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武大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蔡京严令白胜不得擅自出府,如果实在有事,必须经过他同意,并且加派随身护卫才能成行。
  而在李碧云瘫痪的前提下,这一条例外原则根本行不通,因为蔡京认为除非派出所有护卫才能保障白胜的安全,但是那样做的话,太师府的安全谁来卫护?
  不能出去,白胜就只好先让时迁去蔡攸的相府探一探情况,顺便了解一下完颜兀露的康复情况。结果时迁回来告诉他相府已经被贴了封条了。完颜宗望兄妹三人不知去向,估计是返回金国了。
  白胜无奈,又想到是否可以去卫县地下墓穴的里面去看看,时迁却告诉他那墓穴已经塌陷了,原因是龙雀神刀和金雀开山斧就是那墓穴的某个机关的枢纽,拿走了这两样东西,墓穴便即崩塌湮灭。
  如此一来,白胜就只能暂且放下参看拓片的心思。不管怎么说,神刀到手了,总算是完成了一大心愿,至于那只玉马就先寄存在蔡京的书房好了,等什么时候不在太师府住了,再拿走也不迟。
  接下来的几天里,白胜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足不出太师府。
  每天早晨按例给蔡京和李碧云理疗,中午带着李碧云去动物园练功,下午在李碧云的指点下强化对一些武功招式的记忆,这段时间里他是不敢带着铜棍的,因为他担心铜棍会克死李碧云,晚上则是他修炼假红拳心法的时间。
  至于那万象神功,因为有李碧云的叮嘱,他一直没练,既然根本练不成,练它何益?
  说他是处在一个等待的状态,是指他在等待马麟的归来,马麟拿着重金去请萧让和金大坚了,这俩人请不来,白胜的大计就无从开展。
  白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主儿。蔡京不许他出府,他就反过来让蔡京帮他办事,你若是不帮我办事,就别拦着我出去。
  “你想办的事我都给你办了,就是不许你出府!”蔡京对白胜如是说。
  蔡京不是在欺骗白胜,他的确给白胜办了许多事。
  第一件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复原职;
  第二件是蔡京找到了临时替代高俅主管禁军厢军的兵部尚书孙傅,给白胜要来了石炭开采经营权。
  这第二件事对白胜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因为郭盛他们已经在汴梁城外找到了煤矿山,而且已经把地表浅层的煤矿挖出来运到汴梁开卖了。
  如果不是白胜及时命人给郭盛送去了官府的批文,只怕郭盛他们已经跟厢军动手了,因为厢军要没收他们的炭车。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年关将近之时,白胜已经依靠煤炭大发其财,京城百姓的购买力还是很充裕的,谁家过年不想过得暖和一些?
  白胜的煤炭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因为他没有运输成本,所以他制定的出售价格比汤阴出产的煤炭便宜了一倍。
  汤阴出产的煤炭本来就是专门供给达官显贵消费的,寻常百姓一向只有眼红的份,只有个别居民可以想出办法——求助那些在贵胄家里服务的亲友代为购买少许。
  所以白胜的煤炭一经上市,立马燃爆了汴京市场,即使郭盛招募了数百乡民来做矿工昼夜开采,采掘出来的煤炭依然供不应求。
  有钱了,白胜就开始安排购买房产,自己总住在蔡京的府里肯定是不行的,在以治病为由要挟蔡京的同时,他也要面对被蔡京反过来掣肘他这个事实。
  除此之外,他也无法在太师府里安置越来越多的手下。至少要给即将到来的萧让和金大坚以及已经到来的王定六的家属购置房产不是?
  这一天早晨,给蔡京理疗之后,白胜又提出了第三件事:“太师,我要去打西夏,想请你帮个忙。”


第208章 太师门生
  蔡京端着茶盏,吹着漂浮在茶杯水面上的丹参片和苦丁杆,吹皱了一盏茶水的同时,本来就皱纹密布的老脸上,一对白眉皱得更深。
  “你是在故意消遣老夫么?还是你嫌你自己死的慢?”
  白胜尴尬道:“匹夫亦有报国之志,还请太师成全。”
  蔡经了:“你去报国?你以为你是杨业?还是狄青?你是比得上种世衡?还是比得上折克行?”
  老蔡列举的是北宋自开国以来最富盛名的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功绩显赫,令大宋周边的敌人闻风丧胆。
  白胜道:“名将也需要万千兵士逛统帅吧?没有兵士,将帅如何统筹战役?在下不才,愿为征西大军之中的一名马前卒。当然,若是太师能够帮忙,让我统领一路人马就更好了。”
  蔡绝得两眼发黑,将手中的丹参苦丁茶递给了侍女,闭起眼睛来平复了一下心绪,再睁开时盯着白胜的双眼看了许久,似在判断白胜说的是不是真的。
  半晌才道:“你先告诉老夫,你去征西,老夫的病体如何调理?”
  白胜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当下从容应答。
  之前他对蔡京讲述的疗程周期就已经打好了伏笔,大宋对西夏的战争将在明年初春开始,到了那时候他已经无需每天给蔡京理疗,而是改为每月一次。
  他计划在二月初给蔡京理疗一次,到三月末回来再来一次,这样他就有了两个月的时间。
  纵使他说得头头是道,蔡京却是依然摇头:“那也不行啊!你又怎能预知这场战争会打多久?而且你又如何保证你能在战争中侥幸不死?”
  白胜无言以对,没办法,只好堆出一副被人揭穿谎言的窘迫笑脸,说出了另外一个谎言:“太师明鉴,其实我就是想弄些军功,藉此换取高官厚禄,毕竟皇上封给我的官太小了不是?至于西征嘛,我又不傻,真打起来我能往前冲么?我最多也就是在军中混一混资历而已。”
  时隔多日,他已经从苏醒的萧凤口中得知,赵佶封给他的御武校尉就是个芝麻小官,而且是没有实职实权的,谁都管不了,比之孙悟空的弼马温还不如,因此暗骂赵佶抠门不说,只说眼下,借着这个由头来撒谎再合适不过了。
  用小人之心去欺骗小人往往是易于成功的,因为小人总会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在追逐名利的小人的思维里,别人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名利而做的。
  果不其然,蔡京在听到这番“实话”之后露出了笑容,指着白胜说道:“你这个白日鼠,跟老夫装什么忠烈之士?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想升官是人之常情,但是又何必去参加西征?”
  别看蔡京在赵佶面前夸耀白胜是侠义之士,那都是为了保住白胜这个私人医生而说出的鬼话。在他的心目中,天下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侠义之人和忠烈之士。纵如杨业、狄青之流,不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才舍生忘死的么?
  白胜听到这里就很无奈,蔡京虽然相信了他的话,但是很明显,蔡京还是不许他去参加西征。
  果然蔡京又道:“咱们大宋重文抑武,武官做得再大又有什么出息?你觉得你强的起高俅么?你若想当官,老夫就收了你做门生,不必参加明年的秋闱,即为秀才。”
  如果一定要找出蔡京这一生做过什么好事,那就莫过于在教育上真抓实干,他一生致力于办学讲学,为朝廷选拔输送了大量的文人士子,虽说这些人最终在参加殿试之后统称为“天子门生”,但其实这些人都是受了蔡京的恩泽的。
  蔡京的门生,至少也是个秀才级别。你让蔡京的学生去参加乡试,那不等于是说蔡太师的文化不够高?且不说蔡京必会因此给你穿小鞋,只说你自问才学比得过蔡敬?
  蔡京又道:“明年一年里,你可以背一背圣贤之书,老夫也可以为你指导,待到后年礼部省试之时,老夫自然有办法让你过关,甚至到了殿试也能助你东华门唱名。”
  所谓东华门唱名,就是殿试上榜者。至少也是个进士出身,这是大宋朝文官的硬“文凭”。
  个别的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通过某种特殊功勋被皇帝提拔上去的,不论实职做到多大,终身都比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矮一头。
  蔡京可谓是实心实意对待白胜了,身为当朝一品权臣,他答应这样做已经是竭尽所能,就算是皇帝赵佶也不能破格提拔某个白身到如此地步,否则为何高俅终身只能做个武官?
  高俅可是跟过苏轼,同样懂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只不过水平不够高而已。就连高俅都做不了文官,可见大宋科举制度之严,千百双眼睛都盯着呢,皇帝想作弊都不行!
  蔡京哪里知道他如此倾情相待,却是无法满足白胜真正的需要。
  只见白胜沉默了下来,不禁很是诧异,心说我这样的条件,若是搁在天下莘莘学子的身上,还不得高兴地疯了?怎么你还能如此淡定呢?当即问道:“你可是还有什么困难?难道说你质疑老夫的能力?”
  白胜一咬牙道:“学生不敢质疑!太师一番盛情,学生感激不尽。只是学生以为,要等到后年才能做官,这岂不是为时过晚?学生想的是这一文一武能不能同步进行?反正学生现在已经是武官了,就借着这场战争的东风更进一步不行么?”
  听了这话,蔡京顿时气得不行,合着你小子是想要文成武德啊?既要当文官,也要当武官,干脆你学着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算了!这简直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当即怒道:“好了好了,都随你好了,你要从军,去参加元夕之前的武举就是了,跟老夫在这里费什么口舌?至于你从军之后能否升官,那是童枢密的职权,老夫帮不上忙!”
  白胜等的就是蔡京这句话,当即行礼道:“太师息怒,学生的本意就是想去参加武举,可是太师你不是不让学生出门么?所以才来请太师帮忙。”
  蔡京恍然大悟,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原来你兜了一个大圈子是为了这件事,那武举开考距今还有二十多天,你何必这么早来求我?”
  白胜道:“其实学生求太师的不止是这件事,只因学生在武举开考之前还想去御拳馆学习一下武功,以求临阵磨枪之效。只是那御拳馆收人过于严格,所以想请太师给学生推荐一下。”
  蔡京立马摇头道:“这事我是真的帮不了你。那周侗是个惫懒的性子,老夫管不了他。当初官家让他去单挑方腊他都躲了,就是太子想去他的御拳馆学拳,他都推三阻四才勉强答应,这事你就别想了。”
  白胜心说这御拳馆果然难进,不过他本来也没把进入御拳馆的希望寄托在蔡京身上,他现在提出这事不过是为了换取出门的自由罢了。
  所以说道:“学生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进入御拳馆,只是此事竟成之时,还请太师允许学生出府。”
  蔡京惊奇道:“看不出来,你还有别的门道,好吧,如果你真的能够让御拳馆接收你,老夫就给你这个方便。”


第209章 喜事连连
  三天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汴京,白胜被人抓走了。
  有人看见白胜和一个三十左右的美貌女人出现在州桥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里,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武林高手围攻,结果那女人突围而去,白胜却落入了那伙人的手中,那伙人去向不明。
  白胜这个名字,在今天的京城已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因为今年腊月前后汴京城里发生的诸多大事皆与此人有关。
  盗了少保王黼的玉马送给太师蔡京为大事其一;
  开封府四大名捕给他做跟班保镖为大事其二;
  强吃樊楼的霸王餐为其三;
  当众殴打高衙内为其四;
  触怒皇妃乃至皇帝,令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即御前侍卫进入太师府为其五;
  而更加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皇帝去了太师府非但没有抓了白胜问罪,反而封了白胜官职,这是大事其六;
  寒冬腊月,京师百姓有幸购得石炭取暖,皆拜白胜所赐,于是有人送给白胜一个绰号叫做“及时雨”,以表达对白胜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此为大事之七;
  近两天太师蔡京出入朝堂,与百官闲聊之时,言必称新收了一个门生,就是白胜。业界人士皆知蔡京此举必是为白胜参加后年的省试殿试做铺垫,具打算拭目以待,想要看看蔡京如何将一个不学无术的山野村夫教成儒家新秀。此为大事之八。
  上述八件事都是汴梁城脍炙人口的热闻,人们茶余饭后,聊起来的除了白胜还是白胜。
  在蔡京宣布白胜是他的门生之后,此番利用蔡攸落马以及王高李三人被劫的大好机遇,在朝堂之上话语权骤增的右相白时中亲自拜访太师府,目的却是认亲。
  白时中公然宣称,白胜是他失散多年的亲侄子,当着蔡京的面,白时中极力邀请白胜去他的家里居住。
  白时中说得好,叔侄一家亲,叔叔就定居在京城,侄子住在太师的家中就不合适了,虽然太师跟你也有师生之谊,但毕竟他姓蔡不姓白。
  白胜却当场拒绝了白时中的邀请。
  我特么去你家找你时你给我吃闭门羹,后来你跟着皇帝来太师府抓我的时候正眼都不看我一眼,唯恐我的晦气沾上你。现在发现我没事了,被皇帝封官了,成了太师门生了,又来请我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当然他也不会当众给白时中下不来台,只说:“住在太师府里,可以随时照顾老师的身体,住在别的地方是不方便的。”
  这话令蔡京老怀大慰,觉得白胜虽然贪图荣华富贵,但未始没有一腔孺子赤诚。真不枉自己悉心栽培他一场。
  白时中虽然没能领着白胜回家,但是他自认白胜为亲侄子的事情却已不胫而走,在京师中广为流传。
  于是白胜的身上就又多了一层光环,若是把他现有的种种身份叠加起来,就是高衙内也无法与他媲美了。
  有钱,有地位,有背景,有前途。在京城朝野人们的眼中,白胜俨然已经是新时期的四有新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四有新人,却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物给劫持了,这消息如何不会引起满城震动?
  至少老百姓们都在关心上次买来的石炭用完了之后还能不能再买的问题。
  白胜当然没有被劫持。
  在这消息甫一传出之时,只有蔡京府中的人们才知道,被劫走的人必是白钦。
  至于劫走白钦的那伙不明来历之人,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那必是王黼、高俅和李邦彦三家人找来的高手。这一点不论是蔡京还是白胜都能猜出来。
  白胜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笑了。他没法不笑,因为这件事太搞笑了,擒了白钦去换王黼他们三个,方腊肯换才怪。
  他猜测那个逃走的女人应该是方百花,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方百花和白钦没有跟方腊走在一起,而且他们居然没有离开京城,是为了营救方金芝?还是营救方七佛?又或者是为了对付自己?
  这三种可能同时存在,白胜也懒得去分析,只是想起被那只白猿先掳后救的方金芝来,倒是有墟怪,因为这些天他陪着李碧云去动物园练功时,白猿和方金芝都没有再次出现。
  毫无疑问,方金芝和白猿应该就藏匿在动物园里,李碧云一度害怕在她练功时白猿会来干扰,一旦白猿来干扰,只靠白胜是无法拦阻的,若不是她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心态,她都不敢去动物园练功了。
  不过事实证明那只白猿并没有这么卑鄙。而且经过了这几天之后,李碧云的走火入魔却奇迹般的渐渐好了,先是上肢恢复了行动能力,然后双腿也恢复了正常,就是白猿再来骚扰也不怕了。
  白胜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奇迹,这只是因为龙雀神刀已经“离开”了李碧云的周围。
  李碧云的恢复,对蔡京和白胜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