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我为帝-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晟目光郑重地道。

    如今的东西突厥,基本就以这三位可汗掌权,麾下部族云集。

    现在让他们推举出一个新的可汗,成为所有突厥人的王,这不吝于让已经立国的曹操刘备孙权,选举新的汉朝皇帝,再俯首称臣一般,简直匪夷所思。

    “那你看好谁?”

    顾承笑笑。

    “臣的人选,恐怕不入陛下法眼!”

    长孙晟迟疑了下,开口道:“这五年来,东突厥有一伙马贼崛起,为首之人,名为铁木真!”

第六十六章 大义名分(第二更求订阅!)() 
“马贼铁木真?”

    顾承似笑非笑地道:“你为何会选中他?”

    “此人乃一代枭雄,若非出身草莽,实有天骄之质!”

    长孙晟对之评价极高,说了还生怕顾承不相信,一一举例。

    铁木真如何从孑然一人,到初露锋芒,再被都蓝可汗追捕围剿,转战千里,如今更是兼并了杜兴的北霸帮,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有其巢穴盟友,合纵连横,业已发展成突厥境内的第一大马贼帮。

    “此人确实不凡,但他想要成为可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

    顾承看着长孙晟。

    “除非这可汗之位只是傀儡摆设,东西突厥另有图谋!”

    长孙晟不敢藏拙,继续道:“陛下,臣有一计,可探虚实,不过要用到一人!”

    顾承好奇:“谁?”

    长孙晟有些忌惮:“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

    顾承目光一沉:“是千金公主,突厥可敦!”

    千金公主被后世称为史上最悲惨的和亲公主,单看遭遇,确实如此。

    北周末年,年仅十六岁的千金公主,嫁与突厥的沙钵略可汗。

    那毫无疑问是屈辱的和亲,突厥戎狄求亲,北周宣帝畏惧其实力,不得不许之。

    而千金公主刚刚嫁过去第二年,宣帝病死,杨坚就篡了小皇帝的位置,并把这个七岁的外孙和北周宗室诸王全部杀光,千金公主的父亲起兵反对杨坚,也被诛灭九族。

    噩耗传至,千金公主立刻开始吹枕边风,说服她的丈夫沙钵略可汗南下,为娘家报仇。

    于是乎,突厥发兵四十万,大举入侵,虽然最后被隋军击退,但也将甘州肃州以及边境各地杀得六畜咸尽,赤地千里。

    也是在那一战后,突厥内乱,开始分裂,千金公主能屈能伸,为了帮丈夫走出困境,亲笔写信求和。

    那时杨坚刚刚登基,朝政不稳,同样没有精力攻打突厥,于是顺水退舟,赐公主杨姓,收为义女,封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的边境安定做出贡献。

    对于千金公主而言,这是认贼作父,对于杨坚而言,这是委曲求全,双方都憋着一股恨意,保持所谓的父女关系,等待着趁虚而入的机会。

    在顾承看来,不论对错,早在北周覆灭时,这位千金公主就已不是汉人,而是突厥可敦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心知肚明双方的仇恨极深,可如今千金公主的身份,那就是杨坚的义女,当今圣上的义姐,还是位长公主呢……

    所以长孙晟才十分忌惮。

    这稍有不慎,可就是陷太上皇于不义!

    “朕记得,千金公主和亲时,是你作为副使,护送其到那沙钵略可汗的牙旗之下吧!”

    顾承想了想,倒也没有大意,发问道。

    “回陛下,臣不仅是公主的副使,更借那机会,留在突厥一年,借助游猎之机,考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长孙晟就是最佳的例子。

    他这十五年来,有大半的时间呆在草原上,对于突厥虚实可谓了如指掌,这才有了日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资本。

    “如果这女子没了我大隋公主的名头,你准备如何用她?”

    顾承又问道。

    “臣使计粗鄙,怕污了陛下之耳!”

    长孙晟顿了顿道:“千斤公主性格坚毅,好谋善断,非易于之辈,臣虽收买了她的婢女,却找不到可趁之机,但突厥可汗粗鲁,她闺房寂寞,已难按捺,臣有一徒,名赵德言,长得白净喜嫩……”

    他没有说下去,但顾承的表情已经颇为古怪。

    魔门中人果然百无禁忌,美男计你也用?

    不过真别说,这一招狠毒至极。

    如今千金公主的原配沙钵略可汗已死,按照突厥的风俗,千金公主又嫁给了她丈夫的儿子都蓝可汗。

    这种习俗在汉人看来,实在不能接受,但对于蛮夷戎狄而言,他们人口稀少,为了繁衍,女子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情况实属平常。

    不过有一点却需注意,突厥也是不容许女子通奸的。

    所以如果千金公主养了面首,又被都蓝可汗发现,她必死无疑。

    当然,顾承绝不容许这种事发生在皇室公主身上,所以现在的问题还在于,如何除了她隋朝公主的那层身份……

    “千金公主的父亲乃是北周王爷,你是北周旧臣,可知其爱好?”

    顾承想了想问道。

    “她的父亲乃是北周赵王宇文招,武艺逸群,儒雅卓然,喜好颇多!”

    长孙晟努力回忆,眼睛一亮:“除了神兵利器外,宇文招最好屏风,曾高价收集西汉五彩画屏!”

    屏风正是西汉所创,到了魏晋南北朝盛行,达官贵人家没有不设屏风的,顾承手一挥:“将宫内的屏风,统统搬入殿中!”

    皇帝一张嘴,下人跑断腿,所幸此世武道盛行,否则那些沉重的屏风真不是随意搬动的。

    也幸亏杨坚节俭,如今宫内的豪华摆饰,基本是沿袭北周,而顾承也没有更换。

    杨坚是真的节俭,顾承是看不上此世的享乐,但在史官看来,就是父子一脉相承,都是千古难见的明君。

    而这一回,顾承大方了,对着长孙晟道:

    “挑选一面,给这位突厥可敦送去吧!”

    ……

    ……

    东突厥,王帐中。

    千金公主痴痴地望着眼前的华美屏风。

    久居塞外,她许久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睹物思人,瞬间就想起了年少时,兄妹一起在屏风前玩耍的情景。

    正在这时,贴身婢女取来了杨坚昔日赏赐的文房四宝。

    她目光一厉,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挥笔在屏风上提诗一首。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当这首反诗劈头盖脸地砸在脸上,突厥使者吓得四肢颤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只听到皇位上那威严震怒的声音遥遥传来:“下旨!大义公主遗孽余烬,不感天恩,望夷之气,言辞佞利,废除隋室公主封号!”

第六十七章 巡游江南(第三更求订阅!)() 
“这突厥可敦,着实不凡呐!”

    顾承看着手中赵德言用尊严换来的情报,倒是露出了几分诧异。

    千金公主在突厥整整十五年,不单单利用自己的两任可汗丈夫,麾下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大部分落在女子身上,倒是有几分主世界女流之辈的影子……

    可惜突厥的女子身份太低,别说千金公主收买的那些部族之女,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都蓝可汗为什么会答应那匪夷所思的盟举大典。

    据说突厥内部已是沸反连天,各部族都吵成一团了。

    若非武尊毕玄的威望实在太高,此次大典未成,整个突厥就直接四分五裂。

    “哦?东西突厥各有十万精兵,无故失踪?”

    虽然从千金公主身上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但顾承早就心中有数,他要的正是情报,此时目光突然一凝,手指轻轻点了点。

    这所谓的精兵,就是原剧情里颉利可汗帐下金狼军的级别,若有二十万之数,几乎是天下无敌的骑兵,中原步兵人数再多也很难匹敌。

    没办法,步对骑,在军队的机动性、冲击性等方面劣势太大,往往是靠人数难以弥补的。

    宋阀一万精骑,就敢冲击杨素以敢死之法训练出来的两万隋军,就是此理。

    对此顾承倒也想过,仿造大宋世界,直接以火器克敌。

    但他发现,这六百年的时间差距,不是一个人动动嘴皮子就能弥补的。

    宋朝的火器已经初见规模,他有后世见识,可在此基础上推动进程,使之一下子达到元朝的程度。

    但这个世界的火器运用,还停留在建康一战,岭南宋阀泼下火油焚城的手段上,火器火炮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开启世界通道,将大宋的火器运来大隋,不过这就要耗费山河社稷印的能量。

    主世界有造化龙鼎补充,大宋世界的一切都能拿出,可问题是主世界等阶摆在那,暂不需要,而到了这里,需要是需要了,却又无法肆无忌惮地传送。

    “山河社稷印的传送作为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

    顾承将取巧之念抛开,望向贺若弼:“轻骑营训练得如何了?”

    实际上,对付突厥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以骑兵对骑兵。

    中原也是有骑兵的。

    不过三百年来,一直是甲骑具装的重骑兵。

    原因很简单,重骑兵防护力强,在政权交迭的中原,对付步兵简直无往不利。

    但对上草原的骑兵,那就是蠢笨的活靶子。

    于是乎,顾承乾坤独断,直接淘汰重骑兵,训练轻骑兵。

    世家阀门最喜欢用重骑兵,如果他们的势力犹存,绝对会予以阻挠,现在则是几近灭族,自然大气都不敢出。

    贺若弼大咧咧地道:“禀陛下,李靖确是人才,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三千骑兵被他以此法训练,已见成效!”

    他难得这样夸奖,更别提这个人还是老对头韩擒虎的外甥,可见其能。

    顾承知道李靖的能耐,这可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三千轻骑突袭可汗大帐,活捉颉利可汗,使得东突厥灭亡的名将。

    不过名将再厉害,也不可能于短时间内改天换地。

    一年不到的时间,李靖训练的三千骑兵,仅仅是初见规模,甚至比起历史上还要差了许多,毕竟他还年轻,经验不如那个大器晚成的李药师。

    “长孙晟,你对突厥熟悉,命李靖以突厥的方式训练轻骑,战贵其速,饮食居止,一应相同,何时突厥见我帝兵,以其所为,疑其部落时,这支骑兵才算是有成了!”

    顾承念头一转,下令道。

    长孙晟和贺若弼领命,越想越觉甚妙,不由地露出佩服。

    师夷长技以制夷!

    “能工巧匠尽快督促,朕要在轻骑营成型前,看到陌刀营的军演,明白吗?”

    顾承又看向高熲、韩擒虎、辛弃疾三臣。

    “臣等必不负陛下重托!”

    三人领命。

    火器短时间内制造不出来,陌刀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武器刀形似剑,双开刃,前锋略宽,重十五斤,兼有近战刀和枪的功能。

    这一刀斩下去,对上那些轻甲甚至无甲的骑兵,基本就是人马皆亡。

    顾承更是命史万岁在隋军中挑选武功小成的士兵,在制作陌刀时也注重真气的传导性,如此一来,真气灌注于斩马刀身,那简直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当然,如此施为下的陌刀营成本,比轻骑营要高得多,若非如今的大隋进入鼎盛阶段,在大宋那样积贫积弱已久的国度,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不过这些新型兵种的训练,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我才登基半年,这突厥就迫不及待地挑事,必须想个办法,拖延一下……”

    顾承心中念头转动。

    他知道,此次东西突厥会盟,背后必然是天意弄鬼。

    因为中原一统,战神殿易主,天意能做的,只有阻止顾承收割异族龙气了。

    对于天意而言,此世是不分汉族异族的,顾承每收割走一道龙气,就相当于从它身上挖走一道本源之力。

    倘若连连为之,那整个世界都要衰弱,最后的下场,唯有毁灭或者臣服!

    所以现在,天意已然是狗急跳墙了。

    天意急,顾承可不急。

    他不是随心所欲的杨广,宏图大业一步一步实现。

    如今还不是与突厥决战的时候。

    有鉴于此,顾承微笑:“通济渠已建好,诸位爱卿,可有什么独特想法,以示庆贺啊?”

    众臣反应稍慢,不明圣意,杨素迎着顾承的目光,却是马上明白。

    突厥东西合一,莫过于感到大隋的蒸蒸日上,如芒在背。

    这突厥使团来得及时,正可示敌以弱,麻痹敌人!

    但真要提出,可就是奸臣之角了!

    不过下一刻,杨素眼中露出坚定,大声道:“籍此通济渠开,天下皆乐之际,陛下当巡游江南,已示太平!”

    有时候,能当奸臣都是好事,最可怕的是失宠。

    顾承闻言大悦:“烟花三月下扬州,哈哈哈!好!就依爱卿所言,朕要巡游江南!”

第六十八章 道家天罡(第一更求订阅!)() 
龙舟之上,歌舞升平。

    突厥使者自从来到这里,整个人就感到醉醺醺的。

    且不说这龙船比起五牙战舰还要大上数倍,单单船上的宫殿和宫室,就多达百间,装饰得金碧辉煌。

    紧接着龙舟的,是宫妃、贵族、文武官员乘坐的近五百艘彩船,最后再有千条战船,装载着卫兵、武器和帐幕。

    这一千多条大船在运河上排开,船头船尾连接起来,竟绵延三十里之长。

    突厥使者何曾见过这等排场,简直犹如行于梦中,整个人拘谨地坐在凳上,看着那舞女在龙舟甲板上起舞。

    “好!”

    顾承津津有味地欣赏,这些原本为陈后主表演的歌舞伎,以轻盈优美的姿态踩着舞步,如彩蝶穿插,确实赏心悦目。

    啪!啪!

    待得一曲舞毕,顾承拍了拍手掌,三十六名美伎行礼后,仿佛朵朵彩云飘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京杭运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啊!”

    “陛下实乃跨三皇,超五帝,下视商周,使万世不可及的千古明君!”

    而以杨素为首,一个个臣子开始歌功颂德。

    突厥使者回过神来,看着这其乐融融之景,低垂眼睑,露出不屑来。

    原本突厥东西会盟,各方部族首领初步商议时,都蓝可汗就提出,新的隋帝励精图治,国力突飞猛进,很快就会北上草原,报边境血洗之仇。

    有此威胁,那些部族首领才有迟疑,但如今看来,这位年纪轻轻就登基的皇帝极好享乐,为了入江南繁华之地游玩,居然硬生生在大地上开凿出一条河来,这等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昏君,即便北上,又何惧之有?

    当然,突厥使者只是明面上的来使,突厥真正派入的探子,绝不止一队使节团。

    为了搜集中原的情报,突厥的勇士三教九流,无所不入,甚至扮成乞丐,流浪街头。

    只是大业元年以来,大隋国力极盛,乞丐数量急剧减少,突厥探子也是处境艰难。

    好不容易扎下了根,收集到种种触目惊心的情报,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就被一群衣着干净的净衣派弟子围住……

    “这些留下!这些放走!”

    丐帮总舵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