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与吴英的事,发生在他命青龙卫把杜尚书消息传往西北后的当晚。第二早一起来他就懵了,但查账之事却是一刻都不能放松。虽有杜尚书的账册,但所有账目都得现和一遍。正忙得焦头烂额之时,吴英却采取紧迫盯人策略,吴家也连连施压。
就这样蜡烛两头烧,他整个人都快撑不住了。若是事发当日有人向他这样提议,他肯定会想都不想直接拒绝。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他有自己的底线,不会轻易陷害人。但如今焦躁之下,他只想尽快摆脱此人。
“就这么干。”
端王点头,青龙卫负责安排人手。
不等夜幕降临,有关吴尚书嫡女在西北与兵卒同吃同睡,回京后混迹酒肆,放浪形骸的传闻,已经随黄昏的炊烟传遍京城每一个角落。
☆、第129章 意料之外
流言铺天盖地,消息很快传到吴家。与一般平民百姓当热闹不同,吴尚书很容易查出幕后主使。
“这……”
西北贪腐案爆发至今一直老神在在的吴尚书,这会第一次变了脸色。与纠结于儿女情长的女儿不同,他想得更为深远。端王此举不单是为摆脱婚事,更是明白地传达一个信号:公事公办不会对吴家有任何照顾。
看来是时候舍弃一些人。
他吩咐一旁的小厮:“去西院叫功哥儿过来。”
吴功很快便赶过来,与几个月前的意气风发相比,如今的他周身像笼罩在一团幽暗里。站在阴影中,若不是特别注意很难发现他。
自打贪墨军功之事暴露,他被褫职夺官后便转入暗处。刺杀晏衡、散播端王酒后乱…性等事皆是他一手负责,今日京城新流言也是他率先发觉。
常人最关注的自家姑娘清誉,在他这里压根都没考虑。出生在吴家这样的大家族,从小享受锦衣玉食的同时,他们也被教育要随时做好为家族牺牲的准备。吴英虽然受宠,但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联姻。不仅他这样认为,吴英本人也有该这样的意识。
所以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逼端王就范。
“那功哥儿有什么好法子。”
吴功瞥了眼角落里发愣的楚英,恭敬地答道:“最好的法子便是身怀有孕。”
怀孕……
吴英眼中升起期待:“可……端王殿下他并未……”
“只是有孕,”吴功强调道:“孩子不一定是端王殿下的。”
“那怎么能行?”
吴功老神在在地看向大伯,沉吟再三,吴良雍终于点头。
“这事我亲自来。”
“爹!”
凄厉的呼喊着,吴英脸上划过两道泪痕。面对从小宠到大的女儿,吴良雍心中划过一道不忍。
“阿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好好学学你姑姑。你不是一直喜欢端王殿下,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他此番陷害了你,心里肯定存着愧疚,待日后发现你身怀有孕,两处加起来定会好好待你。”
吴英沉默了。
走到女儿跟前,吴良雍安抚道:“爹会给你做最好的安排。”
长久的沉默,吴英不可置信的声音传来:“爹,我不相信端王殿下会做那种事,太子还有可能,他……”
“哎……”
女儿终究不如妹妹,叹息一声,拍拍她的肩,吴良雍朝书房外走去。
而他没注意到的是,在他走后书房暗处一道黑影,以肉眼几乎看不清的速度飞快闪过。一路飞檐走壁,最终黑影停在另一条街上的端王府跟前。
王府书房内,看着面前的青龙卫,端王一脸止不住的敬仰之情。
“原来您就是青龙卫首领。”
青龙卫笃定道:“皇上果然是慈父,待两位殿下不一般。”
被他拆穿,端王顺手指指桌上的密信。方才他收到幽州来信,信中父皇劝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并且言明回京的青龙卫是一首领,为人绝对可信,有任何需要做的事可以放心吩咐他。
端王认识这人,他是从小跟在阿怡身边的侍卫。他也知道这人本事不一般,但怎么都没想到他会是青龙卫的首领。虽然不是总统领,但青龙卫全凭本事晋升,首领总数一只巴掌都能数过来。
“端王殿下有任何事,尽可以吩咐在下。”
端王点头,打个手势请他坐下:“先说说你查到的情况。”
青龙卫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在他心里止不住发毛时,对面开口:“吴家的意思,大概是端王殿下您要喜当爹。”
饶是端王再镇定,听到这则消息也差点摔个仰倒。
“她……有了?”
“没有。”
“那我……等等……不会是要给我带绿帽子吧?”
暗卫点头:“吴家正有此意,还有就是端王殿下您并未碰吴家姑娘。”
“真的?”
端王脸上带着三分不确定,剩余七分则是纯纯的期待。他一直想娶个心意相通的王妃,两人和和美美过一辈子。但吴英……不论从长相还是性格,都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在下亲耳听吴家姑娘承认。”
他没碰吴英,端王环胸,紧绷了将近十天的心彻底放松下来。那日宿醉醒来发现赤…条条躺在身边的吴英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当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要跟这么个女人过一辈子,想想就觉得生活索然无味。虽然压力山大,但他从没想过利用皇子身份以势压人。
毕竟母妃从小就教导他,做人要明理,做男人最重要的是懂得负责任。正是因为要讲理还要负责任,所以他才一直被阿怡压着,因为女人有不讲理的特权。
如今真相大白,他终于可以放下心中负担。
“端王殿下,此事您打算如何处理?”
他的打算?
“吴英本性不怎么坏,如果她真的身怀有孕,这辈子可能就毁了。”
喃呢着,端王心里升起一丝不忍。虽然吴英陷害过他,但就这样让她毁了一辈子,是不是有点太过?端王明白他使点手段促成此事,然后揭露真相后在一旁看戏会很爽快。但一时爽快后,日后想起来他肯定会后悔。
但就这样放过她,未免会被人当成软柿子。
“这样,”再三沉吟后端王做出决定:“以此事为把柄,逼吴尚书请辞。”
这是目前情况下,他能想到的最优选择。不过端王心里也有数,在嫡女名誉和整个家族间,吴尚书很容易抛弃前者。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是用这种理由。
“吴家姑娘已有身孕。”
已有身孕?这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在端王丝毫不掩惊讶的目光中,青龙卫点头:“在下以医术见长,故能胜任首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脉只是摆在最后的一项。不用化验后的详细数据,方才躲在暗处,青龙卫首领仔细观察过吴家姑娘,对此他有九成以上把握。
“殿下不必太过惊讶,吴家姑娘自幼以男儿标准要求自己。舞刀弄枪,多数时间与军中兵卒混在一处。她心中男女大防,无法与京种大户人家养在闺中的女儿相提并论。”
不论青龙卫所言是否属实,这番话给予了端王很大安慰。
“首领可否查明……”
没等他说后半句,青龙卫首领已经点头。
“不出两日,在下定会给殿下确切答案。”
===………
“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蔓延大半个月的幽州大火已经彻底熄灭,过了两日后,被火炙烤的温度已经彻底退下去,晏衡也率西北军排查险情。
险情排查完毕,不顾文武百官劝阻,庆隆帝执意进城。
望着火灾后的残垣断壁,庆隆帝整个人脸都是黑的。不过在见到劫后余生的灾民夹到相迎,一声声表达感激后,他脸色已经多云转晴。
辛苦了大半个月的西北官员默默松一口气,视察完后回到毡帐不久,便收到庆隆帝震怒的消息。
夜已深,晏衡带着满身疲惫回来,边给他递热毛巾,卫嫤边问道。
晏衡沉声道:“还不是太子……”
“太子,难道谋反了?”
不怪卫嫤第一个想到这个,当了多年二把手的壮年太子与垂垂老矣的皇帝,逼宫的可能性不是一般大。光正史上记载的,这种事两只巴掌就数不过来。
“那倒没,不过也差不多。”
“难道是端王婚事?”
晏衡点头:“太子殿下与吴家嫡女私…通,导致其身怀有孕,意图栽赃嫁祸端王殿下。端王见招拆招,两人急于商议之际,被他带青龙卫逮个正着。”
这也太神展开了点。
“太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端王可不是一般皇子,他母族不是吃素的,本人又深得帝宠。更重要的是,他不近女色的名声很响,京种有不少人猜他是断…袖。太子究竟是有多想不开,才会在众多兄弟中单单选中他来喜当爹?
她想不通的事,晏衡同样也想不通。
“这些天潢贵胄的心思,哪是咱们能猜得透。皇上震怒,明日便要启程回京。”
卫嫤还没反应过来太子这滑稽的行为到底有何用意,就听到庆隆帝回京的消息。望着帘外幽州城,月光下整座城池满目疮痍,正是百废待兴之时。
“圣驾回銮,幽州城怎么办?”
“还得靠当地官员,”说到这晏衡有些兴奋:“曾外祖父当年一手设计了幽州城,这些年舅舅一直在研读他留下的手稿。皇上得知此事后,特赦了曾外祖父,并且命舅舅为幽州城修复的总监察使。”
“监察使?朝廷有这官职?”
晏衡满脸崇敬之情:“皇上真是圣明天子,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思索西北官员问题。阿嫤也知道西北冗官问题之重,为减轻朝廷压力,也为防止再次贪污,皇上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幽凉凉州官员。刺史一职被取消,他擢升袁刺史为西北总督,同时又新设监察使,可直接上达天听,监督文武百官。”
这可真是大改动,其中最大的变革是官吏行为有了监督。
“还有……皇上要逐渐变革军户制度。也许往后有一日,军户可以跟常人一样,凭路引直接进京。”
还有这等好事!
“皇上可真是千古一帝。”
真心实意地赞叹道,卫嫤脸上扬起发自心底的喜悦笑容。
☆、第130章 幽州事终
不出两日,庆隆帝启程回京,留下一个满目疮痍但又百废待兴、处处充满希望的幽州城。
卫妈妈本是跟着西巡大部队前来,她的名字也添在丁有德后面,一齐跟在朝廷名单里。如今丁有德被圣命留下来协助重建幽州城,卫妈妈也可以一块留下来。
“娘,你就别走了。”
圣驾起驾,浩浩荡荡带来一地烟尘,圣驾末尾送别的卫嫤满脸不舍。
卫妈妈摇头笑道:“京种还有那些个生意,这么长时间不管不顾也不行。再说衡哥儿……”
目光转向晏衡,她欣慰道:“先前我本想着留在京城帮你们打探些消息,但没想到衡哥儿这般有本事,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成代指挥使,这层次的消息可不是我一个老婆子随意打探到。”
晏衡是个男人,他也有男人爱面子的共性。在京城时卫妈妈说帮忙打探消息,他感动中带着担忧;如今听她因他加官进爵而放弃这一危险行动,安心之余,他心底升起一股自豪感。
“娘,如今我也涨了俸禄,京城那些生意您不做也无所谓。听阿嫤的,您就一道留下来吧。”
“是啊,卫婶子,留下来大家还做邻居。”
这些时日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丁有德不知从哪冒出来,加入劝说卫妈妈的大军。在京城与卫妈妈做过一段时间邻居,其间卫妈妈帮助他很多。他去衙门后家里无人,是卫妈妈派下人时常扫一眼他家院子,她只在他不在家的时候扫,一旦他回家后立马收回目光,关心之余又丝毫不影响他生活;不仅如此,他一个光棍很多时候都懒得生活,这时候就会去隔壁蹭饭,而每次卫妈妈都会端出他那份,次数多了他也明白,人家每顿饭都特意为他准备着。
即便不考虑晏衡和卫嫤因素,卫妈妈也是个难得的好邻居。有这么个长辈在身边,不知不觉间人总会特别踏实。
此刻卫嫤也有同样的感觉,灭火这大半个月她一直在忙,很多事都顾不上。当她想起来时,卫妈妈已经默默帮她处理好一切。她以一个长辈特有的阅历和包容,让所有人在北风开始呼啸的初冬感觉到温暖。
“连丁大哥也这样想,娘,你就留下来吧。”
孤单了这么久,她还是头一次享受被如此依赖的感觉。卫妈妈心下感动,心中念头有那么一丝动摇。
“这……真不行,阿昀还得在京城求学。”
离别在即,一直攥着卫嫤小指,呆在他怀里的小麦色团子这会出声。
“我可以跟着舅舅学,卫伯母,咱们就留下来吧,我舍不得阿嫤姐姐他们。”
甜糯的嗓音让卫妈妈心底一阵柔软,看着可爱的阿昀,她很快下定决心。或许先前留他在京城,是为了让晏衡有所顾忌,对待阿嫤时再好一点。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与阿昀也有了感情。沂山居士交友广泛,身为他唯一弟子,阿昀定能享受到种种好处。
虽然如今衡哥儿官不小,韦家舅舅也已然起复,但他们都只是在西北一隅。真正往这边走过,她很明白西北与京城间差距有多大。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怎么能随便丢弃。”
卫妈妈虎着脸,阿昀低下头,小声道:“阿昀没想丢弃师傅,只是想着跟现在一样,师徒之间通信也一样能学。”
“言传身教不是两封信能抵消,”一句话拍板,对着阿嫤卫妈妈面色坚定:“这么多年下来我习惯了京城忙碌,这辈子享不了那清福。那些买卖做了大半辈子,乍一放手也舍不得。”
心中依旧舍不得卫妈妈,此时此刻卫嫤却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在她观念里,父母和子女双方都不应因自己的一己之私,去干涉另一方人生。仔细回想下,以卫妈妈女强人的性子,让她跟一般贵妇一样每日喝喝茶、看看新衣裳,闲来无事找几个老夫人打马吊,那样的神仙日子可能并不适合她。
“娘。”
走上前她紧紧抱住卫妈妈,汲取着她身上体温。
“阿嫤是个大人了,别这样。”
母女两人相拥,在她耳边卫妈妈小声劝说着。说她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夫人,该担的责任也该承担起来,但同时在京城的她永远是她的后盾。
最后一句话让她尤其感伤,娘回京城继续做生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她有条退路。
“收着。”
待两人分开,卫妈妈往她怀里塞个荷包。接过来都不用打开,一看上面绣的并蒂莲卫嫤就知道,这是娘一直挂在身上的荷包。因为离京前卫老夫人上门咄咄相逼,她几乎把全数家产都带在身上。
“这怎么能行,给了我娘吃什么。”
卫妈妈挑眉,与她如出一辙的脸上尽显霸气:“娘又不是傻的,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次赈灾你们银两捐出去不少,这些权当娘给的零花。总不能娘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你们在西北清粥小菜。”
有个不分青红皂白给自己塞钱的娘,这感觉真窝心。
被她气质震住,卫嫤小声道:“我们捐哪银子不是皇上赏赐,就是别人行贿,一分钱都没动自己的。”
想到这卫嫤就高兴,有周千户行贿那六万两银票打底,她不仅带动了本次幽州赈灾,而且在赈灾数额上高居第二名。至于为什么不是第一名,那是因为第一名捐八万两的那位是皇帝本人。
因为此事她还好生佩服了一番庆隆帝,她捐了六万两白银外加一千两黄金,折合起来就是七万两。本来有她这个数字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