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媳妇穿成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媳妇穿成婆-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吹灭了。

    “喂,赵清汝,你把煤油灯吹灭了,我怎么办?!”赵小花没想到赵清茹竟然这么绝,一点儿光线都不留给她。赵小花不是没有手电筒,问题手电筒需要用电池,电池可不便宜。

    “我们管你怎么办呢。”早躲进被窝的吕迎春借着小手电筒那点幽暗光芒,朝赵清茹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压低了嗓门道,“今天应该回老实点吧。”

    “谁知道。”反正只要熬过了今晚就行……赵清茹心底也没什么底,若真是不管不顾,瓦盆碰瓷器,怎么都觉着亏。

    “恩。”

    正如赵清茹所猜测的那般,赵小花在摸着黑,翻箱倒柜找她那个手电筒的间隙,不是没想过立马反击。可转念一想到在隔壁跟徐家婶子磨了几天,才商量好的事儿,刚刚算是吃了点小亏的赵小花觉着她还是暂且忍下这口气,等过些日子,放松了警惕后再说。

    想到只要成功,就什么仇都得以报了的赵小花,只觉着瞬间看到了丝希望。因为舍不得用手电筒里本就剩下不多的电量,也没洗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床铺后,便脱了外套,钻进了冰凉的被窝里。

    第二天,赵小花因为大晚上地在院子里吹了会儿凉风,毫无意外地着了风寒。

    “小汝,现在怎么办?”吕迎春听着缩在床上的赵小花,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咳嗽声,多少有点儿不忍心。

    “我来照顾她。”赵清茹附在吕迎春耳边轻声道,“顺便把我们的东西转移一下。原本就打算上午请几小时的假来着。”

    “要不我也留下?”

    “不用那么麻烦,我一个人够了。”且不说两个人都请假,损失的工分更多。最主要的一点,赵清茹还想趁着屋里没什么人时,将整张床都给收了,然后再将隔壁田学家睡的那张木板床给挪到屋子这头。神不知鬼不觉的。若是吕迎春留下,岂不是要……

    至于某朵不幸着了风寒的花嘛,赵清茹早想好了对策,一点儿都不担心她会瞧见。一颗白加黑的黑药片,保证一觉睡到天擦黑。

    吕迎春想了想,同意了。三个人一道去赵清山那儿时,顺道就将田学家本就不多的行李搬了过去。赵清山将前一晚剩下的杂粮米饭加了点,熬成了稀米粥,知道赵小花感冒后,便给她留了大半海碗。

    赵清茹拎着装着杂念米粥的搪瓷杯,回了竹林那边的屋子,吕迎春、田学家跟赵清山则拿着农具,直奔地里。说起来现在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收割秋稻了。赵清茹这般请假,其实挺容易招惹到非议的。万幸的是,现在多了个现成的借口,谁让赵小花突然重病卧床了咧。

    赵清茹回到竹林这边的屋子后,光速先关上院门,随后又习惯性地透过围墙,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徐家院子。徐家那头怕是没想到她会回来,这会儿家里似乎并没有人在家。真真是运气不错。

    既然没人,赵清茹自然不会在自家院子里多逗留,进屋后,便将赵小花给摇醒了。

    “喂,醒醒。我给你带了点米粥,喝了后把药吃了,再睡上一觉,就没事了。”

    “你会那么好心给我带米粥?”睡得迷迷糊糊,只觉着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赵小花睁开了眼,很是意外地看向赵清茹,怎么都不敢相信赵清茹会这般好心。

    “随你信不信。”赵清茹从厨房里翻出一只看起来还算干净,却依旧觉着油腻腻的碗,将搪瓷杯里的米粥倒了出来。随后又往赵小花平日里常喝的水杯里倒了点热水,将那颗黑乎乎的黑片放到了赵小花的面前。

    “喝完了粥后,把药吃了。我说赵小花,你好歹也是个姑娘家,稍微注意下个人卫生。要知道病从口入。回头……”

    “啰嗦!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懂不懂!”赵小花直接打断赵清茹继续说下去,端起碗,也不洗脸刷牙,直接呼噜噜地将米粥喝下去一半。喝下一碗米粥后,人倒是一下子暖和了不少。

    “少了点。”赵小花意犹未尽地舔了下唇,就着热水将那颗药吃了下去,当然吃之前还是拿着药片,瞧了许久,“赵清茹,你这药哪里来的?怎么瞧着跟那些药不太一样?”

    “这是我姆妈从国外带来的好药,专治伤风感冒。要不是怕你回头把感冒传给我跟迎春,我才懒得管你。你若不吃,把药片还给我!”

    “美得你!”赵小花立马将药丢进了嘴里,然后一口气连喝了好几口热水。赵小花也不怕赵清茹给她再下什么泻药,反正她也想好了,光脚不怕穿鞋的,大不了一拍两散。

    赵清茹确实没给赵小花下什么泻药,但给赵小花吃的感冒药,有个比较要命的嗜睡反应。其实后世绝大多数感冒药都有这反应。尤其对于赵小花这样第一次吃白加黑黑片的人而言,基本就是一片一个准。

    赵小花可算是睡着了。赵清茹立马转身将自己跟吕迎春这段日子所睡的那张大床收进自己那个秘密仓库里,随后又跑到隔壁小屋,将田学家那张木板床也收了。谁曾想,竟然让赵清茹有了意外的发现。

    “这是什么?”

第33章 033发现密道() 
赵清茹怎么也没想到,挪开了田学家所睡的那张木板床,将那空置出来的地方用拖把拖干净后,那地面竟然铺的是四四方方的青砖。这种长宽约三十公分左右的青砖,赵清茹前世时曾见过,在某次跟自家夫君方原去逛某座古宅院时,在主人家的主卧室见过类似的。

    青砖下面不会藏着什么宝藏吧。

    赵清茹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于是,赵清茹蹲下了身子,依次轻轻地敲了敲每一块青砖。每一块青砖听起来的声音没差不多,直到赵清茹敲到正中心的那两块青砖,传出的声音明显空旷了不少。赵清茹从仓库工具箱里,翻出了根撬棍,稍稍一用力,便将青砖给翘了起来。

    青砖下面竟然是个地道。

    赵清茹一手捂着鼻子屏住了呼吸,一手拿着高倍照明灯,往黑黢黢的洞口张望了几眼,沉默了片刻后,果断决定将青砖恢复原状,将之前她跟吕迎春所睡的那张木床重新摆放在上头。

    地道的楼梯虽说修得很简陋,但在高倍照明灯光照下,赵清茹还是敏锐地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地道不像是最近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新挖出来的。

    赵清茹在沈家洼村好歹也住了好几天了,听老一辈讲,沈家洼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当年被没受到太大的战火洗礼。如此一来,这个地道,弄不好存在的时间比赵清茹匆匆所见到的还要久远也说不准。

    想要弄清,或许还得旁敲侧击地从其他方面入手。不管怎么说,赵清茹暂且没打算将这个无意间发现的地道秘密给曝光出来。

    将两个床铺互换了个位置后,赵清茹又将隔壁屋子里属于她跟吕迎春的东西,都给挪到了隔壁田学家那屋子里。收拾好了后,便锁上了田学家曾住过,现在归她跟吕迎春的屋子。然后便匆匆赶去地里准备上工。

    这会儿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秋收了。赵清茹找到下洼村负责的地时,大伙儿已经忙碌开了。

    “哟,我说某些人,来的够早的呀。”

    赵清茹并未回转过头,听那声音,便知道说话之人一准是那个姓马的知青。马知青比赵清茹这一批只早了一年来沈家洼村当知青。可以说是最近几年里所有女知青里长得最漂亮的一个。

    赵清茹跟这位马知青并不熟,但架不住她那便宜大哥赵清山跟这位马知青比较熟悉。没错了,这位马知青就是那位神秘的小芳姑娘。

    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自从赵清茹来沈家洼村后,赵清山不再对这位小芳姑娘无事献殷勤。没了免费使唤劳力的小芳姑娘显然将这笔账算在了赵清茹这个嫡亲妹妹头上,然后瞧着赵清茹是怎么瞧怎么不顺眼。为数不多的几次一道上工时,这位小芳姑娘就爱在赵清茹周围溜达,然后拿着那鼻孔对着赵清茹。

    像今天这样直接上来就是酸不溜丢的酸话讽刺,还真心不多。

    对于无辜躺枪的赵清茹还能说什么。赵清山是谁啊,她如假包换的嫡亲大哥啊,又不是情敌,这不是有病嘛。对于这种脑回路明显异于常人的人,赵清茹也只能无力地扶墙,表示无语。

    “利洋叔,对不起,我来晚了。”赵清茹懒得理会马芳,径直走到沈利洋的跟前。

    “来了?那小花没事吧。”

    “没事。喝了粥,也吃了药了。估摸着发发汗,睡上一觉就没事了。那个,利洋叔我负责那块地?”

    “那边那块,看到没,小春子旁边那块地。”沈利洋指着不远处的,正穿着藏蓝色衣服,弯身割稻的年轻小伙子道,“汝丫头,知道你是第一次,之前也没干过农活。你先不忙着割稻,先瞧瞧旁边的人如何做。”

    “哎,我省得的,利洋叔。”穿着绿色粗布外套以及长胶靴的赵清茹戴好了口罩跟手套,直奔地里。沈利洋见此,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马芳,毫无意外地酸溜溜地蹦出“娇气”两个字。

    赵清茹只当没听到,拿着自家大哥赵清山事先打磨好的镰刀,直奔她的那块任务田。收割水稻,要说难其实也不难,一手扶着秧苗,一手拿着镰刀,顺着秧苗底部这么一收割,便将整个水稻植株给割了下来。

    关键还是腰杆子吃不消。尤其为了防病虫害,植株底部要尽可能收割得稍稍短小一些。这样那些个虫子就没办法再植株根部顺利越冬。

    想那赵清茹,没穿到自家婆婆身上前,就一坐办公室吹空调的白骨精,之后嫁给自家夫君方原后,连办公室都不去直接在家当全职太太了。基本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即便一招穿越到了少女时期的婆婆身上,也没怎么干过农活。

    于是,还没半小时,这小腰板就扛不住了。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工具的替代,真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呐。

    望着半小时只收割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任务田,赵清茹直起僵硬酸痛的腰杆,轻轻了揉了揉后,只能硬着头皮咬牙继续努力。其实她的秘密仓库里不是没有收割机这类农用设备,大型的小型的,多功能的单一功能的,收割机耕地播种机都有。虽然数量不多,但自家夫君当初采购时,不知怎的也将这些设备也给采购齐全了。

    结果,守着宝山却不能拿出来,那种憋屈,比腰杆又僵直又酸胀更让赵清茹郁闷。可郁闷归郁闷,该忙的农活赵清茹还得坚持忙着。要不然本就不多的工分就更没多少了。即便赵清茹不差那点子工分,可明面上……

    “汝儿,快歇歇。剩下的,让大哥来吧。”等到临近晌午,赵清茹可算完成了一半任务。好歹在沈家洼村住了两年,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握地里农活的赵清山见自家小妹咬着牙还在那里弯腰割稻,很是心疼。

    “哥,没事。我慢慢收割,好歹两个人还能快点不是。”赵清茹长呼了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没见到吕迎春的身影,便随口问了一句,“哥,迎春呢?”

    “回去做饭了。小田也跟去帮忙了。”

    “那就好。就是迎春的手艺可没有你家妹妹我好。”赵清茹笑嘻嘻的开着玩笑。

    “无所谓,反正比你哥我强就行。”

    赵清茹曾吃过赵清山煮的菜,一句话难吃。若一定要加个形容词修饰一下,那便是大学食堂里的大锅饭,特别备注,只有咸味,偶尔带焦味……当然比起小弟赵清伟那碱味麦乳精,赵清山最起码能分清盐糖之类的调味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每天早晨,别看是赵清山负责早饭,其实都是前一天晚上赵清茹差不多都准备好,等到了早上赵清山负责加热一下而已。

第34章 034那年鱼汤() 
收割晚稻一忙便是好几天,赵清茹破天荒地竟然坚持了下来。连着干了几天农活,本就偏瘦的小身板除了每天一如既往地酸胀外,倒是没出现旁的问题。到底年轻啊,恢复力确实不错。不过这种酸爽滋味,赵清茹觉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办法忘却的。

    几天折腾下来,不管是赵清茹还是吕迎春,连带着田学家,都晒黑了不少。其实已经好很多了,没赶上夏收双抢,要不然这人一准能晒出非常“健康”的巧克力肤色。

    要说赵清山不愧是个疼爱妹妹的好大哥,瞧着自家唯一的亲妹妹好不容易养肥一点点的肉,因为抢收晚稻又给消瘦了下去,很是心疼。前思后想了一番后,赵清山决定给赵清茹去弄几条鱼回来,熬鱼汤好好补补,若是能抓到老鳖什么的就更好了。

    “汝儿,明天我们炖鱼汤喝,好好给你补补。”

    “鱼汤?”总觉着自己是不是忘了某件事的赵清茹顿时警觉起来,“哥,家里好像没鱼。你可别告诉我,你准备大晚上的上水库那边下网捞鱼。”

    “嘿嘿嘿,汝儿你咋知道我今晚打算去捞鱼。”

    “……”不是吧。赵清茹嘴角微抽了一下,随后阴沉下脸,一脸严肃地开口道,“不~准~去!我不爱喝鱼汤!”

    “不是啊,汝儿。你不是最爱喝的就是鱼头汤嘛。”

    “我再说一遍!我现在不爱喝鱼头汤了。”赵清茹对着赵清山的耳朵大声吼道。赵清茹可不记得自家婆婆喜欢喝什么鱼头汤。甚至第一年她刚刚嫁给自家夫君方原时,有一天熬了一锅豆腐鱼头汤,原本还开开心心的自家婆婆瞧见后,顿时变了脸色。就因为那锅豆腐鱼头汤,还差点害了赵清茹跟她家夫君方原起争执。

    现在看来,前一世时,赵清山极有可能因为要给自家婆婆捞鱼炖那鱼头汤,大晚上的去水库偷偷下网,结果赶上恰好也在偷偷下网捞鱼的“同伴”不小心翻了船。最后救人不成,反被龙王爷给招走当了上门女婿。

    “不爱喝就不爱喝,干嘛突然这么大嗓门。”赵清山掏了掏有点嗡嗡作响的耳朵,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哥,明天不是说要去镇上送粮嘛,不如我们回来的路上,背个十斤八斤骨头回来,炖骨头汤喝好不好?”赵清茹抓着赵清山的胳膊,慢悠悠地开口道。

    “骨头汤?上面都没什么肉的。而且也太不划算。”这会儿的筒子骨正如赵清山所说的那般,上面基本就没剩下什么肉沫沫,剔得相当干净。价钱也不见得有多少便宜,一毛八分钱一斤,关键骨头分量不轻。

    “可是哥,我不想你黑灯瞎火的上水库,太危险了。万一不小心……”

    “汝儿你忘了你哥我可是游泳一把好手?”赵清山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家小妹的头,见赵清茹半天都没抗议,反而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莫名情绪,便赶忙讨好道,“好好好,大哥答应你,晚上绝对不偷偷上水库那边下网子抓鱼,总可以了吧。”

    “白天也不准去。”

    “不去不去。”

    “拉钩!不,击掌!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赵清茹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好,击掌!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赵清山无奈地轻摇着头,伸出手与自家小妹击掌为誓。

    但是有些事,该发生时还是会发生。龙王爷要招女婿,谁也拦不住。

    。

    第二天一早,沈家洼村难得的热闹,一切只因为今天是各村镇往乡里送粮的日子。今年虽说从年初便噩耗不断,可要说喜事也不是没有。对于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而言,没有比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更让人高兴的事儿了。

    虽然地里的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