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武大宋-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听生铁佛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又怎样?佛爷把话搁在这里,只要打起来,在你们魔教的增援力量赶到之前,你们江面上这伙人就已经变成了尸体!这话你信不信?”
  生铁佛这话也令白胜感到诧异,事情的确是这么个事情,但是你又何必说出来威胁恫吓?你直接动手不就完了?
  只疑惑了短短的一瞬,白胜就有些想通了,这钟副教主跟方腊不是一条心,他要保存实力,所以才会亮出底牌;而生铁佛不敢直接动手的原因则是他和他所代表的金国无法号令这江面上的其他各路人马与他们同进同退!
  金国人动手,不等于其他各路人马也跟着动手,大家都想活到最后,去做那个唯一的幸存者登上陷空岛。
  又一个熟悉的声音证实了白胜的判断,说话的正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大石。一反往常的辽金敌对,耶律大石反而在替生铁佛说话:“这位大师说得没错,若是我们各路人马现在就动手,最先死的就是你们明教这些船上的弟兄,所以咱们还是商量一个办法出来解决问题比较好。”


第718章 船擂
  耶律大石也在这里?白胜微微有些吃惊。
  耶律大石与白胜的关系很是微妙,两人是情敌关系,这事儿白胜已经知道,然而是不是情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耶律大石的武功很高,高到只在完颜闍母之上,不在完颜闍母之下!
  白胜是亲眼见过耶律大石和完颜闍母交手的,当时耶律大石大战上风,事后白胜曾经反复回忆这场战斗,觉得耶律大石对付完颜闍母的时候要比自己对付完颜闍母更加轻松,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耶律大石的武功有可能比自己为高!
  就算耶律大石武功比自己高也不是什么可畏的事情,可畏的是耶律大石居然不跟金国人火并了,事态就变得有兴朔迷离,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一旦出现在这些人的面前,后果会是怎样的就很难说。
  最担心的就是充当冤大头,替代钟副教主成为众矢之的,一旦金辽两拨势力把矛头对准自己,形势就会变得异常险恶了。
  分析各方实力,首先耶律大石不在自己之下,而在金国一方,从未听说完颜闍母是金国的第一高手的说法,就说明金国不止完颜闍母一个高手,其余的高手不说比完颜闍母更强,但至少不会比完颜闍母更差。
  还有更严重的一种可能性就是自己有可能会同时面对明教、辽国和金国三个势力的联合打击,因为至少金国人要在自己身上获取神兵的下落,而这件事一旦被其它势力侦知,那么自己将会变成眼下这片松江流域里最肥美的猎物!
  刚刚想到这里,却听见又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既然钟副教主和金国、辽国的朋友都在替他人考虑,那么这场架就肯定打不起来了,以和为贵当然最好,但是咱们终究是要上岛一观的,各位总须找出一个办法来才行。”
  白胜听了这声音又是一愣,擦,这秃驴怎么也来了?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武松的师父,少林高僧灵兴禅师。虽然看不见这秃驴所乘的船只,但是听声音已经能够将其定位,是在距离自己二十丈开外的一艘船上,那艘船正被数百只船舶所遮挡。
  加上了灵兴,这可真的算得上是强敌环伺了,不知道李若兰是否跟着他一起来了,若是李若兰也在这百舸千帆之中,眼下这江面上就将变得凶险无比了。
  虽然自己曾经数次战胜李若兰,但是任何一次都有侥幸的成分在其中,在西夏皇宫是依靠龙雀神刀;在延州城教军场内是凭借五十一名番僧的联功内力,再往后在延州城外西夏军营辕门之前,那就纯粹是依靠乔道清的法术和自己往日创造的奇迹来震慑了。
  若论真实武功,真真正正地与李若兰打一场,胜负委实难料。
  这一刻他的心情复杂之极,脑海里接连变换了好几个打算,却仍然举棋不定。
  最初他的打算是根本不理睬江面上的各方势力,带领六名水上高手直接在后方下水,从水底潜至岛岸。
  但是当他听见这里竟然有金国、辽国和少林高手存在时,就打消了先前的主意,他想要在这里高调地露一露脸,目的却是为了营救李清照——不论是何方敌对势力绑架了李清照,都会在自己露脸之后主动找上来提出条件。
  这个想法是有风险的,风险就是一个弄不好,自己就会变成各方势力的角逐目标,等于是送出去给人家打,打得过打不过先不说,送出去给人家打就是不智。
  正纠结于这个想法时,却又被随之而来的联想给打消了,那就是万一李若兰也在这里,再暗中联合各方势力一齐对付自己七人,那就真的不妙了。
  虽然己方七人有潜水逃遁的后路,但是既然无法横扫群雄,又何必出去丢人现眼?
  只听生铁佛说道:“还是贫僧提个建议吧,大家既然都是武林中的名宿高手,咱们就用拳头来说话,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进入陷空岛,武功不行的,只怪自己学艺不精,老实儿地留在岛外算了,不然你进去只怕也是个死。”
  生铁佛这话是回答灵兴的,同时也是面向明教和江面上的各方势力。
  众人闻言就都纷纷赞成,说崔大师此言有理。
  毕竟,就算登上了岛屿,能不能通过岛上的机关大阵还在两说,而且就算通过了机关大阵,能不能打开水底涵洞的石门也是未定,即使打开那座石门了,涵洞里面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宝物亦未可知,这个时候在岛外江面上就拼个你死我活的,那纯属傻逼行为,谁都不愿意。
  各路人马纷纷响应,钟副教主就点了头,“好吧,就按崔大师的说法,我明教设下一船擂台,只要能胜我明教弟子一招半式的,即可登岛。”
  白胜听了之后就很意外,这钟副教主答应的也太痛快了,既然你如此痛快,你还封江设卡干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旁边张顺轻声为他解了疑惑:“这钟副教主叫做钟相,听说是明教暗宗的首脑,明教本来叫做摩尼教,分为明宗暗宗两大派系,方腊是明宗的首脑,这钟相与方腊一向面和心不和,互相之间争权夺利,方腊把摩尼教改为了明教,就有驱离钟相的意思”
  张顺久在长江各流域活动,对摩尼教和明教的活动了解较多。
  白胜一听就明白了,料想定是方腊在岛上掘宝,却把钟相留在岛外设卡,方腊不想让钟相染指宝物,更想利用这个机会削弱钟相的实力,而钟相却不想让方腊独吞,更不想替方腊当炮灰,所以才会有了眼下这种不伦不类的滑稽场面。
  当下只见明教腾出来一艘高大的战船,那战船上的水军将士纷纷乘坐舢板分流到其它船上,空出来的船头甲板就如同一个超大的擂台一般,若是有人在那上面比武,周围远近船只上的人们均可看得清楚。
  擂台既成,钟相就宣布道:“现在本教主宣布,比武开始!我方先派出一名弟子,欢迎各路武林朋友上来挑战,只要打赢他即可登岛!”
  钟相话音未落,在他的坐船上突然跃起一人,凌空踏出八步,轻飘飘落在了擂船的船头甲板之上。
  “好!”
  “好轻功!”
  周围爆发出一阵彩声,凌空走八步,横跃两丈六七尺的距离,这轻功的确不凡,值得喝彩,就是那些被卡在外围的各路武林好手也都不吝赞赏。
  “寨主,咱们打不打这个擂?”张顺看着就有些摩拳擦掌,这轻功虽然比他稍强,但是在擂台上打斗,这样的轻功就没了用武之地,你总不能在打斗中间跃到其它船上去吧?那样就等于认输。
  “打毛啊?看着!”白胜轻声否决。


第719章 燕青、秘踪拳
  这守擂的明教少年是谁?如同白胜一样,有太多的人在好奇这个问题。
  白胜没有询问张顺,却能听见其它船只上人们的询问纷纷。
  “这人你都不认识?这人就是钟副教主的单传弟子杨幺,一身武功已得钟副教主的真传,是明教之中后辈里凤毛麟角的杰出人物,虽然论关系不如方教主的女儿圣姑以及弟子白钦,但是地位却比白钦更高,司职光明左使!”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明教陌生,方腊在江南盘踞多年,近来更是建立了国家做起了皇帝,他手下的重要人物也就跟着名噪江南武林,总有人对其了解透彻,说起来就能够如数家珍。
  当然,不了解明教的人们总是占了绝大多数,不懂光明左使职位高低的也是大有人在,当下就有人反问追问:“光明左使是多大的职司?这杨幺年纪轻轻,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
  白胜也是这样想的。他站在船头,看向那擂船上面昂然待战的杨幺,只觉得杨幺比自己还要小上两岁,生得浓眉大眼的,心中就有墟怪,媳妇怎么从来没对我说过钟相和杨幺的事情?
  事实上由于方百花一度想要染指白胜这个小鲜肉,导致方金芝对其防范甚严,唯恐丈夫想起方百花移情别恋,所以很少说起明教内部的人物事迹,别说是钟相杨幺这种被方腊排挤的边缘人士,就是那些深受方腊器重的要员也不曾介绍出来。
  在围观的众船只上面,人们对杨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杨幺年轻,不可能有什么惊人艺业,也有人认为既然他敢上去守擂,就说明他艺高人胆大,绝非泛泛之辈。
  但不论人们如何评价,打败杨幺进入陷空岛总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钟相说得明白,只要胜得过明教弟子一招半式,即可过关上岛,而失败的明教弟子将会被替换,这是一场极其简练的比试,不存在什么排名排序之说。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比试方法的简练,才显得它与寻常擂台不同。寻常的擂台比武首先出场的都是凶砖引玉的人物,武功不会太高,但是杨幺就不一样了,在第一场比赛开始之前,人们对杨幺的实力几乎无法估量,只从他上得擂船的轻功身法是无法得出结论的。
  因为不摸底细,所以人们持有谨慎态度。武功超高的自然不会去与明教后辈交手,而武功泛泛的又不敢冒然上台现眼,一时间这擂船上竟然有些冷场的味道了。
  等了半晌不见有人上台,杨幺就有些不耐,开始向众人发出挑衅了:“你们不是想要进入陷空岛么?来啊!只要打败我,就可以放你登岛,至少我江面上的水军不会拦阻于你!”
  “狂妄!”
  杨幺这么一挑衅,就有人忍不住了,呵斥者来自于众多船只的深处,话音才落,只见一道身影如同大鸟般从船舶堆里跃起,一跃便是三五艘船,落下时脚踏他人船只的蓬顶,借力再次跃起,如此起落数次,便落在了擂船的甲板上。
  此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中,众人只见这位后上擂船之人也是一个年轻人,与杨幺的区别是此人上身未着衣衫,露着一身刺青纹身,前身和双臂上纹的是苏轼的一副名画“岁寒三友”,后背上纹的却是一头凶猛的苍鹰。
  “原来是燕小乙!”
  “燕青竟然也来了!只不知卢员外到了没有,若是卢员外也来了那可就热闹了”
  上得擂船的正是浪子燕青!各船上不乏认识燕青之人,当场就把他的名号喊了出来。更由于众人皆知燕青是卢俊义的跟班,相比于燕青的到场,人们更关心的则是卢俊义是否也在燕青起身的那条船上。
  听了人们的议论,白胜也就微微点头,卢俊义的名气真的太大,生铁佛之流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至于少林灵兴和辽国的耶律大石,在中原武林中都属于名不见经传之人,因此无怪乎人们对燕青如此热议。
  燕青登上船头,未作任何礼节,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明教也太嚣张了吧?也不打听打听这陷空岛是谁家的,就妄称是你们明教的?”
  对于燕青的质问杨幺根本不买账,冷笑道:“看你挺大的小伙子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啰里啰嗦?难道你上来不是为了跟我打么?只要你打得过我,这陷空岛就是你家的,若是打不过,管它是谁家的?也轮不到你来跟我说!”
  因为与卢俊义关系暧昧之故,燕青生平最恨别人说他像个娘们儿,听见杨幺如此讥讽,顿时大怒,再不多言,只将身子一矮,倏然前冲一步,抡起双拳就打。
  “秘踪拳!”
  “这是秘踪拳!”
  燕青这一动手,周边众船只里面就有数人叫出了他的拳法名称。
  “都说秘踪三十六,艺成天下行!卢员外这套秘踪拳很是厉害,今天有眼福了!”
  秘踪拳之秘踪二字,与藏传佛教武功密宗大手印之密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秘踪拳乃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所创,传于浪子燕青,只因未得周侗允许,卢俊义不敢擅自将红拳传授给燕青,才想出了这样一套拳法。
  卢俊义号称拳棒无双无对,在拳法上的造诣也是非常之高的,自创出来的秘踪拳不比当世武林中广为流传的各种拳法逊色半分,甚至还要高出许多。
  秘踪拳的特点就在于秘踪两字,顾名思义,秘踪就是行踪隐秘之意。
  但凡武者练拳,所讲究的无非是手眼身法步五大要素,其中的“步”即步法,而秘踪拳在“步”的技巧上尤有独到之秘,行拳攻防之中令对手难以捉摸判断其后续招式,因为称之为秘踪。
  秘踪拳一经创出,第一个学练者就是燕青,后世有人说秘踪拳是燕青所创,这说法大谬不然,想那燕青的武功在北宋时期充其量不过是一流高手,岂能具备独创一路拳法的资质?要想独创武功,除了白胜这样自带金手指的穿越者之外,必须得是当世的武学宗匠才能办到。
  除了燕青之外,卢俊义老家的几个亲戚也曾学得秘踪拳,并且将其流传到了后世。直到清朝末年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那个时代,河北天津一带已有秘踪拳多个分支,而霍元甲又将各个分支糅合在一处,创新了一套迷踪拳出来,并以该拳法打败了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扬我中华国威。
  只说当下各船上的武林人士议论秘踪拳的优劣短长,这些话一字不落地传入了白胜的耳朵里,就引起了白胜对秘踪拳的兴趣,只因他只见过卢俊义打红拳,却没见过卢俊义打秘踪拳,而此时正好可以通过观看燕青的秘踪拳,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定卢俊义的武功境界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燕青的拳很快,步法也很诡异飘忽,令场中众人纷纷喝彩。
  原本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拳法一定能大占上风,至少也能够在开打的初期稳居先手,先下手为强嘛,先动手的不沾点便宜怎么能行?
  然而事实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连白胜也没有想到,燕青如此诡异多变的快攻在杨幺的面前竟然没有任何效果。
  实际上的情况是,在燕青的拳头即将打到杨幺的胸前时,杨幺突然一屁股坐了下去。


第720章 波斯武功对中国式摔跤
  杨幺这一坐倒在地,就令旁观者们大吃一惊,燕青拳上的劈空力道竟然如此之强么?
  同样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燕青的拳劲纵有劈空之效,又能大到何等地步?那不过是扑灭火烛的风劲罢了,如何能够隔空击倒杨幺?
  反过来说若是杨幺连这样的拳劲都禁受不住,那岂非连弱不禁风的女子都不如了?又怎会代表魔教上台守擂?难道说钟相故意要丢自己的人么?
  一时间江面上惊呼四起,显是都对这个场面难以理解。
  只有白胜以及为数不多的超级高手才能看得出来,杨幺的这一坐倒是他自己有意为之的,但是即便是白胜也不明白杨幺为何要选择坐倒这样的躲避方法。学老娘们儿撒泼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