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兹拉……”
金光再一次爆发,众人严阵以待,谁知这次却并没有气劲爆发,只是包裹住高鹏的纱布全部化为碎片飞了出来。
“轰”
一道金芒冲天而起,撞破寝宫屋顶,飞了出去,众人立刻转身跑出房间,冲到外面,齐齐仰头看去,下一刻,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枯荣长老等高僧更是开始诵念佛经。
只见半空中,身上一丝不挂的高鹏盘膝而坐,身上泛着金光,而在他背后,一尊巨大的金佛凭空显现,无数金色万字四散飞舞,不知从何而来的诵经声源源传来。
此刻高鹏的身躯哪还有一丝焦痕,浑身上下金光闪闪,宛若佛陀金身。
高鹏缓缓睁开双眼,看着下面跪了一片的景象,心下一动,一丝恶趣味突然升了上来。
只见高鹏突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以稚嫩的嗓音喝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声音虽然稚嫩,但滚滚而动,宛若大道雷音,皇后华丽丽的昏了过去,段正明段正淳兄弟俩双目圆睁,嘴唇发颤,浑身上下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大理举国上下崇佛,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知道,这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代表了什么。
“阿弥陀佛……”枯荣长老与天龙五僧齐齐宣了声佛号,拜了下去。
下一刻,金光与金佛尽皆收敛,高鹏的身躯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不过只是一个十岁小孩,看也没什么。
下一刻,高鹏重新闭上双眼,骤然自半空掉落,众人吓了一大跳,枯荣长老双掌在地面一拍,整个身子如大鹏展翅般飞纵而起,在高鹏即将重新从那个窟窿落下去时一把将之抄在怀中。
看了看高鹏的状态,依然处于昏迷状态,那刚刚是……
枯荣长老目光闪了闪,纵身跃下地来,段正明兄弟俩迎上去,紧张的道:“长老,鹏儿他……”
枯荣长老淡淡道:“放心吧!他没事,过些时间便能醒来。”
皇后已被段正明救醒,闻言忙上前几步,接过枯荣长老手中的高鹏,用自己的裙袍将他的身体包住。
“长老,鹏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段正明小心翼翼的对枯荣长老问道。
枯荣长老沉声道:“还记得我刚刚说过什么吗?这孩子……恐怕不是凡人呐!刚刚我查探了一番他的气海,功力可谓深不可测,且恢弘堂皇,一身的佛气,此子日后或许……”
说到这枯荣顿了顿,这才沉声道:“又是一尊如来。”
周围听到此话的众人,齐齐浑身一震,又惊又喜,唯段正淳目光复杂的看着皇后怀中的高鹏,他突然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对待这个儿子了。
“如来”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或者说某一尊佛,如来实际意义为: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
“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
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如来为释迦牟尼就错了。
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尊佛,正像称人为“先生”或“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为先生或阁下,但你不能说先生就是特指某个人,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只是其中之一。
皇后怜爱的看着怀中高鹏,柔声道:“不管他以后是什么,有多大成就,他如今是我段家的孩儿,就算他成了佛,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这番话让段正淳如醍醐灌顶一般,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不错,无论他是什么来历,既然他托生到我段家,那就是我段家儿郎,即便他日后要成佛,那他也是我段正淳的儿子。
想到此,段正淳豁然开朗。
第十二卷 第十章 十三岁
段家二世子幽幽醒转,然而他醒过来的一瞬间,却吓了一大跳,因为他发现房间里站满了人,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呃……伯父,爹,伯母,大哥,你们……你们干什么呢?”
见高鹏坐起身,皇后忙伸手扶住,柔声道:“鹏儿,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高鹏迷茫的道:“不舒服?没有啊!”
段正淳上前一步,道:“鹏儿,你还记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
高鹏摸摸后脑勺,道:“我记得……我在练武场练功,耳边突然听到一声轰响,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段誉诧异的道:“二弟,你不记得你飞上天的事了?”
“飞上天?”高鹏满脸愕然。
段正明见状,摆摆手道:“好了誉儿,鹏儿不知道就算了,没事大家都去休息吧!这天都要亮了。”
众人闻言便各自散去,段正明与段正淳恭敬的引着枯荣长老一行往外行去,高鹏轻声对皇后问道:“伯母,那些大师是什么人啊?”
皇后微笑道:“他们是天龙寺的高僧,来看你的。”
“哦!”
“伯母,你看你都有黑眼圈了,快歇歇吧!天快亮了,我得起床练功了。”
皇后的确感觉有些疲倦,如今已经确定高鹏并非是遭天妒,而是其他原因,她也放下心来,不虞高鹏再会被雷劈,当下打了个呵欠,道:“好,你去吧!”
高鹏身上已经被穿上内衣,当下起身穿上外套,与段誉一起出门而去。
“二弟,你真的一点都不记得?”兄弟俩走在黎明的大理皇宫中,段誉好奇的对高鹏问道。
高鹏摇摇头,道:“不记得,不过我好像做了一个梦。”
“梦?什么梦,快说说快说说。”段誉兴致勃勃的道。
高鹏右手轻抚下巴,故作沉吟,道:“我好像……梦到了释迦摩尼尊者,他还教了我许多武功。”
“武功?”段誉失望的道:“只有武功吗?难道尊者没教你佛法?”
高鹏无语的瞥了段誉一眼,道:“大哥,就算佛祖也不可能只修佛法吧!佛也要有降魔手段啊!我看你还是学些武功的好。”
段誉微微一笑,道:“降魔这种事自有罗汉金刚去做,佛只需普渡众生就行了,况且我乃是凡人,一生又有多少时间?既要学习佛法,又要练武功,时间不够用的。”
“……”
好吧!被你打败了,高鹏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不再多说,从七八岁开始,高鹏就劝过段誉习武,可这小子就是油盐不进,他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段誉有他自己的机缘,他也不想过多干涉。
“对了大哥,我最近对琴棋书画挺有兴趣,要不你教教我?我感觉自从做了这个梦以后,我的功力已经很深,再练也难有进境,不如学学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或许对练功有帮助呢?”
段誉闻言大喜,连道:“好啊好啊!那你跟我回王府,咱们兄弟俩每日一起读书写字下棋,岂不快哉?”
“好,我待会儿就去跟伯父说。”
……
“你要回王府?”段正明看着恭恭敬敬立在面前的高鹏,诧异问道。
高鹏点点头,道:“是的伯父,一阳指我已经练到二品,再难寸进,所以我想回王府,跟大哥一起学学琴棋书画,易理佛经。”
“什么?”段正明霍然起身,难以置信的看着高鹏,一阳指他都才练到四品,段正淳更是才五品,就连枯荣长老也不过三品境界而已,这孩子已经练到二品?
“什么时候的事?”段正明几步走到高鹏面前蹲下,抓着他双肩问道。
“今晨,我跟往常一样练功,却发现浑身经脉俱通,体内莫名其妙多了一股内力,一阳指也达到二品境界。”
“走,你使出来给伯父看看。”段正明拉着高鹏走到外面,指着十丈外的一座石狮子道:“你就以那座石狮为目标。”
“好。”高鹏二话没说,运起一阳指功力,抬起右手食指指向那石狮。
“嗤”
“轰”
高鹏的一阳指射出去并非一个小孔,而是直接炸出一个前后通透,碗口大的洞,段正明确认无误,侄儿的一阳指的确已达二品,且无限接近于一品。
当下欣然道:“好吧!练武需张弛有度,有了瓶颈不宜强练,习文也能对武学有所启发,你去跟你伯母打个招呼,便跟誉儿回府去吧!”
“是,伯父。”
高鹏与段誉一起去到东宫,跟皇后说了此事,在答应皇后,会时常入宫看她后,便与段誉回府而去,由朱丹臣作陪。
段正淳见到回府的高鹏,还有些诧异,问明情况后,便不再多管,至此,兄弟俩每日便一起读书写字,弹琴下棋。
高鹏的悟性与学习能力比之段誉只强不弱,虽然晚几年开始,几年后,其掌握的知识已不在段誉之下。
段誉天性温和纯善,也不嫉妒,反而为有一个天才弟弟高兴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三年过去,兄弟俩已经十三岁,老段家的优良基因逐渐显露,两人一般的俊秀不凡。
三年来,高鹏的功力也大有长进,估计已经突破八十五年大关,向九十年逼近。
单论功力,逍遥三老中,恐怕也只有一个全盛时期的天山童姥能与他比肩,但真动起手来,逍遥三老齐上也不一定能拿下他。
高鹏的依仗可从来不是一阳指,也不是他去年去天龙寺拜访枯荣长老时,学到的六脉神剑,而是来自其他世界的武功。
当然,那些武功在本世界土著眼中,来源于佛祖,当段誉将高鹏做梦跟释迦摩尼尊者学武功的事说出去时,没有任何人怀疑其真伪。
毕竟,佛祖显灵之事可是他们亲眼所见,而高鹏那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更是让所有人都认定,他日后定然是一尊如来。
只是让高鹏奇怪的是,一直到现在,轮回表上都还没有任务显示,也不知道任务会什么时候出现。
不过自去年从天龙寺学到六脉神剑后,高鹏才发现,以前他一直小瞧了这门剑法,对其的理解也大错特错。
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连你师父都教不了我这个徒弟
六脉神剑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那样,只等同于一把无形激光枪,就是从指间发出剑气攻击敌人。
真正的六脉神剑,乃是从指间延伸出剑气,以气为剑,施展剑法,可刺可削,可劈可撩。
六种剑气,或巧妙灵活,难以捉摸,或大开大阖,气势雄迈,又或轻灵迅速,变化精微,若六脉结合起来施展,便能形成一套剑阵,令人如坠剑网之中,避无可避。
便如生化危机中的激光通道,当激光一道或两道的出现,总有办法能避开,可当最后那激光形成一张网,如何避?
总结一句话就是,原剧中段誉那小子根本就没练到家,因为他本就不喜欢练武,武功只要足以自保,他就会失去进取之心。
六脉神剑当作激光枪使用,已经让他无往而不利,能抵挡的人少之又少,他又何必再去钻研六脉神剑的剑法?
原本对六脉神剑不屑一顾的高鹏,总算对其正视起来,按他估计,六脉神剑练至大成,其威力应该不在风云世界无名的万剑归宗之下。
虽然他不擅剑法,也本身就不喜欢剑法,想要练至大成是相当困难,但他可以尽最大努力将之学好,日后传给张紫英,那也是份不错的礼物不是?
如今高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医卜星象也略知一二,武功更是罕有敌手,有些事终于可以去做了。
便在这日晚上,高鹏留书一封,言道自己想去闯荡闯荡江湖,增长些见识,也可寻机看看有没有突破瓶颈之法。
段正淳看到小儿子的书信,一开始有些焦急,可静下心来一想,小儿子的武功早已超凡入圣,且有佛陀庇佑,想必这天下能伤他之人不多,也就安下心来。
……
高鹏离开大理后,驾马望东北方向而行,一路上闲事不理,诸地不企,直奔河南而去。
他虽然看上去只是个半大小子,且文质彬彬,但他不主动招惹事端,也没人会来惹他。
通常来说,一个小孩敢独自上路的,不是暗中有高人庇护,便是有特殊本领,在外遇到独自一人赶路的小孩,都会十分谨慎,便连强人都很少会对一个单独上路的小孩下手。
当然,偶尔也能遇到那种不开眼的蟊贼,见高鹏衣着考究,气度不凡,便以为他是什么私自离家的富家少爷,想发笔横财,结果自然是悲剧的。
高鹏连马都没停,骑在马上挥了挥手,那些拦路的蟊贼便身首异处。
大理到河南有四千五六百里,高鹏足足赶了半个月,到得河南平顶山郏县后,他便开始四处打听擂鼓山怎么走。
事情比高鹏想象的要顺利,他很快就打听到了擂鼓山所在,当下骑马往城外东南方向而行。
走了约五十余里,高鹏终于看到一条山道,顺着山道一路上行,两个时辰后,地势越来越高,马儿已是走不动。
高鹏便将之放在山腰间,任其吃草歇息,自己徒步而行,半个多时辰后,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一地。
便见此处见竹荫森森,景色清幽,山涧旁用巨竹搭着一个凉亭,构筑精雅,极尽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还是亭子。
见到这般景象,高鹏轻舒了一口气,脸上浮起一抹欣然的笑意,知道自己已经找到地方,当即运开佛飞西天,飞身而起,窜入半空,一边前飞,一边四处俯瞰。
越过一片竹林后,又是一片松林,数息之后,高鹏终于看到了那个有着三间木屋的山谷。
此时谷中一群人正自悄无声息的做着自己的活计,有种菜的,有编竹筐的,不一而足,唯有一个矮瘦的干瘪老头,正坐在一块大青石旁凝眉思索。
高鹏见此微微一笑,落到一株松树树冠上,吐气开声,道:“大理段氏镇南王世子段鹏,前来拜会聪辩先生。”
高鹏的声音滚滚而动,在山谷中形成阵阵回音,显示了一身深厚的内力。
苏星河大吃一惊,霍然起身,回头看去,见高鹏整个人立于树冠之上,身子随着树枝轻轻晃动,却站得稳稳当当,不由骇然失色。
见苏星河已经看到自己,高鹏双手负在背后,身形飘飞而下,落于苏星河身前丈余外,再次抱拳一礼,道:“小子不请自来,惊扰了先生,还望先生恕罪。”
苏星河双目发亮的上下打量了一番高鹏,眼中喜爱之色毫不掩饰,高鹏已经不是年纪轻轻可以形容了,这根本就还是个小小少年。
最关键的是,这少年小小年纪,不仅丰神如玉,俊秀绝伦,已尽显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范,且武功之高,也让他望尘莫及,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佳弟子啊!只是不知其才学如何。
想到此,苏星河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打破了与丁春秋的誓约,开口说话道:“小兄弟此来不知有何见教?”
高鹏微微一笑,丝毫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小子是为拜师‘逍遥派’而来。”
苏星河浑身一震,双目圆睁,惊问道:“逍遥派三字小兄弟从何得知?”
高鹏眼都不眨的道:“从我段氏思平先祖所记手札中所知,手札中记载了那个年代天下绝顶高手,逍遥派祖师逍遥子前辈,慕容世家先祖慕容龙城尽皆在列。”
苏星河不明觉厉,对于他的师祖逍遥子,他也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当下小心翼翼的问道:“小兄弟是来拜师的?非是老夫妄自菲薄,以老夫的本领,怕是当不了小兄弟的师父。”
高鹏哂笑一声,道:“先生倒有自知之明,小子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漫说是先生,便是令师无崖子前辈,恐怕也教不了我这个徒弟。”
“……”
苏星河哑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