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道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小道人-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十分清楚地明白要想彻底改变一个世界的人类命运。想用最短的时间让人类达到自强不息的方法是什么。
  这并不是他随便臆想出来的,而是有着他那个世界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是他那个世界的人在漫长的历史之中,走了无数的弯路,才摸索出来的一条通天大道。
  那就是科技。
  没错,他就是要在这个世界,点亮科技树。
  科学的威力,他太清楚了。
  从他那个世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因为人类发现了科学的奥妙,懂得利用机器去代替劳作,懂得用科学去认识世界,才会在短短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克服了种种天灾人祸,办到了无数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他的世界因为这些伟大的机器,伟大的科学,用短短三百年的时间,达成的成果,远超过人类诞生数万年的进化。
  科技和科学,就是人类能够以之自强不息的通天大道。
  科学也从来不会比修仙弱上多少,未曾见,他的世界短短三百年时间就已经能造出核弹这种灭杀元神修士的超强武器,更不用说那个可能存在的反物质弹等等。
  只凭短短三百年的时间,就能够凭着科学的进步,让人类掌握着征服天地,甚至毁灭天地的能力。
  这就是科学的强大。
  这就是人类真正学会了去用正确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的成果。
  所以,只要他在仙剑一的世界里面,点燃科学的种子,这里的人类就能以很快的时间,迅速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才是人类能够赖之以自强不息的终极武器,也是他能够彻底改变女娲后人宿命的计划。
  他的世界还是人们一步一步脚印不断摸索着走出来的,就这样也仅仅花了三百年。
  那么现在,李小道要直接把改变了人类命运的许多伟大机器搬到这个世界来,点亮这里的科技树,直到人类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有多久。
  就算这之间有着时代的差距,这个世界的人短时间内不能理解,但是李小道也有自己的办法。
  在他估计,一旦这里的人们接受了科技的存在,恐怕不到两百年,就能发展到他的世界的程度,因为他直接相当于灌顶一样,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超前的东西,不必他们再走弯路,这样估计,两百年都有点多。
  而当人类真的到了那个程度,也就不需要女娲后人为之牺牲了,因为人类已经能通过科技克服一切困难。
  这才是真正的人道。
  只有人类掌握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才能无惧任何挑战,克服一切困难,挣脱一切束缚。
  他和这个世界的人细究根本都是没有区别的。
  这个世界的人受到各种人力所不能阻挡的磨难,一如瘟疫,洪水,饥荒等等自然灾害,他们不能做什么。
  这就和李小道一样,他也是面对那页金纸不能做什么。
  但这并不能阻挡他们都为之努力,努力反抗着种种逆境,掌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强大起来,直到有一天可以无惧一切,活出一个自由的灵魂。
  这就是李小道的道,自强不息之道。
  而李小道现在要做的就是推广这个名为“科学”的伟大火种。
  他要尝试让这个世界的人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自然不会是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去坊间开设学院,然后招一批人教他们用科学的目光看待世界,这样太慢了。
  李小道有直接能够达成目的的捷径。
  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朝廷。
  封建社会也有封建社会的好处,那就是什么事都是由皇帝一言而决定的,只要他能够说服这神州之上最大的国度君王,那么推广科学,让人类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若李小道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他就算知道有此捷径,要做到也是难如登天。
  可是,他是一个修道者。
  他是已经距离入道只差一脚的强大修道者,在整个凡间,能比他修为再高的人绝不超过一个手掌,他若是想见皇帝,那么是不需要费吹灰之力的。
  而他之所以有自信说服皇帝的最关键因素,还是除了那几件机器之外的另外几样东西。
  那就是现实世界的炼钢法和强大的炸药配方。
  他相信任何一个皇帝都绝对不会拒绝这样的诱惑。
  就算那皇帝是个昏君,无心国家大事。
  那么他也有最坏的打算,他作为修道者,各种术法想要操控一个凡人还是很容易的。
  已经找到了最后一件东西,花了一天时间,李小道就将磁石制造成了一件东西,随即叫了一声姜婉儿:“婉儿,出发,去汴梁。”


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安石
  汴梁城。
  这个世界炎黄苗裔最大的王朝国都。
  仙剑一这个世界,虽然历史神话多与现代有所出入,但是某些情况还是十分雷同的。
  比如朝代背景,仙剑一就设定发生在北宋神宗年间。
  来的路上李小道还花心思好好打听了一下现在的皇帝是谁,得到答案之后,心中更加满意。
  因为宋神宗在历史上是一个对朝廷疲软十分不满意的皇帝,他也有心励精图治,所以才有当政时候的王安石变法等等。
  这样的一个皇帝正是他所需要的。
  而,王安石其人,则更是推广科学最好的实行人选。
  虽然他穿越的两个世界,都是根据现实世界的小说和影视来构建的,但是这两个世界都是活生生的世界,李小道也不会细究什么,只能将之推为金纸的神通广大。
  而既然是按照现实世界的剧情和小说建立的,那么这些国度和朝代变化以及历史人物,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来到了宋朝国度汴梁之城。
  姜婉儿虽然在蜀山附近的一个人间大城住了半年,但是与这国都汴梁比较就是相形见拙了。
  就算李小道曾在洛阳那座陪都里待过两天,也是与真正的国都汴梁比较还要差一些的。
  走在大街上,李小道看着街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宽敞的青石板道,流水,小桥,街边随处可见的商铺,大街上叫卖的商贩等等。
  看见这幅景象,就算李小道曾经看过那副巨作“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宋朝生活,但与自己亲眼一见还是差得太远。
  而此时的北宋也不是晚期垂弱的南宋,百姓眉宇之间尚还没有那种国将衰亡的颓败感。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幸福朝气,虽然这也可能与此地是京城有关,此地生活的本就是稍较富足的一批人。
  李小道看了一眼皇城的方向,略作沉吟,他若是直接闯入皇城之中,虽然也可以做到,但是还是不要这么鲁莽才好。
  于是,他带着姜婉儿在京都转了几圈,打听到了朝中那人的府邸,随后,便直接穿过大街,来到西大街的一处不大也不小的府院面前。
  李小道带着姜婉儿,一句话也不说,踏步走向了那门口。
  那门口侍卫此时喝道:“哪里来的道士?止步!”
  李小道不言不语,他知道就算通报。但像他要拜访的这位官员,也不会愿意见他这么一位名声不显的道士。
  所以,他的一双眼睛幽幽的就看向了门口侍卫。
  门口侍卫被这一道眼神一瞥,连忙神情恍惚,动作恍若未觉的就给李小道让开了路,放李小道进去了。
  走入院中,李小道神识一扫就知道了他要找的那个官员的位置所在。
  李小道面上淡淡一笑,身形一幻,就出现在了一个房间外面。
  屋中年已半百的王安石正眉头紧皱的书写着一张奏文,就在此时,他屋内的门“吱呀”一声忽然打开了。
  这个老人头也没抬,便皱眉自语道:“又到晚饭的时候了吗?”
  他在书房的时候,早有命令,仅仅让下人在吃饭的时候叫他一声,其他时间一律不准打扰他。
  他问完这一句,没有听到熟悉的答复,反而听见一道清越的青年人声音淡笑一声:“贫道玄机,不请自入,还望相爷恕罪。”
  王安石一眼看过去,却见门口站立二人,一男一女,为首的是一个着道袍的青年。
  其也不愧是身居高位的一朝宰相,眼见此情此景,知道对方定非普通人,内心虽然提起谨慎,面上却沉起脸色,道:“道长好本事。”
  能够不惊动他府中护卫,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样的人,怎是普通人。
  不过,他已年过半百,阅历也是斐然,自然知道在这世界上有着一批练气修道的人。
  这些人向来不理凡人朝政之事,他们也没那个本事对于治世有何良策,仅仅是一批独修己身的人罢了。
  李小道自然能从这老人眼中看出他对于自己的情绪变化,李小道微微一笑,道:
  “闻相爷以为世间万物乃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万物,并认为天地自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将更替掉旧的,乃有‘新故相除’之论,更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惊世之言,贫道不才,于山中苦修,所悟之道,与相爷相合,特来助相爷一臂之力。”
  说完之后,李小道笑眯眯的看着这个老人,对他来说,能够在他想要推广科学的时候,遇上北宋神宗这个时代,更能遇上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实在是太有利了。
  在后世,连列宁都认为王安石是东方华夏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
  他致力于改变社会现状。
  他更认为万事万物有其规律,认为五行是其构成的基本元素,所以才有“天变不足畏”这样的言论。
  虽然王安石的见识言论,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正确。
  但是他能有这份超前的眼光,能用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能让这样的一个人为之传播科学,简直是不能太符合了。
  科学就是一门找到天地自然规律,研究规律,利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所以,王安石本就有这半成熟的认知,再让他推行科学,实在是太适合了。
  王安石听到李小道来意之后,脸色稍霁,原来对方是愿意帮助自己推行新政的人。
  不过他也不是随便就能凭借对方一张嘴就能相信李小道真的有什么治国良策,王安石闻言搁下了笔,注视向了李小道,问道:“却不知道长有何高论?”
  李小道笑道:“在高论之前,贫道先请相爷看一个东西,相爷原本认为世间万物皆是由五行构成,是如此,但也并非如此,五行属性也只是世界的表象而已……”
  李小道说着,一拍腰间葫芦,出现了一个小木台,落在了王安石面前,木台上端有着一个小管,木台的底端木座上方则是空出来了一些位置。
  随后,李小道一转头,眼睛瞥见一物。
  信手一招,一片青叶子就被他拈在了手里,手中灵力一吐,叶子剥落下一层薄膜。
  然后李小道将之放在了木台下方的一个玻璃片上,试手请道:“相爷请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从那小管之处一看。”
  王安石将信将疑的照着李小道的要求去看,他一眼就看到了一片绿色的小颗粒,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只看了一个呼吸,他就震惊的看向了李小道:“这是那片叶子!!”
  李小道抚手笑道:
  “《庄子》秋水篇有云,河伯经秋水,见百川汇流,遂以为天下之大之美莫过于此,后见与海,方知河水川流尽归于海,便以为至大,抬头望之,四海也不过天地一隅罢了,如此可见,此圣人言,早有预知,所有人眼可观的东西都是由其他更小的东西组成的,这是宏观之论,微观之下也是如此,便是宰相你现在看到的,也并非组成这片叶子最基本的东西。”
  王安石彻底震惊了,他的心神因为这一片叶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他看着那个普普通通的小木台,手指不由颤抖不已。
  他的一切认知,仅仅在用眼睛看见的那一瞬间,被彻底的打破。
  只有李小道知道王安石看见的这片叶子意味着什么。
  这是基础物理,也就是基础科学,是这个世界的人,第一次看到了微观世界的构造。
  他所制造的一切机器都是对于微观世界基本粒子之间的四大基本力之间的运用罢了。
  当人真正看见了世界的本质的时候,科学的火种就已经点燃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可让陛下一统天下
  王安石在桌子面前沉默良久,终于才将那震撼的心情压了下去,他沙哑着声音,眼神复杂的看着那台东西道:“此为何物?”
  李小道笑答:“名为显微镜。”
  王安石念叨了几遍“显微镜”的名字,点头道:“能见微尘之末,好名字。”
  李小道知道就凭一台显微镜,并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它只不过是一个开头罢了,目的是为了让人第一次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接下来李小道要要展示的东西才是能真正给这个国家带来实质性转变的东西。
  李小道侧步道:“贫道还有一物,不过这房间太过狭小,不便展示。”
  王安石的兴趣也被调动了出来,他很好奇,这个神秘的道士,在让他目睹了天地的本质是如何之后,又会带来什么样子的稀奇东西。
  来到院中。
  李小道手拍了一下葫芦,猛然院中空地上出现了一个似马车一样奇怪东西。
  李小道笑道:“此物名为蒸汽机。”
  王安石捋着胡须,上前打量了一番,发现其中有些东西他也能叫出名堂来,若有所思道:“这其中有齿轮这种东西,莫非是能够动起来。”
  李小道淡笑道:“相爷一看便知。”
  语落,李小道手指之间点出一团火焰,点入了蒸汽机的下方。
  王安石这才发现在这个东西的下方有着一个小孔,里面有一些黝黑的石块。
  这是煤。
  煤并不稀奇,早有百姓和工坊以此物取暖,烧窑,炼铁等。
  而当李小道点燃煤块之后,少顷,那机器就静静停在那里。
  王安石本欲开口询问,但见李小道微笑不语,便索性在一旁端立观看起来,想看看这个东西,究竟有着什么作用。
  约莫半刻钟的时间过去,王安石听到“咕咚”的水开的声音,随即眼睛瞪得无比之大。
  却见,那形似马车的古怪东西,居然轮子自动转动了起来。
  王安石立刻失声叫了出来:“这是为什么?为何它自己会动?”
  他下意识就想到了这道士的法术。
  李小道见状,旋即将火焰扑灭,随后放出了蒸汽,指着那些气体,笑着道:“这是水汽的力量。”
  王安石看着那些不断冒出来的水汽,整个人犹如被雷击中一般,脑子一下子变的空白一片。
  良久,他才反应过来,死死地盯着这个机器,颤抖着声音道:“它……它只需要煤炭和水就能运作?就能自己动起来?”
  李小道点头笑道:“相爷应该明白这个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吧?”
  王安石怎会不明白,他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但是田野间用于灌溉的水车,再者,古老流传下来的机关术也与这蒸汽机十分类似,但不同的是,最为重要的是……
  这个东西不需要借助地势,不需要像水车一样建立在河边,它搬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运作。
  这么一个只需要煤炭和水汽就能运作的机器,将省掉多少人力。
  而只需要量产此物,此物能带给大宋的转变将是何等巨大。
  王安石不敢想象,这个东西如果运用到了合适的地方,该引发怎样天翻地覆的转变。
  王安石毕竟还是受时代限制时间并不能够想到更多。
  他此时无比激动了起来,连忙大喊了一声:“来人,准备更衣,老夫要面圣。”
  说完之后,他激动的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