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我为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这回他的杂念却如醒目的灰尘般,被轻而易举地拂去,心灵不断放空,神态一片安宁。

    气定神闲。

    短短四个字,就将世上九成九的人拒之门外,炼精九重,炼神五重,后者看似更易修炼到无双之境,实际上对于天赋的看重,比起前者不知要高出多少。

    顾承也是经过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勘破心魔,放下执念,才迈出这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一步成就,他的眉心一胀,一条虚幻的光龙徐徐浮现,镇压杂念。

    “蛟龙浅滩卧,七载苦修行。一朝风云动,化龙步青云。”

    顾承曼声长吟。

    人不可能不产生杂念,即便是仙人,都有七情六欲,关键是如何疏导与镇压。

    《八部龙典》能被煌煌汉室选为奠基功法,就是在于其一证永证,只要迈入这个大门,便可蕴化龙神以镇压心猿意马,凝炼法力,无形中便替修炼者省却了无数宝贵的时间。

    神龙一现,法力吞吐,顾承便发现,自己的心灵深处藏着无数被遗忘的记忆。

    不仅是有关“上一世”刘辩身份的,连上上世地球的记忆都无比清晰,历历在目。

    他大喜过望,从记忆中很快搜出了关于赵扩的部分。

    “原来‘我’是那智障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五百多位帝王,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其中赵扩也算奇葩。

    他的执政能力低到发指,被后世评价为智障。

    有多低?

    凡是奏章,一律批可。

    就算是立场完全相反的,他也是一个可字跃然纸上,大臣一开始还以为皇帝是支持自己的,结果执行后才发现死对头那边也有圣旨,两边一核对都懵逼了啊。

    碌碌无为到这种程度的,也算千古罕有,所以大权旁落,就完全可以想象了。

    赵扩继位时南宋的国力虽然不算强盛,但由于金国衰败了,两国大致持平,在位三十年,被两个权臣把控,前一个极力主战,然后手下叛变,大败给金国,后一个极力主和,各种屈辱条约签订……

    等他死后,南宋也基本注定灭亡的结局了。

    “我怎么都穿越到这种货色身上……”顾承苦笑着摇摇头,双手垂拱,对眼前的小火苗行了个空首拜:“多谢龙灵前辈指点!”

    “火”延伸出的双手赶忙拜了拜,还了礼仪:“殿下不可乱了尊卑,你是我的主人,我自当助你登临绝顶,脚踏乾坤!”

    “你要奉我为主?”顾承心头一跳。

    他对于这个龙灵实在有些忌惮。

    对方既然附身在自己身上,一并来到宋朝,那么到底知不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刘辩,而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灵魂?

    火苗在空中一颤,透出几分激动:“不错,殿下是逆天改命之人!原我大汉只有四百年国祚,无可更改,是殿下的降临使得天机混乱,未来可期!”

    顾承一下子被抬得这么高,有些不适应:“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

    “火”变得更加亢奋,几乎手舞足蹈:“这便是殿下带来的生机,诸天广阔无边,我大汉龙灵择七处最为合适的世界入内,吸纳本源龙气,等到回归之日,便是火德复燃,汉室重光之时!”

    “吸纳其他世界的龙气以补充自己?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顾承倒吸一口凉气,一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又有些歪腻。

    这是要去坑宋朝的节奏?虽然对于赵扩这个身份没什么认同感,但如此行为仍旧让他有种抗拒。

    “火”看出顾承所想,解释道:“殿下不必多虑,我为汉人所祭,自有偏帮,此世各族并立,龙气所取当在外族之中!”

    “吸纳金国蒙古的龙气?那倒不错!”顾承眉头舒展开来,突然想到进入世界前,另外七个字转化的模样,问了出来。

    “火”声音变得凝重:“此乃不得已为之,我等外来之力,受世界意识排斥,唯有转化形态,融入天地,才能徐徐图谋,而我们在这里想要吸纳外族龙气,也必须借由‘德’之力!”

    顾承想到那一分为八的龙灵转化后的形态,神兵秘籍,天材地宝倒罢了,连婴儿都有,微微点头。

    想来龙灵力量的涌入,已经对这个世界造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影响,而天地茫茫,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搜寻是不现实的,照这么看来,还是要登上皇位,以帝皇权柄大索天下。

    正在构思未来的计划,身侧那几乎化作石像的老宦官突然开口:“殿下,黄大人为您讲学的时间到了。”

    顾承随口发问:“哪位黄大人?”

    老宦官恭敬地回答:“黄裳黄大人!”

    “什么?!”

第五章 百年强者 九阴真经() 
“应该是同名同姓吧……”

    顾承在老宦官的引路下来到屋内落座,腰杆挺直,神游天外。

    初听到黄裳这个名字,他惊了,这不是创出《九阴真经》的大能吗?怎么变成我的老师了?

    但旋即一想不对,那个黄裳是北宋人,现在则是南宋,相差了近一百年,应该只是同名同姓。

    向老宦官一问,果不其然,这位黄裳乃是同知贡举,也就是科考的主考官,同时兼任嘉王府翊善,主要任务为他讲学。

    作为目前在位的光宗与何后唯一的儿子,赵扩是皇位的不二人选,但他目前还不是太子,仅仅是嘉王。

    而黄裳教赵扩,已经有四年了。

    “这位老师肯定能发现我的异常了吧?无所谓,我是君,他是臣,他又能怎样?”

    顾承飒然一笑,镇定自若,《八部龙典》入门,自有一股皇者威仪,侍立在侧的老宦官揉了揉眼睛,莫名地紧张起来。

    怎么今日的殿下,变得有些不同了?

    “咦?”同样发出惊疑声的,还有缓缓走入的黄裳。

    这位大学士面容清瘦,身穿紫袍,腰佩银鱼袋,与印象中宋朝的文官气质十分相符,但此时病弱的双目却绽起精光,落在顾承脸上。

    “好凌厉的目光!”顾承一怔,脑海中的龙神之念翻腾不休,如临大敌。

    “火”的声音突然响起:“殿下果然福缘深厚,一入此世就能遇到受天意所钟之人!”

    “天意所钟?他不就是一个皇子的老师么?不至于吧……”

    顾承奇怪了,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黄裳拢在袖中的手突然伸出,向着自己抓来:“何方狂徒,胆敢冒充皇子!”

    “卧槽!”

    “好胆!”

    顾承大吃一惊,下意识要后仰,就听“火”一声怒喝,倏然间没入自己的右手,然后五指下劈,斩向黄裳。

    “无形刀气,火焰刀?”黄裳须发拂扬,勃然大怒,身上清气隐隐,双手齐出。

    霎那之间,拳掌爪指,奇招跌现,忽同折梅抚兰,清幽淡雅,忽若天塌地陷,刚猛无俦。

    天下武者若是见此一幕绝对要魂飞魄散,因为各门各派的精妙绝学碰上这对枯瘦的手掌,都要落花流水,被破得干干净净。

    然而无论黄裳变幻何种招式,顾承的右手就是横劈斩切,仿佛大海中的礁石,任凭狂风大浪,横打拍击,仍自巍然不动。

    两人这一番交手兔起鹘落,数十招很快过去,连劲气交击声都听不到,屋内的摆饰也是丝毫不动。

    显然双方都是劲力入化,通达入微,不做一丝一毫浪费的绝世人物。

    最为奇怪的,还是屋内那老宦官和宫女,双目迷茫,不惊不叫,好像根本没有看到这以下犯上的行为。

    “这莫不是移魂大法?难道他真是黄裳!”顾承心中狂叫,看着右手发威,又是大喜。

    没想到龙灵具备这么强大的实力,连黄裳都能匹敌,那在这个世界不是横着走了?

    可惜很快,“火”的声音传入心灵深处,变得虚弱:“殿下,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遭到禁锢,我无法战胜此人!”

    “那你打个什么劲啊,反正我就是赵扩,黄裳只是怀疑,还敢杀我不成?”顾承无语了。

    当然事情还得解决,他眼珠一转,决定赌一赌,右手一收,平和地望向黄裳。

    黄裳见他主动停手,也旋身退后,没有贸然进击,满是郑重地道:“阁下到底是谁?冒充皇子,有何图谋?”

    黄裳并不知“火”受限天地之力,刚才就是极限,越打会越衰弱。

    在他看来,眼前之人实在深不可测,乃是平生所遇大敌之最,所以满是戒备,甚至生出了玉石俱焚之念。

    “无论如何,不能让妖人潜入皇庭,祸乱朝纲!”

    顾承从黄裳坚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凶险,赶忙道:“先生,我昨夜梦见大日坠下,入我体内,醒来后明白了许多事理,不再如以前浑浑噩噩了。”

    黄裳闻言怔住,惊疑不定地打量过来。

    顾承这番话是有根据的,据传赵扩出身时,其母梦日坠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

    瞧瞧,这白痴还是从天上来的。

    实际上这是古代皇室惯用的手法,天有异象,继承皇位就是顺应天命,尤其是宋朝,每一任好像都要玩这个花样。

    但此时说出,就显得尤为不同,让黄裳一时间也不敢确定。

    顾承还有杀手锏,他起身张开双臂,坦然道:“先生不妨来看看,我可是我?”

    黄裳教了赵扩整整四年,又是学究天人的武道大宗师,对于人体细微之处的辨别自然了然于心,上前摸骨,很快确定了顾承的身份,疑惑道:“可你刚刚的武功?”

    “那是护体龙神,我不会任何武功!”顾承摊开手,右手掌心现出一道龙纹,栩栩如生,仿佛真有一条赤龙在内翱翔。

    黄裳再细细把脉,发现赵扩经脉滞涩,体内毫无真气,刚才的一切好像都是幻境,眼中终于浮现出敬畏来,双腿一曲,跪下磕头:“老臣冲撞天颜,死罪!死罪!”

    顾承上前几步将他扶起:“先生是我大宋忠臣,所忧所虑我岂会不知,哪有怪罪的道理?快快请起!”

    “老臣鲁莽!老臣鲁莽!”黄裳连连磕头,起身看着脱胎换骨的顾承,依旧掩饰不住惊诧,不过目光很快溢满了欣慰,涕泪交加。

    幸好黄裳的根在朝廷,不是那些无法无天的江湖中人,才能用此法化解,顾承心中警惕,对着掌心龙纹道:“以后不可莽撞了!”

    “火”有些委屈,双手贴在身子上:“殿下教训得是!”

    而顾承等黄裳激动完了,低声道:“先生这身好本事,瞒得我好苦,可有教我?”

    黄裳坐下,迟疑片刻,俯首道:“不敢欺瞒殿下,老臣实非隆庆普城人……”

    黄裳开始讲述来历,他的前半身果然如射雕中周伯通说的那般,原是大内文官,却从道藏经书中无师自通,练成一身绝世武功。

    然后被宋徽宗派去攻打明教,由于不知江湖规矩成了公敌,不仅被围攻受伤,家人还被武林人士杀光。

    黄裳遁入山野中苦修,将各门各派武功破解汇总,创出《九阴真经》这门盖世绝学,本要报仇雪恨,谁料再出世时,仇家都老死了。

    接下来就有不同,正当灰心待死之际,黄裳遇到一位进京赶考的举人,与他同名同姓,连身材都有几分相似,但那年纪轻轻的学子在路中突患疾病,不幸死去。

    这一位黄裳本是农家子弟,全村人希望就是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谁知遇此惨事,黄裳同情其遭遇,再加上自己举目无亲,便以易容术取代其进京赶考。

    他本就是状元,科考自然是小菜一碟,低调地拿了二甲进士后,开始了另一场官路亨通。

    如此传奇的人生,令顾承满是钦佩,更为夸张的是按照真实年龄算,黄裳已经是一百二十几岁高龄的人了!

    道家养生,佛门高僧或许能达到这个岁数,比如张三丰活得更长,但黄裳中年才开始练功,又历经血战,寿元如此之久,就有些不对劲吧……

    顾承想了想,问了出来。

    对此黄裳也觉得疑惑:“老臣二十年前本已是将死之人,但天不收我,一直到了今日。”

    似他这样的存在,对于生死大限都是有所感知的,却莫名延寿,显然是整个世界产生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看来这就是龙灵带来的影响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顾承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可既然遇上黄裳,又怎能错过,郑重行师礼拜下:

    “先生,我想学武功!”

第六章 取巧难成 膳房遭贼()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堂中,顾承跟着黄裳练功。

    他们的练功方式颇为古怪,既不是站桩马步,也没有招式锤炼,就是师徒两人对坐着读书讲解。

    实际上黄裳并不想教顾承武功,他骨子里深受儒家影响,认为武学是下道,作为帝皇,该掌握的是治国安民之术,而非江湖人士的逞凶斗狠,以武犯禁。

    但顾承抬出刚刚的例子,若真有绝世高手行刺,不会武功的皇帝该如何抵挡?

    黄裳无奈,只有传授,但他不同于江湖中师徒喂招,而是让顾承读书修行。

    黄裳自己便是通读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从道学中悟出了高深的武学奥妙,无师自通。

    这要是传出去,天下第一高手这么教徒弟,保证要让武林人士笑死,恐怕连黄裳自己都没认为顾承真能学会,希望其知难而退。

    可顾承毫无怨言,真的就认认真真学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方式特殊,才更加稳妥,毕竟宋朝重文轻武,要是顾承这唯一的嫡皇子去练武,被下人嘴快说了出去,那消息泄露,朝野上下不还翻了天?

    反倒是顾承近来的勤奋好学,让帝后听了十分高兴,不仅宣入宫中嘉奖,还给了黄裳不少赏赐。

    对于宫中的那对便宜父母,极品奇葩,顾承毫无感情,却也没有故作惊人之举,依旧如同以前的赵扩般,唯唯诺诺,糊弄过去。

    时光飞逝,一月转瞬即过。

    到了早春,草长莺飞,花香阵阵,顾承于亭中打坐养气,看着这亭台楼阁,眼神温润。

    此世的王府环境与仙武三国内的东宫相比,简直就像是乡下所居,但顾承反倒觉得亲切。

    仙家手段初见震撼,置身于其中未免觉得遥远,尤其是自身实力过于弱小时,更有种卑微感。

    倒是这世俗美景,在自然中包含世间真理,让近来研究道家经典的顾承感到心境祥和,体内一震,一股微弱但精纯至极的气流从丹田诞生,开始在四肢百骸内缓缓流动。

    “殿下真乃天纵奇才!”黄裳的声音从后方传来,顾承起身相迎:“先生,你看我这武学进度如何?”

    黄裳抚着长须道:“殿下能于一月内自悟气感,真气自生,天赋之高,当世罕见,然这内家修行需水滴石穿,毅力恒心,速成不得啊!”

    “段誉虚竹,了解一下!”顾承心中吐槽,却也知道黄裳所言不假。

    金书的世界体系中,内功乃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内力的修炼也基本取不得巧。

    看看一众剧情主角吧,虽然大多年少有成,但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张无忌在谷中心无旁骛地修炼九阳神功,又服用朱果,整整五年才大成。

    郭靖从小修炼,后来还喝了梁子翁的蛇血,杨过则有寒冰床、蛇胆,小龙女指点练功。

    由此可见,有了神功秘籍不够,还要至少数年的时间,外加天材地宝加速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