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乃上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乃上将军- 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持了整整十年光景的浩劫:震怒的大周皇帝李暨下令捕杀太平军。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这是当时整个江南官府的做派,为了讨好天子、为了升官发财,不乏有当地的官府将无辜的百姓诬陷为太平军,以至于在那个十年里,江南的人口竟锐减了一成。
  这是何等令人感到心惊的数字!
  为了掩人耳目,刘言舍弃了尊贵的刘姓。改以墨家的墨字为姓。因为居住在广陵的这些年,刘言亦在比较大周与南唐的国力强盛情况。
  在刘言看来,他南唐之所以败亡于北周,原因就在于国内儒家学风盛行,强压其余学派。
  不是说儒家学术不好,如果说那是真正的儒家学术的话。问题在于,当时国内的学术气氛太过于浮夸,但凡文人都钻空心思想着如何用最华丽的词藻书写成文,来博得天子的亲睐。当时举国上下的官员皆可挥笔成书,但要他们去迎击北周的入侵。抱歉。南唐朝廷已活在安逸的日子太久了。以至于早已不知该如何抵御北周的强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曾亲身体会何为居安思危的南唐,终究覆灭了。败在了北周皇帝李暨那位有宏才大略的霸主手中,使得两个国家合二为一,北周也从此被改称为大周。
  而这一切,对他刘言来说却离得颇远,甚至于,在逐渐翻阅了越来越多的历代史书野记后,刘言愈发觉得,他南唐的覆灭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国家已习惯了和平。失去了警惕心。他们忘了,忘了天下尚未一统,忘了长江以北还虎踞着一头北周这头凶猛的老虎,日日笙歌,铺张奢华;反观北周。尽管北有凶戎、西有强羌,历代天子却犹励精图治,时时刻刻希望着有朝一日开辟疆土,将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收归囊中。
  如此比较,刘言觉得他的国家败地并不冤枉,因为那并非是败在了北周众多强兵猛将手中,而是败在了自己手中。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刘言身为南唐皇室后裔,难道就丝毫也未曾想过有朝一日复辟国家么?
  事实上,刘言起初确实也想过,因为他是南唐皇室刘氏最后的男丁,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负起身为亡国之君的责任。毕竟在其父亲南唐皇帝刘生驾崩、他诸多兄长又死于非命的当下,只有他才有资格决定国家的走向。
  然而,刘言放弃了。
  '南国之民,处北国治下,民生却犹胜先前。欲累万众无辜伐北国,至生灵涂炭者乎?——不可滋事造乱也!'
  这是当日初代太平军副帅伍卫找到刘言劝说他接替刘倩的班底时,刘言反过来劝说伍卫的话。
  在刘言看来,他南唐的百姓既然在大周皇室李氏一族的治理下生活得比原先在南唐刘氏一族治理下还要好,又有什么理由反叛大周的统治呢?难道要牺牲无数无辜的百姓性命,与大周厮杀至生灵涂炭、民不安生么?
  当时刘言的态度十分坚决,他非但一口拒绝了伍卫请他出面主持大局的恳求,甚至还反过来劝说伍卫能够解散太平军,结束这场无谓的浩劫,叫江南百姓能够安安生生地生活,毕竟若没有人挑头,百姓是不会有胆量与力量反抗大周朝廷的。
  其实说实话,太平军虽然是南唐旧臣所创的,但是刘言对它却并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刘言生活在江南民间,见惯了太多太多因为太平军一事受到牵连而被官府收监甚至处死的无辜百姓。比起被太平军捧在手心的两代天上姬,即刘倩与其女刘晴,刘言更多地能够体会领略百姓的生活,无论是欢喜还是忧愁,要不然,也不至于对伍卫说出不可滋事造乱拖累百姓之类的话来。
  几番劝说无果,伍卫无可奈何地退去了,回去太平军不久后便得了心病,一命呜呼。在临死前,他将南唐十三殿下刘言尚活在世间的隐秘告诉了儿子伍衡。
  以至于当伍衡对刘晴偏信梁丘皓而感到绝望与愤懑时,当即便放弃了刘晴作为效忠的对象,将刘言这位隐居于民间的南唐皇室后裔给请了出来,用一种半强迫了手段。
  夜,深了,然而刘言却丝毫没有睡意。
  应该说,是他无心睡眠,因为他的全部心神,都投注在广陵城内那些传来无尽厮杀喊响的地方。
  说到底,他也只是伍衡的傀儡罢了,虽贵为太平军当下之首,但是却无丝毫权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看着,看着太平军是否会覆灭于今晚。
  啊,他丝毫也不觉得伍衡能赢。在他看来,伍衡不可否认是一位颇有权谋的枭雄之主,但是,此人太过于阴狠,人情味淡薄。而一般这样的家伙,若不能爬到至高处,那么下场必定是无比的凄惨。
  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站起身来,已喝得大醉的刘言摇摇晃晃地走向了城守府最高的建筑。因为是傀儡。伍衡根本不可能给予刘言绝对的自由。因此。当伍衡起初询问他希望居住在城内何处时,刘言选择了城守府中那座最高的楼阁。
  因为那里视野最好,能够大致瞧见整个广陵,算是所谓的纵览全貌吧。而如今。那座阁楼的顶层,无疑已成为观赏两军交锋的最佳位置。
  “呵,南城门打起来了……”
  在牛渚军千人将吴赳奉枯羊之命佯攻南城门的时候,刘言已登上高楼,便饮酒便观赏整个战况的经过。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因为他只不过是傀儡罢了。
  “唔?西城门也打起来了……是枯羊的声东击西之计么?”饮了一口酒水,刘言暗自皱眉思忖着,心下暗暗诧异以伍衡的谋略,为何会被尚且年轻稚嫩的枯羊偷袭得手。
  直到刘言注意到城内东、西、北三处城墙的守兵调动。他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伍衡是打算借枯羊诱入周军,好一网打尽么?——咦?那支军队是……”
  刘言静静地居高观瞧着,从牛渚军千人将吴赳佯攻南城门,到牛渚军大将王建再度佯攻西城门,再到枯羊亲率牛渚军主力攻陷了南城门。最后到伍衡下令东、西、北三处城墙的守兵强攻南城门。
  “精彩!实在是精彩!”
  满脸苦涩笑容,刘言苦中作乐般赞道。尽管他并不清楚伍衡与枯羊之间那种令人心惊的相互算计,但多少亦能体会到其中那份凶险。
  踏错一步,则死无葬身之地!
  忽然,他的眼眸微微一愣。
  “周军……杀入城了?”
  眯了眯眼,刘言惊讶地望着那一支由廖立所率的骑兵杀入城中,在城内大杀四方。
  “终于可以终结了么?”
  刘言微微叹了口气,毕竟在他看来,一旦叫周兵杀入城内,就意味着太平军已经失去了广陵城城墙所带来的优势。
  “话说回来……”
  仔细打量了一番城内的局势,刘言的眼眸中露出几许疑惑之色,旋即被惊异所取代。
  “与之前没什么改变啊……这局势。——伍衡那家伙……”
  明明是廖立率骑兵、步卒数千人杀入城中,按理来说应该是周军占据先机才对,为何刘言会说出与之前没什么改变这样的话来呢?
  或许,也只有伍衡能够解释这一点。
  “张洪……战死了么?——是何人杀了他?”
  在城守府外一条大街上,伍衡带着诸多侍卫策马立于街头,询问着前来报讯的传令兵。
  “回禀伍帅,天将大人乃是被一刺客所杀……据天将大人来临死前所说,应该是东岭众的漠飞!”
  “哦?是那个漠飞而不是金铃儿那个女人么?”伍衡颇有些意外地瞅了那名传令兵一眼,似笑非笑说道,“本帅先前还以为,既然那谢安在此,他那几个恶婆娘多半也应该在此……原来是漠飞!——张洪太不谨慎了!”
  '太不谨慎了……堂堂一员五方天将战死,伍帅对此竟然只是这么一句话么?'
  从旁,有一名太平军将领惊愕地望着伍衡,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忍不住上前提醒道,“伍帅,据报讯,周军的大将廖立已杀入城中……不可放任此人在城内造次啊!”
  “急什么?”瞥了一眼那将,伍衡不徐不疾地说道,“廖立所率兵力仅数千人,我方有雄兵六七万,还怕逮杀不了他?”
  “可是……”那将领闻言急声说道,“可是南城门尚且在周军与牛渚军叛贼手中啊!——若不能趁早夺回,待周军后援陆续抵达,我军恐怕……”
  “嘿!”伍衡闻言摇头轻笑说道,“本帅还巴不得周军多多撞入城中送死!”说着,他转头望了一眼南城门方向。
  '枯羊啊枯羊,本帅还真是小觑了你小子……没想到你竟能参透本帅谋划,并且将计就计行事,只可惜……你真以为你赢了本帅么?可笑!——即便你侥幸赢了本帅一筹,战况还不是如本帅希望那般发展?周军还不是因此杀入了城中?愚才!本帅只不过设计在城内陷杀周兵罢了,无论周兵从哪面入城,没有丝毫区别!'
  想到这里,伍衡叹了口气,颇有些失望地喃喃说道,“欲猎一虎,却不想偶射一獐!——罢了罢了,总归那廖立也算是周军的大将……事到如今,就先解决了枯羊与那廖立好了!”
  说着,伍衡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放讯号!——关南城门!”
  “得令!”
  几名护卫抱拳领命,唰唰唰朝天射出五支火矢,破空而起。
  “这是……”
  因为廖立的到来而终于有机会在南城门附近歇息的枯羊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那五支破空而起的火矢。
  而就在他思忖这五支火矢所代表的含义时,忽然间,他身背后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
  “这是……”枯羊左顾右盼,寻找着那古怪的声音。
  忽然间,他面色大变,因为他发现,明明已放下的吊桥,竟然被收了起来,紧接着,原本已开启的南城门,亦缓缓闭合。
  “轰——!”一声极为厚实的声响过后,南城门终于再度闭合了。
  “怎么可能?!”枯羊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因为他发现,那城门并非是被太平军关闭,关门的,竟是他麾下牛渚军的士卒。
  明明方才还与太平军誓死厮杀的他牛渚军士卒,此刻竟然倒戈,将城门拱手让给了太平军。期间有一些不想这么做的士卒,亦被那些叛徒无情地杀死。
  '自己麾下兵士,怎么可能会有叛徒?!'
  枯羊又惊又怒,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面色顿变。
  '大帅,末将倒觉得伍衡是有意想拉拢你,若非如此,为何要将我牛渚军扩编为两万人?这不是变相的拉拢么?'
  当时部将王建那句话,猛然间在枯羊的脑海中浮现。
  “糟了……”
  刹那间,枯羊额头冷汗淋漓,脸上血色全无。
  而与此同时,伍衡似乎也已听到了那来自南城门关闭时所发出巨响,脸上泛起几分冷笑。
  “因为是好兄弟魏虎曾经的部下,爱屋及乌,所以对其也颇为信任,是么?——这份信任,眼下将会要了你的命,枯羊!”
  终归,伍衡技高一筹!

  ☆、第四十六章 不眠之夜!(五)

  “难以置信……难以置信!”
  牛渚军大将徐常睁大眼睛瞪着南城门的方向,瞪着那员他原以为已算是一军兄弟的人,原魏虎帐下金陵天权军将领,罗庆。
  “为什么?为什么?!罗庆——!!”
  徐常嘶声力竭地怒吼着,原以为周将廖立及时赶到支援后能喘口气的他,万万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在他们背后捅刀子,更难以置信的是,在背后捅刀子的人竟是金陵天权军这支兄弟军的将领。
  “……”罗庆环抱着双臂伫立在南城门,颇具大将风范。但看得出来,他心中难免也有些羞愧,因为他望向枯羊与徐常等人的眼神很明显有闪烁、躲避之意。
  “是伍衡的命令么?”
  在心腹亲卫的搀扶下,原先坐在地上歇息喘气的枯羊缓缓站起身来,神色肃穆地问罗庆道。因为气愤,他的话中很明显带有质问与指责的意味。
  面对着枯羊的质问,罗庆眼中愧疚之色愈发浓重,在深深吸了口气后,点头沉声说道;“是!——伍帅叫我这这么做!”
  “伍帅?”枯羊闻言冷笑一声,讥讽道,“伍衡那般对待你等,你犹尊称他为伍帅?——阿虎生前对他忠心耿耿,可结果呢?伍衡很是随意地就将这份情义丢弃,不留情面地将你天权军折断拆散……这些你都忘了么?!”
  听闻此言,罗庆摇摇头更正道,“此事伍帅曾向我解释过,那一切看似对我天权军的不公正对待,都是设计、布局,为了便是谋诛你枯羊!——是你枯羊背叛我太平军在先!相信就算魏帅复生,亦会做出与末将相同的选择!”
  “你这家伙……”徐常勃然大怒,正要破口大骂,却被枯羊抬手阻拦下来。
  “真的只是设计与布局么?”踏上前一步,枯羊正色说道。“前些日子我枯羊率众人投广陵时,你亦在军中,你应该清楚,若我枯羊当时便有改投周军之心,为何要将你等带到广陵?当时便径直去投周军岂不是更好?”
  “……”罗庆闻言犹豫了一下,旋即皱眉说道,“伍帅曾言,那只是你打算为投靠周军铺路罢了!——更能一举扫灭我太平军,想来你枯羊亦能因此得到周国朝廷的赦罪,并且加官进爵吧?”
  “你放屁!”徐常再也忍耐不住。破口大骂之余。提着兵器便要冲上前去。
  见此。罗庆双眉一挑,右手猛地抬起,高悬不落。
  刹那间,与他一伙的太平军与原金陵军士卒顿时做出了迎敌的架势。在那已被其夺取的南城门城墙上。无数弓弩手引矢瞄准了枯羊与徐常以及二人麾下牛渚军士卒,而城下的守兵,亦结成了牢固难破的方阵。即便是徐常,亦被这股肃然的气氛惊地下意识站住了脚步。
  因为徐常意识到,罗庆并不是在开玩笑,若是他徐常再靠近南城门,此人必定会下令攻击。
  “徐常,稍安勿躁!——罗庆将军,且听枯羊一言!”
  走上前拍了拍徐常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枯羊望着罗庆正色说道,“罗庆将军,我牛渚军与你金陵军三年来堪称同气连枝,虽说前些日子在金陵时有些误会,但也不至于影响到我两军的情谊……”
  “误会?”罗庆闻言哂笑一声。微微摇了摇头。
  仿佛是看穿了罗庆的心思,枯羊用莫名的语气问道,“莫非罗庆将军至今还觉得阿虎是因我枯羊而死?”
  罗庆没有说话,毕竟他也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在思忖了一下后,沉声说道,“魏帅亡故,确实非你所为,但是你牛渚军却不能全然逃脱干系!——若不是你牛渚军受卫庄挑唆,魏帅何以会被卫庄小人所害?!”
  “笑话!”枯羊还来不及说话,身旁徐常怒声骂道,“全是我牛渚军的过错,难道你金陵军就没有一丁点的过失么?——你倒是说说,我牛渚军当时何以会在城内造乱?!”
  听闻此言,罗庆顿时面红耳赤。毕竟正是因为他们金陵军欲接管牛渚军,并且设计扣押了枯羊,使得牛渚军全军将士气愤填膺,因此才会被卫庄所利用。
  归根到底,这件事还是因他金陵军而起,但是,身为金陵军的一员、魏虎帐下将领之一,罗庆又岂能贬责己方。
  狠狠瞪了一眼徐常,罗庆有些恼羞成怒了。
  见此,枯羊连忙说道,“好好!罗庆将军暂且莫要动怒。——枯羊亦觉得,阿虎是因我而死,不过,王威与陆雍两位将军又何如?”
  见枯羊主动替自己解围,承认魏虎的死与他有关,罗庆羞恼的面色稍稍好看了许多,而随后,待听到王威与陆雍二将名字时,他的表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犹豫了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