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仙人-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也是了尘能找到的最近的清修名山了。

    开坛讲道自然不急,了尘便一头栽进了道家藏书阁,遍览群书,寻找答案。半个月后从里面出来时却一阵叹气。金丹之损无非外丹补足和静养两法,外丹已经不用去想,材料肯定难寻。静养却需要一处灵气充沛之地静坐养息三年以上,也就是说,了尘至少要在武当呆三年以上。

    依旧是武当紫霄宫偏殿,了尘跟冲静道长一番长谈,定下了三年之约,三年后出关之日,再在武当山上讲道三日,以还武当之恩。冲虚道长点头,带着了尘指向了西北一处于天柱峰遥遥相对的山峰道:“本来天柱峰是最好修道之所,可惜香客云集,人多嘈杂。已成俗地。仙长若要闭关,此峰为佳。山势雄奇,少有人至,山顶之上,云气环绕,是个采紫气的好地方。当年三丰祖师就十分欣赏此峰。可又虑凡尘侵扰,所以一直无名。今有仙长闭关修道,此峰也算至此有名/”

    了尘站在殿外,循着这冲静道长所指点方向,果然有座险峰,就比天柱峰矮一点,屈居其下,可也云雾起伏,山势雄奇。更佳的是远离宫观,当时无人前往的清净所在。了尘大以为然地点头。

    第二天,便独自上路,一路向着无名山峰走去。没有了法力飞行的了尘可算知道了筚路蓝缕的苦楚,望山跑死马,一路上山势起伏,丛林密布,有山崖断路,有水泽阻拦,爬山涉水,幸好神识无碍,险险避过山中猛兽,几十里山路,足足走了三天才到了无名峰下。山峰无路可走,了尘只能哄了只猴儿用水果喂饱后,艰难交流,希望猴子能帮忙把绳子运上山涧奇松树干上去。谁知道猴子吃饱了,扬长而去,留下了尘干瞪眼。只能留在山峰下苦思攀爬之法。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清早,了尘便被猴群惊醒,原来昨天那猴子带着猴群来了。了尘大喜,一番比划之后(了尘在自家山里和猴子打过很多交道),猴群果然拿起了了尘的绳子,群猴合力才把绳子艰难运到了山涧大树上,一番胡乱缠绕之后,了尘拉了拉,发现猴子们虽然没谱,但总算是弄到着力点了。了尘扯着绳子一路攀登,然后又等猴子们继续把绳子再向上运,到了傍晚,了尘总算到达了山顶。举目远眺,发现这里视野开阔,一片霞光中云海蒸腾,的确是个好地方。猴群们也跟了尘似的站在山顶上,学起了尘的动作来,甚是可爱。太阳快下山了。猴群要离开了,离开前一只母猴走了出来,将怀里一只很少见的白色小猴交给了尘。那意思了尘很懂——小猴子交给你照顾了。白色猴子虽然灵异,但终归颜色太过显眼,生存不易。猴群把他交给了尘也是无奈之举,但未尝不是一种信任。野兽的直觉比人要灵敏。他们会帮了尘的忙,也是感到了尘身上并无凶煞之气,反而一片祥和亲近之感。于是才会有这番举动。了尘叹了口气。自己怎么就这么有动物缘啊?奈何猴群于自己有恩,了尘只能收下,开始苦思怎么养活这只吱吱叫的小猴子。不过这山中野果很多,想来这小猴子应该会爬树吧?

    猴群离去,了尘折了一点树枝勉强算为小猴子做了个窝,掏出最后的干粮喂小猴子吃了,才面向东方开始静坐养息。等待月升日落,阴阳转换。

    以后每隔几天猴群就会来一次,还会带些果子来,这是给小猴子吃的。奈何小猴子能吃多少?了尘也很无耻地沾光了。每日山顶上开始给小猴子讲道经,也不管它是否能听懂。每日日出之时,是山顶采太阳紫气最好的时候。小猴子也会懵懵懂懂地跟着对向太阳长大嘴巴深呼吸,似模似样的。夜晚,月行中天,便是采集月华,阴阳调息的最好时间。小猴子呼呼大睡,了尘就在一旁静息调气,将山间灵气会和阴阳,运入丹田。

    时光一天天流走,小猴子渐渐长大,也越来越淘气,开始和猴群一起上山下山玩耍不休,但每天日落前一定回来。趴了尘身边睡觉,等第二天一起迎接太阳的第一缕晨光。

    一天,小猴子外出归来,给了尘拿回来了一样东西。如果了尘没看错,应该是破损的丹炉一角碎片,因为上面不但有八卦一角,还有各种祥云图案。造型古朴,可能是先秦之物。可惜了尘在未能金丹修复之前,上下山不易,只能暂时放在一边。

    九月初九,玄天上帝成道之日。时逢重阳日,了尘依旧端坐在了山顶之上等待黎明。天边云雾五彩变幻,潮起潮落。一缕阳光刺破了朝霞遮挡,直射人间。了尘面东而吸,突然感觉一股灼热地气息从口腹中升起,犹如岩浆一般在全身流淌而过,了尘顿时全身通红,头顶上冒出了阵阵白气。了尘强忍经脉中的灼热之痛,开始强行运转周天,采阴和之气布满经脉,并催动那股热流向丹田冲去。可这股炎阳之气显然不简单,在了尘经脉中一路横闯,把好容易积聚起来的一点阴和气息瞬间化为虚有。了尘感觉自己应该已经快熟了。五脏六腑似火烧一般。全身经脉寸寸轰响。了尘身上的汗水如涌泉一般,片刻便将全身湿透。把身边的白猴都吓了一跳。气随脉走,了尘咬牙坚持,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将这股桀骜炎阳之气带到了丹田。

    了尘只觉得识海里一声炸雷似的”轰“响,瞬间神魂不稳。一股灵魂灼烧的感觉传来。了尘的金丹终于于炎阳之气催动下疯狂旋转起来,澎湃的灵气从丹田出发,顺着经脉充溢全身。但紧接着,了尘的识海终于不堪灵魂灼烧之痛,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十七章 古修洞府
        火练金丹,丹成九转。

    了尘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采太阳紫气,采到了什么东西。炎阳似火,大异平常紫气的平和,竟然就在了尘丹田里燃烧了起来。此火无根无凭,却能化为一团紫火烧灼不休。了尘金丹本就是至阳至刚之物。却依旧被紫火烧的有了熔融之态,而金丹早已还了尘神魂合一,难怪了尘会晕过去。只是紫火犹不罢休,金丹被火烧之下,竟然泛出点点金光,熔融之下如出汗一般许久落下一滴黑色丹液,然后又被火焰化作气体,被排除了丹田之内。紫火不灭,金光不尽。渐渐的了尘的金丹开始和紫火趋同,向着紫金之色一路转化,只是小了好多。

    了尘梦见了洪水滔天,大雨倾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没有山,没有树,也没有人。自己却在水中乍沉乍浮,无论自己念动何等咒语,竟然全然无用。了尘慌了拼命呼救,却许久不见人应。

    了尘又累又急,嗓子都快哑了的时候,终于看见远处飘来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一位披发黑衣的老者正笑嘻嘻地看着落水的了尘问道:“可要救你一救?”了尘当然使劲点头道:“盼老丈救贫道一救”。老者呵呵一笑,将小船划到了尘身边将了尘一把拉了起来。了尘踹了口气,马上相老者行了一个大礼道:“福生无量天尊,多谢老丈相救之恩,敢问老丈尊姓大名,日后也好相报”。老者哈哈一笑道:“你站在我的地方,竟然不知道我?”了尘一惊,正待开口,却猛地惊醒过来。哪有洪水滔天?只有身边一个白猴子用片树叶正用也不知道哪来的水给他浇水呢!

    了尘梦中转醒,发现身上燥热已近,立马内视丹田,发现那团紫火早已无影无踪,只是金丹竟然几乎小了小半,而且从赤金之色,转为了紫金色。了尘运转金丹,发现催动如意,体内经脉也无大碍,立刻放下心来。也不理正在因为自己转醒儿大喊大叫的猴子,立马向北而拜,多谢玄天真武大帝再造之恩。

    了尘不知道自己到底晕迷了多久。只是今天本应是玄武大帝升天典仪****打开之日,却不见武当山上半点动静,看来自己晕迷了至少一天的时间了。问猴子,猴子比划半天,又是三根,又是四根手指。了尘真是弄不明白到底是多久了。三天四天,还是三月四月?好在自己法力恢复,可以自由上下了。当即抓起猴子,便一跃从山顶跳下,可把猴子吓到了。凄厉大叫。待落到半空,了尘心头一动,却落势立止。凌空虚步慢慢走下了山峰。这时猴子才安静下来,一动不动,显然刚刚的危险动作把它全身都吓软了。

    ”你啊!胆子可比云狐子差远了。“了尘对猴子说到。猴子无辜地望着了尘。了尘知道他听不懂。毕竟不是每个生灵都能有云狐子一般妖孽的。了尘带着猴子下山,便是为了猴子找到了那块丹炉碎片。如果了尘所料不差,哪里应该是个古修洞府。只是不知道为何千年时光竟然没有被人发现。了尘拿着丹炉碎片指了指。猴子马上会意,却依旧赖在了尘身上,手臂南指,眼睛却望向了了尘。了尘很无奈地叹了口气。这猴子竟然还是个懒货。只能叹了口气,隐去自己和猴子的身形,一路顺着猴子所指的方向御空飞去。

    猴子找到丹炉碎片的地方并不远,半柱香的时间便飞到了。只是在一片山崖下面,难怪无人发现。除了猴子和飞禽。这里大概真不会有人来。连采药的估计也不会跑这么远来采药。毕竟武当山大部分地方都是荒无人烟,毒蛇猛兽何其之多!

    了尘顺着猴子所指,慢慢从半空飘落,终于在山崖中腰位置,猴子大叫起来。了尘神识扫过,果然在山藤遮蔽之处,发现了一个山洞。了尘带着猴子拨开藤曼,出现了一个两米方圆的山洞,山洞显然有过人工的痕迹,山洞入口打磨得无棱无角,而且上面竟然还有刻有洞府名字——赤星洞府。

    了尘跟着猴子走进了山洞之内。山洞并不深,却别有洞天。洞内有清泉一口,潺潺地流水从洞府一角涌出,然后汇成细流,一路流出了山洞,怪不得山洞周围山藤如此茂密,原来得了山泉滋养。从洞口到洞底几十丈深,却从洞口一丈处,赫然开阔,最妙的从洞顶很高,竟然还有日光照射进来,给山洞提供了充足的天光。山洞被认为分成了几部分,每处有石墙

    隔断。显然为了这个洞府,那位练气前辈花费功夫不小。了尘径直走进了左边的房间。房间内空空如也,只有石台空立。如果了尘估计不错,这里应该是先辈放典籍的地方,只是时光久远,哪怕竹简之流也化作了时光的尘埃。了尘摇了摇头大失所望。走进了第二个房间。这里应该是个饲养灵物的所在。因为这里竟然有具动物骨骸,也不知道是何物种竟然死在这里。了尘走进中间的房间,这里应该就是主人的静修之所了。了尘发现了一具遗蜕。盘坐在一个蒲团之上,五心向天。千年时光,依旧如昔。了尘恭敬地稽首行礼,虽然不知道这位修行者为何羽化在此,但同为修行路上前后任,了尘依旧满怀敬意。了尘慢步向前,准备将这幅骨骸入土为安。虽知道,了尘刚刚碰到骨骸,骨骸便瞬间化作了灰尘。了尘懊悔不已,怎么就忘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遗骨早就可能已经风化了。了尘连忙告罪,取出一个小坛将骨灰扫进了小坛里,念动往生经文,即时主人早已灵魂不在,也算聊表心意。一切做完。了尘开始注意到了那个石床上的蒲团。能历千年而不朽,可见就不是凡物。了尘轻轻拿了起来,发现蒲团竟然轻如鸿毛,也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编制而成,入手一片冰凉,依旧时隔千年,散发着阵阵草木之香,闻之宁神。最让了尘激动的是,蒲团内藏玉璧,上面有阵刻法纹。了尘虽然没见过这种阵纹,但作为打坐调息只用,无非,宁神和聚气俩种,若是聚气,可就真是天赐宝物了。了尘小心地将蒲团收进了自己的乾坤袋。然后招呼了下在洞口的猴子叫它别乱跑。然后走进了最四间石室。这里应该就是前辈炼丹之所。只是时光无情,无论多珍贵的灵药恐怕到化作了虚无。唯留下一个破损的丹炉。之见这个丹炉也就两尺见方,三足两耳,却少了一小边。自己手上的碎片可能就是这丹炉上的。丹炉上有八卦图案,有祥云为饰。青铜为胎,却五行俱全,应该是个了不起的高级丹炉。。了尘摇了摇头,可惜了这一尊丹鼎了。现在恐怕只有文物的价值了。了尘还是小心的收了起来,准备有时间慢慢研究。了尘走进了最后一个石室。这里依旧空空如也,却有一行大字:”赤星子炼丹在此,周幽王七年三月“。以金文写就。显然应该是主人所留。了尘也终于知道洞府主人是谁。

    了尘埋葬了石室的灵兽骨骸。然后移来大石彻底封堵了洞府大门。然后来到一个风水尚可的山腰上,将赤星子前辈入土为安了。了尘想了想,再立了一块碑。碑上些下了:”练气士赤星子前辈之墓,玄光观后辈了尘立“然后点上清香三柱,倒撒水酒一杯,飘然远去。留下一处孤坟给后人发现缅怀。

    回到紫霄宫,了尘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真的已经在山中三年了。了尘不由感叹不已,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

    ”了尘仙长你在山中这三年,朝廷可是到处寻访仙长啊?“冲静道长依旧那副模样,了尘默然。既然时光已然三载,想必弘治皇帝早已驾崩,现在该是正德二年了吧?

    ”生死天定,贫道已经逆天一回,岂能再为?怕就怕不知其足啊!“了尘摇头叹道。

    “呵呵,这个修道之人自然明白,所以才密而不宣。天行有定,岂能强求。只是如今道长功行圆满,不知。。?”冲净老道士呵呵笑地望着了尘。

    “三天之后,我于这紫霄宫前讲道吧!”了尘可不敢在玄天上帝面前食言。很愉快地答到。

第十八 章 寻剑
        十月初九,黄道吉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武当山为了这日,封山三日,一众道士早早到了紫霄宫前准备聆听法音。

    法磬三响,了尘一身紫色八卦仙衣,头戴上清芙蓉冠,缓步登台。

    台下武当山大小宫观男道女冠加起来千余人,坐在台下鸦雀无声。了尘微微一笑。冲净道长曾言欲求练气之法。可武当早有自己的内丹养练之术。只是少有人能练成罢了。法不轻传,能有几人领悟,几人得道全看各人缘法了。

    “道无普度,却有度他之法。缘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则成,逆天则衰。贫道为答武当之情,玄天上帝之恩,于此开一法门。有尘缘牵绊者莫来,无有向道之心者勿听。无有缘法者难进。欲闻则有因果。不欲者可退。“了尘先说了自己传法的门槛和规劝。毕竟无福之人闻法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害。

    人群丝毫没有离开的迹象,毕竟很难有人能认可自己命中注定福薄的。了尘便不再多言,开始观想武当真武大帝法相,于请真武大帝认可自己代为传道。

    “练气之法,炼神、炼气、存思、守窍、内丹。炼神则明灵气之本。练气则存灵气之根。存思则不惑,守窍则不失。内丹为灵气之源,性命之本。人有窍七,心有。。。。。。“了尘端坐法台,开始将自己百年以来的练气心得一一整理,有典籍所载,有体悟之意,有推测之因,有行见之妙。渐渐地,连了尘自己都沉入其中,识海之内再旁骛,只有无数法门一一浮现,又一一隐去。天道之路,大道之门,玄之又玄。了尘无心去管下面的听道者能听明白几成,每个人有自己道,真有仙缘者自然会有所得,无仙缘者再讲几次依旧会两手空空。

    三天时间转眼而过,有心浮气躁离去之人,有强忍不适苦苦求道之人,有所得这寡,无所闻者众。了尘缓慢睁开眼睛,此时了尘眼睛里一片清明,讲道既是传法也是对自身道途的一次检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