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主的封地是三郡一县。这望井镇只是八十一镇里其中的一个罢了。”
“哇,八十一镇,齐姜你的封地真有这么多,那娶了你的人岂不是发财了?”
汤小惺意冲着姬哙嚷。齐姜当然是想让丫环说这些话给姬哙听的,可是直接这么说出来又有些显摆的意思,就故意瞪了丫环一眼,“九九不要乱说话。”
九九,这个胖丫环叫九九吗? 这名字真是极为奇特。
“你们这里的盐可以私卖吗?”汤小小一边走着一边细看着盐的成色。
“我们齐国的盐分为私盐和官盐两部分,官盐全由官府掌握,私盐是私人所开办,但私盐买卖是双方都要交很重的税的。”
汤小小点点头,“你的意思是说,齐国流入各国的盐大多都是私盐,正因为这些盐所缴纳的税很重,所以盐的本钱就涨了,然后卖到各国也就很贵了。”
“你很聪明。”齐姜微笑,“我们齐国地处东海,靠的就是渔盐之利,不然国库何以充盈?”
“你们的盐有大量的库存是不是?”汤小小略一沉思问齐姜。
“你怎么知道?”齐姜惊讶的睁大眼睛。
“这有何难,你们齐国的官盐不外运,私盐收税甚高这样盐的成本价就提高了。对外销量因为价格的原因一直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盐是生活必需品不错,可是齐国百姓人数固定在那里,这样产出多销量少,长时间下来不是会有大量库存吗?”
“你说的很对。对此现象你有何高见吗?”齐姜皱眉,这也是近期困扰她王兄的几件大事之一。
“这个吗?容我想想,盐又不是大米白面可以可着劲吃。如果想消化掉库存,就得想法走出去。也就是把盐卖出去,比如说燕国、秦国、楚国这些大国人口众多可并不产盐,又不能不吃盐,如果想法把盐销到这些国家去,齐国光这一项年收入就不少。”
“想法甚好,朝堂之上也有大臣这么提议过。可是王兄一直在犹豫,周天子势弱,列国争雄,这些大国时敌时友,所以与这些国家做盐业生意,怎么样才能做到既能挣钱又没有后顾之忧这实在是个难题。”
汤小小点头,这倒也是,战国末期各国争战,尤其是未来的几十年,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加快,战争和派别之分对商业经营就是最大的阻力。
“这个容我慢慢想想,总会有办法的。不过这一次还真得要齐姜你帮忙,我们才能运一批盐去燕国卖。”
齐姜连连点头,当然得给这位汤姐姐弄一批盐让她运回去,把这些人都打发好了,她的姬公子才能安心留在齐国。
哎哟!汤小小突然惊叫一声,眼睁睁看着不远处高高的盐山突然崩塌了下来,盐粒扑面而来,盐山上的人们惊叫着奔跑着。
“孩子,我的孩子!”一声凄厉的叫声传来。
一匹拉着盐车的马,正从盐山上往下慢慢走。受此惊吓突然发狂,拉着盐车狂奔起来,车夫是一位中年中年男子,被马撞飞石头一样从盐山上滚落下来。失去控制的马车倒翻过来扣住了马,一个二三岁的孩子从车里像扔一颗石子一样从车上被抛了出去,被盐席卷着在半空中滚落。
崩塌的盐山向马车倾倒下来
孩子!汤小小下意识的拨腿就往半空中的孩子跑过去。
“闪开!”汤小泄没来的及反应过来,姬哙瞬间飘到她的面前,一把抱住了她。
“救孩子!”汤小叙了一嗓子,姬哙迟疑了一下,齐姜已经飞奔过来。
“带她离开。”
姬哙把汤小小推进齐姜怀里,借着这股推力,一点一蹿,人瞬间已经飞跃而上。
齐姜抱着汤小懈个起跳避开盐山崩塌的方向,站在了背风面安全的地面上。那里已经聚焦了许多人。
哇,快看那,快看
人们议论着,汤小小站定身子,顺着人们所望的方向呆住了。
漫天盐花飘舞如冬天的雪,一片白茫茫中,唯有一抹湖蓝色长衫飘舞的影子,如瀑的黑发飘散着,飞旋着犹如一朵开在雪花中的蓝莲花。
所有碰到姬哙身子的盐粒纷纷向外飞溅开来,姬哙的身子旋转着竟然是凭空上升着,这真是一种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传说中的绝世轻功吗?可是这一点也不符合力学原理啊!(我们的小小真够可爱的,看着师哥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着力学原理。)
一睁眼那帅哥在空中,一闭眼天地一片黑暗,再一睁眼帅哥已经站在她们面前。
“我的孩子。”中年男人从盐堆里爬出来,一把抱注子,叫一声我的孩子就咽住了。
“哇,姬哙你好帅!”汤小小望着姬哙,一头一脸的白色盐粒,就差没流口水了。
“公主殿下,您没事吧?”盐澈责人听说盐山崩塌了就忙跑过来,跑来的路上又听说公主殿下来了正在盐场,心里更是发毛,急赶了来终于看见公主好端端站在那里,心才安了些。
“派人处理一下现场,看有没有伤着人,责任事故在谁一定要严惩,伤了的给丰厚的抚慰金。”
齐姜严厉地说完这些话,转头看着姬哙,“姬公子想来要休息一下,我这就带你去盐庄休息。”语气温柔至极,这变化也太快,汤小小无语,那盐官更是不知这位姬公子是何人,能让公主如此对待一定不是普通人。
“你没事吧?”姬哙走过来轻柔地问汤小小。
这语气直让汤小小全身起鸡皮疙瘩。
“没事,我们先回盐庄吧。”
盐官在前面领路,一行人向盐庄走去,一路上汤小小注意到盐庄在盐场的南边,走过白茫茫的盐场,就是一片绿地,绿地出的是才一手掌高的麦苗,再往前走是一片片小菜地,地里种着各样的白菜、萝卜等应季蔬菜。再往前走就是盐庄了。
盐庄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村子里无一例外全是茅屋,但这些茅屋盖的却极是整理,一排十家,一共是四排多一些。每家都是茅屋围一个篱笆,大门前有一条大路。汤小小觉得这村子有点像现代农村小康村的布局。来往的盐民个个衣裳整理,补丁是极少的。看来盐村的盐民们生活不错。
走进村官署,是一片二进二出的院子,房子依然是茅屋,只是院子大了些。院子里出出进进的人竟有穿裯衫的。
“盐村的人过的很富裕?”汤小小问齐姜。
“是比一般农家过的好些。”齐姜带头走进后院,“你们快些去准备一些热水来,让姬公子洗浴一下。”
“你们聊,我先进屋了。”姬哙这个洁癖,落了一身一头的盐粒子,那些东西遇到身体的热度就会化,此时身上极不舒服。
“你快去洗吧,我们在外面坐会。”汤小小看姬哙进屋了。
早有人打上洗脸水,齐姜和汤小小洗了脸和手,又抖了衣裳,两人就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这些盐民不是奴隶?”
汤小小觉得奴隶的脸上不会有这种平静安祥的感觉,刚才从盐村走过,既然刚发生了盐山崩塌事件,也有几个人受了轻伤,可是走过路过的村人,脸上都没有悲伤。
“我的封地里没有奴隶。”
“没有奴隶?”汤小小一惊,中国到秦始皇开始才进入封建社会,才彻底没有了奴隶。怎么齐姜竟在她的封地上率先废掉了奴隶制度吗?
“你刚才也看到了,十八岁我接了封地的实权后,就宣布在我的封地里废除奴隶制,所有的奴隶都恢复自由之身。归属村社管理,种田的交租子制盐的交盐税。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每家在村子里都有一块地可以盖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生活安定祥和,所以我的田庄和盐庄从不会出现臣民逃跑爆动这样的暴力事件。”
汤小小听的连连点头,这个齐姜公主不得了。竟能有如此前卫的思想,当年学历史的时候学到战国时期有些开明的奴隶主率先解放奴隶成为开明的地主。现在她竟是亲眼看见了,而且这个地主还是位公主。
“你可注意到吗?在我的盐庄和田庄里还有一件与众不同的事?”齐姜神秘地笑了。
还有什么事吗?汤小小想了下,没想起来。
“这件事也是我的封地里独有的。那就是我的封地实行一夫一妻制,无论贫富没有纳妾的,也就没有嫡庶之分。大家人人平等。”
“太棒了,齐姜你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古人!”汤小小伸出拇指,齐姜公主实在是太棒了。
“你确定嫁给你的姬公子,他也会执行一夫一妻制?”汤小小看了一眼齐姜。姬哙是燕国太子,未来的燕王,后宫一大堆妃子是少不了的,怎么可能会实行一夫一妻制呢。
“当然,我这一生只嫁他一个,他自然这一生也只能娶我一个。”
齐姜脸上闪过一丝英气,“若不然我能饶了他,我这把剑也饶不了他!”伸手把腰间的配剑拨了出来。
“嘿嘿就是。”汤小小打着哈哈。
不多时姬哙洗好澡换了衣裳出来,三个人在盐庄里又逛了会,姬哙细细看了盐庄的布置,又听齐姜把刚才对汤小些话重新细细给他说了。
“废井田、开阡陌商君之法也,公主所实之事我也实为认同。只是重农抑商政策虽然重在奖励耕织,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连坐法实不可行,但县制之法集权力于中央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也。”
姬哙总结的这话汤小小是听明白了,姬哙这是赞同商鞅变法。只是她没想到姬哙竟是开明地主的代表,想来以后作了燕王,燕国的封建制度也会推行下去。
“列国争雄,富国强兵实为上策,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尚且不可。”
齐姜的话让汤小小心惊,此女非同一般。
“公主所言极是,哙实感之秦国日益强大,而我六国越发衰弱,长此一往,六国危亦。强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势成已。”
齐姜点头,看向姬哙的目光充满了欣喜与敬佩。
看着这两个人面对面微笑的样子。一股凉气掠上后背。
汤小小愈发觉得这两个人若结婚,实为燕国之兴,秦国之害也。
190章 三万斤盐()
190章 三万斤盐(2073字)
“齐姜我们这趟来就是为了要进些盐的。。。你看――”汤小小转换了话题。
“当然按官盐的价格给你了。”齐姜笑了。齐姜可不傻,她这句话是卖给姬哙人情的。汤小小只是姬哙的朋友,姬哙是要留下来的从此不再做商贩了。
“官盐的价格是?”
“一斤五文钱。”齐姜看着汤小小,“这已经是齐国最低的价格的,你们就是从黑市进了不会进到比这更便宜的价格。”
她来到的这些天,早就打听过齐国盐价了。五文钱的确是最便宜的了。
“我有一个好的法子讲给你听听。”汤小小笑看着齐姜,刚才她在盐庄观察了一下,发现齐国依然在使用最原始的煎盐方法。而在现代社会她去看过一些大盐厂使用现代化机械制盐也就不说了。有一些法子却是可以用的。
“与盐有关?汤――”齐姜看了一眼姬哙,人前叫汤大哥,可是人后她们两人都是知道小小女儿身份的,还叫汤大哥实在是有些别扭。
“以后就叫我小小吧,我不是一直叫你齐姜吗?”汤小小岂能不知道齐姜的想法。
“这个倒是有趣,只是直呼其名是不是有些不太礼貌?”
“在我们家乡,大家都是直呼其名的。”
“那好,小小,你说说你有什么好法子,如果说的好这盐――”
齐姜的话还没说完,汤小小打断了,“这盐难道还能白送不成?”
“那要看小小你的方法价值如何了?”
这个齐姜公主真是个精明的,这样也绕不住她,汤小玄哈的笑。
“刚才你领着我们看了你们煮盐的过程,在我们家乡是不煮盐的,我们是晒盐。”
“晒盐不对吧,那么多水份怎么晒出来啊?”齐姜摇头,如果直接晒可以,他们怎么可能使用更笨的煮盐方法呢。
“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汤小小背诵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 作咸第五里面讲到了晒盐方法。
“此法甚好,只是这还要建盐池吗?”古人就是古人,一听这些古文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种方法就叫盐田法,特别适用提龋盐。先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到时间扫出来就可以了。”
汤小腥了一口茶,“简单一点说也就是分五步,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扫盐。”
“太妙了。”姬哙击打桌面,一脸兴奋。“井盐也可以使用此法,在气候温暖的地方使用此法甚好,只是多了一步汲盐的步骤而已。”姬哙兴奋是因为在燕国主要生产的盐是井盐。北方寒冷燕国都是采用煮盐法,照汤小小所说,在夏秋两季就可采用此法省去许多人力物力,降低盐价。
齐国东接东海,全国产盐百分之八十都是海盐,这个盐田法对齐国盐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一万斤盐白送。”齐姜一张口就白送了汤小小一万斤盐。
“三万斤盐,一斤3文钱。”
汤小小也是极品,这种情况下还能再还一次价。
“成了。”
“三天到位。”汤小恤盯了一下,夜长梦多,姬哙这个货对齐姜又不是真心的,什么时候露出马脚还不可知,到时如果惹了这位公主,别说盐了,就是命怕是也要留在这里。
“好。”
“请公主殿下移驾到大厅用膳。”
村长盐官走进 ,恭敬地有齐姜前去吃饭。
“吃了饭我们去田庄看看,一路走来总是听说齐国田庄与别国不同,格外富庶。”姬哙似是无意的说了这句话。
“从盐庄往前走五十里是绿野田庄,你若喜欢那边风景不错。”齐姜忙接了话。
汤小小心里暗笑,姬哙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他吵着要一起来齐国时,汤小小就在心里琢磨过,姬哙这时候在燕国坐镇最好,怎么偏要跟着她们一起跑到齐国来。现在终于摸到他的底牌了。原来是想看齐国先进的封建庄园制度的。总结这些天看的事,汤小小知道姬哙是个封建制度支持者。但是燕国到现在都是奴隶制度,民生穷困,看来是燕王这个老顽固不肯实行变革。
姬哙此行是要参恭习齐国先进的管理,然后把所看到的事向父王回报,促进燕王早日改革旧政。这样看来这个娘泡还是个很有抱负的太子。
盐庄捧上了最好的饭菜,但在汤小懈人的眼里看来这些饭菜还是太粗糙了一些。
而且也许是盐庄的原因,所有的饭菜味道都重了些。齐姜是军营儿女对饭菜并不挑拣,自然是吃的香。汤小宣样吃一点,多啃几口馒头也并不多话。
可是对于美食家姬哙来说,这味道、气味都是一种折磨了。
姬哙自然是不肯迁就的,一筷子都不动。汤小小看村长和盐官的脸色都变了,赶紧让姬哙身边的内侍把带着的糕点小吃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想让姬哙多少做点样子,可是姬哙这人竟是连一点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