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娇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养小娇妻-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玥无语,最后只能轻叹一声,拍了拍她的肩膀。
  “曦瑶,你这滤镜带的……可真是够厚的!”
  谢曦瑶没有听懂,宁玥也懒得解释,只是又问她:“那你想跟他在一起吗?”
  十五岁的女孩子再次低头,羞红了脸。
  “这……这哪是我说了算的,东小将他……他对我或许并无此意呢。”
  说着又想起什么,问宁玥:“姐姐你是如何与昭国公在一起的?”
  “我们啊?很简单的,”宁玥道,“他说他喜欢我,我想了想觉得也挺喜欢他的,就在一起了啊”
  “……就这样?”
  “就这样啊。”
  宁玥点头。
  “不过你跟大熊怕是没这种可能了。”
  她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大熊这里没开窍,等他来跟你表白,可能得下辈子了。”
  谢曦瑶抿了抿唇,手指再次抠在了一起。
  宁玥看着她失落又为难的样子,笑道:“你要是真喜欢他的话,我可以去帮你说啊,只要你确定靖国公他们能答应这件事就行。”
  她深知这个年代能像她一样自己做主自己婚事的女子太少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听从长辈之意的。
  谢曦瑶闻言半晌没有说话,许久后才道:“谢谢姐姐好意,不必了。”
  宁玥以为她是知道靖国公府不会答应,心里觉得有些失望,毕竟东子难得碰到一个长的又好看性格又好而且眼神儿还不好的女孩子,下一个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谁知下一刻就听谢曦瑶咬了咬牙说道:“我自己去。”
  自己去?去干什么?
  谢曦瑶抬头,鼓起勇气道:“我自己去跟他说。”
  她在深宅大院中活了十几年,自从爹娘死后,就再也没能自己做主做过一件事了,衣食住行无一不要听从别人的安排,就连这次进京都是。
  她之所以那么羡慕姐姐,不就是也想过她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吗?
  可若是连句话都要拜托别人去说,连自己的心意都要靠别人去转达,那她与以前又有什么不同?
  何况她这些日子多少也看出来了,东小将虽然年纪比姐姐大,但看上去却更像是姐姐的弟弟,很听姐姐的话。
  若他最后是因为姐姐的劝说才与她在一起,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想要的……是像姐姐和昭国公那样,两情相悦,心心相通啊。
  宁玥好半天才明白她是要自己对东子表白,愣了一会儿之后竖起大拇指:“厉害了!加油,我看好你!”
  于是翌日,谢曦瑶便找了个借口将东子约到了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
  因为两人单独见面让人知道了不妥,所以宁玥是陪着谢曦瑶一起来的,等东子过来之后便又走了。
  东子见她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有些莫名,但谢曦瑶还在这儿,他转身就走也不大合适,便问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谢曦瑶自以为已经鼓足了勇气,可真的见到他时,话还没说便已红了脸,几次张口都没能把话说出来。
  东子见状更加莫名了,问道:“你病了吗?脸怎么这么红?”
  谢曦瑶闻言一怔,下意识伸手摸了摸面颊,果然触手滚烫,不用看也知道自己此刻一定窘态倍出。
  她心中越发慌乱了,急的直跺脚,却忽然感到脚边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竟是一条蛇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
  谢曦瑶吓得惊呼一声扑过去抱住了东子的胳膊,东子没被蛇吓到倒是被她吓了一跳。
  等两人回过神时那条蛇已经死了,七寸的地方正插着一把短刀,黑色刀柄,东子一眼便认出是宁玥那两把双刀中的一把。
  果然,下一刻就见宁玥从一株树后站了出来,讪讪笑道:“我保护一下你们的安全。”
  没偷听,绝对没有!
  说着走过去将短刀拔起,将地上的蛇一把抓了起来:“没毒,晚上吃蛇羹。”
  东子皱眉,满脸嫌恶。
  他虽然不怕蛇,但也不喜欢,滑腻腻地看着就恶心,别说吃了。
  可还未曾张嘴说出什么嫌弃的话来,忽觉胳膊上一阵柔软的触感传来,低头看去,这才发现是谢曦瑶抱的太紧了,胸口和他的胳膊紧紧贴在一起。
  东子脸上陡然一热,身子微僵,一动都不敢动,殊不知这反应让他胳膊上的肌肉下意识绷紧,比之前更胀大了一圈。
  谢曦瑶和他站在一起,自然察觉出他身体的变化,转头看去,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做了什么。
  她惊呼一声赶忙松开手,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我……”
  越说越羞愧,最后差点儿哭出来了,捂着脸便逃走了,别说表白了,连看都不敢再看他一眼。
  宁玥拎着蛇看着跑远的女孩儿,心中一阵惋惜,总觉得东子要错过人生中唯一一个眼瞎还好看的姑娘了。
  东子也看了看跑走的谢曦瑶,然后又看了看宁玥,再看看谢曦瑶,再看看宁玥。
  以前没注意,现在仔细一看……差别真的好大啊!
  宁玥回过神自然发觉他在做什么了,顿时大怒:“看什么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东子却扯了扯嘴角,呵呵一笑,走了。

    
第132章 流放
  宁琰之前拜托关三帮他查当年的旧事; 半路上便收到了信。
  很多事情其实很好查,只是不去怀疑的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一旦开始怀疑,就会发现原来证据就在眼前,牵出一个线头便能理清后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年宁琰年幼; 对家中很多事情都一知半解; 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
  比如他知道宁老太爷重男轻女; 但不知道他年轻时还曾亲自溺死过自己两个庶出的女儿。
  宋氏嫁到宁家之后就知道宁老太爷不喜欢女孩子; 但是也没想到会那么不喜欢。
  那时她刚刚生了第二个孩子; 是个女儿,就无意听到有人提起这桩旧事; 心中顿时忐忑起来。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好歹是嫡出; 老太爷应该不至于歹毒到要杀了他的女儿,但是照这个情形来看,她的女儿也绝对别想过上什么好日子了。
  后来宁老太爷在她月子里便撤走了准备好的奶娘,也不给她的女儿准备任何嚼用,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宋氏心疼孩子,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反抗,加上自己嫁的男人是个不成器的; 帮不上忙; 便想出了请人给自己的孩子批命,说她命格极贵; 希望以此能让老太爷高看一眼。
  所以她买通了一个道士; 又约了几个女眷一同去寺里上香; 回来的路上让那道士装作与他们偶遇,给众人看相,然后顺嘴说了一句他们宁家额顶朱砂者有极贵之命。
  宋氏还装模作样的斥责了那道士一顿,说他们家根本就没有额顶朱砂的人。
  但实际上私底下已经让人给自己的女儿偷偷在额头点了一颗朱砂痣,做出了这种巧合的模样。
  等回府后她就当着宁二老爷的面问那下人为何要这样做,下人照着她的交代说是看小姐近来身子有些虚弱,听说朱砂可以驱邪避凶,所以才给小姐点了一颗。
  然后宋氏将自己在路上的事说了,宁二老爷倒是深信不疑,等通过那几个女眷确定过之后便喜滋滋的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太爷,说自己生了个命格极贵的女儿。
  可宁老太爷却没有宁二老爷那么好骗,当即把宁二老爷骂了一顿,说他是个傻子,听信这些唬人的妇人之言。
  之后一怒之下更是让人把当时才满月的宁僮抱了过去,要把她额头那颗点上去的朱砂痣用香烛烫掉。
  宋氏哪想到宁老太爷不仅不信,还要对她的女儿下狠手,当时就险些疯了,把孩子死死护在自己怀里,说要烫就烫她吧,一切都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不是。
  宁老太爷踹了她几脚,说她生事,但最终还是没有真的毁了宁僮的脸。
  毕竟那时宁琰的父亲已经是举人了,他作为老太爷,也是要面子的,不希望家里的事情闹大,传到外面有什么不好的风声。
  那时候宁僮还小,按照族规,既没入族谱也没取名,不过是随意取了个贱命叫着,免得长不大。
  但出了这件事之后,宁老太爷当场便给宁僮定了名字。
  可这跟给宁玥取名不同,宁老太爷给宁僮取名并不是因为看中她要给她入族谱,而是根本就不在意这个孩子能不能平安长大。
  他给她定了名字也依然没给她入族谱,那名字更是让宋氏彻底绝望。
  僮,奴也。
  她的女儿,就这样背上了这么一个名字,一辈子都甩不掉。
  宋氏恼恨自己多此一举,若是不做这件事,说不定女儿反而能过的更好些,最起码不用背负着这样难听的名字过一生。
  从那之后她再也不敢在宁老太爷面前提起自己的女儿,甚至不敢让女儿出现在老太爷面前,生怕他一个不高兴又想出什么办法为难她女儿。
  这件事原本就到此为止了,可谁知半年后,林氏却生下了一个女儿,而且竟然真的从娘胎里便带了朱砂痣,位置还不偏不倚就在眉心。
  宁老太爷听说是个女孩儿时原本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等那下人兴高采烈地告诉他这女孩儿眉心有颗朱砂痣,立刻便抬起了头。
  饶是他不信鬼神,此刻也不禁想到了半年前宋氏所遇到的那个道士。
  于是宁玥自此入了老太爷的眼,很快便取了名字不说,还入了族谱,用的更是跟男孩子一样的王字辈。
  宋氏没想到她为自己女儿准备的一切最后却便宜了宁玥,恨的牙痒痒。
  之后几年看到宁玥锦衣玉食,过着跟她女儿完全不同的生活,就更是如此了,总觉得那一切原本都该是属于她女儿的,是被宁玥抢走了她女儿的机缘。
  所以当宁大老爷离世以后,她便故意把林氏去上香的时间透露给了许怀,挑拨他去羞辱林氏。
  许怀本就因为当初林氏不肯给他做妾的事情耿耿于怀,何况林氏嫁入宁家之后,许多人为了讨好宁家故意打压他,他心里自然更不痛快了。
  如今宁大老爷去了,没人护着林氏了,他又知道宁老太爷其实自始至终都不喜欢林氏这个儿媳,根本就不会为她出头,于是听了宋氏的挑拨便等在路上羞辱了林氏一番,污蔑林氏私下偷偷给他传信,想改嫁到他许家,还当着一众下人的面说自己好马不吃回头草,绝不会再收她云云。
  这消息自然很快传到宁老太爷耳朵里,宁老太爷大怒,觉得是林氏不安分,刚死了丈夫没多久便开始勾搭男人。
  宋氏借机又挑拨宁老太爷,在跟着宁二老爷一起去请安的时候故意做出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说怀疑宁玥不是宁家的种,不然林氏既与原配所生的嫡子关系不错,又有被视若明珠的年幼女儿,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想要改嫁呢?是不是想隐藏什么,所以才急于离开宁家?
  宁老太爷虽然不大相信,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宁玥抱过去验了血,想要滴血认亲,免得乱了自家血脉。
  宋氏一早便做好准备,等宁玥被抱过去的时候,以下人没有轻重为由,亲自给宁玥滴了血。
  但实际上宁玥手指上的血都被她蹭到衣袖上了,真正滴入水中的是她从一个老道那里得来的一种不溶于水的红墨。
  所以被做了手脚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水,而是血。
  而宁老太爷心中本就存了疑,当即便大怒要将林氏赶出家门,哪里会去验证血的真假。
  之后的事情便是宁琰所知,林秀才上门与宁老太爷理论,并且最终一怒之下将林氏和宁玥一起带走了,死前还逼着林氏改了嫁,让她跟他那学生一起离开凤阳。
  但是林秀才一死,宁老太爷怎么会放过乱了他宁家血脉的女人和孩子,尤其这两人与宁琰的关系都很好,若是怂恿了宁琰什么,让他不相信滴血验亲的结果,那不是又要生乱?
  何况这种丢人的事,他根本就不想让宁琰知道,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买通几个歹人,让他们去杀了林氏母女。
  但是这些人动手前被林秀才的学生,也就是林氏改嫁的那人发现了。
  那人虽然学识一般,也未能考取功名,但为人正直,娶林氏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老师能安心离去罢了。
  他见有人跟踪,便将此事告诉了林氏,让她带着宁玥和一些值钱的细软偷偷离开客栈,还说自己不想被他们拖累,要跟他们分开往另一个方向走,不将他们直接交给对方已经是他仁慈了。
  林氏自己也知道自己对别人而言其实根本就是累赘,没有多说什么,当即便带着女儿离开了。
  那人却并未如他所言那般立刻往相反的方向走,而是一直在屋子里待着,直到第二日都没有出门。
  等那几个歹人发现不对劲前来查看的时候,发现房中只有一人,林氏和宁玥早已不知去向,自然大怒,几番拷问也从那人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恼怒之下竟将这人杀了。
  林氏对此一无所知,带着女儿一路奔逃,不敢回宁家,也不敢给宁琰写信,因为他知道当时年幼的宁琰还保护不了他们,这样非但没用,还会暴露自己的行踪。
  她唯一的办法只有带着女儿在外面过几年,盼着几年后宁琰能够撑起门庭当家做主,这样她或许还有回去的机会。
  可是还没等宁琰长大考取功名,她就先香消玉殒了,连宁玥也险些命丧歹人刀下,要不是当初林氏心善顺手救了余刃一命,也就没有后来宁玥被救的事了。
  宁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双拳几次握紧又松开,掌心被掐出几个血印。
  信中关三告诉他,宁老太爷买通那几个杀手之后,二夫人宋氏还私下又给那几个杀手加了一笔银子,让他们用香烛烫掉宁玥额头上那颗朱砂痣。
  那几人只以为这是为了不让人知道宁玥的身份,但宁琰知道,她其实只是心思恶毒,觉得这颗痣不该长在玥儿头上,而该长在她自己的女儿头上,所以想用当初老太爷差点儿加诸到她女儿身上的事来毁掉这颗痣。
  难怪玥儿那么不喜欢那颗朱砂痣,即便失忆了也要一直把它挡上,或许她当年就是无意听到了什么。
  又或者在逃亡途中母亲为了不让她暴露身份,故意将这颗痣挡起来了,她自己便也知道这颗痣不好,会带来麻烦,心里便厌恶了。
  宁琰并不知道真正的宁玥其实早就已经死了,现在的宁玥也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喜欢这颗痣。
  他只知道他的继母和妹妹当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赶出家门,后来更是一个死于非命,一个流落在外十余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宋氏和老太爷。
  至于宁二老爷……
  跟宋氏同床共枕十余年,若说他真的傻到什么都不知道,宁琰是绝不相信的。
  他就算不是主谋,也是从犯,眼看着他的母亲和妹妹被人欺辱,不仅闷不吭声,还坐享其成。
  宁琰深吸一口气,当即写了封信,将这件事交给了赵乾处理。
  赵乾自然明白他这是心中有恨但又不方便自己动手,于是以宁老太爷等人大不敬,明知宁玥被封为县主还要将她沉塘,不尊圣旨,视家法高于国法,以及□□草菅人命等罪责为由,数罪并罚将他们流放三千里,发配边疆。
  宁二老爷一家半路上就死了,这是因为宁琰私底下交代了押送的人,让他们多多“关照”一下。
  至于宁老太爷,宁琰没有去管。
  他只当自己从今往后没有了这个祖父,无论生死,都与他无关。
  所以当宁玥回到京城时,宁家除了下人以外已经空无一人,这宁府从此以后就只是他们这一房的府邸,再也没有旁人。
  宁玥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也知道一定是宁琰把事情解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