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这是个大家伙,你以为还像前面那几个毫无用处的老头儿。”尖下巴女人有种忽然有了忌惮。
    “哼,管他是谁,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一对,我宰一窝!”
    两根胡须气不过这个尖下巴女人,立马飞身前前去单挑。两根胡须变幻着方向,每次以极快的速度袭击庞培老人,可是老人只用额一之手,便轻易地一一化解。现在一切以救皇上要紧,庞培老人也并没有与两根胡须多周旋。用五成功力集中一掌,轻易便将其击退。
    “我告诉过你,这是个大家伙,你自己不信,活该!”
    “哼!”两根胡须仍是不服,可是,实力差距,又不得不服,他与眼前这个训世教教首,灵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毕竟,训世教首已是玄灵九阕,马上就要修成蛊龙之身。
    “一起上!”长胡须斗篷,长喝一声,三人瞬间飞到楼顶,与庞培老人较量。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灵修,力量之强,连教首都要用双手的全部力量去对付。能让训世教教首用两只手对付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老匹夫,先吃我一掌再说!‘
    ”啊,魔族!你是兽族之人!“
    “算你识相,杀你,我一个就够了。“
    “你,你是魔族之人!”
    “知道了又能怎样,你就要死了。”
    “你,你竟然是妖!”
    “怎么,怕我吃了你不成!”
    。
    一番激烈的缠斗之后,教首与三人打得难分难解,各自退到了楼顶上。从刚才的较量中,教首感觉到,那个长胡须斗篷,是兽族之人,两根胡须,是魔族之人,而那尖下巴女人,来自妖族。
    是谁,是谁!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请得动兽、魔、妖三族的顶尖高手。
    难道,难道,
    难道洪荒流回来了?
    正当庞培疑惑之时,又一团黑云,如光束一般,重重地砸在他对面的楼顶之上。随后,那团黑云向四周散去,又快速地聚集在了一起。
    黑云变成了另外一个穿白斗篷的阴影。
    “圣主!”
    三个强大的此刻赶紧恭敬地跪下。
    “都起来吧,不争气的废物。这个老家伙,留给我,你们三个,去把那狗皇帝给我杀了!”这位被称作圣主的白斗篷,杀意浓浓,根本就不像那种会寒暄的杀手。
    只是。
    只是听得出来,听得出来这,这这个被三个灵力强大的此刻称作圣主的人,这个杀意横飞,诡秘莫测的人。
    竟然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
    “老匹夫,受死!”白斗篷瞬间移动到庞培老人身边,这种瞬移,非玄灵七阕以上的灵修可以达到。而眼前能达到这种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与万世敬仰的教首交手的,竟然是如此年轻的修士。
    那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个少年的能力之强,力量之恐怖,可想而知。
    庞培老人生平第一次内心被震撼了,就算是藏灵十阕的人族顶破天的天才,徐湛、句心、王允,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再过几年,最有希望的徐湛,也不过是,青灵级别。眼前这个少奶奶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他是谁,他是谁,他是谁!
    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庞培老人和少年的交手中,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复仇的愤怒,一种想要招招致他于死地的愿望。他不禁开始怀疑
    “你是洪荒流的人?”
    “老匹夫,等你知道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这少年的能力,的确非常强大,比刚才那三个刺客强力很多。
    只是,他还是不是教首的对手,他现在只能勉强跟教首打,倘若是拖到两百招以后,定然是要败下阵的。
    但何须两百招,只需要二十招,刺客们便能将皇帝杀死。
    三位玄灵围在皇上身边,慢慢向后推,四个人最终背靠背靠在了一起。
    “哈哈哈哈哈。。”顶元皇帝突然笑了,“今日,倘若我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给这帮歹人给杀了,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可是,有龙骨相伴,有三位忠君爱国的院首,德高望重的玄灵相伴,我,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哈哈哈哈。”
    顶元皇帝忽然推开众人,跳到乱石之上,举起手中的蜃龙宝剑,架在了脖子上。
    “堂堂大名国皇帝,我不能,死在在一****逆的手上!”
    “皇上!”
    “皇上!”
    “皇上!”
    训世教教首看在眼里,可是他此时正和白斗篷少年激斗,根本无处分身。这少年,这圣主,本来就是来拖延时间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顶元皇帝仰头大笑,正当他准备挥剑自刎之时,天空中飞来一根白鹤羽毛,瞬间将蜃龙宝剑打飞在地。
    “啊?”
    “这是?”
    “这。。”
    三位玄灵大吃一惊。
    三个刺客目瞪口呆。
    一个看不清的白色身影,就像一团白色的烟雾那样,不,连烟雾都不是,仿佛空气中有一柄飞速的剑拖着他一样,在瞬间的千分之一个时间段里,重重地落在了高楼上,重重地落在高楼却又惊不起一丝的气浪,震不飞一块瓦片。
    这种移度,这种轻灵,除了他。。
    没错,知方老人,东升教教首,终于出现了,终于及时赶到,救下了顶元皇帝。
    “哈哈哈哈教首来了,教首来了,天不亡我,天不亡大名!”顶元皇帝瘫在地上,双臂张开,喜极而泣,跪谢苍天。
    两根胡须并不认识东升教教首,但这次他没敢再嚣张,因为刚才那动作,其实力已是不在刚才那位一只手打败他的训世教教首的实力之下。
    “可恶!”
    三人均有自知之明,退到了白斗篷少年说站的高楼上。
    而此刻,天上的机关兽越来越少,被火凤带领下的巨鹰打得七零八落。蜃龙大街上士兵的吼声也越来越大,顶元皇帝增援的卫队已经源源不断地赶到。
    训世教教首退到了知方老人所站的楼顶。都没有看对方一眼,这是自十几年前洪荒流大战之后,两人第一次并肩御敌。
    两人聚集了府间灵力,大约使出五六成,两股气势磅礴的能量排山倒海般涌向刺客。
    “可恶,就差一点点,我们撤!”圣主愤怒吼道。
    霎时间,楼顶一团烟雾,四道光晕消失在空中。
    整座大楼承受不住巨大的能量,轰然倒塌。
    顶元皇帝,终于惊险地躲过一劫。
    可是,在后来中土大陆统一之后,这件震动整个大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并没有被载入历史。无论是传统的二十四正史,还是七十二野史。就连说评书,写,还有神话传说,都没有半点儿的记录。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第25章 、顶元皇帝() 
顶元皇帝逃过了一劫,大难不死,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统人族的志向,他认为这是天意。这个坚毅、勇敢、智慧过人的皇帝,并没有长时间地沉浸在恐惧和害怕之中,这件事也没有对他造成任何阴影,他觉得他不需要去问谁要他死,这些刺杀他的人是什么来历。
    的确,一个明智的君主不会像他那样去想。
    很遗憾,他是一个更明智的君主。
    回到皇宫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查明杀手的来历,也不是听大臣们挑拨说东升教教首知方救驾不力,姗姗来迟。他想的是先灭掉回国还是车国,又需要什么战争的理由。
    除了这两个国家会画上大价钱取他的命外,大名国的友邦兽族是不可能的,妖族与魔族看谁都不顺眼,没必要大老远地跑来杀自己。
    没错,这次刺杀,是一次政治阴谋。
    恰好是在御龙将军打败车国,使车国名存实亡的时候。
    这两个国家,不过是不希望自己也遭受车国同样的命运而已,在顶元皇帝眼里,这简直就是愚蠢,愚蠢至极。就算是他死了,自己的儿子也会去实现他的梦想,仅仅想靠一场代价和风险过高的暗杀来拯救自己的国家,天下有什么比这种想法更愚蠢的呢。
    由此顶元皇帝非常看不起回国和元国的皇帝,的确,这两个国家的皇帝与他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为君之道,在于民,在于军,在于灵修,粮食,经济。这是他心中的治国的五件大事。当别人都把经济和军事放在首位的时候,他放在首位的是民,民乃国之根本。
    为了完成统一人族的宏愿,顶元皇帝这几十年干了不少大事,整合灵修院派,是他认为做得最成功的事件之一。这为他集中培养了太多的人才,而且三大灵修院派威名远播,不少国外的才子,都是在这里留学,惑效忠顶元皇帝,惑将先进的知识带回本国。等到车国,回过,元国看到顶元皇帝整合灵修院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已经跟不上节奏了,毕竟,这是几十年的积累。足见顶元皇帝目光是何等高远,并且,他还在三大院派均设立了专门为军队培养的机关、建筑、兵法方面的人才的机构。
    我们有必要认真谈谈整合灵修院派的事,这是中土大陆顶元皇帝的创举,也足以看出他的英明。要整合天下灵修院,谈何容易呢,至少回过和元国就没有成功。当年劝说天心派迁往京都之时,顶元皇帝三顾茅庐,以巨大的诚意感动了掌门张通。三大院派虽然最终要为朝廷服务,但它们终究是独立于朝廷的机构,所有的管辖权只在院派中的长老,它们可以做任何迁入京都前在民间所做的任何事情。皇帝提供经费,送一批人进修,他们提供资源和人才,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最难过的不过是传统观。即便这些院派可以做迁入京都前的事,仍然会被人认为是朝廷的走狗。
    但,这不会发生在大名国。
    因为他们的皇帝是顶元皇帝,皇帝所做的决定,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对的,这是他们千百年来遇到的最好的皇帝。
    当看到顶元皇帝使用的一切铁腕手段使大名国的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的时候,所有人都忘了他继位当初时的铁血政治。当老百姓手中有越来越多的存粮存款,当前线连年传来战争的捷报,当灵修院派名气越来越大,培养出的人才和英雄越来越为老百姓所知,顶元皇帝,还有什么做法是错误的呢。有谁还会认为,三大院派是朝廷的走狗呢。
    这一切,的确要归因于顶元皇帝。
    在他之前没人做到,在他之后,可能会土崩瓦解,可是现在,大名国就处在这样的盛世当中,民众享受着,皇帝也享受着。他所开创的这个时代,也许会发生更多的大事。就像在远古时期这块大陆本来就是统一的一样。
    顶元皇帝并不奢望统一整个中土大陆,现在大名国的确没有这种实力,但若说统一人族,那是大有机会的。虽然借口车国不经过正常外交交涉便独自占领大名国的领土的理由去灭了车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借口太过牵强。回国和元国知道,这种命运迟早会落在自己国家头上。只是。。
    只是现在要追赶大名国的国力,实在太难,已经来不及了。
    曾经顶元皇帝也为战争做过很多考虑,比如东升教主和,他并不反对,可是在他心里,和,需要一个大和,把人族这个大家庭合起来,与魔族,与兽族,与妖族讲和。几便是自己在这几个国家中讲和,可是别人会给你讲和吗?当人不会。
    在他眼里,这种时代里讲和只是天真的老头儿欺骗小孩子的玩儿意而而已。
    皇帝的判断很正确。
    也,很重要。
    直接影响了整个大名国乃至人族的发展历史。像魔族、妖族、兽族那样,统一内部,建立人皇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人族之间没有国家,没有文字,文化上太多太特别的诧异,这对在与魔族与妖族的对抗中有很大的好处。说到底,还是一个眼界的问题。
    你是要去看待在位几十年间的事,还是要考虑死后成百上千年人族的命运的事。
    选择后者,是需要勇气的,如果你只为自己的国家着想,很好,你是一个好的君主,明君。如果你要为整个人族考虑,那么,你将可能成为一个圣君。
    统一人族,以血为代价,为后世争取更少的血的代价,这,何尝不是一种气魄和胸怀呢。
    而今,顶元皇帝压根儿就没有想调查这个暗杀计划的事,而是在想怎样把这次暗杀的罪名按在元国和回过的头上。
    两个关键性问题。
    第一:怎样按罪名。
    第二:哪个国家。
    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顶元皇帝还没有包扎自己的伤口,在殿中踱来踱去,他现在看起来一点儿事儿都没有,根本就是没有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的事。他知道说有大臣都会来,是必然回来的,他只是想看看,有没有意外的惊喜。
    他,太会想事情了,太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这些志向,只有他清楚,或者说了解他的老臣清楚,比如两大教首就懂,御龙将军,相国大人,他们都懂。甚至,这两大教首知道皇帝已经没有大碍,早早地离开了。
    怕是没有谁会想到,顶元皇帝遇刺之后,会是这样安静的结果。
    而且,他的确意外收获,这只有一个成熟的皇帝才能做得到。那些早早请辞的大臣,多数是了解他心意的,看得穿他心思的,那些呆头呆脑在殿门外说要见圣驾的,关心皇上安慰的,多是一些蠢货。
    看着殿外那些议论纷纷,焦急不安的大臣,他何尝不知道有人是真正关心他呢,他只是喃喃自语道:
    了解我心意的,怎么就那么少呢?
    是啊,就算是你不是皇帝,这句话也成立。
第26章 、如果你不想死() 
(这一章,是第一卷的完结,我希望读者不要只顾急着读剧情,我留的细节真的很重要。)
    东升教教首知方老人算是最了解顶元皇帝的人之一了。可是现在,他第一次没有揣摩到他的意思。
    离开皇宫的时候,皇帝给了他一道口头圣旨:神石试,推迟到半年以后。遣散所有参加神石试的考生。国外应试者安排在驿馆之中,国内应试者自便,半年之后的考试,不得多一人,也不能,少一人。
    为什么是半年呢,为什么?
    这是知方老人回第一家客栈想的事。似乎他对这个半年很敏感,他既没有去想崔院副死于非命的事,也没有想洪荒流卷土重来。唯独想了两个字,半年。
    半年之后,恰好是神石大会,那时候慌忙中举办神石试,是否有些不妥。神石大会,魔族,妖族,兽族的代表都会前来观摩,难道,这个做事一向出人意料的顶元皇帝,又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
    他一向如此。
    教首回到第一家客栈的时候,崔院副的尸体已经移走了,少年天才们有的惶惶不安,有的极不耐烦,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四个纹丝不动的,一句话都不说的。
    而最有趣的,便是七天,他一直在脑海中背书。
    婆婆说,当你在没有书的世界里感到无聊的时候,孩子,就去好好背书吧。
    他真的那样去做了。
    这可能是教首与天才们的道别仪式,除了神石试这样的机会,平日里若要见教首,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在宣布完皇帝的口谕之后,众人便要各走各路。这对七天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他才刚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