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并不知道,之前叛军中已经有了一场内讧。否则,他的判断还会更有依据。
叛军的首领,现在多半有些进退维谷……如果不是他的对手张温,是个比他更孬的指挥官的话,那么这一会儿,叛军的战略局势肯定会变得更糟糕。
“明明是个挺好的机会啊。”刘备对曹操,这样感叹说:倘若我是汉军的总帅就好了。这样能看破敌人的谋略,却无法破解的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们()
“谁说不是呢。”眼看着兵士们安营扎寨。董仲颖的神色不比刘玄德好多少……
因为天气问题,想要按照汉军行军的标准,挖壕修垒,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地面被冻得梆硬,掘土非常困难。同时在这种天气下过度劳作,几乎等于谋杀。
所幸,刘玄德有别的办法。在将后勤运输物资的马车围成一个圈之后,汉军有了一个勉强可以遮风挡雨,抵御突袭的围墙。再之后将帐篷扎起来就是。
这种马车的圆环阵型看的董卓啧啧称奇。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当然明白这个有多厉害,又有多重要。
所以,董卓就忍不住舔着脸,嘿嘿笑着向刘玄德问了问:“玄德,这个马车挺不错的。多少钱一辆啊?”
“木材,铁料,钢,还有技术转让费。”刘玄德笑着对董仲颖说:“我也不瞒你,给个成本价,一辆马车五金就好。”
“五金——”听刘玄德这么说,董卓的笑容消失了。他仔细的看着刘备,刘备则很是诚恳地看着他。两个人这么对视了一会儿,董卓才讪讪的嘟囔了一句:“好贵,用不起。”然后恋恋不舍的,贪婪地看了两眼。这才转身离开。
——如果说买个三五辆,乃至十辆八辆的,董仲颖自然不是买不了。甚至说一掷千金,投资迈入二百辆车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一支军队,几万大军。二百辆马车真心不够啊。
如今刘玄德五千大军,配备的后勤辎重,军医与随军工兵部队就有上千人,马车足有五百辆,组成了相当长的一支车队。
按照“成本价”,这支车队不算上面的货物,物资,都价值两千五百金了。
“喂,玄德,真的有这么贵?”董卓走了之后,刘备身边的曹孟德,忍不住这么问。
“嗯,当然。”刘备用之前面对董卓那样的诚恳目光继续看着曹操:“真的有那么贵。”
“……”
沉默了几秒钟,曹操如此感叹:“你真是有钱人。”说着这话,他拍了拍刘备的肩膀,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谬赞了,孟德兄。”刘备微笑:“有钱没钱,那是一个概念问题,我——”
“——好了好了。”
虽然说,刘备每次讲道理什么的都挺有趣,但是曹操这一会儿没心思和他说这个:“咱们现在,这场战争……玄德,你说接下来会怎么样啊?”
“……”
刘备沉默了一会儿:“不太好说。”他这样回答。然后又转过去,看着安静的侍立在自己身边,一言不发的好像雕塑一样的赵子龙:
“子龙啊,今天去联络周慎所部的斥候回来了吗?”
“回来了,玄德公。”赵云如此回答——
兵分三路的大军,各军之间大概有两到三百里的距离。斥候快马,大概两天能跑一个来回。
与急于求功,恨不得明天就杀到金城郡,将叛军一网打尽的周慎不同,刘玄德一方面保持着谨慎,小心地态度,另一方面也保持着与周慎的联络——这方面的事情,刘备全部交给了赵云去做。只因为白马义从中的优秀骑士更有耐性,作为斥候与侦骑信使,更胜过冀州军中的北地骑士。
而赵云也用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刘玄德的信任。
“说说看吧,今天的状况如何?”刘备这样问道。
“是的,玄德公。”赵云点点头,然后无视掉了刘备身边,曹孟德投来的好奇,并且有些羡慕的目光注视,这样对刘玄德说道:
“斥候回报,周慎将军所部,每天行军距离大概在二十里左右。天明启程,天黑扎营。军中与我军类似,都有因风雪伤病的士卒。数量……比例,比我军更多。”
“嗯。”刘备点点头,面色严肃。
虽然之前已经预料到了,会是这种结果。但在听赵云这么说后,他还是觉得于心不忍:
“我提醒过周慎了,他的反应是什么?”刘备接着问道。
“周将军……似乎不以为然。”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赵云的表情显得有些无奈。
事实上周慎不单单是“不以为然”这么简单。他还冷嘲热讽来着,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刘备是想和他抢功劳,所以才故意不让他的行军速度太快的。
至于说军队遭遇的风雪,严寒,伤病……这一切在周慎看来,全都属于可以无视的东西——死多少人都无所谓,只要自己的功劳到手了就好!对于周慎来说,士兵们不过是用完了就可以抛弃掉的消耗品。甚至更糟糕,是一种会走路会说话的牲口。
“那么粮道呢。”刘备接着问道:“我提醒他注意粮道,这一点周慎那家伙总该……算了。”
看着赵云愈发困窘的表情,刘玄德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这个周慎,简直……”刘备身边,曹孟德的表情也很难看:“这么冒失,是急着找死吗?”
“我军一天前进十里左右,周慎所部一天前进二十里。我军可以勉强维持军队的士气与体力。周慎所部,士气与体力必定会大量消耗。
除此之外,我们两军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拉越远。到时候一旦周慎所部被攻击,我们根本没办法及时提供救援。”
“是的,没错。”曹操点点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
与此同时。也就是在刘备与曹操讨论周慎所部,对他们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的同时,周慎仍在兴致勃勃的行军向前。
与刘备所部沿着渭水向西前进不同,周慎的大军是在更北方,沿着泾河方向前进的。
一路上,他也与刘备、董卓所部一样,进展顺利,收复了大量的空城。
理所当然,贼寇这样望风而逃,让周慎的自信心大幅度提升。
在想与刘玄德争功的急迫心情下,周慎无视了天气,无视风雪,无视军队的疲劳与苦难。催促着他麾下的会说人话的两条腿的牲口们不断向前。
至于刘玄德派人过来,对他的劝告,以及对他的忠告,则全都被他丢在一边不管。
“开什么玩笑?!这样一来岂不是无法抢到首功了?”周慎不愉快的这样想,并且以最快速度将这些不愉快的事情抛到脑后,不再去想:
“向前,向前!”
在这之后,周慎大声对他麾下的兵士们下令:“今天,我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高平!”
在听到他这样的声音之后,他麾下的士兵们一个两个,都阴沉着脸不说话。或许是因为愤怒,又或者是因为麻木……只是周慎本人却很开心。觉得这是他驯服了这些桀骜不驯的军士的证据。
“无论如何,这次的头功是我的了!”骑在马上,裹着厚厚的袍子的他,心里面美滋滋的这样想:
“总算不枉本将军,在凉州这种酷寒之地走上一程。哼哼哼……”
心里面这么想着,他愉快的笑了起来。
功劳,地位,荣华富贵。美好的明天好像已经向他招手了。
“哈哈哈哈!”
在这样的笑声中,他麾下的五万将士继续顶风冒雪的向前。忍受着常人难以忍耐的恶劣气候。
……
汉军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张温的催促下,刘备与董卓所部谨慎的前进,与周慎的贪功冒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孙坚所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最北路进攻的他的“进展”是最大的。因为他已经在北地郡内,在大片草原上“抓到”了叛军……或者说,被叛军抓到了。
——这是一支不属于叛军联军的军队。虽然同样来自凉州,同样有大量的羌人士兵。但却不属于韩遂麾下。
至于他们究竟属于哪支叛军,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甚至他们算不算同一支部队,这些情况孙坚全都不得而知。毕竟凉州的情况实在太乱了,他麾下的军队状况也太糟糕了。
尽管有刘备的援助,并且孙文台也竭尽全力的保全自己的士兵。然而几场风雪下来,他的南方子弟兵还是有太多倒了下去。不得不随着转运粮草的车队离开,去后方修养。
他麾下的军队,是非战斗减员最严重的一个。
这样的天气,风雪,非战斗减员,敌人的骚扰,无法对战,无法动弹,无法进攻,无法推进……
这种状况几乎将孙文台逼疯了。
他就像笼子里的困兽一样,看谁谁不顺眼。动不动就要发脾气。他麾下的军官们也劝不了他。
因为他们很无奈的确认了一件事。
那就是,自己这支部队恐怕无法参与到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战争中了。
心里面想着,自己的袍泽即将与叛军浴血厮杀,自己却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动弹不得。孙文台就有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玄德,仲颖兄,你们可要平安无事啊。”
在歇斯底里的发了一阵脾气之后,孙坚无奈而颓然的坐在一盘狼藉的营帐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接下来,凉州的战事很可能会变得很不妙。
第四十六章狂喜与暗地里的阴谋()
汉军的愤懑,就是叛军的喜悦。
在帝国大军的斥候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叛军主力下落的同时,叛军预先埋伏的斥候,间谍,密探却牢牢地掌握着三路汉军的动向。
就像是之前说的一样。因为贪官污吏压迫过甚,凉州几乎一州皆反。如此情况下,有的是当地土著原意为叛军做耳目。
他们熟悉凉州当地的一草一木,山间与林间的小路。又能装作平民的样子伪装起来,不被注意。
这种情况下,刘备与董卓所部这样,光撒侦骑斥候,将所有接近大军的人无论身份全部驱赶离开的还好一些。对方虽然能推测刘备、董卓军队的大概位置。但却无法获知更多消息。
但是另外两支汉军就不同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军队状况,还有他们的粮道,所有一切情报都在叛军的掌握之中。
在凉州地区,叛军就是这样,享受着内线作战带来的好处。
“哈哈哈哈!”
在再次确认了周慎、孙坚两路军队的状况后,韩遂发出了愉快的哈哈大笑:“很好,非常好!”他愉快的大声说道:
“董仲颖、刘玄德两贼狡诈非常,不好对付。周慎小儿却是庸才一个!再等几天,再等几天,便可以动手了!”
说着这话,他看向了身边马腾:“寿成!你带兵,截断周慎所部粮道!我要让周慎小儿,全军覆没!”
“是的,兄长。”马腾一如既往保持着平淡:“那么另外两支汉军……”
“孙坚麾下都是南人,不习惯北方苦寒,几乎没有了战力,不足为道。
倒是刘玄德与董仲颖这支部队,是我心腹大患……”
说到这里,韩遂思考着,站起身在营帐中踱了两步:“不过,他们麾下也不过几万人马。待我军剿灭周慎之后,再挟大胜之势进逼二贼之兵,必能大获全胜!”
“的确如此,”马寿成点点头:“先提前恭喜兄长了。”他说:“将这支汉军打垮之后,便再没有谁能阻挡我们直逼长安了。”
“——长安?!”韩遂笑着,看向马腾:“现在,我们的野心不单单是区区一个长安。而是整个大汉!
寿成,你应该说,在剿灭这些汉军之后,便再没什么能阻挡我们驰骋天下了!
长安只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再接下来便是洛阳。是的,洛阳!整个司隶都将被凉州铁骑踩在脚下!再之后是整个天下!整个天下!!!”
似乎这样的话,真正刺激了韩遂的心,让他几乎是声嘶力竭的怒吼出来。
马腾很清楚的看得到,他的眼中闪烁着的火焰。那是填满了名为“野心”的燃料,燃烧出的地狱之火。足以焚烧数之不尽的生命,乃至他自己。
“……”
这种情况下,马腾很自觉的一言不发,只是深深地向着韩遂施了一礼。几乎是九十度的鞠躬弯腰,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垂下,以表示自己对于韩遂的敬佩与服从……以及,掩盖自己眼中的不屑与不甘。
“在这之前,边章在兵进长安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得意吧。”他的心里面这么想:
“他在莫名其妙的死掉之前,想必也做着与你差不多的美梦吧,我的兄长。”
想到这里,马腾忍不住嘴角上翘,露出了一个充满讽刺的笑容。
“那么,我的问题与你一样。”马腾继续想到:“那就是啊,兄长。这对我究竟有什么好处,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在这之前,马腾不会产生这样野心蓬勃的想法。
但是,随着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两个人的死,马腾在叛军中的地位水涨船高了。
因为出身类似的缘故,他很轻松吞并了两人麾下的湟中义从胡部队。从而成为了叛军中,湟中义从胡部分的最高统帅。理论上,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凉州叛军中的二号人物。
“但是,二号人物怎么也比不得一号,不是么?”在离开了韩遂的营帐后,马腾心里面这么想着。
一个略有些危险的想法,在他的心中一点点的产生,然后拼凑起来。
在想到了这个计划执行,成功之后的模样后,马寿成几乎忍不住要愉快的笑出声来了。
“那么,令明。”他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庞德,将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交代给了他……再然后看着庞德略显惊讶,却又毫不犹豫的服从自己,随即满意的笑了起来,点了点头。
只是再接下来,马腾看着庞德离开的背影,又忍不住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如果,令明对我,也和我对韩遂,韩遂对边章那样的话……”
他愣了愣神,然后摇了摇头:“不可能的。”他竭尽全力的将这种不安的想法驱逐出脑海:“令明不同。他没有足够的威望,也没有足够的兵权。”
想到这里,他才重新的安下心。
嗯,是的,让他安心下来的,并不是庞德的“忠诚”与情义。而是基于纯粹的现实基础的考量,得出的结论。
……
就这样,事情按照所有人的预料的发展着。时间悄然步入十月。
张温不断向朝廷发出军报,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汉军今天又收复了几座城池,救多少黎民百姓与水火之中。
虽然实际上,他距离大军主力已经好几百里远了……但是遥控指挥,微操什么的也是指挥的一部分,不是么。
在张温花团锦簇的文章下,从“地图”上看过去,汉军愉快的高歌猛进的形势,让洛阳朝廷衮衮诸公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如果不是天气原因影响的话,朝廷天兵恐怕早就将凉州全境平定了。
张温在朝廷内的盟友们,对他的表现表示满意。他幕后的靠山袁氏感觉,对于张温的这笔投资已经稳了。倒是袁绍,对此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这是他通过他那个发小曹孟德,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后作出的判断。
当然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