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幼凤命格
“四大不共戴天之仇,”
“亡国,灭门,夺妻,杀父。”
“我已经占其中之一,看来和这袁龙冲突无可避免,”杨启峰他端着手中的茶杯,手指轻轻的抚摸着茶杯,口中自言自语的讲述道。
昨日京试放榜,当日就流传出了这样的话语,短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帝京。
消息传播速度这么快的缘由他也晓得,这是有人在背后推助波澜,外有着消息足够劲爆,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两大名门一个郡望。
两位当事人又都是获得殿试资格,在这科举正备受瞩目的时候,这样二夫争妻的戏码不吸引眼球才是一件怪事。
“琅弟查出来了,是你十七弟!”方杰他走到了杨启峰面前,端坐下来拿起茶杯,一口喝干了杯中的茶水。
“是十七弟,这我心中有数,当日在状元楼见到他和袁龙接触的人不在少数,此事还请方大哥不要声张,毕竟都是同族子弟,”
“把最近两日咬口舌的奴仆惩治一番,”
“我这就去办,”
杨启峰他时时刻刻派人关注着周瑁,早就知道了这一幕。
这是周瑁的反击,杨启峰并不愤怒,只允许你算计别人,而不允许别人算计你,世界又不是围绕着你在转,岂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杨启峰他先出手,周瑁其后反击,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是周瑁下手倒是果断干脆,一下子打中了七寸之处,袁龙乃是冀州袁氏嫡子,下一代的家主继承人。
袁氏可是名门,家中有着两位元神强者坐镇,门生故吏遍布冀州。
只是,上一世这袁龙籍籍无名,远不如这一世高调,记得当时袁龙科举只是二甲末尾,勉勉强强的中了,差一点落入到三甲中。
州试名次他倒是不晓得,可肯定不是州试第一,记得未来孙青和周瑁争夺冀州,这袁氏也是冷眼旁观,在胜利者出现后,这才派遣族中弟子出仕、
像是袁龙自高中进士后,就开始养望,不再踏入仕途,未来乃是冀州名士。
上一世袁龙行径和此世大为不同,杨启峰他心中有数,这一次怕不是袁氏不甘寂寞,打算孤注一掷的也要参与争龙了。
上一世袁氏未动,那是因为有着孙青在,而这一世的孙青已经死了。
二者看似没有关联,但少了孙青这一位冀州潜龙种子,这冀州自然不可能就没有竞争者了,气运演化之下肯定会再有人踏入进来,到时候成为潜龙种子角逐冀州潜龙。
特别是杨启峰对上一世袁龙的行径表示怀疑,这真的是原有历史中袁龙的样子,要知道这孙青乃是重生,他上一世晓得的历史,也是孙青重生后演绎的历史。
没准真正的历史中,这位袁龙就是冀州潜龙的种子,最后和周瑁角逐冀州潜龙,谁胜谁负就不晓得了,但这一个思路正确,孙青能够崛起,没准其中掠夺的机缘就有着属于袁龙。
这一世孙青身死,再无掠夺袁龙的机缘的机会,这也造成了袁龙并未熄灭争龙的心思,从而连带着袁氏也不站在局外,而成功的开始入局。
这位袁龙不论是因何缘由起了冲突,都可以不论,只要袁龙要踏入争龙,那么他们注定乃是敌人,冲突只是早晚的问题。
殿试近在咫尺,袁氏就算是名门,在天庭瞩目下,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度过了这一段时间,他高中进士,成功击垮掉了周瑁,应了周家龙脉大运,他也不惧袁龙。
只是让他感觉到麻烦,只是迎娶一位名门之女,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后果,正常节奏就算是和袁龙敌对,也是要多年后,双方都身居高位,开始争夺冀州时。
如孙青和周瑁他们二人,科举时并无冲突,其后还共同对抗黄巢起义,他们借助着黄巢起义开始发家,最后直至到反目成仇。
他和袁龙应该也差不离如此,此时冲突太早了,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此时的他和袁龙,要全部都身死了,对冀州大局也是无影响,冀州气运演化下,自有其他潜龙种子出世代替他们。
永远都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世界离开了你还会继续的运转下去。
他和袁龙冲突的缘由就是王氏女,这一位王氏女肯定不凡,杨启峰他开始顺藤摸瓜,对王氏女下达了判断。
气运一道,他是经历过了这么多,还有他上一世总结,和其他世界不断的实验,自认已经是水平不低了,绝对的不会判断有错。
记得王氏女名字中有着一个凤字,再联想到袁龙的这个龙字,组合在一起肯定不是攀龙附凤,应该是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这代表着的含义他岂能不清楚,要是如此怪不得袁氏想要求取王氏女。
他和袁龙冲突,这已经说明王氏女不凡,幼凤命格应该为真。
想到此处,杨启峰露出淡淡的冷笑,袁龙想要龙凤呈祥,他何尝不想要,只要迎娶了王氏女,他也是能够凑出龙凤呈祥来,他手中出现了一枚晶莹剔透的珠子。
看来此番王府之行,这一枚龙珠的缘故也是不小,幼凤命格天然的被龙珠亲近,所以这才演化了这一场变故。
这是龙珠增强气运后产生的,机缘和祸患从来都是等于号,机缘渡不过就是劫难,而劫难渡过就是机缘。
休要说外面的留言已经把他给逼迫到了不得不争的地步,就说这知道了王氏女为幼凤命格,他岂能够放弃,迎娶王氏女,少奋斗十年。
就算是方杰和朱长烈加在一起,也不如龙凤呈祥这特殊命格带来的气运增长多。
看来王家那里还要再安排一下,不然王方远坚持不住王家的压迫而把他给放弃了,这可就蛋打鸡飞了。
仔细算下来,杨启峰他发觉自己州试之后,不,应该说是州试前,也就是孙青死后,他顺当太多了,远不如以前艰辛了。
这一切都应该是这本《经》带来的变化了,无愧于昊天上帝埋藏下的手段,要他只是一名土著,还真的不敢用,但作为一名轮回者,事不可为还是能够跑的。
去了其他世界,昊天上帝追的过去?
第221章 殿试
汉林殿!
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下檐为重昂五踩斗。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杨启峰跟随着宦官落座于自己位置之上,他环顾四方,这一座汉林殿乃是大汉专门为科举建造,要是新朝建立,会推平这座汉林殿而重新建造。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
这可不是一座宫殿这么简单,在这里面不知道布置下了多少手段,科举大汉不敢正面干扰,但侧面影响倒是不禁止,毕竟这也能够当做一种考验。
科举取士,要的是英才,连这点考验都渡不过去,算的上什么英才。
众位考生,肉眼可见,他们各自端坐,神色肃穆不言苟笑,决定一生命运就在此刻,要是能够高中进士,这如同鲤鱼跃龙门。
休说名列天籍成为真人,就算是踏入仕途,也是能够平步青云,授官至少也要一县之长。
杨启峰平和的目光突然一凝,他注视到一位少年,这位算不上英俊,他额头略微宽大,眼睛略微狭小,看上去不起眼,却是一位后世惊天动地的人物。
《帝》在他身上,同时对付也有着感应,朝着他望来,二人目光交汇,却是又各自移开。
《经》散发着淡淡的热浪,这一本《经》品级极高,杨启峰他自科举开始携带进入,从始至终都未被检查出来,不论是何种手段都是如此,乃至于这次殿试检查也轻松通过。
目光错开,杨启峰注视到他眼底中还有一个瞳孔,这是重瞳,此乃异象,上一世有此异象者,乃徐州李天赐。
当《经》热量消退,对方眼底之中,哪里还能够看出重瞳的影子。
重瞳子,翻遍史书,这无不都是霸主,铁定的造反派,要是大汉晓得,一定会进行捕杀,但很可惜,《帝》在对方身上,就算是把李天赐抓起来,也不可能查出重瞳来。
对于《经》的伪装能力,旁人不清楚,杨启峰心中岂能没有数,和孙青大不同,李天赐可是怀抱通灵宝玉出生,生来就有大运,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成了气候。
可不像是孙青刚刚重生,正是出于低谷,而哪怕是这低谷,杀了孙青也动用了两位元神,外加两位真人的豪华阵容。
杀李天赐要何等阵容?这是一位大敌,不过是未来的。
《帝经》被拆分成为《帝》《经》,这是要他们一统南北,然后做最后的角逐,如今是冲突不起来。
踏踏踏脚步声清晰传出,汉林殿中端坐群人,却是鸦雀无声,凸显的脚步声格外清晰。
随着声音越发响亮,走进来的乃是一位身穿道袍的一名道人,他扎着发鬓,青色道袍,脸上悬挂着淡淡的笑容,双眸幽幽如汪洋之水,他缓缓走到上方。
只要目视道人,无不心中生畏,杨启峰也不曾例外,这是一名地仙,他和当初广元地仙给杨启峰的气息类似,但这位地仙正处于巅峰,远不是广元地仙能够媲美。
一位地仙现身,足以看出殿试天庭极为重视。
平时地仙无不居于福地之中,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人物,想要亲见也唯有殿试了,三年一次的殿试,都需要地仙主持,对于地仙而言这样的频率可不低。
三年对凡人很长,对地仙也只是一瞬的事情,但历届科举,必然委派地仙主持,他们不得不来,这就是天庭。
“请上官开启考卷!”
“可!”道人嘴唇蠕动,吐出一字,他手掌之中出现了一卷七彩玉蝶。
七彩玉蝶光彩炫目,他轻轻的一按,瞬间杨启峰摆放在身前的空白纸张,上面开始泛起墨黑色的文字。
文字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出现,转眼间空白的试卷已经布满了文字。
杨启峰他提笔看着题目,他直接开始书写起来,伴随着杨启峰下笔,他视野开始模糊,身上有着一股轻飘飘之感,仿佛是在飞翔。
他晓得这不是错觉,而是他的灵魂却是被吸纳到了天庭法域之中,这一次科举不光是答卷,还有着实践。
视野再一次清晰,他身披甲胄,腰间悬挂着一柄三尺长剑,身后鲜红色的披风,正伴随着呼啸吹来的东北风不断的抖动。
他身旁众将汇聚,把他拥簇在中央,身后大军云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仿佛是看不到边际,他们训练有素,手持长枪耸立着。
“大将军南征方逆,北伐辽寇,大小百余战,这才保得大汉社稷不坠,”
“如今天下烽烟处处,反王乱匪层出不穷,我等跟随大将军南征北战,本无怨无悔,可这朝廷重文轻武,低贱我等武人,”
“以大将军之尊贵,还要受李相如此侮辱,骂我等都是走狗,这也罢了,但李相胆敢污蔑大将军有谋反之心,这是要诛杀大将军,”
“索性我等不如反了这朝廷,”
“王将军说的不错,朝廷无道,赋税多如皮毛,天下早就苦不堪言,这才有方逆振臂一挥,天下黎民纷纷响应,旬月之间各州皆有反贼,”
“不,如今方逆虽平,可反贼之言已经无存,如今天下都称呼为义军,大汉以失民心,如今天下十三路反王之中,”
“太原王氏,更是天下望族,如今已经南下攻略关中,要是关中沦落,王氏大势已成,已具有吞并山东之势,”
“大汉已成一艘露底之船,将要沉没于大海之中,大将军不可自误,再乘坐此船,”
“我知大将军心有匡扶大汉之心,但时至今日局势已经不可挽回,汉室诸臣早就腐朽,只知争权夺利,值此关键之时,还要诬陷大将军谋反,”
“汉室不可扶,不如出降王氏,不失公卿之位!”
第222章 权臣?
杨启峰目光闪烁!
他此刻神志清明,无一丝被遮掩。
他心中极为惊讶,自己未曾被蒙蔽掉,初入的考生都会被蒙蔽露出本性,这才是大汉不惜成本建立汉林殿的缘故,因为他们需要借此判断考生的本性。
如眼前这一幕,要是大汉没有通过汉林殿影响,他是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
天庭高高在上,并不锱铢必较,毕竟大汉执掌人道,天庭岂能处处去干扰,要如此天庭也不在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执掌天道,代天刑罚!
他电光火石就把自己的状态考虑的清楚,这殿试被蒙蔽气运越是深厚者,挣脱蒙蔽的时间就越短,但也做不到从始至终都保持清醒。
龙珠?不太可能!
这一条真龙只是地仙,要是天仙才有可能,这应该是《经》的作用了。
到底是出自昊天上帝之手,有此能耐倒是不足为奇。
当啷一声,杨启峰他拔出了自己腰间悬挂的三尺长剑,他一剑朝着刚刚说话之人砍下,三尺长剑在半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的砍中此人的脖颈。
硕大的头颅飞起,脸上悬挂的笑容缓缓僵硬,鲜血不断的喷发,尸体径直的倒了下去。
杨启峰一脚踩踏着着尸体,他厉声咆哮喊道:“我周琅世受皇恩,封大将军,岂能投贼,”
“再有劝本将投贼者,犹如此人!”
杨启峰目光凌厉的环视四方,眼见众将都被震慑,他心中觉得这刷分还是不太足,这殿试模式他都清楚,大汉能够影响到他殿试,肯定是在外界观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此刻岂能投贼,要如此他辛辛苦苦刷下来的忠诚孝子形象可就要崩塌掉了,在获得这大汉忠志之士的信任可就难了。
如今大汉虽越发动乱,可并不缺乏忠志之士,尤其是黄巢未曾起义,大汉还具备着镇压天下,横扫一切牛鬼神蛇的力量。
正是他吸取大汉养分发展的时候,这忠臣孝子的姿态一定要做的十足。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圣上之意,岂是我等臣子能够揣摩的,此番圣旨以下,命我持节出征讨伐王氏逆贼,虽死无悔!”
忠臣孝子的话语刷的足够,杨启峰他这才一改话语,开始安抚众将,考杀人震慑,不是长久之计,只能够一是起效,如今大军外有王氏逆贼,后有李相专权污蔑,可以算是内忧外患。
不安人心,大军虽广,却是无战心,一触即溃,尤其是这李相不是傻瓜,能够爬到相位,哪里会有傻瓜存在,至此大汉存亡之际,还要污蔑他,定然是和王氏勾结起来了。
“方将军前日你禀报李相勾结王氏谋反,为防军中有将领被王氏收买,特献计试探军中王氏耳目,我按照计策而行,果然建功,试探出此贼,想此贼跟随我多年,竟然也被王氏收买,”
“真是令人心寒不齿,如今军中逆贼已死,当依照方将军建言肃清朝中乱臣,确保我等出征后方安稳,”
“大将军能听末将之语,实在是让末将惶恐,”方将军一愣,但旋即他露出兴奋之色,开口接上话语讲道:“李立明为我大汉丞相,但实则乃是王氏逆贼之臣,”
“如今党羽遍布京师,正是打算把大将军外派出,好控制京师,举城送给王氏逆贼,”
“我等当回师一击,斩杀逆臣李立,清君侧,正朝纲!”
“清君侧,正朝纲!”众将本来低沉的态度,一扫而空,各个变的龙精虎猛起来。
大汉乃是一艘破船,就是因为这帮乱臣贼子的缘故,如今大汉还雄踞关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