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赤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赤帝-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匈奴本部人员,则分裂成了南北两部。

    在分裂之后,北部匈奴最终远道迁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之后出现在欧洲地区,带给罗马帝国灾难与灭亡的,堪称天灾的匈人或许与迁徙的匈奴有一定联系……但因为中亚草原地区太过混乱,时间跨度较长,并且没有文字历史记录,所以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

    以帝国与匈奴之战,时间跨度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人口之多,出动军队之众。不要说在现在,东亚范围内,即使是在全世界,整个古典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汉帝国之强,理所当然世人皆知。而匈奴之强韧,善战,疯狂。于草原兴起的无数霸主中同样坐二望一。

    与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数百年的宏达史诗战争相比,西方引以为傲的希腊…波斯的二百年战争不足挂齿,至于后世发生在蛮族化的欧罗巴地区的一系列百年战争,八十年战争什么的,更和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

    北匈奴远遁大漠草原,消失无踪。再之后,便是南匈奴。

    在被帝国打崩之后,南匈奴最终内附,成为汉帝国的附庸国之一,直至今日。

    这群匈奴人在默默地舔舐伤口,积攒力量。而同时,汉帝国的实力在不断衰落。双方的力量对比在接近,不断接近……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不断接近。

    这种情况下,既没有被同化,仍旧保留着游牧民族习俗的匈奴人……理所当然,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

    ……

    问题出现在今年的二月份……

    在汉室帝国内部盗贼蜂起的情况下,朝廷里不知道那个“天才”想到了一个天才一样的想法。

    也就是征召南匈奴兵马,以镇压中原农民起义。

    当时的刘玄德刚刚任职河内,在得到消息后连忙上书——开玩笑,这种情况下,帝国之所以还能镇压住南匈奴这种渣渣,就是靠着祖上积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会儿你去南匈奴,要调南匈奴骑兵镇压汉民起义?

    先不说从国家,民族大义上说,你这种行为有多人渣——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引外人镇压自己人民起义驾轻就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清朝时候,满清统治者与欧美帝国主义勾结,联合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了。就说大家觉得强盛伟大的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借师助剿,引回鹘兵南下进攻叛军。

    至于说中原群雄争霸时,引北方游牧的事情就更多了。

    众所周知的儿皇帝石敬瑭,大家都听说过就不说了。仍旧提一下唐朝……隋末军阀混战的时候,北方几个割据军阀,包括李唐在内,哪个没叫过突厥爹?

    ……

    所以说,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面子是第二位的,真正重要的仍旧是他们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至于说国家民族大义什么的,那种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至于刘备觉得惊讶,愤怒。并且上书——他心里自然以国家民族为己念。但是上书朝廷却不能这么说,而应该从实际的,功利的角度说——

    这方面,刘备说得当然也不是没道理——也就是说——南匈奴在内附之后,这么多年没有战争,部众自然增加,实力恢复。倘若为敌,必定强劲。

    朝廷不要认为这么长的时间里,南匈奴没有对朝廷下手,是因为南匈奴的人乖巧懂事。

    所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之所以没动手,是因为之前与帝国数百年的战争,死伤以百万计。对汉帝国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

    现在天下纷乱,帝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如今已经无法用实际上的军事能力,震慑南匈奴了。

    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骗人,拉大旗扯虎皮的让南匈奴搞不清楚帝国的实力,让他们继续畏惧,才能乖乖的不搞事。

    这种情况下,隐瞒帝国窘迫的实际情况还来不及,怎么能够主动告诉南匈奴,汉帝国已经衰落了呢?

    ——你要借南匈奴的兵平叛。南匈奴又不傻。自然会思考。

    平叛?平叛的话,为什么不用你汉帝国自己的军队呢?

    你汉人的军队不是天下无敌,北扫匈奴,东屯西域,南并百越的吗?

    现在不过是区区民众作乱而已,为什么就要我们这些匈奴人,曾经的帝国仇敌的后代,现在的帝国的奴仆们出兵?

    这究竟是怎么了?

    ……

    想必,匈奴人并不是白痴,其中的道理他们很简单就能明白——那就是汉朝衰落了,帝国甚至连一支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都凑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匈奴人难道还会乖乖的给你卖命?还会帮你镇压农民起义?肯定不会啊!

    刘玄德的奏章传到了朝廷之后,才发现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天子的确非常重视刘备的这封奏疏。对于疑心病非常重的天子来说,就算他身边的大臣,他都一直觉得不可靠呢,自然更不用说北方匈奴了。

    然而很可惜,已经晚了,前往南匈奴诸部宣旨的太监已经出发。再接下来,事情一如刘备所想的那样,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

    南匈奴人觊觎汉朝的财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在进行上述思考之后,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同时,汉帝国的积威仍旧是要考虑的……

    于是再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内部出现了分裂——休屠各和追随他的军队发动了叛乱,并州北部一片糜烂。同时叛乱的南匈奴族人,还与并州地区的黄巾军取得了联系,二者有合流的倾向。

    这也是董卓上任并州牧后,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

    在董卓与刘备的通信方面,两个人讨论了一下,这究竟是真的因为内部冲突,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分裂呢,还是因为想要试探一下帝国,所以故意分裂的。

    那些分裂出来的,由匈奴休屠各率领的军队,是一个探路的石子。

    倘若情况很好,汉朝衰落了,休屠各部斩获颇多,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一起愉快的抢劫就是。

    但如果汉朝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衰落,仍旧拥有足够实力,那么……

    那都是休屠各那个混蛋做的好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啊,把休屠各推出去做替罪羊,大家愉快的躺在汉朝的身上继续吸血,岂不是美滋滋。

    ……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玄德一直都看不过眼。

    是的,接收匈奴人的投降,接收他们的部众没问题。甚至说接收任何一个游牧部落的投降都没问题。

    但是在接收投降之后,将他们整个内迁,然后安置在距离京畿如此之近的地区,再让他们繁衍生息就不对劲了。

    正确的方式不应该是将他们打散,贵族头目当成吉祥物,放在洛阳软禁起来,部众什么的拆分,融合的吗?

    ……

    某种意义上,汉帝国对于投降的游牧民族的怀柔政策,正是导致了晋代五胡乱华,北部半壁江山沦陷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刘备与董卓商量,最终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所在:

    “不管南匈奴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想都无所谓。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做。”

    “杀他们。”

    “拼命的杀。”

    “让南匈奴从此一蹶不振。”

    ……

    彻底改变汉朝如今的对外政策,刘备还做不到。然而要“改变”一下南匈奴,却在刘备的能力范围之内。

    解决的方法,便是趁着董卓还是并州牧的时候,给与支持。就好像支持公孙瓒攻击乌桓与鲜卑一样,将后五胡乱华中的这一支灭掉。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将() 
“算了,不管了。”他摇摇头,将这件事抛到脑后。

    事情就是这样。

    一切都按照刘备所期望的那样发展。

    他与董卓一拍即合。

    刘备希望消灭一个隐患,他董卓也需要新的军功来提升名望。

    对于并州这样的边境地区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攻击北方游牧更能提升人望的办法了。

    除此之外,攻击匈奴还有实际的好处可拿。

    是的,匈奴人是穷的要命。在失去了西域三十六国,失去了万万里草原后,匈奴人穷的跟白痴一样。

    但是,再怎么穷困,两样东西是穷不掉的。

    一是人口,一是牲口。

    ……

    牲口方面就不用说了,无论是战马,耕牛,都是帝国需要的牲口。甚至驴子与骡子也能作为拉车,磨坊的畜力。唯一价值较低的只有羊……

    现在的羊没有经过太多育种选择——尽管在幽州地区,刘备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工作,并且略有成效——但是,通过育种获得一种“非常能长毛”以及“毛质细腻”的,如同后世出产优质羊毛的绵羊的工作,需要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种可以发展毛纺织工业的“绵羊”,即使出现,它的传播,也需要一定时间。

    至少现在的南匈奴部落里,就几乎没有合格的“绵羊”。

    现在的人们养羊的用处,除了杀了吃肉,就是扒皮做衣服和帐篷。羊的筋腱与角与牛不同。不够坚韧。因此连制弓都不算合格。

    ……

    至于说人力,就更有用了。

    现在的冀州邯郸地区,钢铁产量节节攀升。冀州地区的各处矿井,所需要的奴工怎么多都不为过。更何况刘玄德所计划的冀州交通道路,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倘若努力征发徭役,会对冀州刚刚复兴的农业产生危害。另一方面,从各地获取的难民,在短时间内也无法从事修筑道路这样的,较沉重的体力劳动——这与谋杀没什么区别。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可以杀死的,便宜的奴隶进行修筑生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尽管刘备刚刚从凉州战场上,获得了数以万计的奴隶,并且还与马腾有了暗地交易,获得了一条新的,获取奴隶的路线。但任何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都不会嫌弃自己的人力资源多的。

    尽管有一些杂音,诉说冀州方面如此的不人道,但是无论卢植还是刘备,都无视掉了这些杂音。

    三义行的说书先生,戏剧演员们最近加大了对南匈奴方面的描述。他们对于汉朝子民的烧杀掠夺,成为了这段时间,冀州人民娱乐活动中最常见到,也最常听到的东西——

    对于舆论的导向,乃至操纵,刘玄德驾轻就熟。

    ……

    “事情就是这样了。”

    将一点诧异,奇怪压下去之后,董仲颖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在战场上。

    他的对面,是一个南匈奴小部落拼命攒出来的,数量大概只有两三千人,装备破破烂烂,瑟瑟发抖的部队。他们刚刚拒绝了董卓的投降的命令。而在确认对方预备抵抗到底后,董卓露出了一个极残忍的笑容。

    “那就好办了。”

    他抽出了他的刀——一柄来自邯郸,刘玄德名下的武器工厂的精良马刀。

    与刘备军队配备的雁翎刀形式类似,只是更长,也更适合劈砍。

    同样与刘备军队的制式不同。这柄马刀并非熟铁夹钢,而是纯粹的精钢铸就。配合董卓本身实力,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不在话下。

    “杀过去!”

    他朗声下令:“进攻他们!俘虏他们的子女,掠夺他们的牲畜!让这些蛮夷成为帝国的奴隶!”

    随着董仲颖的一声令下,他身边凉、并精兵强将兴奋地喊叫起来。

    他们高举手中长刀,策马,向着那瑟瑟发抖的数千匈奴骑兵杀了过去。就好像势不可挡的洪流一般。理所当然,很快,又一场胜利就要到手。

    眼看着这一幕,董仲颖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面计算着,将这些匈奴部落都吞掉了,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那些奴隶值多少钱,那些牲畜又值多少钱。还有毛皮……在赏赐士卒后,自己还能留下多少好处……

    也就是他这么想的时候,战场上的一个身影,让他瞪大了眼睛,挪不开目光:

    “——嗯——冲在最前面,持戟的是何人?!”

    眼看着那将军冲突驰骋的英姿,董仲颖忍不住大声问道。

    在他身边,女婿李儒随即答道:“此人乃是五原吕布。”

    “真乃良将。”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州果有豪杰——好,战后叙功,也把他叫上!”

    听董卓这样说,李儒笑着拱了拱手:“凉、并勇士皆入岳父麾下,小婿为岳父贺。”

    “哈哈哈哈——”

    听他这么说,董仲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这才只是个开始!”他大声说:“南匈奴,黄巾残部——再之后,老夫也要北上草原,攻伐鲜卑!文优,等着看吧!距离老夫名震天下的时候不远了!”

    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董仲颖本身,也是个相当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听着他如此慷慨豪迈的发言,李儒心悦诚服,向他一拱手,深施一礼。

    ……

    …………

    “说起来,仲颖兄也该动手了吧。”

    与此同时,洛阳的街道上,又拿了一串儿羊肉串,一边吃一边往前走的刘玄德这样想着:

    “回去之后,得写信问一问了。”

    他就这样一边吃,一边往前赶路,不多时便到了宫城——

    与一般还需要宣告,才能入城的人不同。他刘备本身所属西园禁军。干的就是守卫皇宫的工作。

    在认出了他是谁之后,守门的禁军有敢拦的么?

    不过当然,恪尽职守的刘玄德,仍旧展示了自己的令符之后,才策马入城。

    尽管是早朝时,刘玄德也会“参加”,但他的位置跟一般朝臣不同。是要站在天子身边做护卫的,而不是坐在下面跟天子面对面……当然这一会儿时间还有点早,在上殿,开始早朝前,刘备还能再休息一会儿。

    也就是说,洛阳核心,一连串富丽堂皇到了极点的宫殿群南方,最先营造,进行朝会的南宫,崇德殿,开阳门口。偏殿,专门有一处禁军士兵们换岗,休息的地方。

    刘备边吃边走,所以速度慢了点。来这里时候,其他当值的校尉都到了。

    “啊,来了么?”

    看到刘备的曹孟德,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对刘备招了招手。在刘备向他们走过去之后,他便忍不住的抱怨:

    “每天要起这么早,进行什么朝会,还真是让人受不了。有那个功夫多睡睡觉,养足了精神不是更好为国效力吗?你说是吧,玄德?”

    “孟德,你说什么呢?”另一侧,同样早到了一步,之前在与曹操攀谈的袁绍,似乎想要展现一下他的正直气概:“朝会乃是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对待?”

    “国家大事?算了,你说是就是吧。”听袁绍这么说,曹操一副“我还不知道你?”的样子,白了袁绍一眼。也没跟他争论,而是这样说道。

    “你——”袁绍被他气的够呛,同时心里面也有点奇怪。之前的曹孟德的确爱玩闹,但总没像现在这么过分啊。

    这究竟是怎么了?

    “你看这家伙。”

    他心里面觉得尴尬,而曹操又一副“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在乎”的无赖模样,让他说不出话。于是他只能转身,对着刘备苦笑:

    “玄德,你看这家伙,如此无赖,天下安危怎么能寄托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