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念眼见着晨妃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却是没有出言阻拦。她知道田簌身边的那些能人异世一定会阻止他的,只要他们不同意,他便无计可施。
就像当初太子满城的搜寻田簌之时,若不是有人逆转乾坤救了他一命,此时这天下究竟归谁,还不得而知。
田簌接下来会怎么做,这可由不得晨妃怎么说了。
而今齐念在宫中掌控大局,李锦见在宫外将田簌握在手中,他们二人在顷刻间竟牢牢的掌握住了这整个南昭国,若是传出去让人知道,可真是奇闻一件。
但齐念可志不在此,是而她很快便将皇帝的病给抑制住了。虽说不能根治,但至少可以让他醒来,先将眼下这片僵局掉再说。
而至于结果会如何,横竖也是他们南昭国自己的事情了。
齐念将皇帝救醒之后,便将一切全都交给了众位太医与晨妃,自己便先回去歇息了。
晨妃几乎就要喜极而泣了,忙叮嘱她要好好休息,这些日子在众人的眼中,她也算是为皇帝的病情尽心尽力了。
从皇帝的寝殿回到她的清音阁,齐念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伶俐的小宫女,余下的人全都先回去准备着了,毕竟这身份不一样,排场也就大了起来。
她站在几乎辽阔无边的宫墙之中,微微抬头遥望着那座美轮美奂雕栏玉砌的宫殿,那是她的清音阁,才居住不过数月而已。
不知道下一位能入主这座宫殿的主人,究竟会是谁了。
第485章 番外 一:归来()
皇帝这些日子总是睡得不太安稳。就算有田淑妃时常陪伴在侧,且她现在许是年纪大了,倒也不似年轻时那边固执倔强,倒是对他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这原本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在他们的儿子,未央国七皇子李锦见流落在外的那些日子里,淑妃娘娘可是连正眼都不愿多看他一眼,便更别提什么柔情蜜意了。
好不容易熬到时机成熟,可以将儿子接回来了。原想着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总该过上舒心的日子了,没没成想还是出了差子,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那位国相府的七小姐,瞧着冷冷清清秀气淡雅的模样,但她那一肚子坏水,却是谁都比不过。
算计来算计去也没能将她怎么样,好不容易等她自己病重入了土,皇帝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却也有些惋惜与不舍的心情。
毕竟也算是与她斗了这许久,突然之间她便自己死了,当真是这口黑锅,他不背都不行了。
果然,就在李锦见回到长乐城后,第一时间便去掘了人家的祖坟,将那位尸骨未寒的华七小姐又挖了出来看过一遍才算了事。
这样的事情皇帝先前也挺想做的,但是太损阴德了,他日日见他那肱骨之臣华国相顶着那张痛失爱女的哭丧脸却还依旧坚守职责的在他面前晃悠,他便下不去那个手做那样的缺德事儿。
那个不孝子,刚一回来便将他老子的名声给败坏了。
不过好在他还算明事理,不过将自己关在府中消沉了几日之后,便也就缓和过来了。
皇帝要的便是这样的结果。他这辈子虽然到老了也只钟情于田淑妃一人,但且看他的儿子,却是觉得那不过只是个女子,往后待他坐上了皇位,这天底下想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
年纪轻轻的,还是莫要太过儿女情长才是。
正好眼下有个轻松却又讨巧的活计可以分配给他去干,皇帝已然将这算盘都打好了,综合起他上半年在江南所做下的政绩,下半年再将两国联姻之事给办妥了,到了明年开春,这东宫太子之位,也就顺理成章的可以动一动了。
原本这是极好的算计,但没想到那小子竟然一去不复返,只差点儿便没了消息。
皇帝忙遣人快马加鞭赶去南昭国探听虚实,但暗卫还没回来呢,送亲去的队伍便已然先到了长乐城。
原来这两队人马前者抄了近路日夜兼程,后者走在正规的管道上优哉游哉,倒是交叉了却没遇见。
皇帝忙将那送亲使臣召进宫来,盘问着为何他们都回来了,七皇子殿下却依旧不见踪影?
使臣也是挺倒霉的,本来是个挺好的差事,不过来回跑一趟,回来便能领赏高高兴兴的过年了。但那七皇子殿下实在是不让人省心,只好依他所交代之言,使臣唯唯诺诺的回道:“启禀皇上,殿下他说、他说要向南昭国求娶一位公主带回未央国,否则他便不回来了!”
乍闻此言皇帝第一反应是充满了愤怒,连案上的琉璃茶盏都扣在了掌心,随时准备往地上一掷,摔个四分五裂之际再大喝一声:“孽障!”
跪伏在地的那位使臣想来也是可以预见事情这样的发展,此时正在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但他转念一想,那孽子不愿归来的原因是想在南昭国娶位公主回来,就如同那田簌以使臣的名义前来未央国,然后将镇国公主带走了一样。
这样看来,娶个南昭国的公主为皇子妃,对于李锦见而言是件好事而不是坏事儿。
如此皇帝顿时便舒心多了,他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轻咳了一声肃然道:“你便先回去吧,朕知道了。”
那使臣预料之中的暴风雨没有降临,他不由松了口气,两股战战的爬起来谢了恩,这才胆战心惊的退了出去。
皇帝接下来便充满了期待欢欢喜喜的等着他的儿子荣耀归来。
未央国与南昭国虽然地处交界,两境也紧紧地挨在一起,但毕竟两国势均力敌,彼此都有数千里延绵不绝的河山与这熙熙攘攘的天下。
是而在南昭国皇城中所发生的一切若是想传入未央国帝的耳中,这着实有些困难。就好像这边才遣出去暗卫打探李锦见为何还不回来,那边的送亲队伍便已然大张旗鼓的进了长乐城,两方连擦肩而过都做不到。
是而就在皇帝的焦急等待中,他不知道在在南昭国发生了怎样的谋逆之案,亦是不知那位忽然便得已上位的尊一品御国公主,究竟是何方神圣。
直到那一日,宫外有消息传来,说七皇子殿下终于赶在年前返身回来了,此时正在长乐城外,仪仗车队延绵数里,当真是气势非凡排场巨大。
因着即将就是年终时,皇帝在朝政之上未免比寻常时要繁忙许多,便也就分不出多少心思去管那千里之外的事情了。
如此只听得这等好消息,他忙连茶也不喝了,只叫暗卫出去打听,为何七皇子殿下回来会如此大张旗鼓。
这次暗卫又还没来得及回来,便已然有人前来通报,只道是经由南昭国帝御旨赐婚,将那位尊一品御国公主赐于七皇子殿下为正妃。因着南昭国眼下正忙着重新册立太子一事,正好便喜上加喜,由着七皇子殿下的请求,偕同公主一起归来。
如此这可不仅是南昭国双喜临门,于未央国而言,更是好事成双啊。
而且这可是以一个无关紧要的正一品镇国公主换来了尊一品御国公主,这南昭国即便是投桃报李,这颗李子未免也忒过鲜美多汁诱人可口了吧。
到底是一国之君,遇事从不轻信便心存疑虑。但毕竟事关两国邦交大事,皇帝还是赶紧遣了人去城门口迎接,先将贵客迎至宫中才是。
在见到那位御国公主之前,皇帝已然想过了,不论这疑心究竟有多重,那位公主到底有什么毛病,这门亲事李锦见是结定了的。
这可不止是因为南昭国帝御旨赐婚,为了两国邦交之好。只因着皇帝因之前那个华玉萧之事对李锦见心存愧意,虽然那七小姐是自己病死的与他无关,但他们毕竟是亲父子,若是总因女子之事而让他不痛快,皇帝这心中亦是不忍。
况且听人禀报,七皇子殿下对那位御国公主可是十分的中意,否则也不会撇下送亲队伍,独自一人留在南昭国这么久才肯回来。
所以在见着面儿之前,皇帝已然想好了,这场婚事,已然是铁板钉钉之事了。
但就在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面带慈祥和蔼的笑容对跪伏在他的面前行过大礼的那位衣饰华贵气度不凡的尊一品御国公主,笑吟吟的道:“公主请起。”
那位公主当真是有大家风范贵气逼人,且尊一品御国公主的尊衔,可真是史无前例之尊贵无匹。
李锦见就站在她的身边一同行礼,这时正好便扶着她站起身来。二人俊男美女站在一起,当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皇帝愈看便愈觉满意,面上的笑意便也就愈加深重。
看来这位御国公主不仅相貌脱俗姿容清丽,而且很得李锦见的心意,二人眉眼间都只见温情脉脉,难得真心。
皇帝到底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相隔的距离远了,见人也只觉有些模糊,看不仔细那人的真容实貌。
为显跟孩子们亲近,皇帝便笑呵呵的站起身来,由卫监搀扶着,一步一步的走下了高高的台阶。
面前的那两个孩子,那是他此时最为看重的两个人。李锦见是他心心念念一定要扶上帝位继承大统的皇子,御国公主则是他最好的贤内助,不论是姿容品行还是这尊贵身份。
但……但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愈是靠近,便愈觉眼前这个锦衣华服眼波含笑的女子,这样的眼熟?
皇帝忽然有些不敢确信,便止步不前了。
卫监察觉他的心神不宁,原想轻声询问,却只见皇帝忽得抬手制止了他,面上的笑意褪得干干净净,只露出了十分狐疑的神情,“朕不知为何,只觉御国公主好似十分眼熟。”
李锦见只漫不经心的笑道:“父皇定是眼花了,公主从前虽在未央国生活过,但父皇身为一国之君,想来定然是很少见过宫外之人。”
他这话没能安慰皇帝的心,反倒让他更加疑虑不安了。
那位御国公主好似十分温顺,正很安静的站在那里,低着头没有言语。
皇帝忍不住又上前了两步,仿佛一定要看清楚那副隐藏在满头珠翠精致妆容之下,究竟是怎样的一张真实面容。
就在这时,齐念忽得抬头冲他嫣然一笑,柔声道:“皇上当真是好记性,当真是多日不见了。”
没想到,竟然还是熟人。
皇帝怔愣了片刻,忽得抬手捂住了胸口,两眼一黑往后倒去,再也没有动静。
第486章 番外 二:落定()
番外二:落定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在秋日里万物都随着寒冷入眠,而到了暖春时节,便又是一切复苏的好时候了。
就在去年年底,七皇子殿下送镇国公主出嫁去了南昭国,回来时便将南昭国的御国公主给带回来了,当即便得两国君王相继赐婚,何谓荣耀至极,如斯便是。
原想着这两位的婚事定然办得十分浩大满城皆知,毕竟在明眼人的眼中,他们可是未来的帝后,未央国将来最为尊贵的两个人。
但不曾想,就在开春后的某一个良辰吉日,不过一道明旨昭告天下,七皇子殿下与那御国公主便无声无息的成了大婚。这婚礼的仪制谨遵皇子的本份,就连分毫也不曾超出之外的规矩,仿佛他是个默默无闻的皇子,娶了一位身份寻常的正妃一般。
这样的事情可真是稀奇,毕竟这世间有哪位女子不期盼着自己能有一场声势浩大独一无二的婚礼,更何况那位还是身份尤为尊贵的御国公主,她竟也肯如此潦草行事,就这样干干脆脆的把自己给嫁了。
这件事情在坊间谈论了许久,但到底他们也只是些平头百姓,又不知其中内幕,便只谈个趣儿打发辰光罢了。
在朝堂之中那些明眼人的眼中,却是对此心中暗暗称赞,只道这两位不同寻常的新人实在是聪明,知道审时度势,在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事情。
毕竟皇帝自去年年下开始便身子一直都不大好,又时值冬日清寒森冷,这病情便反反复复的,总也没有痊愈过。
毕竟他也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若是说当真撑不过这一关,这未央国的天下从此便要更替新君,便也就只在这些时日之中了。
而今时不同往日,这若是搁在三年前,群臣或许还在为站队之事愁烦难择,不知是选皇嫡子三皇子殿下好,还是皇长子大皇子殿下来的好。
毕竟那时他们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那是如火如荼,旗鼓相当之下皇帝的态度也是暧昧不明,这便让几乎所有人都犯了难,举棋难定。
如今三年时光转瞬即逝,这京中形势已然大改不复当初了。
大皇子殿下因未娶便已丧妻之事一蹶不振,虽说消沉了些时日便再重振起了精神,但宫中贤妃娘娘后继无力,他们已然在失了当初的大好时机,从炙手可热的候选人,沦为台下的看官了。
不过好在那李锦晟于皇位也并非太过执着,当初想着要争一把,也不过是杨贤妃从小便对他提耳命令,而众皇子们自幼所习功课本事也都是照着储君的方向而教,那帝王之道学的多了,谁都会生出些这方面的想法来。
而那三皇子李锦贤,在没有李锦见之前他是最得皇宠的皇子,但自从李锦见回宫之后,他这地位何止是一落千丈。
而且就在他努力争取之时,便更加的失了皇帝的圣心,如今当真是连一般的皇子也比不上了。
他纵是嫡子如何,宫中皇后的地位再稳固又如何,论立国本之事本就是以皇帝的心意为准,况且那七皇子殿下的出身不低,才能更是远在众皇子之上。
如此即便是有人议论说他非嫡非长也不能怎样,在各方面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之下,这点儿小瑕疵便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纵然李锦晟再觉可惜,李锦贤再不甘心,于此亦是无计可施。
但就在所有人都将双眼盯在风光无限的七皇子殿下身上之时,那位在他们眼中早已是铁板钉钉的储君,却只在自己的府上闲着喝茶,俊美的眉眼闲适且莞尔,仿佛心情极好。
自从皇帝病倒之后,齐念便每日都进宫去看他一次,能保住他的性命之余也给他心中添了不少的堵,当真是叫他愁肠百结,郁郁难安。
为了不让他的眼神更加复杂,齐念便也就每日只去那一次,其余之时便让太医们服侍着,倒也出不了什么大的差错。
其实在宫中,因着她以前还是华七小姐之时曾在宫中住过数月,是而此时即便是她换了一重更加尊贵的身份,也还是有人能认出她的。
但这事儿便是众人心照不宣,只能看不能说的了。
后来在皇帝的默许之下,田淑妃亲自操办了他们的婚事,这种隐秘便更要被压下去,竟连一丝流言蜚语都不曾传出。
转眼间便已然又到了初夏时节,皇帝已然卧病在床数月之久了。
这日齐念正从宫中回来,她的车轿才到了门口,李锦见已然是站在廊下望了许久,正好便迎了上去。
侍女打起了门帘,在轿边放下了小凳。齐念怀揣着心事,倒是没有注意站在轿边亲手扶她下轿的不是素日里跟在身边的侍女,而是她如今新婚的夫君。
直到双脚落了地,齐念这才抬眸看清了他的面容,不由一怔,失笑道:“怎么是你?今日是得了空闲,竟亲自来门口迎接我。”
李锦见轻揽她入怀,在她的发间落下温柔一吻,笑意盈盈的道:“娘子片刻不见,为夫便觉如隔三秋。”
虽说是相识多年的故交了,如今两情相悦成婚为恩爱夫妻,但到底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齐念不免面颊微红,推开了他便瞪了他一眼,嗔道:“油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