收租金。
王香芹思量了一下,觉得古代的房地产应该不会跟现代那么夸张,再一个就是她惯常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次只做一个事儿,养猪就好好养,一门心思的认真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到头来啥事儿都做不好。
尽管王香芹拒绝了宁氏的好意,不过她到底还是给了一个建议:“二嫂,你要做吃食买卖就好好做,做买卖不一定非要买下铺面不可。倒是你那个弟弟……”
“波崽?他咋了?”
“我觉得他可以专门做这个。”宁波啊,总感觉不做房地产生意对不住这个名字,其实温州也挺适合做房地产的,可那小子做南北杂货生意做的不亦乐乎,往后倒是可以考虑往皮革皮具方向发展。
王香芹咽下了后头的话,只是建议宁氏先专心走一条道,起码前期不能分心。
对于财神奶奶的话,宁氏一贯都是很愿意听的,不过考虑到如今的波崽没啥本钱,真正买铺面的人还是宁氏本人,可她还是将波崽使唤得团团转,让他到处跑腿打听铺面的好处,包括砍价的活儿也是波崽做的。
与此同时,宁氏还抽空跑了一趟南山集。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宁氏照例要去给刘神仙送节礼。节礼倒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而是她亲手做的一些糕点,像艾草青团、馓子、薄饼、鸡蛋等等,林林总总装了两个大竹篮子。结果,让宁氏格外意外的是,她明明是掐着日子去的,却没能在南山集找到刘神仙。
“诶,你不是那个老朱家的媳妇吗?”
要说宁氏在南山集这边绝对是个明星一般的人物,反正时常摆摊、 逛集市的人都认识她,哪怕她压根就不是这边的人。这也正常,谁让她每次逢年过节都往这边跑呢?那孝敬送的,比人家亲生闺女勤快多了,简直就是孝子贤孙的典范。
宁氏不认得跟她说话的人,只觉得略有些眼熟,待她打了招呼,又询问刘神仙的去向后,人家直接告诉他,刘神仙有几日没来摆摊儿了,横竖来不来都一样,反正又没生意的。
这话一出,宁氏可就纳了闷了。
要知道,算命先生其实并不单单只算命而已。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意主要还是来自于帮人合八字、算良辰吉日。而眼下,春耕老早就结束了,按说这时候正好是各家各户忙着给自家儿女说亲之时,既然要说亲那就必然会合八字,回头成亲了还要算良辰吉日。还有,农闲时不少人家会修缮房屋,或者干脆给自家儿子盖新屋,像上梁之类的,都是要算日子的……
反正去年这个时候,刘神仙是很忙很忙的,宁氏只是放下东西就离开了,不敢耽搁人家生意。
满腹狐疑之下,宁氏就开口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一问可不得了,宁氏差点儿没被气死。
原来,前阵子王大嫂来算命时,因着她不信刘神仙那番话,带头搞事,弄得周遭看热闹的人也是心生狐疑。要光只是这样,事情还不至于到如今这般地步,偏王大嫂回村以后逢人就说这个事儿,别人也就罢了,那温氏却是实实在在的听在了耳里,没两日就跑了闹了一场,还在附近一带大肆传播。
农闲时候,乡下地头的闲人本来就多,一听说有热闹可看,多的是人愿意捧场。
于是,在温氏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刘神仙的生意彻底凉了。
听完了前因后果,宁氏真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忍住了没直接杀回秀水村找温氏算账。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跑去刘神仙家里送节礼,还不敢直接安慰,只额外的在糕点里又塞了个二两的银锭子。
刘神仙没拒绝她的节礼,还反过来安慰她,说自己日子过得节俭,前头还留了点儿积蓄,反正饿不着冻不着的。
尽管如此,宁氏还是觉得很心酸。不过等她离了刘神仙家,愤怒就战胜了一切。
正如温氏了解她那般,宁氏也相当得了解温氏。都不用细想,她就知道这所有的事情绝对是温氏所为,哪怕王大嫂是整个事件的□□,真正的罪魁祸首非温氏莫属。
这么说也没错。王大嫂只是觉得刘神仙是个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说几句好话哄她高兴了,这才好从她手里骗钱。可她又没上当,丁点儿损失都没,只是好话吹过了头,她不信归不信,过了那口气也就忘了这个事儿。可温氏就不一样了,哪怕隔了那么久,她依然记得当初刘神仙给她批的命,原话肯定是不记得了,反正就没一句是好话,说她干啥啥不成,明明啥都不成还非要接着干,一次又一次,全是祸霍钱。
还不单是当初的批命,温氏犹记得自家养鸡场那惨烈的结局。这还不算,就因为养鸡场那个事儿,她宝贝儿子猪毛直到现在都见不得活鸡。哪怕她有心想要重建养鸡场,都没法子了。
在温氏心目中,王香芹和刘神仙的地位是均等的,这俩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是祸害!!
……
宁氏杀回了秀水村,她本来是想去温氏家里寻人的,结果好巧不巧的,才刚进村,她还没瞧见人,就已经听到了温氏那大嗓门正在诋毁刘神仙。
对温氏来说,那就是前仇旧怨一块儿算,好不容易逮着了这个机会,哪能不趁机给自己讨回公道呢?
“……那南山集的老骗子,居然还有脸称自己叫啥刘神仙,啥神仙啊,我看那就是个耍猴戏的,吧唧下嘴随便这么一编排,就哄得那傻子乖乖的把钱掏出来。他上回就说我是个瞎折腾的命,干啥啥不成的。可我瞅着, 我也没咋样啊,种地我是不成,可不是还有猪毛爹吗?原先我养鸡那会儿也干得不错,要不是后来生了娃,婆婆又不肯帮我带,我实在是没了法子,这才把鸡都给卖了。还有啊,我家猪毛也挺好的,全村学再没有哪个孩子比他聪明了。那刘老骗子咋就有脸说我命不好呢?”
“哦,我知道了,他大概是想说我的命比不得那些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吧?这个就更好笑了,就我四弟妹她娘家嫂子……对对,就是那个老王家!”
“老王家啊,几十年逃难来到了咱们村里,没钱也就算了,还没个跟脚。早几年娶媳妇多艰难呢,眼下媳妇倒是娶了,孩子也生了,可那日子过的哟,也就最近两年老天爷赏饭吃,好赖没饿着他们。可就那样,他家儿媳妇居然是个少奶奶命,还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
“说我干啥啥不成、光会败活钱,这些都算了,我一个妇道人家成不成也没啥。说王家大媳妇是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哈哈哈哈……我这辈子就没听过比这更好笑的笑话了!”
“连王家大媳妇都不信这个话!吹牛吹过头了,怕是发觉吓唬人没用,就改了主意变成说好听话了。可惜啊,也没用!”
“我跟你们说,最好笑的是啥呢?是我那个傻子弟媳妇!!就是我二弟妹,宁氏啊!她想发财想疯了,人家说啥她就信啥,眼巴巴的捧着钱送给那刘老骗子,前前后后怕是孝敬了有几十两银子了,傻子一个!!”
第080章
宁氏听到温氏这么连番诋毁刘神仙; 恨不得直接冲上去挠花她的脸。
事实上; 宁氏尽管后面忍住了没动手; 却还是跟温氏在村口大战三百回合; 吵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最后连看热闹的村民都看不下去了; 跑去唤了朱母; 这才堪堪将两人分开。
朱母被气了个够呛。
对于温氏,朱母已经彻底不想说了; 别家是分家以后还当亲戚走动; 独独对温氏,朱母恨不得跟她彻底划清界限; 前头就叮嘱她没事儿来往老屋来,哪怕有事儿也可以让朱大郎或者猪毛代为传话。眼下就算出了这乱子,朱母也不想跟她废话,只拽走了宁氏,勉强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回头,朱母对着宁氏好一通喷:“她脑壳坏掉了; 你也跟着学?不知道村里因为咱们家出了贡猪的事儿,每日里人来人往的?你倒是好,搁村口就跟她吵啊闹啊; 这是嫌还不够闹腾?打算再往里头浇点油添把柴?丢人丢到村里也就罢了; 你这是上赶着好叫外头人都知道咱们家那点破事儿?”
宁氏蔫头蔫脑的站在院坝上任凭朱母骂; 直到朱母骂够了; 她才喃喃的道:“我这不是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