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乃上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乃上将军-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名斥候对视一眼,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带着几分尴尬,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刘晴知道他二人当时被李彦喝了一通,或许有些吓到了,笑着出言劝道,“但说无妨!——眼下,但凡事关周军·无分大小、巨细!”
  “是!”一名斥候闻言面色一正,歪着头回忆了一下,抱拳说道,“那日小人本想说·周军在南营的旗帜有了不同······”
  “这不废话么?”性格莽撞的徐乐急不可耐地说出了与李彦一模一样的话。
  “闭嘴!”杨峪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徐乐,后者怏怏地撇了撇嘴。
  无视徐乐的插嘴,刘晴继续追问道,“究竟有何不同?”
  “是这样的······本来大梁军入驻南营后,南营悬挂的是字旗号,不过一日后我等却发现,在那谢字旗号下方·周军又多悬挂了一面旗帜……”
  “什么旗帜?”刘晴紧声问道。
  “长孙!”另一名斥候抱了抱拳,正色说道,“在字旗帜下方·多了一面写着丨长孙丨二字的旗帜!”
  “…···”刘晴闻言面露错愕之色,忽而微笑说道,“有劳两位了!”
  “不敢不敢······”两位斥候连连摆手,依旧有些惊慌地退出了屋外。
  望着这两名斥候离去的背影,刘晴皱眉沉思了半响,喃喃说道,“原来如此,这就是我这些日心中不安的缘由么?怪不得······”
  “怎么了?——不就是多了一面旗帜么?”杨峪好奇问道。
  刘晴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这可不是多一面旗帜与少一面旗帜的问题!——那谢安是何许人?大周朝廷冀京刑部本署尚书令,在朝中官职只比八贤王李贤低一级,但是在这边·谢安与李贤平起平坐,同为一支兵马的主帅,在他的旗帜下方·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悬挂另外一人的旗帜的!”
  杨峪闻言若有所思。
  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刘晴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道,“那杆是大梁军的帅旗旗杆,哪怕是冀州兵的主帅李贤,都不能将其旗帜悬挂于旗杆之上,除非他李贤夺了谢安的兵权,而如今·谢安的旗帜下多了一面长孙字号的旗帜,便意味着·谢安已将军权让给一个姓氏为丨长孙丨的人……”
  “可这样的话,谢安的旗帜不就得撤下来么?”出身大周军队军司马的冯浠疑惑说道,“从未听说过帅旗旗杆上悬挂两面帅旗的!”
  “这也正是我所纳闷的!”刘晴微微吸了口气,沉思说道,“如果是谢安私下与我军谈判的事被李贤得知,因此被削了军权,不得不将军职下放于另外一个姓为长孙的将领,那么谢安的旗帜,不可能还挂在旗杆上…···应该是她了!—谢安的二夫人,鸩姬丨长孙湘雨!”
  屋内,六神将之一的丨天玑神将丨卫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那是谁?”徐乐愕然地眨了眨眼睛。
  “长孙弟妹?怎么会?”正在屋内角落雕刻木像的陈蓦抬起头来,疑惑地望着刘晴。
  可能是为了在心上人面前展露本事,刘晴心中泛起丝丝莫名的激动,从容不迫地说道,“一般而言,军中兵权交替,谢安的旗帜势必会被撤下,而那长孙湘雨乃谢安的妻子,为了尊重自己的丈夫,她将旗帜悬挂在其夫旗帜之下,因此便出现了一根旗杆上悬挂两面帅旗这种看似荒唐的事……”
  “长孙湘雨······这个女人有什么独到之处么?”与卫绉同为六神将的、衡神将丨齐植摸着下巴好奇问道。
  望了一眼神色明显有些不对的陈蓦,刘晴暗中微微叹了口气,正色说道,“五年前,正是这个女人相助其夫谢安平定了西境的叛军……唔,当时她应该还未嫁给谢安,不过应该已对谢安有了几分好感吧,要不然,凭这个女人面冷心也冷的性子,岂会相助素不相识的谢安?——据广陵刺客先前所得妁惰哨李寿之所以能成为大周皇帝,全赖有谢安相助,但!是安并非擅长权谋,幕后全靠长孙湘雨那位贤内助出谋划策,扳倒了前太子李炜与皇五子李承兄弟二人……”
  “听上去似乎很厉害的样子……”将领严邵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当然!”瞥了一眼严邵,刘晴正色说道,“长孙湘雨虽未扬名于天下,亦不在四姬之中,可在冀京,早在四姬之名尚未出世之时,她便与丨炎虎姬丨梁丘舞齐名,与其并称丨冀京双璧武有梁丘·智有长孙,是当时饱受冀京众世家公子吹捧的高贵世家女子······与贤王丨李贤一同在前丞相胤公膝下学习兵法,是九年前冀北大捷的幕后功臣!”
  “冀北大捷?”严邵闻言一愣,错愕说道·“那不是丨炎虎姬丨梁丘舞与燕王丨李茂初战成名的战事么?”
  “不错!虽然最后扬名的是梁丘舞与李茂,但是,若没有长孙湘雨,他二人恐怕也难以一战成名……长孙湘雨,那可是无论权谋还是手段,都要比其夫谢安高明、狠辣许多的女人…···真没想到连这个女人都惊动了…···”说到这里,刘晴深深皱紧了双眉。
  四年前大周朝廷派当时的安乐王李寿与当时的大狱寺少卿谢安西征洛阳、长安一带的叛军·刘晴起初不以为意,一来是当时与李寿与谢安名声不显;二来嘛,函谷关有她倾慕的陈大哥陈蓦假冒叛军亲自镇守·刘晴怎么也不信叛军会失利。甚至于在她看来,西征周军恐怕连洛阳那第一道坎都迈不过去。
  后来刘晴才意识到她疏忽了,在她所瞧不起的李寿与谢安军中,竟然有长孙湘雨这么一位用兵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奇女子,在与谢安分兵后,率四万偏师迂回袭秦函谷关后方,十日内连克六城,连渑池那个当时叛军囤积粮草的后方粮仓之地都攻下来了。
  等到身在荆州的刘晴察觉到不对劲时,一切都太迟了·顺利再度与谢安会师的长孙湘雨,已即将攻破潼关,将战线推到长安城这座叛军最后的地盘。
  见叛军大势已去·刘晴无奈之下只好召回陈蓦,毕竟陈蓦就算再强悍,他终究也是人·抵挡不住数以万计的强弩。
  也正是那一回,刘晴记住了谢安,同时,也得悉了长孙湘雨这个名字……
  是来相助自己夫婿么?
  还是说,前一回觉得胜之不武,这回亲自过来与自己一较高下?
  心中盘算许久,刘晴几步走到桌案旁·将桌案上那些书籍、茶碗一股脑地推到一旁,铺上了江陵一带的行军图。
  见此·屋内众将不由自主地起身围了过去,除了陈蓦依旧雕刻着手中木像。
  “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么?”嘴里念叨着,刘晴眼瞅着行军图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甚至于到最后双眉紧皱,不住地长长吐气。
  齐植望望刘晴,又看看桌上的行军图,疑惑问道,“公主殿下,可是瞧出些什么来了?”
  “唔!”长长吐出一口气,刘晴皱眉说道,“鸩姬长孙湘雨……不负其鸩姬之名!——十余日来按兵不动,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么?”说到这里,她微微叹了口气,眼中尽是自责懊悔之色。
  可能是见刘晴说得奇怪,杨峪纳闷问道,“周军这些日子按兵不动···…不是在扩建营寨么?”
  “怎么可能?!”刘晴苦涩一笑,摇头说道,“就算是谢安、李贤都不至于这般不智,又何况是那长孙湘雨?——她是在造船!”
  “造船?”徐乐愣了愣,古怪说道,“在陆上造船?真是个傻娘们!难不成还打算乘着船攻江陵不成?”
  “你少说两句吧!”杨峪不悦地瞪了一眼徐乐,继而望着刘晴问道,“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仿佛是猜到了杨峪心中想法,刘晴沉声说道,“驱长江之水,乘船顺流而下!——水淹江陵城!”
  “嘶······”屋内众将惊得倒抽一口冷气,唯独卫绉心中暗暗称赞:不愧是长孙夫人!
  “等等!”好似想到了什么,太平军将领楚祁急声说道,“公主殿下,若是周军当真要放长江之水,势必得先筑坝蓄水,可是公主殿下您所说的长孙湘雨看样子到此地也不过十余日······”
  “筑坝蓄水?——前一阵,李贤在长江上游做什么呀?”
  “不是捕鱼······呃?”楚祁与众太平军将领面面相觑,眼中骇色越来越浓。
  “李贤也不是善茬啊····…”刘晴长长吐出一口气,满脸忧虑地说道,“糟糕了,江陵城此番恐怕是保不住了…···照这么说来,我军与李彦麾下兵马避战不出,反而是帮了这个女人一把么?”
  “公主殿下,现在怎么办?”
  “…···”在屋内众太平军将领紧张的注视下,刘晴目不转睛地望着行军图·良久之后,吐气说道,“去请楚王李彦过来,记住·待会莫要开口!一切由我来说!”
  “是!”众将心中一凛,连连点头。
  不多时,楚王李彦便带着两名侍卫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刘晴所在的厢房。
  “刘姬殿下,听说有紧要军情要与本王商议?”
  “唔,楚王殿下请坐!”抬手请楚王李彦在桌旁坐下,刘晴酝酿了一番,用沉重的语气说道·“楚王殿下,可曾听说长孙湘雨这个名字?”
  “长孙湘雨?冀京刑部本署尚书令谢安的二房?”李彦闻言一愣,皱眉说道·“此女早前在冀京时便是恶迹斑斑,自从其夫谢安助李寿称帝后,更是肆无忌惮……刘姬殿下为何忽然提起此女?”
  “此女,眼下正在对过周军之中!”
  李彦面色猛变,沉声说道,“到底怎么回事?”
  见此,刘晴便将她从那两名斥候口中所知的一切与她个人的判断告诉了李彦,只惊地李彦脸上血色退尽。
  “水淹江陵······水掩江陵……倘若当真如此,倒确实是那个女人的作风!——那个女人素来是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早些年冀北战役,曾用高阳八万军民换取胜利······该死的!——-不是说我等只要避战不出、坐等周军自溃就好了么?”说话时,李彦望向刘晴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悦。
  杨峪闻言站了出来·正色说道,“楚王殿下,您将此事罪过推到我军头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吧?——事实上,正是楚王殿下的自负,叫我等错失了那般紧要的情报,不是么?”
  “你说什么?”李彦闻言眼中闪过阵阵怒意,拍案而起,愠声喝道,“杨将军·你的意思是,一切皆是本王的错咯?”
  杨峪眼中亦露出几分怒意·正要说话,却见刘晴抬手拦住了二人,微笑说道,“楚王殿下,事已至此,与其计较谁对谁错,徒生矛盾、使得两军不合,不如抛弃成见,好好商议一番,楚王殿下意下如何?”
  “哼!”恨恨瞪了一眼杨峪,李彦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怒火,缓缓坐了下来,目视刘晴说道,“既然刘姬殿下由此一说,想必是有了对策?”
  比起之前,他话中对刘晴的尊敬意味衰减了许多。
  “自然!”刘晴微笑说道,仿佛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李彦语气的改变。
  “真……当真?”
  “殿下稍安勿躁,且听小女子细细剖析那长孙湘雨今后几日用兵之大概!”朝着李彦微微一笑,刘晴手指行军图,正色说道,“眼下周军……即李贤与谢安的合军,总共分为四部,川谷的费*三万人,葫芦谷的李贤本队两万人,溪谷的马聃军一万人,这三支姑且称为北线军队,共计是六万人。北线军队是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的,他们若一动,山谷对面的秦王殿下与诸路藩王便会趁机攻打······换句话说,我军要面对的,实际上只有谢安……哦,实际上只有长孙湘雨所率的六万大梁军与两万冀州兵,共计八万兵马,兵力与我军不相上下!”
  “言之有理!”听刘晴这么一分析,李彦心安了许多。
  见此,刘晴继续说道,“长孙湘雨虽打算用水攻,可是时日紧迫,容不得她造何等优良的船只,总归只是十余日光景,粗制滥造数百艘大船,这已是勉为其难的浩大工程,依小女子看来,她所打算制造的兵船,其实根本称不上兵船,充其量也就只是能够在大水上漂浮的木舟罢了!”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李彦疑惑问道。
  “自然有莫大区别!——倘若是荆州督造的优良战船,哪怕是水势颇急的江流之中亦能稳定航向,但是,这等船只一艘便要数月光景,从时间上算,长孙湘雨根本来不及……依小女子看来,她多半是觉得反正也就用一回,只要载人不沉,漂浮于水上,这便足以!——正因为如此·我等便有了反击的机会!”
  李彦面色一正,恭敬说道,“刘姬殿下请细言之!”
  刘晴点了点头,手指行军图·沉声说道,“前些日子,小女子劝楚王殿下将军队收归城内,虽说此举看似是暗合了那长孙湘雨心意,但是对我军而言,未尝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这······恕本王才疏学浅,且不知有何利?——这不是对长孙湘雨那个女人有利么?只要趁着放长江之水的机会·派船只围住我江陵城,你我哪怕空有九万兵卒,也未见得能有胜算······”
  “话虽如此······可倘若楚王殿下的军队并非在城内呢?”
  “唔?”李彦愣了愣·眼中露出几分疑虑。
  “殿下方才也说了,长孙湘雨知道我军与殿下的江陵兵皆在城中,是故,她只要直接将兵船开往江陵便好,反过来时,若是眼下殿下悄然带着麾下江陵出城到山岭潜伏,战局又会有何改变?”
  “有何改变……”
  “长孙湘雨没有足够的时间造精良的船只,粗制滥造的兵船难以在决堤的洪水中掉转方向,就算她在船上看到殿下带着大批兵士驻扎在城外山头·也难以扭转船只顺着江水行驶的方向,只能来到这江陵城下……”
  “刘姬殿下的意思是····…”李彦摸了摸下巴,一脸的若有所思。
  “江陵附近地势开阔·就算长孙湘雨放长江之水,洪水也难以持续一日,而一旦大梁军乘坐兵船抵达江陵城下·这边的战事便当即开打,再无缓和余地。
  换而言之,那时候的她,根本顾不上在城外山头上屯扎兵马的楚王殿下您…···待洪水稍退之后,殿下便可直接袭川谷的费*后方,小女子以为,周军绝对料想不到!”
  “让本王去袭周军?这……”
  仿佛是看出了李彦的顾虑·刘晴轻笑说道,“殿下莫不是忘了小女子方才所说?北线的费国、李贤、马聃·是绝对不敢轻举!妄的,哪怕是殿下强攻费国,李贤与马聃二人也不敢调动部兵马前往支援,毕竟对面还有秦王殿下的十余万大军呢!——换而言之,楚王殿下要面对的,仅仅只是费国的三万人!四万人攻三万人,更何况还有我军的陈帅相助,殿下不觉得此战轻而易举么?”
  “妙······妙-!——好个绝地反击之计!”李彦闻言面色大喜,望向刘晴的眼中亦是恢复了之前的恭敬,想了想,他疑惑问道,“为何攻川谷的费*?既有如此妙-计,攻李贤的本营不是更好么?”
  刘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不动声色地说道,“楚王殿下说的不错,攻打李贤的本营确实更佳,不过殿下别忘了,李贤的本营与谢安夫妇的南营可是片成一片的,依长孙湘雨那个女人算无遗策的智慧,多半会在南营中安置守军!——更重要的一点是,李贤的本营乃此战重中之重,倘若殿下攻费*,李贤军、马聃军以及谢安军多半会顾忌山谷对面的秦王殿下,不敢轻易调动兵马支援;可若是殿下殿下攻打李贤的本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