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四色猜想又称四色问题,四色定理,被称为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这道命题是1852年,格斯里在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是哪个用四种颜色着色,他突发奇想,这个现象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
于是他与他正在读大学的弟弟决心试一试,但是稿纸堆成山,研究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而后他弟弟终于忍不住就此问题的证明请教了他的老师,也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德。摩尔根,可是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的途径,于是又写给自己好友,著名的数学家哈密顿爵士请教,一直到十多年后哈密顿逝世,问题依然没能解决。
……
四色猜想在1872年被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剀利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让其成为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一个个世界一流的数学家纷纷加入四色猜想的大会战。
四色猜想在数学界越来越轰动,越来越被人关注,可是要说证明。
只有1976年有人用计算机的计算进行了证明,使四色猜想成为四色定律,可是从逻辑上证明,纸上证明,迄今为止。都是失败的。
秦朝那个时代都没能够成功,这个时代谁能证明?若真有这样的人,秦朝反而很开心。
至于第二题,将算学用《工具论》方式治学。
这个看似很简单。
可是
秦朝前世学习数学。便有一个现象,就是学几何时总是从一些公理开始,逐渐推出需要的结论,可是代数的学习却不是这样,学代数有的是加法表。乘法表,都是直觉构建起来体系。
为何如此?
这里面的情形值得推敲。
而第三题,更不用说了,这便是世界数学王冠哥德巴赫猜想,简称1+1。也是至今无人能够解决的超级大难题。
这三题说到底就是个超级大坑,尤其是那两道看起来最简单的,连秦朝都感觉头痛。
“高仙子,我也知道简单了点,可是某些人的智商不怎样,偏偏死鸭子嘴硬。又占居高位,门生故吏遍布天,我能出难题么?”秦朝笑说道。
“可是他们一旦……”高天籁沉声。
“那不正好和他们和解,也算是表示我的诚意。”
“和解。”高天籁狠狠瞪了秦朝一眼,秦朝是什么人,就算要和解,又怎么会写这样的文章来和解?
“好了,高仙子,我只能说这题其实一点也不简单,信不信由你。”秦朝摆了摆手。
高天籁心中苦笑。确实,秦朝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她也未必信。这一次询问也就是想知道那三道题究竟是不是出自秦朝手,还是有人做了手脚。
******
秦仙傲面对孙固的官榜,以《答官榜文》回答,而这文中出了三道题,这三道题看起来确实极为简单,好像抬抬手指就能完成。连李清照、高天籁都觉得如此。
整个天下更是轰动了。
秦仙傲这次是来反驳孙固说几何是易学,贱学是易学,很容易治的观点的。既然要反驳,按理说是出的题越难越好,为何却出如此简单的题?
“秦仙傲是看不起某些人,可是偏偏这些人又身居高位,一呼百应。”
“没错,秦仙傲本来不想理他们,这才扣下信件,偏偏那些人不服气,手指一动,狗腿子便蜂拥而出,逼得秦仙傲不得不应战,这一次,为什么出如此简单的题?是秦仙傲想不出难一点的么?怎么可能?所以,只一个原因瞧不起那些沐猴而冠的人。”
“题目出太难了,那些人又会吱吱喳喳说不公平,甚至看不懂题目,你看自他们与秦仙傲打擂以来,经《论语》作注,结果如何?可那些人又是如何说的?”
普通的非士子阶层老百姓,对神仙国还是很笃信的,因此也对秦仙傲有些盲目的信任,因此一看到这三题,几乎一面倒的认为要么就是这篇文章被做了手脚,不是秦仙傲所写,或者说是三道题不是出自秦仙傲的手。
要么就是秦仙傲怕孙相公等人看不懂题,或者堆词中砌言说题太难,以各种借口来搪塞,故而出这么简单的题目,其中含着赤裸裸的蔑视。
当然也有不少认为这些题兴许就是坑,看似简单,实则很难,不过这种声音是极少数。
普通百姓如此认为,士子阶层因为见多识广,特别是受到门中长辈先辈的启发,除非地位极低的,否则凡是身份高一点,学识渊博者都是不怎么相信神仙国。
所谓的《工具论》、《几何原本》在他们眼中绝不是什么神仙国的书籍,而是秦仙傲或者段海峰、刘琴自己的书籍和学说。
因此看到这三题想法自然不同。
“秦仙傲也是不得己,必须妥协,他的《工具论》只能治小道,治旁门左道,不能治大道,治圣贤书,这事本来他可能自己也没察觉,而这一次被韩相公、孙相公给捅穿了。”
“嗯,事情败露,偏偏以他的性格根本不可能退后,反而必须更加强硬,所以有了那篇《道德沦丧论》,有了给韩相吊孝那番强硬的言辞,有了之后的一切强硬所为,有了《几何原本》,只是秦仙傲失策了。”
“秦仙傲没想到孙相公,以及大佬们会不依不饶,这才逼不得已,扣压孙相公的信件,可孙相公又用官榜破了他的招,最后只能这样了。”
“对,最后只能嘴上说得强硬,再用这三个简单问题找台阶下。”
“这就是破罐子破摔,知道自己斗不过,这才示之以弱,一旦被人破解,或者做出来了,秦仙傲也能说是题目太简单,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知。”
……
大宋各大城池凡是生意好的酒楼、茶馆、市场,士子阶层与非士子阶层各持己见,若在以往,读书人发表的看法,普通老百姓往往唯唯喏喏,可如今,很多百姓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读书,士子阶层极度信服和畏惧,再加上有些人极度信服秦仙傲,因此往往没说几句,双方争吵了起来,而且双方不断有人加入。
ps:(看创世那儿有人说把推荐和月票都投给了我,真的很感谢,也很对不起还没爆发!)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零四章司马光的推演
“噗!”
一只灰鸽落在伊川府邸那高挑起的飞檐上,咯咯的叫了起来。房内一中年人连走了出来,手一招,鸽子飞落他手中。
“定夫,谁的信?”
“孙相公的。”游酢连走入屋子,这屋子中杨时、谢良佐、吕大临正听程颐讲解《易经》。“孙相公来信说,报社的记者来了消息,说这两天会去采访他,所以孙相公想询问您对秦仙傲《答官榜文》一书的看法,以及他要不要接受采访?”
程颐脸色一下凝重,他接过游酢手中的纸条扫了一眼,便搓成末。
“老师,答官榜文中,秦仙傲出了三道题,这三道题看起来好像真的很简单。”
“是啊,一点也不比治《几何原本》难,弟子正想询问您的意见,我们要不要私底下解了这三题?”
……
谢良佐、吕大临也连说道。
程颐却是目光看向杨时、游酢,眉角一扬:“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秦仙傲从不简单,此人有他笔下诸葛孔明之奇谋,也有司马懿之安稳。”杨时沉着脸,“依我看此事必有阴谋,我们需得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道。”
程颐点点头,目中露出欣慰,又看向游酢。
“我与外面士子所看也差不多,秦仙傲若堂堂正正应对,倒是该提防,可这一次,出人意料,我想他应该是认输,露怯了?”游酢朗声笑道。
“认输?露怯?”
程颐似笑非笑:“秦仙傲既然愿意写信给我们,甚至放低身段拜访我等,可见他这人,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高傲到僵化,死不认输。这一次妥协甚至认输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只是他真的是妥协?”
程颐微微摆了摆手,从旁边拖过一张报纸,手一指:“你看这《答官榜文》,整篇文章只是针对孙允中说几何是贱学,是易学两个观点,大为委屈不平。进行了激烈到极点的怦击,甚而留下了三个问题,可是大伙是否记得孙允中的《告万民书》最重的一点,不是说几何是贱学,易学,而是用贱学、易学观点,进而提出给秦仙傲两个月,让他拿出一份类似《几何原本》,内容却是针对圣贤道德的著作。”
“可是秦仙傲对于这一点。却没有给予太过明确的激烈反驳的怦击,甚至答复,而是只提了一句,此事下期报上再说。”
“这什么意思?”
程颐捋着胡须:“此人厉害,他是在用这三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题,引起人们的惊讶和疑惑,转移民众话题、视线,分散注意力。我可以想象。秦仙傲此计之后,还会有一系列看似合理。实则更加让人震惊的动作出来。”
“哦?”
杨时、游酢、谢良佐、吕大临都露出恍然之色。
“老师你是说秦仙傲是在用拖字诀?”
“老师的意思是秦仙傲在拖时间,所以下期再说,而这三道题简单,可是再简单,要攻克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做到的。”
“甚至他会在我们攻克了这三道题后,再来三道?借口甚至会说是前面出的太简单了。与《几何原本》不能比?”
众弟子一个个发言。
程颐点了点头:“为今之计,我们一方面要拆穿他这个阴谋,一方面,你们也得把这三道题给快速攻克,去吧。一人负责一道,中立居中协调。”
“是!”
四大弟子恭敬离开。
程颐连提起笔给孙固写起回文来。
汴梁宰相府。
“为何?真是我错了么?”
司马光在书房来回渡着步子,脸色很是茫然。
“月如的信文告诫我,这一次及早收手认输,否则可能更加颜面扫地。”司马光脑海中浮现出刚刚收到的君月如的警告信,这信中大骂了司马光一顿,说秦仙傲这一次不是拿不出东西来,而是不想他司马光等人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成为了天下领袖,却突然名声扫地,这才服软。
“不可能的。”
“秦仙傲再聪明,也比我们强不了多少,除非这些事是慈航静斋谋划数百年,可这更不可能。”
司马光眼中冒出精光。
“月如和秦仙傲关系非同小可,所谓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女人耳根又软。”坐在太师椅上,司马光闭上眼,平生所学,所参悟……一篇篇学问,一条条道理,一个个经验……出现在司马光脑海,秦仙傲这一次的事,司马光不断计算着,推演着……
当年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也是这样计算,推演……最终得出王安石变法必不可行,因而快速确立了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行动。
而这一次……
许久,司马光眼中冒出精光。
“秦仙傲就算是真正的天才,两个月?”司马光嘴角露出冷笑,“别说两个月,就是两年,二十年也未必能够拿得出那个。”
“父亲!”忽然声音响起。
“进来!”司马光淡淡道。
“父亲,孙相公来函询问,说是阿朱、阿碧要在这两日采访他,询问您有什么指示。”司马康递上手中的纸条,司马光扫了一眼,置于一旁。
“康儿,说说你的看法。”
司马康微一迟疑:“父亲,其实孩儿的看法与外界士子并无多大不同,孩儿只想说一句,自古以来,少有能两个月写成的书,想想我们写《资治通鉴》这么多人,还用了近二十年,所以两个月,就是秦仙傲抄书,也得赶紧。”
“好!”
司马光面露赞许:“好一个两个月抄书也得赶紧,偏偏你姑姑还发来信件,责我不识好歹,唉!”司马光摇了摇头,一指那纸条:“这孙允中的回函,你替我写吧。”
“是!”
……
司马光、程颐、吕公著、董汐严……一个个接到孙固的询问信件。秦朝的《答官榜文》三道题确实很让这些大佬们疑惑,可是一想到以《工具论》治圣贤书这条底线,一个个都坚信自己的判断。
毕竟二个月实是太短了,短到就是抄书都得加紧。
所以一封封回函落到孙固手中,都是一个字秦仙傲急了,在耍阴谋。那三道题是用来拖时间的。
很快阿朱、阿碧开始采访孙固,既然已经打好了主意,孙固自然没有推辞,而是大发一通感概。
很快这一期报纸出炉,因为等着秦仙傲的回复,这一期报纸同样卖疯了,而这一期报上头版,一开始便是孙固的采访稿。
“秦公子《答官榜文》中,说到扣压您的稿子是知会了您的。可有此事?”
“千真万确。”
“那您能说说他知会您时,用了什么理由?”
“你应该去询问秦仙傲本人,他既然没在《答官榜文》中点明,就是因为此事复杂,说不如不说好,我能说的也早在《告万民书》中已经说了。”
“秦仙傲在《答官榜文》中反驳您的两个观点,即几何是贱学,易学。您现在是否改变观点了?”
“这是绝不可能的,他的话都是强辞夺理。不值一辩。”
“秦仙傲知道您会这样说,他说事实胜于雄辩,因此留下三道题,天下人都说这三道题,似乎不是很难,您是否认为这三题难度很高?”
“我虽然怦击贱学是易学。但是这指的是简单的贱学是易学,并不是一杆子打翻,贱学中也有不少很复杂的学问,只是这样的学问整体占的比例太少,凤毛鳞角的有一些而已。但是圣贤学问就不同了。这不是难度的问题。”
“我很赞成秦仙傲《答官榜文》中一句话,学问的贵贱要看它对天下的益处,越有利于天下,则越贵重。”
“秦仙傲虽然明白这一点,却不明白,我之所以说圣贤学问是贵学,稼穑、几何、算学等等工匠之类的学问是贱学,就是因为圣贤学更有益于,有利于天下。”
“也因此,读通圣贤书可以做官,牧民,读通工匠之学,则只能奔波于田野,山川,或者从事买卖,建筑。”
“您说贱学中复杂的学问只是凤毛鳞角的存在,那这三道题是不是在其中?”
“这不可能,黎民百姓都能看出这三题是简单至极的题目,本官就看不出?”
“那秦仙傲让您做这三题,您是否?”
“秦仙傲是在拖时间,把民众的注意力转嫁到这三道题上面,这是无济于事的。而且说句夸张话,就是三岁小孩做的题,你让我来做?把本官当成什么了?再说,我做了之后,他又堆言说这三题出错了,太简单了,甚而再出三题,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各种理由将真正问题给掩盖,本官岂不是白白浪费精力?”
“假如,秦仙傲不再做小动作,不再另出三题,您会做么?”
“这种事是不可能假设的,秦仙傲也不可能像你所说那样。”
……
孙固在采访中百分百承认三道题很简单,甚至不屑去答这三道题,更认定秦仙傲在使拖延计,以想躲过治圣贤书这一事。
孙固的采访稿对读者是意外之喜,孙固前面的言辞倒也有赞同有不屑的,可是之后孙固认为三道题简单,这没什么,可是一方面说简单,一方面又不愿答,更说‘几何,贱学也,君子不为。’所以,他孙固耻于答题,这便引起了无数人的愤怒和心中鄙夷。
可是孙固不愿答,又这么一说,众人也无法揣度他言词的真伪,是答不出,还是真不屑答?这篇采访之后,是人人期盼的秦仙傲《答官榜文》后续,而这篇后续,一个个看了之后先是一懵,而完全都疯狂了。(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零五章丧心病狂的诺言!
汴梁李府。∑。∑
李清照一眼看完孙固采访稿,目光便落在秦仙傲的《答官榜文》后续上。
“秦某上一期以《答官榜文》回应孙相公的官榜,为了驳斥孙相公说几何是易学的观点,秦某给出了题目,期望让事实来证明,为了防止孙相公答不出题后找借口,秦某更是一连出了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