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嘴瘾。
爸爸这两年在镇上开店,见过的人多了,自然看的出来大爷的想法,于是不说是也不说不是,“那谁知道呢,领导的事情谁知道嘛,领导的事情要是被我们看透了,那他就不是领导了,我们就是领导了,哈哈。”
“那倒也是咯,不过景明告诉你把村里搞好肯定是没错的,那个什么…不求…不求无功,但求…”
大爷想着昨天晚上看电视的台词,一下子有些记得不太清,一句话来来回回说了好几遍。
还是爸爸细爷端着饭碗上来接了过去,“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说完,又看向大宝,“大宝啊,村里的事嘛,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嘛你就说话,我们都搁这一块儿呢,我们一起把村里子搞好咧!”
“是咧,也该到我们村子了,去年我带着惜惜去给我姐拜年,都修上水泥马路了,就我们这儿,还是泥土路,孩子们上学一到下雨天啊,实在是难得走。”
爸爸说道这里吸了口烟,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坚定的说道:“所以我这次回来,我打算自己出点钱,把马路给修一修,以后谁家来亲戚了也好走了,喊车进来也不用担心要加钱了,孩子们上学也好走了,家长们也就不用担心了,你们说好不好?”(。)
第两百十六章 人多就容易乱()
“我昨天跟老七商量了一下,他也觉得不错,他昨天回去跟七叔说了,七叔也同意了,今天我们打算找每家的户主聚在一起开个会,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爸爸给过来的细爷和大爷一人拿了根烟,就着炭火燃着了,猛的吸了两口。
“好啊,怎么不好啊,每到下雨天穿着油鞋都满是泥巴,想要上街买个东西,那路是真的难走啊,现在人说媳妇听说我们这里都不来咧,这马路要是修起来嘛,当然是好咧,特别的好。”
农村人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说的实在,大宝也需要的是实在话,要是想听漂亮话他自己就能说个一二三四五来。
可是做事啊,可不能光凭漂亮话来的。
“你们说好,我这心里就有底了,待会儿吃过饭,你们就到成林家里去,要是待会儿开会有谁不同意的,你们跟我站一条线啊!”
大宝说着又拿了两包烟递了过去,不过细爷没收。
“这么好的大好事,还有人不同意啊,这都不同意,那这可是真不懂事,大宝你这是做善事咧,要我说这钱也不能全让你出,毕竟这路修好了,对家家户户都是天大的好事,以后谁家还不用娶个媳妇啊,以后谁家孩子不用上学啊?你别说你特意先我们通气了,就是没有,那我也是支持你的,这我肯定得帮你,帮你就是帮自己啊这是!”
细爷心情有点激动,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总理到了哪哪哪个村子,改革的多么多么好,如今自己居然也能参加到村子里的改革中来,怎么能让人不激动。
不过大爷明显淡定的多,以自己已身考虑觉得这事儿办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那我们先过去吧,你去找七哥在村里开个喇叭,喊大家伙一起来,嘿,这好家伙,提前过年一样热闹,上次开喇叭还是村里再次分田地的时候咧!”
这个时候的村里田地还是每十年重新分一次,两年前刚好是一个十年,也是大宝主持的,当时吵的厉害,大宝没办法只好做了阄让大家抓瞎,在迷信的年代,倒很是好用。
俗话说,人一多事就容易乱,一乱就不好办了。
成林家的院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户主,个个糙老爷们搓着手跺着脚在院里子胡天说地,还在猜今天开全村大会是因为什么。
云嫂嫂在院里子忙着烧炭火忙着倒热水,脸上虽然还挂着笑心里却忍不住骂了第一百八十遍。
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为了面子同意大宝在自己家里开会,这么多人,也是舍得炭火和茶叶哦!
云嫂嫂扫了一眼在人群里得意洋洋的公公爹,以及旁边唯一参加大会的妇女,婆婆妈,忍不住再次腹诽。
真是爱面子啊!
“好了,我来帮你,爸妈你还不晓得,爱面子,咱们做子女的能做就多做点吧,你把这盆火烧起来,你去房里带丽欣吧,人太多,免得她吓着,我来这里招呼着。”成林是个疼媳妇的。
云嫂嫂不情不愿的说了声好。
老公都这么好脾气的说了,自己还能说什么,说什么都不该说!
“大宝说待会儿让你帮着他点,要知道口诛笔伐,大宝这次可是做好事,别让有些人被鬼东西糊了眼睛,看不清,坏了事。”
“你晓得没?”
云嫂嫂走之前还是忍不住走到成林耳边仔细的又嘱咐了一遍,成林一副看她打算干脆自己留下来的样子,连说了三个好字,“放心吧,这事儿我晓得的,你看爸妈不也是知道这事儿是好事么,你放心吧,有我们在呢!”
“好,那我进去了。”云嫂嫂将打火机还给成林后,转身进了房间,原本这次开会就只说让户主来的,妇女除了成林他妈就是只有妇委会主任了。
“我看咱村里就数成林和她媳妇最好了,这么多年了,就没听过吵过架。”有人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忍不住夸道。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们村后头前年娶的,那婆娘厉害,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这不,前两天吵的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这会儿开会都来不了,那孩子他爸让我来听一下,到时候回去告诉他咧。”
有人也忍不住顺便吐槽了一下。
成林他妈笑眯眯的听着,嘴上却不是那么说的,“他们也吵咧,关起房门自己吵,吵完了嘛就完了,毕竟这日子还是要过的。”
“那好啊,就怕是过不去,现在的人不像我们以前那时候了,现在娶进来的媳妇都厉害着呢,嫁了人还能再嫁,时代不一样了啊!”
“这算什么,你没看电视上演啊,那女的现在穿的那些个样子哦,我真的都看不下去了。”
“你看不下去啊,我看你是看的挪不开眼吧,上次我还见你偷偷拿了碟回去看呢!”
“呸,不就是上次没给碟嘛,你咋就记到现在呢,都跟你说是给我孩子买的动画片碟,你看你那思想。”
“行了,你也别说老杨了,你自己紧张那碟那样,谁能不想歪啊!”
“哦,那你的意思是你自己思想龌龊还怪我咯,瞧你们个个那样儿,真他娘怂。”
“诶,我说,你说这话儿就没什么意思了吧,大家伙的在一起开个玩笑,你咋开不起玩笑呢!”
“这是开玩笑嘛?神经病啊,握草,开什么会,老子不开了,不开了,爱谁谁去。”
“……………”
“………………”
成林望着那一堆瞬间吵起来的大老爷们,望着冬日难得的晴天长长的叹口气。
所以说嘛,这人多啊,就是容易乱。
…………
“诶,大家这都干什么呢,今天大家兴致这么高涨啊,我都还没说开什么会呢你们就先开起来啦?”
七爷爷扯着老爷帽,逮着站在前边儿的人就握手,眉眼十足的精气神儿。
“大家在说什么呢,难道是已经知道我们今天要开什么会啦,你们一个个现在是越来越精啦!”
“不得了不得了啊!”
七爷爷哈哈大笑道,一大群糙老爷们也都忘记刚才的不愉快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要他说,这村里还是得又七爷爷坐阵,有他在,出不了大乱子。
成林抿唇想道,满脸笑的也迎了上去。(。)
第两百十七章 要跟上社会的步伐()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说点正事儿,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围着火堆找个小板凳坐一下,要是没带小板凳的和人挤一挤啊!”
七爷爷将领子的扣子解开了一个,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连从后面走进来的大宝都没注意到。
大宝也没出声,这次来,七叔怕他压不住场子,大冬天的赶过来的,他就找一块儿站着听一听就成。
有七叔在,他相信就和当年一样,出不了大乱子。
大宝放心的坐在最后的角落里,和他一块儿的还有老七。
“大家知道今天开会,开什么会吗?”七爷爷解了解袖扣,刚才因为冷穿的有点多,此时进了屋子说话,不太好施展。
解开后,七爷爷说话越发的中气十足,完全不像已经快七十岁的老人。
“都不知道啊,那你们刚才还在讨论的那么热烈,我还以为你们都提前知道了消息呢!”
这是说起他们之前吵架的事了。
在村里,大字不识几个,但是脸色都看的明白,原先先挑起嘴的汉子站了起来,憨憨的笑说:“我们哪里知道今天开什么会哦,先前我们开玩笑吵闹咧,就是想起好久没开会了,大家伙的聚在一起热闹,开玩笑开过头了。”
这是道歉了。
七爷爷哦了一声,“大家在一起闹一闹没什么,别伤了和气就好,快过年了,大家和和气气热热闹闹的,过个好年。”
“您老说的对,我们年轻人冲动爱折腾,还好有您在。”
原先被气的人也说了句,算是认可了道歉,还主动和原先吵架的人说了句话,大家伙的又热热闹闹的笑起来。
七爷爷看着眼前个个朴实的笑脸,也笑了笑,然后正了正颜色,大家就都安静了下来。
该说正题了。
“我们村子是当年老祖宗们选了好多地方才决定留在这里,这里背靠山面朝水,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这里的土地肥沃,山上果子多,田里水稻好,一年四季温度适宜,绝对是个好地方。”
七爷爷说这些的时候,大家都跟着点头,谁敢说这里不是个好地方,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但是,”七爷爷话锋一转,脸色也是难得的严峻。
“当年老祖宗将家定在这里的时候,没曾想过出去,在大山里定了居,是想要过世外桃源的日子,这也是当年为什么日本鬼子没有打到我们这里来的原因。”
虽然没有经过日本鬼子的扫荡,但是日子过的苦得在场的人现在还心有余悸,有些年纪大的眼眶都红了。
所以他们才特别爱看抗战片,他们多庆幸自己现在生活在战乱结束和平的年代,有饭吃有衣穿的年代。
他们也庆幸自己生活在这里,日本鬼子打到临县就投降了。
七爷爷回忆的声音还在继续,
“当年的老祖宗为了保全族人的性命,将家定在这里,是为了大家能够安稳的活下去。”
“可是现在,毛主席创建新中国,邓小平主席带领我们改革开放,社会文明发展,我们要向前开看,我们需要走出去,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去,我们要跟上社会的脚步,不要落后。”
“所以,我们首先要先把我们村子里的道路修好,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
七爷爷到底年纪大了,这样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说完身体难免受不住,可是七爷爷知道,此时此刻,他不能有任何不适。
就连咳嗽就被七爷爷强压了下去。
橄榄枝抛出去了,就看他们怎么接了。
“修路?”有人反应过来,惊讶的问道。
他们从一出生就是走着这样的土路,还,还能修?
“当年能了,以后老子买个车子,还能开着车去街上买菜呢!”这样的大话在此时听起来格外好笑,毕竟连路都还没修起来呢,就开始说买车了,还买菜,那些那么多地里的菜还不够,还特意开着车子去镇上买,搞笑。
“不,这不是搞笑,把路修好了,一切都有可能。”七爷爷肯定的说道。
“这路修好了当然是好,我每次去走亲戚啊,别人的村里马路都修的又宽又大,都是水泥路,我们这还是泥路,一下雨那路简直没法走,尤其是那边还有人采矿,山石还会崩,每次我家孩子去上学,我媳妇就恨不能跟着去,一到下雨天,那鞋子都能带回来两斤土。”
这话说的是实在,也说到了心里,谁家还没有个老婆孩子呢,谁还不被老婆唠叨过,为孩子烦忧操心过呢,于是大家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言的说起来。
看着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样子,七爷爷松了口气,示意大宝上前来将具体的计划说一下。
大宝接触到七爷爷的眼神,知道这是喊他上场了。
于是站起来,清咳了咳,走到了大家面前。
大宝心里是有些紧张的,先前因为惜惜的事,这里的有些人居然敢闯进他家将他和星玲关在房里,还说要打死他的女儿。
他不是怕,而是担心是他,所以说的话也不被大家接受,浪费了七叔在前面的铺垫。
毕竟,这可是关乎到每家每户的生计,这钱拿出来得还有多少余钱?距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年能不能过好,钱至关重要。
想要人把口袋里的交出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思的。
“大家静一静,七叔说的对,这村里以后能不能发展的好,这修路是第一步,”这是大宝第一次这样在大家面前正经的讲话,因为紧张气势也不由弱了几分。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二组的人打断了,“这路要怎么修啊?”
刚才七叔说话的时候可没人敢这样插嘴,不过现在也不是七叔在讲话,这个时候讨论讨论也没什么不好,大宝难得的好脾气,干脆接了这人的话说道:“修路当然要有钱有人,所以我决定我出大头,你们大家凑点钱,每家每户出一点,就可以了。”
想到有些人家里生计紧张,于是又补充了句话,“有钱的多给些钱,没钱的出个人力,我们自己把路修起来,就不用请人了,也省了一大笔费用。”
大宝平时说些花里花哨的话在行,正经起来话就不如七爷爷说的话漂亮了,不过倒算是交代清楚了。
七爷爷点了点头。(。)
第两百十八章 要么出钱,要么出力()
“这得要多少钱啊?”有人忍不住站了起来,修路是好事啊,但关键是这钱不是管在自己手里啊!
而且,这修路,修到差不多有十里地了吧,那得是要多少钱啊,就算大宝出了大头,那剩下的估计也不是个小数目,这家里大大小小的都得要钱呢!
光是学校里,考试的钱,买校服的钱,各种辅导书的钱,那已经是家里最大的支出了,为此,平时所卖的柑橘带来的收益都远远不够,还要再去打好些散工,才能勉强维持住家里日常的开支。
这还要多出来一份,虽然是为了以后,可是这个以后他们看不见。
那拿这个钱……
七爷爷再次将大宝的话重复了一遍,“没有钱的就出力嘛,你能拿多少拿多少,我们是为了修路为了以后,这是善意,不是集资,大家不要紧张。”
哦……
原来是这样,大家都松了口气,刚才大家下意识的只记住了要钱的事儿,后面的听进去了但根本没反应过来,合着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要是没有人力又没有钱怎么办?
“大宝,我家的情况你晓得,我们家现在因为你松鸿叔先前住院,没有了收入,家里的积蓄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了,而且医生说了,我们家松鸿还得再养一段时间,不能做这种苦力活。”
说话的是表堂舅妈,已经两年过去了,脸色瞧着倒是比在医院的时候更加圆润了些。
这话一说完,大家就想笑,这也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